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A型动车组和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优选稿
- 格式:docx
- 大小:64.80 KB
- 文档页数:9
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列车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旨在提高列车的运营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
这两种系统在技术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1.高度自动化: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自动调度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列车可以根据预设的路线和车速自主运行,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风险。
2.实时监控:这两种系统都配备了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车载设备和信号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车辆驾驶员和调度员可以随时了解列车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3.数据通信: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实现列车、车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
数据传输速度快,信息传递及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4.自适应控制:这两种系统都具有自适应控制能力,可以根据列车运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使列车运行更加稳定和安全。
同时还能根据乘客需求调整车速和停靠站点,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5.多级防护: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多级防护措施,包括故障诊断、备用系统和应急措施等,确保列车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并安全停车。
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节能环保:这两种系统都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通过智能节能控制和优化调度,减少列车的能耗和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控系统实现列车的智能能源管理。
总的来说,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列车控制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实时监控、数据通信、自适应控制、多级防护和节能环保等技术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列车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乘客出行更加便利舒适,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C R A型动车组和C R 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一、CRH2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1、网络控制概述: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贯穿全车的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的重量,并且通过对列车运行以及车载设备动作的运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的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2、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部分两部分组成。
硬件一体化装置,但各自独立构成网络,系统为自律分散型。
控制传输部分为双重系统,确保系统的冗余性。
通信采用ARCNET网络标准。
头车设置的中央装置为双重系统构成,确保其可靠性。
前后中心的控制单元采用母线仲裁。
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引用额车载信息装置和类车信息终端装置构成,同时还有监控显示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车内信息显示器、IC读卡器等附属设施。
3、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1)牵引、制动指令传输; 2)设备启动、关闭指令的传输;3)显示灯/蜂鸣器控制指令传输;4)乘务员支持信息传输;5)服务设备控制信息传输;6)数据记录功能;7)车上试验;8)自我诊断传送线;9)远程装载功能;10)列车信息装置的自我诊断功能;11)信息显示功能。
4、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列车和车辆两级网络结构。
列车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以光纤和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结构。
车辆级网络结构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和电流环传输线。
1)列车总线列车总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列车信息传输线,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连接所有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ARCNET协议,传送速度为2.5Mb/s;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连接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HLC作为通信协议。
CRH 全系介绍CRH1型电动车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进行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于2004年起向庞巴迪运输和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前称“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 )订购的CRH 系列高速电力动车组车款之一。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CRH )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CRH1A 型动车组的原型车是庞巴迪运输为瑞典 SJ AB 提供的Regina C2008型。
2004年8月,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第一轮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中外合资企业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 )为中标厂商之一。
铁道部与BSP 于2004年10月12日签订合同,合同编号790,首批订购40组高速列车,其后最终被定型为CRH1A ,动车编号为CRH1-001A~CRH1-040A 。
CRH1A 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布式,最高运营速度为200km/h 。
