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或食道等部位的疾病引起的出血情况。
它可能是由于溃疡、炎症、食道静脉曲张或肿瘤等问题引起的。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通常包括黑便、便血、呕血、腹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此外,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也非常重要。
多吃维生素C和维生素K含
量高的食物,避免吃烧烤食品、辛辣食品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可以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对于已经患上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及时就医和按照医嘱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通常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内镜下止血和手术治疗等。
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对这种疾病要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已患上的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次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大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健康教育
1、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呕血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给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如正确使用床栏,防止坠床。
(2)、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
少量出血物呕血者,可
进食温良清淡饮食。
(3)、避免情绪紧张,以免加重出血。
(4)、指导患者漱口4-5次/d,保持口清洁。
(5)、出血停止后指导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上活动、病区活动。
饮食由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食,如米汤过渡到粥、面条,以温凉为宜,少量多餐。
(6)、讲解引起出血的原因级预防,,如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引起
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消化性溃疡,饮食不当及腹压增高引起的胃底
食管静脉破裂。
2、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以易消化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维
生素、蛋白质摄入、肝硬化患者以植物性蛋白为主,如豆浆、豆腐等,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如拌面、坚果等,忌烟酒。
(2)、适量活动,避免劳累,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出血,保持性情愉悦。
(3)、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如何观察出血情况,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标题: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1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溃疡破裂会导致出血。
1.2 胃食道静脉曲张:长期酗酒或肝病等因素会导致胃食道静脉曲张,进而引发出血。
1.3 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等肠道疾病也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二、消化道出血的症状2.1 呕血:呕出带有鲜血的呕吐物是消化道出血的明显症状之一。
2.2 黑便:黑便是消化道出血后的典型表现,说明出血源位于上消化道。
2.3 腹痛:消化道出血会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症状。
三、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方法3.1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3.2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精神压力。
3.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大肠镜检查等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消化道问题。
四、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4.1 药物治疗:根据出血原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止血药、抗生素等。
4.2 内镜治疗:内镜下止血术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直接止血并观察出血病灶。
4.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溃疡切除术、胃肠吻合术等。
五、消化道出血的注意事项5.1 避免过度用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药物易导致消化道溃疡和出血。
5.2 饮食调理:避免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食物。
5.3 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定期进行消化道疾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结语: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预防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化道健康,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就医处理,保持身体健康。
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告知家属疾病的严重程
度。
2.告知病人及家属监测生命体征的意义及措施。
3.告知家属严密监测病人的出血情况,病人有再次呕血、黑便、头
晕、面色苍白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向病人及家属宣教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意义及措施,防止病人呕吐
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5.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氧气疗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6.告知病人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情绪激动,防止
再次出血。
做好基础护理,特别做好口腔护理,清除血腥味,防止引起恶心、呕吐。
7.指导病人及家属饮食护理,出血较多时,告知禁食的目的和意义。
8.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
9. 告知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①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等。
②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定时有节,切忌暴饮暴食,忌酒忌烟,不要饮用浓茶和咖啡。
③注意药物的使用,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必需使用时,应加用保持胃粘膜药物。
④要定期体检,以期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在出现头昏等贫血症状时,应尽早上医院检查。
急诊科消化道出血健康宣教在急诊科,医生会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并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胃镜检查等。
急诊科医生通常会给患者输血来恢复血容量,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来控制出血。
为了预防和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健康宣教:1.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饱、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
均衡饮食对维持消化道的健康非常重要。
2.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如果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3.控制胃酸分泌:胃酸过多会刺激胃黏膜,增加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如果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病等病史,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抗酸治疗。
4.防治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容易引发消化系统出血。
酗酒、肝炎等因素会加重肝硬化的发展。
要通过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肝硬化。
5.流行病学调查:对急诊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和高危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潜在风险。
6.加强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公众健康讲座,提高公众对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促进早期就医和检测。
