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疆域练习题(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0.74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14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图中阴影部分能正确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A.B.C.D.(2021·辽宁丹东·中考真题)读中国疆域及省级行政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好B.海域广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C.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对外贸易D.地处北半球,有利于农业生产3.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省区,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两省区一年中夏季温差最大B.黄河从乙省区注入黄海C.丙省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D.丁省区位于云贵高原上4.自2021年5月以来,图中戊省区一群“出走”的亚洲象成为全世界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戊省区的简称是()A.川或蜀B.云或滇C.贵或黔D.陕或秦5.(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疆域辽阔,东西时间差异很大B.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西沙群岛C.黄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D.我国与14个国家隔海相望6.(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读图下列各组搭配正确的是()A.①一贵州省一黔一贵阳B.②—西藏自治区一粤一拉萨C.③一云南省一云一广州D.④黑龙江省一黑一哈尔滨(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判断,正确的是()A.甲一上海市B.乙一西藏自治区C.丙一台湾省D.丁一陕西省8.关于图示省级行政区域的特征,正确的是()A.甲一国家首都B.乙一鱼米之乡C.丙—世界屋脊D.丁一天府之国9.以生产长绒棉而著称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10.(2021·重庆垫江·中考真题)小明在放学的路上分别看到车牌号为豫H06789、粤B91235、晋F34567、鄂M00236的四辆车分别来自A.河北、重庆、山西、湖北B.广东、广西、贵州、湖北C.河南、广西、湖北、山西D.河南、广东、山西、湖北11.(2021·广西天峨·模拟预测)图中,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正确的是()A.B.C.D.(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2021年5月11日上午国新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会上透露,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练习题一、基础知识填空题。
1、中国位于 _______半球 (东西)、 ________半球(南北)。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越纬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__带;从经度位置看,我国领土从西到东有_____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的东部,最大的大洋----_________的西岸,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国家。
4、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最北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53°N)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______________;(约4°N)最西端:在新疆的_________高原上。
(73°E)最东端:在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的主航道汇合处;(约135°E)5、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_个。
6、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的领海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可管辖海域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近海中面积最大的海区是_________。
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8、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______江口,南到_____河口,长约________千米。
9、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和______,居世界第___位。
10、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_____、_____、____。
11、我国共有_______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_______ 个省, _______个自治区,_______ 个直辖市, _______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部分第十九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A.甘肃、青海、云南、新疆B.湖南、湖北、重庆、广西C.吉林、河南、重庆、江西D.四川、贵州、山东、辽宁解析: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包括渝、川、鄂、湘、皖、赣、陕、甘、宁、豫、云、贵、桂14省区。
B正确。
答案:B2.关于“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B.将资源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C.将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稀少的远西部地带D.将部分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解析:西部地带经济、技术欠发达,但资源丰富。
今后主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可以接纳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
故D正确,C错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会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A错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已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转型,今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不是资源密集型企业,B错误。
答案:D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2015年)与面积比较图,完成3~4题。
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解析: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读图可知,在图示六省中,青海人口最少,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
答案:A4.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解析:M省区人口数最多,且为黄河流经省区,应为河南省。
答案:C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省和丁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
高中中国地理答题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太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青海湖2. 长江流经的省份数量是:A. 7个B. 8个C. 9个D. 10个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澜沧江4.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5. 下列哪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沙漠?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滩C. 撒哈拉沙漠D. 卡拉库姆沙漠二、填空题6.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______万平方公里。
7.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______公里。
8. 中国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_____。
9. 中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即西高东低。
10.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2. 描述中国气候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13. 阐述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14. 论述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答案】1. B2. C3. D4. B5. A6. 9607. 180008. 汉族9. 三级阶梯10. 台湾岛【讲解】1.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
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11个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四川等。
3. 中国五大河流包括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和澜沧江。
4.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政治、文化中心。
5.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6.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7.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18000公里。
8.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9. 中国地势特点是三级阶梯,即西高东低。
10. 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11. 中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上交通。
12. 中国气候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类型各异。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包括经济总量大,产业集聚度高,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等。
综合题训练——中国的疆域一、综合题(满分按100分,每错一空扣5分)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是我国的邻国__________(国家),字母C是________(国家)。
(2)其中②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的_________(海洋)。
(3)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位于图中的(省区名称)。
(4)图中乙山脉盘踞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名称为_________(山脉),该山脉所在省份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该省的地形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经过省区简称依次是云、_________、粤、________。
(6)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地域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D. 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2.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
(2)我国位于___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____洋的西岸。
(3)我国的领土最南端为南沙群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
(4)陆上邻国: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3.阅读《边疆行》路线图和有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和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花卷,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