编组方式是全列8节,包括5节动车及3节拖车(5M3T ),其中包括2节一等座车,5节二等座车,1节二等座车/餐车,可两组重联运行。
列车全部由BSP 在青岛厂房生产。
第一组列车(CRH1-001A )于2006年8月30日在青岛出厂[1],并在同年9月至12月间先后到北京环型铁路试验场、遂渝铁路、京沪铁路、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和广深铁路等地进行试验。
2007年2月1日,CRH1A 动车组正式开始在广深线投入载客试运行,首发车次为T971次,由广州东站出发前往深圳[2]。
最初生产的11组CRH1A 的风笛是置于驾驶室挡风玻璃上方,在其后出厂的车辆(CRH1-012A ~040A )则改至列车首尾两端的连结器整流罩两侧。
而首批CRH1A 型的最后一列(CRH1-040A )已于2009年3月7日出厂并交付上海铁路局(仅属临时借调,于16节编组的CRH1B 和CRH1E 投入运营后会归还予广州铁路集团,以便运营广珠城际轨道交通)。
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名称的含义和特点1. 引言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简称“高铁”,是我国铁路发展的一大亮点。
其列车的名称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和特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高铁车组名称的含义和特点,并进行探讨和解析。
2. 高铁的命名规则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的命名规则十分严格和丰富,一般都是以字母开头,后接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这个组合是有一定的含义的。
比如CRH380A,CRH表示“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380代表列车的设计时速,而A则代表该列车的一个改进型号。
这种命名规则不仅体现了科技含量,也蕴含着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意义。
3. 高铁名称的文化内涵高铁名称的含义不仅仅是机械化的组合,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复兴号”,体现了我国高铁在成为世界一流的铁路网络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而“和谐号”,则代表了我国高铁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和成就。
这些名称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我国高铁在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双重含义。
4. 高铁名称的特点高铁名称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和沟通。
无论是国内外旅客,还是从业者,都可以轻松地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高铁列车。
在命名上注重深刻意义和积极形象的传达,使人们在听到高铁的名称时,就能产生积极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5. 个人观点与总结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名称在设计上经过了精心的考量,不仅具有科技含量,更是体现了我国高铁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这些名称的含义和特点,为我国高铁行业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相信随着我国高铁的不断发展,其名称也会不断展现出新的内涵和特点,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6. 参考文献- 我国铁路客车名称规则- 《高铁列车命名的文化内涵探析》- 《我国高铁命名规则的设计思路与文化特征》通过以上深度和广度的评估,相信我所撰写的这篇文章能够让你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名称的含义和特点。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并且对你有所帮助。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概述发布时间:2021-07-02T07:56:34.12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吴连军[导读] 网络控制系统作为高速动车组的关键系统之一,对列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动车组日趋智能化,列车生产、运行、维护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对整个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 266109摘要:网络控制系统作为高速动车组的关键系统之一,是列车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对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系统配置、系统功能等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动车组;网络拓扑;系统配置;系统功能1.引言网络控制系统作为高速动车组的关键系统之一,对列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动车组日趋智能化,列车生产、运行、维护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对整个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动车组网络控制与管理系统[1](Trai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TCMS)作为列车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贯穿列车的总线进行信息传输,对车辆运行和车载设备动作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车辆逻辑控制、状态监视、故障诊断及测试功能,从而保证列车安全可靠的运行,为司机和乘务员的操作提供有效指导,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乘客的服务提供支持。
本文论述了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系统配置、系统功能,提供了网络系统的整体框架,并为后续网络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系统拓扑结构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TCN+以太网(环形)拓扑架构[2]。
其中,TCN符合列车通信网络IEC 61375标准及GB/T 28029标准的列车网络,为两级总线式拓扑结构,两级总线分别为列车级WTB总线和车辆级多功能MVB总线,两级总线之间的数据转换采用WTB/MVB网关。
同时,列车级总线还设置有以太网(环形)。
WTB 总线为绞线式列车总线,是连接在动车组MVB单元之间的双绞屏蔽线线路[3],由网关控制,通过自动车钩覆盖整车,允许重联操作。
crh型动车组系统分类中国铁路动车组(China Railway High-speed,简称CRH)是中国铁路系统的高速列车,旨在提供高效、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根据列车的不同特性和运营要求,CRH动车组系统被划分为多个分类。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CRH1型动车组CRH1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一代高速列车,通常用于中长程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可达到220公里/小时,并具备较好的加速性能。