7.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和腐败的食物,都是预防消化道感染和出血的有效方法。
总之,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尤其应该加强预防和健康宣教。
同时,加强温馨提示,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接受急诊科医生的诊疗和治疗,是预防消化道出血并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健康教育病因:溃疡、肿瘤侵蚀胃的血管,门脉高压时可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诱因:食入干、硬及刺激性食物如酒、辣椒。
护理:1、大出血时,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并将下肢抬高,以免影响呼吸功能,防止血流返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根据病情禁食1-2天,必要时赋予氧气吸入,少量出血者禁食应选择温凉、清淡无刺激的流质食物。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的色泽,周围静脉特殊时颈静脉充盈情况,每小时尿量,呕吐物及粪便情况等。
当浮现口渴、心慌、出冷汗、四肢湿冷、恶心呕吐时应即将报告。
4、避免打喷嚏,便秘,可使用开塞露或者乳果糖。
5、放松技术: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间为吸气的2倍。
注意事项1、病人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常因有便意,在排便时或者排便后立起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晕厥,应特殊注意。
2、、使用三腔二囊管止血时,应避免碰到牵引绳,防止滑脱。
3、病人应放松紧张情绪,肃静卧床,家属应守护在旁边,给病人以心理支持。
4、理解并遵守急性期禁食的意义:肝硬化患者应控制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为原则并少量用餐、严格禁酒。
并发症:1、失血性休克:头晕、心急、出汗、恶心、口渴、黑蒙和晕厥、休克。
2、肝性脑病;呕血和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麻疹病人标准护理教育计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人是惟一的传染者,其鼻、咽和眼分泌物含有病毒,并随飞沫排除体外。
出疹先后5天均有传染性。
对未患过麻疹的小儿,皮下注射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对体弱或者有其他疾病而来进行主动免疫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肌注而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支气管肺炎:以出疹期最多见,高热不退,呼吸迫促膝谈心咳嗽加剧,鼻翼煽动,发绀。
心血管功能不全:气急败坏、烦躁、面色苍白、皮疹隐退或者发疹不透、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短期内发生心力衰竭。
脑炎:多发生于出疹后3周后,以出疹后2-6日较多见,高热、昏迷、惊厥及脑膜刺激症阳性。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病变引起的出血。
【病因】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撕裂症等【用药目的】(1)止血:常用止血芳酸、止血敏、氨甲环酸、云南白药、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巴曲亭。
(2)保护胃粘摸:常用果胶铋、依安欣、胃舒平。
(3)抑制胃酸分泌:常用奥美拉唑、为可安、奥诺。
【检查目的】电子胃镜检查是为了了解病变部位、大小、病变性质。
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晚餐宜过饱,不进刺激性食物,晚九时以后禁食。
做胃镜1-2天内可有咽部不适感甚至疼痛,一般无影响,不需要治疗。
术后两小时后才能进食,首先应用流汁软食,如做过食道、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首次饮食不宜过热。
如有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应马上告诉医生。
【饮食指导】急性期应禁饮食,出血停止24—72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每日5—餐,以后逐渐进半流质、易消化的软饮食。
病情允许给口服药物时将片剂研成末,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或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不可用力咳嗽或排便。
【出院指导】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禁烟、浓茶、咖啡、辣椒等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5.在发病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6.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解热镇痛药、利血平、保泰松、激素等。
老年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概述】消化道出血就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消化道就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上消化道出血就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 以及胰管与胆管的出血, 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部位出血亦属此范围。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不随便停药,慎用或者勿用可导致或者加重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泼尼松等。
2.向患者家属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病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
保持对待疾病的心理状态与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积极配合治疗。
3.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与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与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
嗜酒者应戒酒,防止乙醇损伤胃黏膜。
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概述】由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只要就是酸性胃液或者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与纤维化等病变。
【健康教育】1.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讲解继续治疗与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将有关资料交给患者或者家属,告知患者定期复查。
2.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宜清淡,应少饮含气或者酸性饮料与刺激性饮品,如橘汁、柠檬汁、汽水、浓茶、咖啡等;少食甜品与高脂饮食,如巧克力、肥肉、煎鸡蛋等;禁吸烟、饮烈酒。
3.告知病人适当锻炼身体,肥胖者适当减肥, 以增强体质。
4.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 向患者详细讲解所有药物的作用、有效剂量、维持剂量、使用方法、治疗特点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与减少由于患者对药物机制及作用认识不足而导致的不遵医嘱服药与随意要求医生停药的现象。
5.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与知识需求,对疾病相关知识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
(一)、胃癌【概述】胃癌就是指来源于胃黏膜与恶性肿瘤其发病在不同年龄、各国家地区与种族间叫较大差异。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指导
(1)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偏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
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劳动相互调节。
注意复查时间及指证,有呕血、黑便、上腹部不适时随时复查。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
应戒烟、戒酒,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我处方。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立即送医院治疗。
慢性病者应定期门诊随访。
用药指导如果患者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应正规抗溃疡病治疗。
如果患者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应实施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如遵医嘱按时口服心得安等。
4日常生活指导
①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②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③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④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⑤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血平、保泰松等。
出院指导
当病人出院时负责护士为病人进行出院后有关休息、活动、营养、
饮食、用药、复诊等相关知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