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政治生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集体备课

2018政治生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集体备课

学年:高一学科:政治主备课人:备课组长:

审核人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由来、主要内容、地位。

2.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优越性。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政治制度,人大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制度,宗教政策

难点: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

【自学指导】

通读第三单元课文,理解记忆,思考内化,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标注疑问。

①完成本节课学案,并熟记、理解本单元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便于课堂上针对性强化学习。

②在课堂上,练习课本知识和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中当堂巩固练习。改正完善并落实学案中所有内容。

【自学过程】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表格参照步步高63页

2.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表格参照步步高63页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

(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4)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政协。

(2)政协的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3)优越性: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的民族政策

(1)基本内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我国的宗教政策: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学以致用:判断并标明理由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2)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3)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

(4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也是立法机关。( )

(6)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

(8)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

(9)人大与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

(10)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上下级关系。( )

(11)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 )

(12)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

(13)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

(14)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

(15)宗教已经完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背景材料】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