同时,CRH1型动车组的车厢结构紧凑,乘坐舒适度高,内部设备齐全,满足了旅客的基本需求。
它在中国铁路系统中的运营里程较长,覆盖了许多主要线路。
二、CRH2型动车组CRH2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二代高速列车,用于中短程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达到了300公里/小时,具备更好的加速性能和操作灵活性。
与CRH1型相比,CRH2型动车组提供了更高的速度和更短的行程时间,因此非常适合连接城市间的高速铁路线路。
三、CRH3型动车组CRH3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三代高速列车,用于长程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为350公里/小时,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快的高速列车。
CRH3型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轻量化设计和动力系统,具备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运营效率。
它广泛应用于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连接了许多重要城市。
四、CRH5型动车组CRH5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五代高速列车,用于跨区域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可达到250公里/小时,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先进的车载设备。
CRH5型动车组可在不同的城市间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连接,提高了区域间的交流和交流。
五、CRH6型动车组CRH6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系统中的第六代高速列车,用于短程城际运营。
这种动车组的最高时速为300公里/小时,具有较小的车体和较高的载客量。
CRH6型动车组在城际交通运输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提供了高效的城市连接服务。
综上所述,CRH型动车组系统根据列车的不同特性和运营要求进行了分类。
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de)技术特点一、CRH2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1、网络控制概述: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贯穿全车(de)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de)重量,并且通过对列车运行以及车载设备动作(de)运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de)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de)保养和提高对乘客(de)服务质量.2、网络控制系统(de)组成: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部分两部分组成.硬件一体化装置,但各自独立构成网络,系统为自律分散型.控制传输部分为双重系统,确保系统(de)冗余性.通信采用ARCNET网络标准.头车设置(de)中央装置为双重系统构成,确保其可靠性.前后中心(de)控制单元采用母线仲裁.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引用额车载信息装置和类车信息终端装置构成,同时还有监控显示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车内信息显示器、IC读卡器等附属设施.3、网络控制系统(de)功能:1)牵引、制动指令传输; 2)设备启动、关闭指令(de)传输;3)显示灯/蜂鸣器控制指令传输;4)乘务员支持信息传输;5)服务设备控制信息传输;6)数据记录功能;7)车上试验;8)自我诊断传送线;9)远程装载功能;10)列车信息装置(de)自我诊断功能;11)信息显示功能.4、网络控制系统(de)拓扑结构: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列车和车辆两级网络结构.列车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de)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de),以光纤和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结构.车辆级网络结构为连接车厢内设备(de)通信网络,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和电流环传输线.1)列车总线列车总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列车信息传输线,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连接所有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ARCNET协议,传送速度为s;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连接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HLC作为通信协议.列车总线(de)设备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架以及车内信息显示器构成.在光纤网中,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由双重环形构成(de)光纤连接,采用不易发生故障(de)双向环形网络方式.它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线路,是一种分散型(de)系统.如果在一个方向(de)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de)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de)环绕传送,即使在2处以上(de)线路发生故障,环路网络断开时,也可以继续有其他连接着(de)正常线路进行传送,避开故障部位.2)车辆总线:车辆总线是指中央装置/终端装置与车辆内设备之间信息交换通道.各车(de)中央/终端装置与车辆设备之间(de)接口以光传送、电流环传送,DIO等形式传送,他们构成信息网络节点与车载设备(de)联系通道,车载设备与网络控制系统节点之间爱用点对点通信方式,有多种通信规格,总结如下:终端装置——设备(牵引变流器/制动控制装置)之间(de)传送:①通过点对点连接进行(de)光纤2线式半双工传送;②轮询方式;ATC检查记录部和车内引导显示器、空调显示器、自动播放装置、辅助电源装置—监视器部之间(de)传送.①点对点连接(de)4线式双重传送;②轮询方式;侧面到达显示器-监视器之间(de)传送①通过点对点连接进行(de)2线式单向传送;②轮询方式;5、信息传输及其冗余特性:1)、信息传输路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贯穿列车(de)光纤双重环形网络及由多股绞合线组成(de)备份传送线传输信息.控制指令传送则采用独立于监视器部分(de)双重CPU方式名具有故障导向安全功能,传输通道包括环形光纤网及备份传送线.