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速率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化学高中十二年级化学反应速率课题: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3.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解释实际现象;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2.反应速率的计算;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步骤:一、导入(20分钟)1.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如燃烧、腐蚀等常见现象。
二、概念讲解和计算方法(30分钟)1.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义;2.讲解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和计算。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选取一个简单的反应实验进行演示,例如酸雨对大理石的腐蚀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反应速率。
四、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40分钟)1.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实验,选取不同的反应进行观察和数据记录;2.学生自主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3.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反应速率。
五、讨论和总结(20分钟)1.学生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现象,总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拓展学习(20分钟)1.教师讲解其他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表面积等;2.给学生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反应速率的相关问题。
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实验器材和药品;3.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报告的整理和分析;2.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3.学生拓展作业的完成情况。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能够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能够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反应速率;4.能够设计和进行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4.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5.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反应迅速完成,而有些反应却需要很长时间?”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量或产物生成的量。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在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指出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和反应物分子碰撞的有效性来影响反应速率的。
2.3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包括以观察消耗反应物的实验、观察产生产物的实验和测定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实验。
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引入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解释二者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强调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与反应物的摩尔比关系。
3. 实验探究(4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温度或浓度来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使用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拓展应用(2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需要思考:如何改变反应速率?如何测定反应速率?如何计算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学生需要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评分,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流程、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结果分析的合理性。
高中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 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3.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操作
1. 准备实验用品:试管、试剂、计时器等;
2. 进行反应速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三、实验分析
1.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2. 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
四、反馈与总结
1. 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总结;
2. 检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是否清晰明了,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2. 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反应实验和比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其应用能力。
扩展阅读:
1. 给学生推荐相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教材和论文,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该领域;
2.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实验俱乐部,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移液器、搅拌器等。
2. 实验试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铁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 提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二、实验探究(15分钟)实验1: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只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向每只试管中滴加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和反应结束的时间。
3. 计算每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比较。
实验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只试管,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将试管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和反应结束的时间。
3. 计算每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比较。
实验3: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只试管,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在一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铁溶液作为催化剂,另一组不加催化剂,观察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和反应结束的时间。
3. 计算两组实验的反应速率,并进行比较。
三、实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强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化学反应速率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反应速率。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烧杯
2. 玻璃棒
3. 碘酒
4. 亚铁氰化钾溶液
5. 液体硫酸
6. 温水
实验步骤:
1. 将烧杯放在实验台上,用玻璃棒在烧杯内壁上涂上一层碘酒。
2. 在烧杯的底部倒入一定量的亚铁氰化钾溶液。
3. 用另一只烧杯将适量的液体硫酸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倒入前一个烧杯中。
4. 立即开始计时,用秒表记录反应开始后每隔10秒钟观察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直至反应完全停止。
5. 重复实验,改变液体硫酸的温度,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绘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实验讨论:
1.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2.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3. 可以讨论反应速率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液体溅出伤及皮肤和眼睛。
2.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延伸:
1. 可以尝试不同浓度的液体硫酸进行实验,探究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
2. 可以尝试加入催化剂,比较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差异。
实验评估:
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讨论,评估其对反应速率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其他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催化剂外,还有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溶液的浓度、反应物的状态、压强、溶剂、光照、电磁波等许多因素。
1.能否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提示:不能;原因是纯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浓度一般视为常数,单纯改变它们的用量,浓度视为不变。
2.一定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6 mol H2,反应2 min后,测得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分别求出2 min内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提示:N2+3H22NH3起始浓度(mol·L-1) 1 3 0变化浓度(mol·L-1) 0.2 0.6 0.42 min时浓度(mol·L-1) 0.8 2.4 0.4v(N2)=0.2 mol·L-12 min=0.1 mol·L-1·min-1,v(H2)=0.6 mol·L-12 min=0.3 mol·L-1·min-1,v(NH3)=0.4 mol·L-12 min=0.2 mol·L-1·min-1。
