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谷风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9.03 MB
- 文档页数:8
2014年第7期内蒙古石油化工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张博原1,徐文宁2,张军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83;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152500)摘要:宝力格油田是二连油田开发后期的主要产能接替区块,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高水平开发该油田,现场引入了多种试井技术,以加强地质、开发等多类研究评价工作。
实施后,在宝力格油田高水平开发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完善作用,对于完善开发方案、确定注采井网、保证试采试注效果、预防储层伤害、合理确定注水政策等,均获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试井开发建设;试采试注;压裂;储层评价;注水政策中图分类号:T E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7—0083—05宝力格油田是二连油田的主要产能接替区块,已投入开发5个断块,地质储量1958×10‘t,建成产能25.32×104t。
油田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地质特点较为复杂,大体可概括为“两多、一大、一强”:即构造类型多,不同断块的构造破碎程度不同,差别较大;储层类型多,从高渗透储层到特低渗透储层皆有发育;原油性质差别较大,地层原油粘度从13.66m Pa s~110m Pa S;油田具有强~极强的水敏和盐敏性。
由于油田复杂的地质特点,决定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难度较大,为此,在现场开发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多类试井技术,加强地质、开发等研究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实现高水平开发宝力格油田,做出了重要贡献。
表1宝力格油田主力断块地质特点对比表1宝力格油田试井监测系统的建立为适应宝力格油田的复杂地质情况,实现高水平开发,在开发初期,就针对性引进先进的试井技术,进行监测系统优化,建立了适合宝力格油田开发建设需要的动态监测系统。
为编制油田高水平开发方案,合理部署开发井网,在正式开发前,安排了D ST、地应力和干扰试井等地层监测系统,实现了储层物性、油井产能、地应力方向、裂缝发育状况等的准确认识。
试油工艺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和意义【摘要】试油工艺是油气评价的关键环节,是对油气做出结论的决定性步骤。
在石油勘探中,通过钻井地质的录井工作,取得了每井的录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以及钻井中的油气显示等各项资料。
它们虽然可以直接地确定可能的油气水层,但是为了更深一步认识和鉴别油层,掌握油气的客观规律,为油、气田的开发和开采提供可靠的科学根据。
在找到油气后,还必须进行试油试采工作。
【关键词】试油油气资料1 试油取得的基本资料及其意义(1)产能资料。
对于自喷层试油,要录取油嘴直径、油压、套压、油层及流体温度、日产油、气、水量、油层静压、流压等资料。
对于非自喷层,要记录求产深度、恢复时间、求产时间、周期产油、气、水量等。
油层静压、温度是必不可少的。
(2)测试数据。
录取资料应包括封隔器,压力计的下入深度、井温及井下压力、关井时间、回收液量。
通过测试,要求测出地层的有效渗透率、流动系数、测试半径、异常点距离、堵塞比等。
(3)取样资料。
包括录取油、气、水的相对密度,地面原油和地下原油粘度,原油中硫、蜡、胶的含量,凝固点、初镏点、原油含水及地层中的各种离子含量、总矿化度、ph值。
2 如何试油及步骤探井试油可在钻井中进行,也可以在完井后进行。
在我国石油发展过程中,试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逐步形成了三代试油技术。
以打水泥塞为代表的第一代试油技术,打水泥封堵一层,至上而下试完全井各个油层;第二代试油技术是以封隔器与配产器组成的分层试油管柱为代表,这个阶段的试油方法是试油目的层一次射开,有封隔器分开,用井下仪器进行分层测试或取样,可以实现多层同时测试;第三代是以地层测试器为代表的,可以进行套管、裸眼测试,射孔测试联作,实现井下关井,非自喷条件下的高压物性取样等。
不论哪一阶段的技术,尽管在具体工具的应用方面存在打的差异,但是试油的基本工序是相似的,其基本工序大致如下:2.1 通井替泥浆完探人工井底后把钻井液替净,以免射孔时造成地层污染,一班用合格的清水替。
2061 近年来试井技术发展的现状1.1 稠油、超稠油监测技术从目前油田的性能来看,稠油和超稠油的黏度较高,其数据几乎已经达到了10x104mpas,在开采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蒸汽吞吐的方式。
油井一般情况下,总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油井经过注井、放喷、转轴之后,整个油层温度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并且有一个较为敏感的温度临界点。
在一开始,温度是最高的阶段,甚至能够达到200℃以上。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以及整个油田开采过程的蔓延,温度逐渐变低。
在这一个过程中,油田的流动性也逐渐变得较差。
而此时,技术人员也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动态监测的难度明显变大了。
充分的考虑油藏温度数据的变化以及油田的黏度变化,可以将二者的关系形成一个函数,有助于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在这一函数中,要充分的考虑变流量分析,来进一步的应用测试的温度和相关的压力数据。