两端头车设置有控制传送部和监视器构成(de)中央装置,具有全列车整体信息管理和向司机台显示器传送数据(de)功能,每节车厢分贝设置有一台终端装置,实现车厢车载设别(de)控制和信息传输功能,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有环形网及备份传送线连接,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传输通道,具有较强(de)传输可靠性.2)传输通道冗余性①切换信息系统传输路径,因为传输路径具备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对于控制指令有应答性要求(de)数据,通过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可实时回避故障点,不会产生信号切换延时,对于其他信息,发送方在无法接收到接收方(de)应答时,可从发送方(de)光传输节点中重获信息,用于其他方向(de)通道传输信息以避开故障点;②中央装置内部(de)控制传输部切换,控制传输部1系、2系采用双CPU结构,运行时有内部冗余措施,1故障时使用2(de)数据;③备份传送:备份传送线为独立结构,正常运行时对数传送系统实现监视,一旦光纤网络发生故障,可不通过光传输系统实现控制传输部之间数据通信.二、CRH1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1、网络控制系统概述TCMS(Train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是CRH1上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通过TCMS传输各种信息或控制命令,从而实现对列车各主要设备(de)控制和监管.2、TCMS(de)组成:TCMS网络构架基于TCN标准(IEC65-1)系统主要包括:1)智能设备及其相应列车控制应用软件2)接口硬件装置,用于把TCMS连接到列车上(de)其他系统3)列车网络总线,用于将不同(de)硬件装置连成列车控制系统3、TCMS(de)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对CRH1(de)列车基本单元(de)划分,整个列车控制管理系统在网络通信上也分为三段MVB总线区段:TUB1段、TUB2段和TUB3段.基本(de)本地控制及监控在每个TBU(de)MVB区段进行.对于TBU和TBU2段,MVB区段控制和监控范围为两动一拖,3个MVB区段之间(de)所有通信通过列车总线(WTB)进行(de).网关作为两总线之间不同物理介质和不同通信协议(de)转换接口,还能起到WTB节点自动配置(de)作用.在MVB区段内部,TC CCU是控制和监控功能(de)核心.由TC CCU控制和监视所有模块(如列车诊断、制冷空调、充电机等).综合起来就是一些对TC CCU 输入或从TC CCU输出(de)模块,由于这些模块本身具有完整(de)控制作用,即具有智能,所以可以看做是能I/O.致谢智能I/O由TC CCU来激活、关闭.MVB区段并不是完全孤立(de),基本(de)司机操作控制功能、高压(网侧)控制功能在列车两端(de)Mc车之间可互为冗余,该功能是通过列车内部贯穿整车(de)冗余MVB 总线来实现(de).当处于工作状态(de)司机室发生故障时,列车不会停止下来,司机(de)操作通过冗余总线由另一个司机室(de)控制设备自动接管,此时司机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故障情况,但不影响列车运行.挂在Tb车MVB总线上(de)远程模块AXS CCU可以通过GSM建立与地面之间(de)通信通道,贯穿整车(de)以太网为乘务员提供列车维护、服务等方面(de)通信与接口.值得注意(de)是本地MVB种还有一个功能独立(de)重要系统,就是牵引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又自称一个独立(de)牵引MVB总线,对其下(de)单元,如牵引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模拟输入/输出单元、数字输入/输出单元等,按分布式总线控制(de)方式实施控制与监视.4、TCMS(de)MITRAC网络控制设备CRH1动车组(de)网络控制系统基于MITRAC系统.MITRAV计算机系统是由庞巴迪公司为动车和轻轨车设计(de)通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是哟中分布式(de)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可位于被监视设备(de)附近.1)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de)硬件是处理器VCU-Lite,配置如下:①Motorola 68040处理器.②VCU-Lite供电:直接蓄电池供电,内置(de)DC/DC变化器能够支持多种蓄电池配置.③MVB通信介质.④MVB服务端口:可以讲编程器或者电筒用一条MVB电缆,通过对MVB服务端口直接连接到VCU-Lite上,对VCU-Lite进行编程或者测试.⑤专用(de)RS-485串口.VCU-Lite配置两个专用(de)RS485(de)串行通道COM3和COM4,COM3可以用于半双工通信,COM4可用于全双工通信,⑥RS-232串口,使用时需有终端电缆,电缆(de)RJ12端连接到VCU-Lite(de)X8上,另一端连接到PC机(de)串口上.⑦以太网,主要用于提哦啊是、下载应用程序及其开发.2)网关:列车总线WTB网关是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和列车总线WTB之间不同物理介质和不同协议(de)转换接口.网关在两种总线(de)通信协议之间进行数据(de)管理、分析和过滤.网关能够支持强、弱主机(de)概念,也能在列车编组改变(de)时自动标志、配置列车总线上(de)激活节点.网关包括2个MVB连接、2个冗余WTB连接、一个带EEPROM(de)地址编程插头和EEPROM内存.网关中含有每个动车组项目特备指定(de)应用软件,在CRH1车组中,制定了网关应用软件.网关应用软件(de)作用是建立起不同物理层上采用不同通信协议(de)MVB和WTB总线之间(de)互联,网关可操纵、分析和过滤两种总线之间(de)数据传输.网关(de)主要功能由标准(de)软件和固件来实现,CRH1(de)网关应用软件与通过WTB(de)不同数据报文数量有关,如:主机到从机报文.从机到主机报文,当列车编组改变或者强弱主机功能切换时,在WTB上市别和配置节点(de)功能也由网关实现.3)GSMR远程访问控制单元(AXS)AXS远程访问单元用于列车上(de)TCMS和地面站点之间(de)无线通信.4)COMC通信控制器:COMC是实现MVB与 RS485、RS232总线之间(de)通信转换(de)设备.总结:以上即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de)介绍思考题:1、动力分散方式与黏着利用(de)关系动力分散方式(de)粘着较为稳定,一是因动轴数量多,每轴(de)牵引力可以比较低,即使粘着系数较低也不受影响;二是因中间车可有效利用稳定(de)粘着特性.采用动力分散式当路面湿润时,头车虽然容易发生空转,但中间车可充分利用粘着,所以,整列车几乎不受影响2、16辆编组(de)京沪高速列车采用14M2T(de)黏着利用优点是什么中间车可有效利用稳定(de)粘着特性.采用动力分散式当路面湿润时,头车虽然容易发生空转,但中间车可充分利用粘着,所以,整列车几乎不受影响。
CRHA型动车组和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CRHA(中国铁路高级动车组)型动车组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高速铁路列车。
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作为动车组列车控制的核心技术部分,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一、网络化控制: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了网络化控制的设计理念,通过网络将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互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和控制指令的下达。
这种网络化控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调度,提升运输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二、智能化管理: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具备智能化管理功能,通过搜集列车各个车厢的信息,如车厢内温度、空气质量等,可以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同时,系统内还集成了自动速度控制、防护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可以实现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的智能判断和应对,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多点通信: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支持多点通信,即车载设备可以同时和不同的地面设备进行通信。
