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第六章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 (2)..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87
6.第六讲空气调节系统主要内容:系统的分类;送风量确定;新风量确定;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运行调节;系统控制与选择。
本讲的内容教较多,不是很容易掌握,比较散,应采用一条主线将各节内容循序渐进的连贯起来。
这条主线就是怎样使空气调节系统达到最佳要求?怎样来达到?有哪些途径?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提出问题:什么是空气调节系统?系统有何种作用?建立空气调节系统的意义和目的?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在每节中一般都设置思考题,本将最后设置三个专题的论文,学生可以任选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撰写论文。
6.1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空调系统的组成1、进风部分2、过滤部分3、加热和冷却部分4、加湿和减湿部分5、送风部分6、供水部分7、热回收装置8、热源部分9、冷源部分10、控制、调节装置★按送风参数的数量分类:单参数系统→单风道;双参数系统→双风管、多区系统★按送风量是否恒定分类: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全空气;全水;空气-水;冷剂;冷剂-空气;★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按房间的控制要求分类:全空气空调系统:热风采暖系统:除尘系统:防火排烟思考研究题空调系统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各种类型空调系统的特点与区别?如果综合楼安装空调系统,可以采用什么类型的空调系统?6.2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确定本节主要讨论:* 送入空气的状态及空气量的确定:以计算出的空调冷、热、湿负荷为基础;利用不同的送风和排风状态来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维持空调房间所要求的空气参数。
☆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确定* 空调房间送风过程;热量平衡式;湿量平衡式。
*《规范》规定的送风温差* 空调房间换气次数* 风口速度:《规范》6.5.9、6.5.11条连接* 送风量必须满足下式:.)4(1000sRwsRcsddMhhQM-=-=∙∙∙送入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分析* 由热量平衡时与式(4)关系分析,凡是位于R点以下的该过程线上的诸点直到S点,均可作为送风状态点;S点距R点愈近,送风量愈大,反之亦然;送风量小,空气处理设备与输送风道均可减小;设备小,投资减少,且运行费用相对减少;送风温度过低,送风量过小时,会使人感受到冷气流的作用,影响室内温度和湿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暖通空调》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135031总学时:72学时(讲课66学时、实验6学时)总学分:4.5课程类别:专业选修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预修要求: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创造建筑物热、湿、空气品质环境的技术,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涵盖了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来从事准业工作所需的主要专业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并辅以一定的实践环节训练后,能具有一般建筑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建筑冷热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2、掌握各种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和调节方法;3、掌握系统中主要设备、构件的构造、工作原理、特性和选用方法;4、了解建筑节能、暖通空通自动控制、暖通空通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技术。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工作原理、分类。
重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含义;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4、采暖通风与空气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 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冬季建筑的热负荷,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湿负荷,新风负荷及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计算。
重点: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计算。
第一节: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第二节:冬季建筑的热负荷第三节: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第四节: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第五节:湿负荷第六节:新风负荷第七节:空调室内的冷负荷与制冷系统的冷负荷第八节:计算举例第三章全水系统 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全水系统的末端装置,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与特点,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头,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热水采暖系统的失调与调节,全水风机盘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