通过时间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尽可能的用高温长效的测试数据资料对试井进行科学的分析。
1.2 探边测试试井技术探边测试试井技术在初期开发油田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其他的技术有所不同,它能够对深度较高的油田进行探测,其探测的深度远远的超过了2500m。
探边测试试井技术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油藏开发的边界大小以及性质,实际上,这一数据分析的过程就是对一个油井从简单到复杂的求解过程。
一般情况下,油藏的边界形状对早期的试井理论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
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井筒和表皮效应整体来进行控制的。
最初,压力和压力曲线 斜率都是1,并且是直线段。
曲线的压力导数接近了0.5。
但发展到晚期,曲线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2 试井资料数据在解决油田开发难题中的应用2.1 应用探边测试数据,扩大储量近年来,技术人员不断的对油田进行了地质研究。
他们发现,在断层外移的地方往往有油田进行分布。
经过分析,他们认为有很多的油井存在着变井储影响,可能会存在着严重的渗漏现象。
油层在流动的过程中,存在分层的这一现象,这可能与层间渗透率是分不开的。
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在现阶段,人们把关注点放在了石油开采工作上。
这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行业。
在对石油油井进行开采的过程中,要实行测井工作。
这是对井深进行重点了解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科学技术发展之下,通过合理的测井技术,形成新的工作模式,会提高石油测井水平。
因此,本文从测井在石油测井中的具体技术运用开展分析,希望能够呈现出相应参考价值。
标签:测井技术;油田开发;应用1 引言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油田被深度开采,其难度有所上升,水平井钻井施工技术被大量应用到实践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井身结构、经验轨迹、地下温度与压力、腐蚀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井难度全面上升,采用常规测井施工工艺根本无法达到测井工作的需要,而存储式测井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测量仪器直接深入到井底的位置,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井、水平井等检测难题。
2 石油测井技术概述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我们要合理运用石油测井技术。
该技术的运用,就会让地质和工程之间的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在石油井获得了良好的测试空间下,以具体数据分析为基础,让油层获得了合理的评价。
这也是油藏得到有效管理的基础。
在地层评价和钻井工程、采油施工等合理运用的过程中,让先进的测试仪器,对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重点解决。
最终,石油测井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测井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把要往的模拟测井技术和数字测井技术逐渐地发展成为了测井和信息测井技术。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情况下,也让油田在开采中展现出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优势[1]。
在测井技术合理运用下,能够获得十分详细的测井资料,在形成了准确的分析和研究之下,也会让油田在生产和服务中获得支撑。
所以,石油测井作业开展之中测井技术的运用是不容忽视的。
3 测井技术的具体应用3.1 储存式测井技术存储式测井技术的主要特性是直接使用测井仪器悬挂在专用钻具中,然后可以将其随钻进入到井内。
在测井仪器直接达到井底位置上后,再应用泥浆泵的投球加压机械释放工艺来进行释放器操作,也可以通过使用连续泥浆压强脉冲来控制其技术参数。
石油行业试井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测试队黑龙江大庆163000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五油矿测试队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各个行业迅猛发展。
现阶段,人们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石油工程中的技术进一步得到完善,其中的石油试井技术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它主要是用于勘察地下油气层,同时也对其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且提供相应的数据,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想要提升效率,就需要注意试井技术,近几年试井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应用,文章就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关键词:石油行业;试井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引言国内的技术不断更新,各类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在石油工程方面,基于国家对石油行业的重视,让其中各类技术的升级非常迅速,但是现阶段一些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试井技术,不同类型的试井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具有针对性,有的具有普遍性,如何选择适当的试井技术,开展高效率的石油生产,这是新时期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业人员既要掌握本职工作中的试井技术,也要对行业的技术发展有所涉猎和关注。
