历史:圣雄甘地教案岳麓版版选修
- 格式:docx
- 大小:13.16 KB
- 文档页数:7
第11课圣雄甘地一、课标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重点甘地和印度国民大会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三、知识梳理(一)青年甘地1、甘地出身于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
2、在英国学习 ,并取得律师资格,还阅读各种宗教。
3、1894年,在南非成立,领导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此后,甘地的社会政治观基本形成,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斗争形式。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背景:①一战期间,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②英国残酷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思考:为什么会在印度出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运动的概况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领导人民进行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而且甘地在此过程中,多次全国旅行,了解国情,宣传思想。
3、运动的纲领和内容:号召印度人民从各个方面抵制英国①学生②律师③官员④士兵4、运动特点:5、运动的的影响: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②虽然运动都失败了,但③,英国政府被迫同意印度独立知识链接: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三)圣雄的悲剧1、甘地主义的局限: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①多次用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②严格奉行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导致运动几度中止③甘地2、甘地的人生结局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如何评价甘地?进步性: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甘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民族独立运动,对印度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局限:但他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案选修4第11课《圣雄甘地》(精选五篇)第一篇:【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案选修4 第11课《圣雄甘地》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1课圣雄甘地教案【课标要求】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
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评价甘地其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
第11课圣雄甘地【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学习笔记】知识点一主要活动:①早期斗争;②宣传____________思想;③领导_________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_________的矛盾。
知识点二评价:①甘地是印度现代____________运动的著名领袖、______主义创始人,被尊为“______”。
②进步性:创立并宣传______主义思想,指导了____________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______不______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采用非______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崇尚印度______文明,反对______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典例精析】【例1】甘地在《武力政策》一文中说过:“我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对“印度的力量”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 B.英国殖民势力强大,印度实力弱C.印度宗教文化积淀极深而新的经济因素脆弱 D.印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大【解题指导】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甘地认为的“印度的力量”指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本题选A项。
其他各项说法与“印度的力量”无关。
【答案】A【例2】甘地非常强调“坚持真理”,他认为“坚持真理”()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就是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④就是在政治斗争中实行非暴力抵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题指导】甘地最初用“消极抵抗”一词来说明他在南非的斗争,后来他认为“消极抵抗”与“坚持真理”是两回事,前者是弱者的武器,后者是强者的武器,因此①表述错误。
答案:B【例3】甘地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是“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 A.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B.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C.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行会式工业组织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D.以手工纺织方式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解、评价能力。
第11课圣雄甘地问题导学一、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二、对甘地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人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悼念文章布满各地大小报刊。
有人发表了《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1)材料一中,领奖的人为什么强调“真正应该获奖的人是甘地本人”?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甘地和孙中山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给你相同的启示是什么?1.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1)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2.对甘地的评价(1)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第 11 课圣雄甘地叙述甘地领导印度公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课程标准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及理解。
(要点)要点难点(难点)2.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论。
青年甘地1.家庭出身1869 年,出生于印度的一其中下阶层家庭,家人都是印度教忠诚的信仰者。
2.修业英国19岁时,甘地赴英国学习法律,还阅读了各样宗教书本。
3.南非工作(1)在种族鄙视观点根深蒂固的南非,甘地亲自体验了印度外侨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2)1894 年,甘地倡始成立印度人大会,组织领导了一些反对种族鄙视的斗争,用所有精力为印度外侨服务。
非暴力不合作1.形成背景在南非的斗争中,甘地的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基本形成。
2.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主要目的:领导印度人民抗争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由独立。
(2)内容①学生停课,抵制英国人创办的学校。
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③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
④呼吁所有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等等。
(3)影响①甘地成为印度公民大会党的领袖,其思想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深重打击。
③在印度人民日趋高涨的反英浪潮的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被迫赞同印度独立。
圣雄的惨剧1.限制性(1)多次用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
(2)严格推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惧怕民众的暴力斗争。
(3)一直对英国政府抱有想象。
2.暮年斗争甘地暮年致力于调停印度各教派的矛盾,主张印度教、伊斯兰教团联合作。
3.不幸去世1948 年 1 月,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开枪打死。
预习达成后,请把你认犯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边的表格中问题 1问题 2问题 3问题 4正确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目的与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抗争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在运动中,甘地倡议以和平方式抵制英国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纳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
第11课圣雄甘地-岳麓书社版选修四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圣雄甘地的生平和主要思想2.理解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及其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3.掌握圣雄甘地的相关名言,以及这些名言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1.圣雄甘地的生平和主要思想2.非暴力抵抗思想及其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3.相关名言及其启示与影响2. 教学难点1.学生对南亚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2.学生对圣雄甘地的思想和非暴力抵抗的理解能力不同三、教学内容及步骤安排1. 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圣雄甘地的图片和名言,引导学生了解圣雄甘地。
2.教师与学生讨论圣雄甘地的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 正文(30分钟)1.圣雄甘地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圣雄甘地的出生、成长背景–圣雄甘地的主要思想和信仰2.非暴力抵抗思想及其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非暴力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圣雄甘地如何应用非暴力策略推动印度独立运动3.相关名言及其启示与影响–介绍圣雄甘地的相关名言并解释其意义–探讨这些名言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3. 练习与探究(3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圣雄甘地的相关文献资料。
2.学生分组讨论圣雄甘地的哪些思想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应用。
3.两个小组进行对话交流,在班内互相发表意见。
4. 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掌握的知识。