高中地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课堂练习
及答案
5.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个省中,临海的有福建省,临东海;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有黑龙江省,邻国分别是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
2)四个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福建省,最偏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热带分布的是福建省。
3)关于图中四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①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的是黑龙江省。
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并不是该城市群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该城市群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该城市群吸引了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突出,故选D。
第4题,该城市群产业结构比较饱和,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该城市群传统产业比较发达,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导致一些城市发展缓慢;该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发展资金不会成为主要问题,故选A。
答案:3.D 4.A
淡水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
因此,降低新疆的蓝水足迹比重,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地表与地下水的消耗。
选项中,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都可以减少蓝水足迹,但跨流域调水和大规模兴修水库可能会增加蓝水足迹。
因此,选项B 是正确的。
答案:B。
《疆域》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的领海? ()A.黄海B.东海C.北海D.渤海2.东北三省包括的省(区)是()A.黑、晋、辽三省B.鲁、辽、黑三省C.黑、吉、辽三省D.黑、冀、辽三省3.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冰岛B.海南岛C.崇明岛D.台湾岛4.我国领土大部分处在()[来源:]A.北温带B.热带C.南温带D.北寒带5.从半球位置看, 我国位于()A.东半球. 北半球B.西半球. 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来源:1]6.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A.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D.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7、小陈同学在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 商标上注有“粤卫食证字[2019]第ⅹⅹ06”字样, 于是他判断出此矿泉水注册的省区是()A .浙江省 B.湖南省 C.广东省 D.贵州省8、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来源:Z§xx§]9、台湾省隔台湾海峡和大陆相望的省是()A.福建省B.广东省C.浙江省D.海南省10、我国疆域辽阔, 陆地领土面积约()A.930万平方千米B.960万平方千米C.970万平方千米D.990万平方千米二、综合题填出图中我国主要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EF(1)濒临海洋: ① ______ , ② ______ , ③ ______ , ④ ______ ;(2)邻国: A ______ , B ______ , C ______ , D ___ ___ ;(3)半岛: ⑤ ______ , ⑥ ______ ;(4)岛屿: ⑦ ______ , ⑧ ______;(5)隔海相望国家:E________ __, F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CCDAA6—10: DCCAB二、综合题(1)渤海;黄海;东海;南海;(2)俄罗斯;蒙古;朝鲜;缅甸;(3)辽东半岛;雷州半岛;(4)海南岛;台湾岛(5)日本;菲律宾。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练习题一一、1.从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看,我国位于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3.从北到南,我国濒临的近海依次是 B.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C.南海、黄海、东海和渤海 D.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4.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台湾海峡、东海 B.南海、北部湾 D.渤海、黄海5.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B.20海里 C.120海里 D.200海里6.就海陆分布而言,我国属于 A.内陆国 B.半岛国家 D.岛国7.当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A.上夜校 B.做早操 C.收看午间新闻8.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A.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9.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地不相邻的国家是A.巴基斯坦 C.尼泊尔 D.哈萨克斯坦10.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 B.崇明岛 D.舟山群岛1.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我国东西端图上距离为10厘米,南北端图上距离为11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B.1:30000000 C.1:3000000 D.1:50000002.我国领土最东端经度为135°E,最西端经度为73°E,我国东西共跨时区为 A.东4区至东8区的5个时区B.东5区至东9区的5个时区C.东6区至东10区的5个时区3.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4.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 A.巴基斯坦、越南 C.老挝、缅甸 D.朝鲜、蒙古5.我国在沿海分布的岛屿,自北向南顺序正确的是 A.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 B.舟山群岛、台湾岛、南海诸岛、海南岛D.南海诸岛、海南岛、台湾岛、舟山群岛二、选择1、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A、蒙古、俄罗斯B、越南、老挝C、尼泊尔、不丹D、阿富汗、巴基斯坦2、我国领土最东端在()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 、上海市3、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 B、渤海、琼州海峡C、黄海、东海D、东海、琼州海峡4、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共有()A、12个 B、13个 C、14个 D、15个5、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共跨()A4个时区 B5个时区 C6个时区 D、7个时区6、我国领海的宽度应是()A、200海里 B、 12海里 C、30海里 D、 212海里7、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A、朝鲜是我国的海上邻国B、在海上邻国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C、南邻越南、老挝和泰国D、与我国接壤的有蒙古、印度、俄罗斯、韩国等8、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朝鲜、日本、菲律宾B、日本、菲律宾、新加坡C、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 D、越南、马来西亚、韩国9、在世界各洲中与我国的陆地面积差不多的洲是()A、大洋洲B欧洲C南极洲D、南美洲10、我国最东端附近的学生早晨8点上课时,若按世界标准时区计算,最西端附近的时间大是约()A、3点钟B、4点钟C、5点钟 D、6点钟1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C、从经度来看,我国全属东经度;从纬度来看,我国全属低纬度 D、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12、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A、黑和粤 B、黑和琼 C、新和台 D、内蒙古和琼13、与西藏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有()A、5个 B、4个 C、3个 D、6个14、我国最新设立的直辖市重庆市的简称为()A、重 B、津 C 、渝 D、蜀15、下列省区与省级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A、江苏-----杭州B、安徽----南京C、江西-----福州D、河南----郑州16、下列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正确的是()A、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B、我国有22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C、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D、我国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2019—2019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期中考试〕读108°E的地形剖面图 ,据图答复1—3题。
1.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①为青藏高原B.③为黄河谷地C.②为四川盆地D.④为喜马拉雅山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A.具有广阔平原B.有喀斯特地貌分布C.海拔较高 ,起伏不大D.远看成山 ,近看成川3.关于④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 ,正确的选项是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D.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地堑 ,后经过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以下图为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四大盆地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盆地①位于最东面B.盆地③又被称为聚宝盆C.盆地②位于季风区D.盆地④又被称为紫色土盆地5.关于盆地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B.天然气、钾盐等矿产资源丰富C.属于外流区域 ,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流水作用为主以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答复6—7题。
6.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①降水稀少 ,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 ,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 ,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④水热充足 ,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7.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表达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山脉为A.南北走向B.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界线C.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跨赣、闽省界9.图示区域A.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B.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C.地势西高东低D.植被自东向西从森林过渡为草原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 ,俯视太行诸山 ,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以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
据此完成10—11题。
10.游记作者 ,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A.地点①B.地点②C.地点③D.地点④11.汉字“川〞不仅指河流、河道 ,有时也指平原、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