1石油行业试井技术与现状1.1电法试井技术分析在对石油工程进行试井过程中,电法试井技术应用实践是比较长的,而且应用范围也非常广,主要指的就是应用试井仪器设备对电波信号进行必要的测量,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确保石油工程的勘探准确度。
1.2放射性石油试井技术这种技术是对地层岩石间的空隙流体中的核物质的性质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从中发现油气储备的一种技术。
从使用的放射源或者是测量的放射性物质以及研究的岩石的性质,可以将放射性石油试井技术细分为伽马试井技术和中子试井技术,前者指的是用伽马射线作为基础的相关技术,后者是中子与岩石空隙中的额流体相互发生反应从而发现油气储备的一种技术。
在放射性石油试井技术中,最常使用的还是自然伽马能谱或密度试井技术以及中子空隙的试井技术。
试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作者:张宇驰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发挥试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更好地为油田稳产挖潜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我们开展了试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利用试井资料分析地层发育状况,调整挖潜提供依据,分析聚合物驱油效果,预测单井产能,总结试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试井油田开发中图分类号:TE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043-011、利用流动系数分析地层发育状况当油层中流体的流动处于平衡状态时,改变其中一口井的工作制度,则在井底造成一个压力扰动,此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井眼四周地层径向地扩展,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压力扰动的不稳定过程与油层、油水井分布和流体的性质有关。
因此在本井和其他井中用仪器将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测量出来,通过试井解释,就可以判断和确定油层的基本特性参数,通过压力恢复曲线能反应地层渗流参数,得出地层流动系数、渗透率、表皮系数、平均压力、边界距离等参数。
统计不稳定试井解释出的渗透率和流动系数,目前一类油层平均流动系数为239×10-3μm2·m/mPa·s,平均渗透率为670×10-3μm2,二类油层平均流动系数为185×10-3μm2·m/mPa·s,平均渗透率为451×10-3μm2。
从试井解释资料可以看出,一类油层流动系数大、渗透率高,二类油层流动系数低、渗透率低。
2、利用表皮系数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依据表皮系数(S)值是通过压力资料解释而获得的一项重要参数,表皮系数值高,表示流体从地层流入井筒时所遇的阻力越大,反之亦然,在试井资料运用中,根据S值的这种属性,可选择进行改造措施的井、层,确定挖潜对象,分析措施的效果等。
在实际工作中,不稳定试井的解释成果为措施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浅谈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在油田开发中,作为一项应用普及广泛的技术,测井技术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是测井评价、岩层地质分析和油气开发的重要资料。
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对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作若干阐述。
【关键词】测井技术油田开发应用1 测井技术的定义油田开发时,测井技术可以把油气井中光、热、电、声、磁和核放射性等信息在物理仪器中反映出来。
这些地层内部的物理信息,如岩石的自然放射性、含氢量、电阻率、声波传播时间、电子密度、自然电位等,体现出了油井所在地层岩层的渗透状况、孔隙分布、流体情况。
油田开发人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间的表现与特征,就可以探知油井内部的岩层构造和地质特点,为油井钻探与开采提供数据支持。
由于测井是通过记录钻井内部岩层与孔隙内流体混合物的特征,来分析其物理化学情况的工艺技术,所以实际应用中也称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
长期以来,测井技术作为油田开发钻探的重要勘探手段,从1939年开始应用到如今7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了多次的技术升级。
从最先的半自动模拟测井仪,发展到全自动,再到数字化,数控化,直到现在的成像测井仪。
测井技术已经成为了油气田工程师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
测井技术不仅可以为油井勘探提供重要的工程质量保障,同时也是油气藏开发、油气储量评估和产量测算的重要技术工具。