2.学生发表个人感想和总结,分享对圣雄甘地及其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法、展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资源1.PPT2.名人名言:圣雄甘地(选编)3.圣雄甘地相关资料(如图片、文献、音频等)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阐述圣雄甘地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对印度文化的了解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着重讲解圣雄甘地的文化背景和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第11课圣雄甘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 了解圣雄甘地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 2. 掌握圣雄甘地的个人经历和理念; 3. 分析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 1. 圣雄甘地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 2. 圣雄甘地的个人经历和理念; 3. 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圣雄甘地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圣雄甘地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他通过非暴力抵抗和和平示威等手段,带领印度人民抵抗英国殖民统治。
他倡导的抵制英国货运动、盐法抗议等运动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抗议,最终迫使英国政府做出让步,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2. 圣雄甘地的个人经历和理念圣雄甘地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富裕家庭,他接受过西方教育,曾在英国留学。
然而,他对印度人民的贫困和不公平深感不满,决定投身于独立运动。
他提出的非暴力抵抗思想,认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权益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正义,这一理念深受印度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推崇。
3. 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的影响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理念启发了许多后来的解放运动领导者,包括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和南非的纳尔逊·曼德拉等。
他的非暴力抵抗思想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和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引导法:通过讲述圣雄甘地的个人经历和理念,引导学生了解他对印度独立运动的贡献,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3.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和音频材料,展示圣雄甘地参与独立运动的真实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历史事件。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11课圣雄甘地
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
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
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
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评价甘地其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
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
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二)讲授新课
一、青年甘地
1、生平简介: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尔土邦(现古吉拉特邦)。
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苦行”。
甘地家族在印度处于种姓制度的第三等吠舍,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曾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和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得甘地家族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甘地的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教,母亲是—位虔诚的宗教信徒,虽是文盲却熟谙事理,广交显贵。
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甘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2、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3、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的滋味)
4、成立印度人大会:1894年,甘地发起成立印度人大会,组织领导了一些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5、在实践中总结出“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斗争形式。
二、非暴力不合作
(提出问题)甘地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哪些斗争手段?
(学生活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1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2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3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4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评价:(1)甘地的巨大声望使他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的思想也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2)甘地领导的几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都遭到了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
(3)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三、圣雄的悲剧
(提出问题):结合P52认识甘地主义(核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下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学生活动)
1、进步性:
1随着甘地成为国大党的领袖,甘地主义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遭镇压,但仍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
3二战后初期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局限性: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1多次用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
2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斗争,导致运动几度中止。
3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3、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板书设计】
第11课圣雄甘地
一、青年甘地
1、生平简介
2、英国求学
3、南非工作
4、成立印度人大会
二、非暴力不合作
1、运动背景:
2、运动内容:
3、运动特点
4、主要形式
三、圣雄的悲剧
1、进步性:
2、局限性
【布置作业】
[解析与探究]
1、“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指的是什么?
提示:指的是既能发动群众争取独立又能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群众掀起激烈的革命运动和号召力。
2、请对甘地、甘地主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
提示:1、语文甘地: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甘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自由民族独立运动,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但他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评价甘地主义。
甘地主义是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指导思想。
甘地主义包括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想等方面。
主要内容有:坚持“真理”和非暴力的原则是甘地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争取印度自治是其社会政治主张;提倡手工编织,反对西方物质文明,努力建立共同繁荣的平等社会,是其经济思想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甘地主义有利于团结不同种姓、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
人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
但另一方面甘地主义用“非暴力”限制,防范群众斗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体现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
其经济思想并未将英国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楚,虽使英国经济收入锐减,但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使用运动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下争取印度的独立,在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经济收入锐减;它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符合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要求,使民族独立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为1947年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甘地的思想以及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明显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当群众运动高涨时,甘地马上做出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定,使印度民族反帝斗争一度走向低潮
[自我测评]
1、列举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几项具体内容。
提示: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到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拒不接受英国颁发的奖章等。
2、评价甘地主义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提示:参见“解析与探究”的提示。
【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虽然已经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看,学生讲,学生讨论,但教师讲得好象还是有些多,不太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但这同时也是个两难的选择,如教师讲得过少,毕竟华盛顿离我们比较遥远)
2、课堂预设的意图太浓,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老师的设计在转,就好象老师设下了一个个圈套让学生装进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对课堂的自然生成重视不够甚至扼杀。
3、课堂气氛有些沉闷,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已经上过多次,没有新鲜感等客观原因外,可能还跟教师的语言缺乏诙谐、幽默有关,看来以后要在这样方面下一些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