这种多点通信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车载设备与不同地点的调度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指令传递,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准确性。
四、高可靠性: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系统采用了多重冗余设计,即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都具备备份功能,一旦一些设备发生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设备上,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
此外,系统还具备故障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列车设备的运行状态,识别故障并自动进行恢复,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多点通信和高可靠性等技术特点,实现了对动车组列车的全面监测、智能化管理和精准调度,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这种先进的技术特点将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并提升了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及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8-07-13T11:51:50.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刘川[导读] 摘要: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经,它在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可靠性、舒适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35摘要: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经,它在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可靠性、舒适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给相关产品的网络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借鉴,通过梳理中车已有典型动车组产品的网络控制系统,提取共性特征,总结归纳了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系统功能、拓扑功能、主要参数等内容。
同时,乘客需求的提升以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不断升级,对动车组在速度、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明确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通过查询专利文献等途径,得出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新技术研究多集中在多网融合、列车冗余优化设计、列车自动驾驶、无线通信等方向,可以为轨道交通技术特别是网络控制系统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多网融合;轨道交通技术引言动车组的控制、监测与诊断系统(简称TCMS)是车载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承担动车组牵引及制动控制等指令的传输,同时对列车上的主要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并具有故障诊断及故障记录功能。
信息通过车载网络进行传输,从而减轻了列车重量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该系统能够给司乘人员提供操作指导,并给维修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总结中车已有典型动车组产品的网络控制系统技术,提取共性要素,对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1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组成网络控制系统组成主要有:主处理单元/网关单元(CCU/GW)、主控/网关/事件记录仪单元(CCU/GW/ERM)、远程输入输出单元(RIOM)、二层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CS)、三层网管型交换机(ETB)、人机交互单元(HMI)、接口网关单元(ECN/MVB/Lonworks)。
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CRA型动车组(Chinese Railway Administration)是中国铁道部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而自主研发的一种高速动车组。
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则是CRA型动车组的核心控制系统。
下面将介绍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首先,CRA型动车组具有高速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该型动车组的设计车速可达到350公里/小时,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短的行程时间。
在设计上,CRA动车组采用了结构简单、重量轻的铝合金车体,提供了更好的抗风性能和更稳定的行驶性能。
同时,CRA动车组具备先进的安全系统,包括自动控制制动系统和防滑系统等,能够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CRA型动车组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CRA动车组配备了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ATC)和列车车载通信系统(ACCS),能够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列车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列车速度、换挡和制动,实现列车的精确控制和平稳运行。
车载通信系统则能够实现列车与地面的实时数据传输,提供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反馈和指令下达,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CRA型动车组还具有模块化设计和维修便捷性。
CRA动车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不同的子系统和设备能够独立运行,故障可以分开诊断和维修,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
同时,CRA动车组的维修便捷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有维修工作都可以在地面车辆段完成,无需将列车送回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列车的可用性和运行效率。