发展到如今,测井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石油工业科技含金量最高的技术之一,也是至关重要的技术。
2 测井技术的应用测井技术可以分为常规性测井方法和新型测井方法。
2.1 常规方法测井钻井勘探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岩层中油气层的深度、厚度。
而常规的测井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油井地层电阻率、井径、地层孔隙度、自然伽玛来得到相关的油井信息。
测井中所得到的油井地层的岩性和地层的孔隙度、含油(或含水)饱和度、渗透率以及泥质含量等,也为油井钻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等都属于常规测井技术。
谈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急迫,尤其是石油,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油田的开发便显得极为重要,而在油田的开发中测井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石油测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断提高石油测井的质量,对我国石油测井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就测井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测井技术油田开发应用引言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在不断提升中,而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所在。
近年来,我国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增加,为的是不断满足市场上对于石油的需求,而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测井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整个油田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对测井技术以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对油田开发和勘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
一、测井技术的概念测井技术是勘探与开发井下油气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在钻井以及探井的过程中,测井技术能够将地层物理方面的信息准确的反映出来,其探测原理为运用自身的核放射特性、磁特性、光特性、电特性以及热特性等对周围地层状况进行测探,并收集地层具体物理特性,收集好特性数据之后,利用特殊算法来处理地层物理特性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对其联系以及联系原理作出相应的解释;从而获得详尽的油气勘探资料、地质分析资料以及测井评价资料等。
测井技术被引进我国的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末,目前已经得到了重大更新与发展,并能够广泛应用于石油以及天然气工业当中,对于石油工业以及天然气工业的不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当前,测井技术当中已经发展出许多常规方法以及新型方法,常规技术主要包括了中子测井技术、声波测井技术以及电法测井技术等;而新型技术则主要有随钻测井技术、核磁测井技术以及成像测井技术等。
二、几种常用的测井技术1、声波测井声波测井主要是通过测量环井眼地层的声学性质对地层特定、井眼工程情况进行测量的一种石油测井技术,其包括声幅测井、声速测井等多种测井方法。
油田开发后期试井测试技术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3-31T06:19:22.70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5期作者:唐亮[导读]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412)摘要: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许多低渗透油田的产能会因综合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地面采油系统的负荷不平衡会导致设备腐蚀,影响采油效率。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有必要优化综合处理技术,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油田开发;综合管理;堵水防砂;油气藏勘探前言油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开发效率下降。
加强油田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确保油田开发。
根据地理环境,了解油田开发综合治理现状,通过油藏描述管理、先进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油田开发利用效率,加大石油工程研究的深度,堵水防砂技术、注采井网、油藏勘探等技术。
1. 油田开发综合治理现状分析油田开发中后期,大部分油田含水量明显增加,但油井产能继续下降。
此时,人们需要利用稳油控水技术对油井进行压裂处理,以提高油井的生产水平,控制油井的含水率。
此外,工作人员应通过化学解剖调整注水井,以提高其水驱效果。
目前,我国的油田开发还不能充分开发油田。
即使采用高含水量的技术手段,效果也不明显。
如何使水驱在油田开发中发挥作用,不仅是解决中后期油田开发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油田产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采油技术难度的加大,油田应在中后期进行综合治理。
在详细了解油藏情况后,改善油田开发条件,发挥稳油控水工程的应用作用,保证原油产量。
在应用传统采油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增注堵水等措施,利用注水井的化学药剂进行调试,发挥其堵水功能,提高油田生产效率[1]。
2. 油田开发中后期综合治理技术2.1油藏描述管理油田开发的中后期综合治理工作中,应优化油藏苗猪管理技术,对各项资料充分利用,综合描述该区域的地质条件与油藏分布特征,全方位分析油田开采计划和技术手段,提高开采效率。
31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现有的石油开采技术不能满足开采后期开采现场情况的实际要求,因为开采后期油田已经出现了极为复杂的流动特征,比如多层油层或者多井之间的串流问题频发,长期的开发导致大量的注水,使得油田内不同流体的不均匀分布范围加大,甚至出现了聚合物的化学变化,常规的单井技术无法在多相流均制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将系统阐述如何在开发后期应用新型试井来解决折一系列的问题。
一、新型试井技术的理论依据石油的开采后期,由于开采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油田的压力变得骤降,含水量急剧上升,油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随着压力的进一步下降,原油之间的粘合度不断上升,使得流体的稠度变得增大,形成的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加,随着开采出的油量不断的增大,导致围绕井周围形成的空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严重的话直接形成漏斗式的压力降幅空间,不得不往里注入大量的安全气体保证石油的正常开采,但是也降低了石油的开采效率,产量极大的降低,因此如果延缓一下开采的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油层自我能量的恢复,可以使得亏空的空间压降减少,这时候再往里注入安全气体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石油开采的产能,这种理论依据在现实石油开采现场已经得到了验证,据不完全的统计,采用这种方法的单井产油量年均高于普通单井134吨,因此这种理论依据在实际的石油开采现场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二、新型试井的开采技术的方案试井技术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提高油田自身的采收,为了满足石油开采后期的要求,需要加强和完善油田开采现场各项工作的调配执行力度,不断的增加和优化石油注入开采单井的相互分布,培训石油开采现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合理有效的石油注水井管理流程,使得每次的单井注水量可以满足实际的开采技术要求,从运用各种物理和化学办法,实现清水和各种聚合物的驱油效果,通过技术的不断自我优化和完善,大量的运用石油开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实现石油开采后期的实际开采需求。
因此接下来将简述具体几种单井驱油技术,为解决石油开采中后期面临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41随着我国多数油田在开发后期均表现出高含水量或特高含水量特点,主要是经过长期不断的注水开发,导致油藏的非均质性逐渐增强,其复杂的流动特征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由于油藏中存在的不同流体分布十分不均匀,存在多井互相干扰或窜流等问题,如果仍沿用传统试井解释方法,难以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实际需要。
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油田开发后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在了解研究非均质油藏多相流试井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更确切的井和地层参数,并将其运用到油田开发后期,能够取得较显著的应用效果。
1 油田开发后期试井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1.1 困难在进入油田开发后期阶段,由于井网的不断加密以及二次采油的深入,导致油水关系更为复杂,给压力检测和试井技术都带来了更大难度。
对于油田开发后期试井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而言,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流压测试——由于受到井况原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偏心井比例十分有限,无法用统一方法对所有井的井底进行精准流压测试,利用液面折算法存在液面测试误差大、液面计算压力精度低的问题,而利用三段法也存在混合段密度难以确定、其分段标准不适用于特高含水井的问题;静压测试——由于缺少完整的起泵测试资料、流压数据等,无法确定准确的关井时间,也难以正确识别流动阶段,识别不了油藏模型和流动特征;压力资料的应用——由于测试方法多样、标准不一,部分测试方法存在技术局限性,致使试井资料在实际应用时出现偏差。
1.2 解决对策针对上述油田开发后期所面临的的困难,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政策,积极转变管理观念,投入充足的动态监测经费,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加强地质与工程管理部门的紧密结合,在开采工艺方案中充分考虑监测问题。