最后,CRA型动车组还具有优化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CRA动车组配备了先进的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在制动过程中将制动能量回收并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列车运行中的其他系统使用,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CRA动车组还采用了节能减排技术,包括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外观设计、轻质复合材料使用等,减少了列车的空气阻力和能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CRH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摘要:网络控制系统对动车组运行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故障诊断作为关键部分,必须要保证其基础功能的完善性,可以完成故障模拟、故障检测、故障显示以及记录等多项操作,确保列车故障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定位、检测以及排除,避免影响动车的正常运行。
本文对CRH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确定故障诊断策略,争取为动车运行维护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动车组;网络控制;故障诊断网络控制系统可以说是动车组的核心,其是否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着动车组的安全性,一直都是研究管理的要点。
针对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结构特征,明确故障诊断功能要求与优化策略,排除各种常见故障的发生,为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一、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概述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控制装置以及通讯设备组成,控制系统为分布式结构。
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分别安装在列车车头与车厢位置,确保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传输、故障与状态信息监控及故障信息跟踪记录。
二、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功能1.系统控制功能一方面是牵引控制,主要就是将中央控制单元所读取到的司机控制器牵引指令传输给牵引变流器;另一方面辅助控制,完成受电弓、牵引变流器与辅助变流器的有效切除,以辅助供电系统的实际工况为依据对负载进行管理,按照优先级别实现各负载的顺序启动、恒速控制[1]。
2.系统监视功能2.1状态显示端车司机驾驶台共安装有2台显示器,分别用以显示不同信息。
左侧用以显示牵引变流器、主断路器、受电弓等装置的状态信息、故障诊断信息以及检查功能信息等;右侧用以显示制动系统相关信息。
图1为端车左侧显示器主界面。
图1 端车左侧显示器主界面2.2故障诊断故障诊断也是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要功能,发生的故障全部可以存储在故障一览表内,包括故障时间、地点以及故障车辆号、故障设备名称与故障是否复位等信息。
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是中国高铁列车上的主要空调系统,它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在高铁列车上,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证列车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舒适度,还能提高列车整体的乘车体验。
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一、主要特点1.先进的技术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制冷技术和空气循环系统,可以在列车高速行驶时保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稳定。
它采用了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根据列车不同的运行速度和外界温度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以确保列车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舒适度。
2.智能控制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配备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厢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乘客在列车上的乘车体验。
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多车厢联动控制,确保整个列车内的空调系统协同运行,消除温差和湿度差,提高乘车舒适度。
3.节能环保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采用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和增加能效设备,降低了系统的能耗。
在制冷剂的选择和系统的工艺设计上也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对大气层的损害。
在实际运行中,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列车的能耗和运行成本,为环保节能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优势1.提高乘车舒适度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保证乘客在列车上的乘车舒适度。
无论是在冬季寒冷的天气还是夏季酷热的天气,乘客都可以在列车上享受到恒定的舒适空调环境,提高乘车体验。
2.保证空气质量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配备了多种高效过滤设备,可以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净化,去除尘埃、异味和细菌等有害物质,保证乘客乘车期间呼吸到清洁健康的空气,避免因为空气污染而导致的不良健康影响。
3.智能化运行和谐号动车组空调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可以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行环境实时调整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参数,保证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装备维修技术》2020年第4期— 23 —CRH 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朱 博 张洪波 吴 喆(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62)摘 要:对于CRH 型动车组而言,网络控制系统十分重要,不仅与列车安全运行有关,还影响着检修工作的有序开展。
对此,笔者从CRH 型动车组网络总线出发,就其网络控制系统作了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CRH 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节能措施CRH 型动车组的投运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但因其应用的是动力分散方式,使得列车信息传递与实时控制变得愈加重要。
考虑到通信网络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此就CRH 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展开研究,以期为列车的运营和检修提供有力支持。
1 CRH 型动车组网络总线分析我国当下的CRH 型动车组包括CRH1、CRH2、CRH3、CRH5等系列,由于系统设计与制造厂家不同,致使其网络总线形式与网络控制系统有所差异,加之通信网络的作用在于对列车制动、牵引、辅助系统等车载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经数据收集和传输与地面实时通信,进而服务于列车的使用和检修,故网络总线的选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具体而言,我国CRH 型动车组采用的通信网络总线包括TCN 、ARC-NET 以及CAN 三种类型,而且各有各的工作特性。
如CRH1、CRH3、CRH5网络控制系统采用的是TCN 标准(分层结构见图1),通常每节车辆设置一个节点,经节点实现车辆总线与列车总线的连接,并分别经TCN 中的MVB 和WTB 传输信息,不过两者均是基于集中控制与周期性预分配的主从方式访问控制总线介质。
TCN 总线一般采用光纤、双绞线等传输介质,实时响应一般,且数据传输时间会受到介质电气长度、数据长度、中继器数量等的影响[1]。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则是以ARC-NET 为基础, 该现场总线采用的是令牌传递协议,因通过节点对网络加以轮流之配,所以总线站是平等的。
CRH动车组牵引系统技术概论CRH(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牵引系统是指用于驱动和控制高速列车运行的动力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高速列车牵引和运动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
CRH动车组牵引系统由电机、传动装置、电控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
其中,电机是实现动车组牵引力的关键装置,通常采用三相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
传动装置负责将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传递给车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或直接驱动方式。
电控系统则用于控制和调节电机的工作状态和输出功率,同时也监测电机和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
辅助设备包括冷却系统、油路系统和气路系统等,用于保证牵引系统的正常运行。
1.高效能:CRH动车组牵引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机和控制技术,能够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和高速运行所需的功率。
同时,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比传统的内燃机车更高,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稳定性强:CRH动车组牵引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快速启动、平稳加速和减速,并保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此外,系统还能够自动监测和保护电机和传动装置的运行状态,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3.可靠性高:CRH动车组牵引系统采用可靠性较高的电机和控制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
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故障自诊断和容错能力,能够自动检测和诊断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智能化:CRH动车组牵引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调节,实现列车之间的通信和协调,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列车运行和牵引系统性能的优化和改进。
总之,CRH动车组牵引系统是实现高速列车牵引和运动控制的重要技术装置,具有高效能、稳定性强、可靠性高和智能化等特点。
该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推动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C R H A型动车组和C R H 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一、CRH2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1、网络控制概述: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贯穿全车的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的重量,并且通过对列车运行以及车载设备动作的运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的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2、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部分两部分组成。
硬件一体化装置,但各自独立构成网络,系统为自律分散型。
控制传输部分为双重系统,确保系统的冗余性。
通信采用ARCNET网络标准。
头车设置的中央装置为双重系统构成,确保其可靠性。
前后中心的控制单元采用母线仲裁。
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引用额车载信息装置和类车信息终端装置构成,同时还有监控显示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车内信息显示器、IC读卡器等附属设施。
3、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1)牵引、制动指令传输; 2)设备启动、关闭指令的传输;3)显示灯/蜂鸣器控制指令传输;4)乘务员支持信息传输;5)服务设备控制信息传输;6)数据记录功能;7)车上试验;8)自我诊断传送线;9)远程装载功能;10)列车信息装置的自我诊断功能;11)信息显示功能。
4、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列车和车辆两级网络结构。
列车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以光纤和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结构。
车辆级网络结构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和电流环传输线。
1)列车总线列车总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列车信息传输线,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连接所有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ARCNET协议,传送速度为2.5Mb/s;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连接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HLC作为通信协议。
列车总线的设备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架以及车内信息显示器构成。
在光纤网中,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由双重环形构成的光纤连接,采用不易发生故障的双向环形网络方式。
它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线路,是一种分散型的系统。