因此,首先要重视油田开发方案和采用工程方案的有机结合,也要正视现阶段油藏动态监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积极推广应用监测新技术,切实加强对开发地质人员的全方位培训,充使其更充分的了解动态监测技术,能够正确分析并合理应用监测资料,还应及时优化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案,这样才能够推动试井工作的良性发展。
科技风2021年3月科技创新DOI:10.19392/ki.1671-7341.202108007油田开发后期试井技术应用李国伟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测试公司天津300280摘要:从我们国家油田开发的现状来看,不少地区的油田已经进入到高含水时期,油藏量流动显得更为复杂,这就使得油田开发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因为不同流体分布并不均匀,油田间呈现出较大的干扰,这就使得后期开发的难度明显增加。
国內现阶段采用的是常规试井技术,其理论基础为单向流均质油藏,虽然进行油田开发时对油藏具有的非均质性进行了考虑,然而开发中依然出现明显的不确定特征,而且因为不同流体的分布并不均匀,相关油田间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这对试井技术的实际应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此种技术的使用被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內。
所以说,在油田开发进入到后期时,传统试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就会变得较为低下,进而导致开发效率变得较为低下,若想使得这个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必须要针对试井技术展开创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
本文主要针对试井技术的优化展开深入探析,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油田后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顺利消除。
关键词:油田;后期;试井技术;应用在我们国家,不少的油田已经进入到后期开发时期,含水量明显增加,这是对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持续注水带来的后果,当含水量过高时,油藏就会岀现非均质性提高的状况,流动特征显得更为复杂。
在油藏当中,不同流体也呈现出分布不够均匀的情况,多井干扰、窜流之类的问题也是常见的,此时依然采用传统试井技术的话,则会使得后期开发的难度明显加大。
若想使得后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必须要针对非均质油藏多相流试井技术展开深入研究,确保获取的试井、地层参数是更为精准的,并对此项 技术予以合理应用,这样方可保证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1油田开发后期的特点分析1.1油量递减在对油田进行开发时,必须要对其开发周期予以重点关注,一般来说,在进入开发后期时,其含水率则会大幅提升,而产油量的降幅也是较大的,原油储量会明显减少。
现代试井技术在开发方案中的应用一、前言(一)试井概念试井是地层中流体流动试验,是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测试地层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等资料,研究油气藏和油气井工程问题的一种间接试验方法。
(二)试井类型产能试井一般分油井产能试井和气井产能试井。
油井产能试井主要采用系统试井;气井产能试井有回压试井、等时试井和改进等时试井等。
不稳定压力试井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压力恢复、压力降落、注入井压力衰减、注入能力测试和多井试井(干扰试井、脉冲试井)等。
压力恢复试井是在生产井上进行的,产率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然后关井并记录井底压力恢复过程。
注入井衰减测试与压力恢复测试相似,注入井保持稳定注入量,然后关井并记录井底压力的衰减过程。
压力降落测试,是在测试前已关井一段时间,地层内压力已趋于平衡,然后把压力计放入井内,记录井以恒定产率生产时井底压力的变化。
注入能力测试与压降测试相似,差别仅是液体是往井内注入。
压降和注入能力测试,由于很难在测试期内保持恒产,因此应用较少。
干扰试井是在两口或多口井中进行的,在一口井(激动井)中改变生产制度,而在另一口井(反映井或观察井)中记录压力响应,干扰试井对地层非均质性、特别是地层连通性反应敏感,对我国很多小断块油田尤其重要。
(三)提供的参数产能试井可以确定油气井的产能方程、IPR曲线、合理的工作制度等。
不稳定试井可以得到油气藏的产能系数、井的静流压、井的污染程度、地层非均质特性、边界和储量以及其它特殊目的测试得到的参数。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试井技术从本世纪20年代诞生逐步发展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专门学科,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20~40年代):这个阶段的试井工作主要是测取油井不同开采制度下的油气产量和井底压力,主要研究了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晚期规律,但在低渗透油田取得晚期资料需要很长的关井时间。
常规试井阶段(50~70年代):随着不稳定试井技术的发展,通过压力恢复试井连续测量井底压力变化,运用半对数分析方法(HORNER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供油区域的有效渗透率和井底附近的污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