如果在一个方向的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的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的环绕传送,即使在2处以上的线路发生故障,环路网络断开时,也可以继续有其他连接着的正常线路进行传送,避开故障部位。
2)车辆总线:车辆总线是指中央装置/终端装置与车辆内设备之间信息交换通道。
各车的中央/终端装置与车辆设备之间的接口以光传送、电流环传送,DIO等形式传送,他们构成信息网络节点与车载设备的联系通道,车载设备与网络控制系统节点之间爱用点对点通信方式,有多种通信规格,总结如下:终端装置——设备(牵引变流器/制动控制装置)之间的传送:①通过点对点连接进行的光纤2线式半双工传送;②轮询方式;ATC检查记录部和车内引导显示器、空调显示器、自动播放装置、辅助电源装置—监视器部之间的传送。
①点对点连接的4线式双重传送;②轮询方式;侧面到达显示器-监视器之间的传送①通过点对点连接进行的2线式单向传送;②轮询方式;5、信息传输及其冗余特性:1)、信息传输路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贯穿列车的光纤双重环形网络及由多股绞合线组成的备份传送线传输信息。
控制指令传送则采用独立于监视器部分的双重CPU方式名具有故障导向安全功能,传输通道包括环形光纤网及备份传送线。
两端头车设置有控制传送部和监视器构成的中央装置,具有全列车整体信息管理和向司机台显示器传送数据的功能,每节车厢分贝设置有一台终端装置,实现车厢车载设别的控制和信息传输功能,中央装置与终端装置之间有环形网及备份传送线连接,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传输通道,具有较强的传输可靠性。
2)传输通道冗余性①切换信息系统传输路径,因为传输路径具备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对于控制指令有应答性要求的数据,通过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可实时回避故障点,不会产生信号切换延时,对于其他信息,发送方在无法接收到接收方的应答时,可从发送方的光传输节点中重获信息,用于其他方向的通道传输信息以避开故障点;②中央装置内部的控制传输部切换,控制传输部1系、2系采用双CPU结构,运行时有内部冗余措施,1故障时使用2的数据;③备份传送:备份传送线为独立结构,正常运行时对数传送系统实现监视,一旦光纤网络发生故障,可不通过光传输系统实现控制传输部之间数据通信。
二、CRH1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1、网络控制系统概述TCMS(Train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是CRH1上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通过TCMS传输各种信息或控制命令,从而实现对列车各主要设备的控制和监管。
2、TCMS的组成:TCMS网络构架基于TCN标准(IEC61375-1)系统主要包括:1)智能设备及其相应列车控制应用软件2)接口硬件装置,用于把TCMS连接到列车上的其他系统3)列车网络总线,用于将不同的硬件装置连成列车控制系统3、TCMS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对CRH1的列车基本单元的划分,整个列车控制管理系统在网络通信上也分为三段MVB总线区段:TUB1段、TUB2段和TUB3段。
基本的本地控制及监控在每个TBU的MVB区段进行。
对于TBU和TBU2段,MVB 区段控制和监控范围为两动一拖,3个MVB区段之间的所有通信通过列车总线(WTB)进行的。
网关作为两总线之间不同物理介质和不同通信协议的转换接口,还能起到WTB节点自动配置的作用。
在MVB区段内部,TC CCU是控制和监控功能的核心。
由TC CCU控制和监视所有模块(如列车诊断、制冷空调、充电机等)。
综合起来就是一些对TC CCU输入或从TC CCU输出的模块,由于这些模块本身具有完整的控制作用,即具有智能,所以可以看做是能I/O。
致谢智能I/O由TC CCU来激活、关闭。
MVB区段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基本的司机操作控制功能、高压(网侧)控制功能在列车两端的Mc车之间可互为冗余,该功能是通过列车内部贯穿整车的冗余MVB总线来实现的。
当处于工作状态的司机室发生故障时,列车不会停止下来,司机的操作通过冗余总线由另一个司机室的控制设备自动接管,此时司机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故障情况,但不影响列车运行。
挂在Tb车MVB总线上的远程模块AXS CCU可以通过GSM建立与地面之间的通信通道,贯穿整车的以太网为乘务员提供列车维护、服务等方面的通信与接口。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MVB种还有一个功能独立的重要系统,就是牵引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又自称一个独立的牵引MVB总线,对其下的单元,如牵引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模拟输入/输出单元、数字输入/输出单元等,按分布式总线控制的方式实施控制与监视。
4、TCMS的MITRAC网络控制设备CRH1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基于MITRAC系统。
MITRAV计算机系统是由庞巴迪公司为动车和轻轨车设计的通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是哟中分布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可位于被监视设备的附近。
1)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的硬件是处理器VCU-Lite,配置如下:①Motorola 68040处理器。
②VCU-Lite供电:直接蓄电池供电,内置的DC/DC变化器能够支持多种蓄电池配置。
③MVB通信介质。
④MVB服务端口:可以讲编程器或者电筒用一条MVB电缆,通过对MVB服务端口直接连接到VCU-Lite上,对VCU-Lite进行编程或者测试。
⑤专用的RS-485串口。
VCU-Lite配置两个专用的RS485的串行通道COM3和COM4,COM3可以用于半双工通信,COM4可用于全双工通信,⑥RS-232串口,使用时需有终端电缆,电缆的RJ12端连接到VCU-Lite的X8上,另一端连接到PC机的串口上。
⑦以太网,主要用于提哦啊是、下载应用程序及其开发。
2)网关:列车总线WTB网关是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和列车总线WTB之间不同物理介质和不同协议的转换接口。
网关在两种总线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数据的管理、分析和过滤。
网关能够支持强、弱主机的概念,也能在列车编组改变的时自动标志、配置列车总线上的激活节点。
网关包括2个MVB连接、2个冗余WTB连接、一个带EEPROM的地址编程插头和EEPROM 内存。
网关中含有每个动车组项目特备指定的应用软件,在CRH1车组中,制定了网关应用软件。
网关应用软件的作用是建立起不同物理层上采用不同通信协议的MVB和WTB总线之间的互联,网关可操纵、分析和过滤两种总线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关的主要功能由标准的软件和固件来实现,CRH1的网关应用软件与通过WTB的不同数据报文数量有关,如:主机到从机报文。
从机到主机报文,当列车编组改变或者强弱主机功能切换时,在WTB上市别和配置节点的功能也由网关实现。
3)GSMR远程访问控制单元(AXS)AXS远程访问单元用于列车上的TCMS和地面站点之间的无线通信。
4)COMC通信控制器:COMC是实现MVB与 RS485、RS232总线之间的通信转换的设备。
总结:以上即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介绍思考题:1、动力分散方式与黏着利用的关系动力分散方式的粘着较为稳定,一是因动轴数量多,每轴的牵引力可以比较低,即使粘着系数较低也不受影响;二是因中间车可有效利用稳定的粘着特性。
采用动力分散式当路面湿润时,头车虽然容易发生空转,但中间车可充分利用粘着,所以,整列车几乎不受影响2、16辆编组的京沪高速列车采用14M2T的黏着利用优点是什么?中间车可有效利用稳定的粘着特性。
采用动力分散式当路面湿润时,头车虽然容易发生空转,但中间车可充分利用粘着,所以,整列车几乎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