(2)用N2、H2和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是否相等?其数值大小有何关系?提示:不相等;v(N2)∶v(H2)∶v(NH3)=0.1∶0.3∶0.2=1∶3∶2,即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哪个产生气泡的速率快?为什么?提示: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快,因为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操作。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概念引入(5分钟)
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
- 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化
学方程式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进行计算。
3. 影响因素(10分钟)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4. 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并测量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操作进
行总结。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方向。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实验物质、实验记录表、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来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影响因素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秀9篇】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篇一教学过程: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V == △C/ t 单位是:l/(Ls)或l/(Lin)或l/(Lh)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l和3l的H2和N2,发生N2 + 3H2 2NH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N2 + 3H2 2NH3起始量(l):1 3 02s末量(l):1-0.2 3-0.6 0.4变化量(l):0.2 0.6 0.4则VN2==0.2/2×2==0.05 l/(Ls)VH2==0.6/2×2==0.15 l/(Ls)VNH3==0.4/2×2==0.1 l/(Ls)【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即:VN2 :VH2 :VNH3 ==== 1 :3 :2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aA + bB == cC + dD来说有: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nB :△nC :△nD==== a :b :c :d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复习—学案班次 姓名目标要求:1.复习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知道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掌握对同一化学反应中以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的差异。
3.知道实验测定物质反应速率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观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知识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用____________内反应物______的减少量或生成物_____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2、表达式: (定量)3、单位: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等【注意事项】(1)定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反应速率都取正值,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__________速率。
(3)同一化学反应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4) 速率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表示 。
例1:某温度时,在2 L 的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1)从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X 、Y 、Z 的平均速率分别是多少?(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1. 在2L 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N 2和3molH 2,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反应,5min 后测得反应混合物中NH 3占25%(体积分数)则此时用氮气表示反应速率为( )mol/lminA 0.05B 0.1C 0.125D 0.25t C v ∆∆=6、实验证明:温度每升高10°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经验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7、催化剂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试用碰撞理论加以解释。
8、还有哪些外因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例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安排实验室实验,以便学生观察和验证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品腐败、药物失效等,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物浓度的增加。
3.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讲解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及单位。
4.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讲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 实验室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室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九、教学素材1. 课件: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
2. 案例素材:食品腐败、药物失效等实例。
3. 实验室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初中五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初中五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测量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区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反应瓶、试管、滴管、烧杯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实验演示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投影仪播放实验演示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反应速率。
【理论讲解】1.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物质转变的速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用反应物质消失或生成的量来表示。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a) 温度: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碰撞频率增加。
b) 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分子碰撞频率增加。
c) 催化剂:添加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催化剂能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
d) 表面积:反应物颗粒细分,增大表面积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3.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反应速率 = 反应物质消失量 / 反应时间【实验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
2. 实验一: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b) 在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热水,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常温水。
c)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观察并记录两个试管中产生反应的时间。
e) 计算两个试管中反应的速率。
3. 实验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 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
b) 在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稀释盐酸,另一个烧杯中加入同样量的浓盐酸。
新课标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探究:一、化学反应的速率[阅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2.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呢?3.大家是否能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归纳出它的数学表达式呢?[思考]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内由6mol/L变成了2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思考]有那些条件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呢?[思考与交流]1.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2.人们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采用粉碎反应物。
原因是什么?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将固体反应物溶于水中,配成溶液进行反应,为什么?4.实验室常用浓度30%左右的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气泡变的稀少(锌粒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气泡又重新增多起来。
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科学视野-神奇的催化剂思考:催化剂有那些特性?达标练习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2.可逆反应2S02+O22S03,如果υ(S02)=O.05 mol/(L·min),用一定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O.9 mol/L C.O.2mol/L D.0.1mol/L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勘υ(H2)=O.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 mol/L B.0.6 mol/L C.O.9 mol/L D.1.2 mol/L4.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试剂。
2.准备一份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报告模板。
3.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验案例和反应机理的图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化学反应会快,而另一些则比较慢?二、理论讲解(30分钟)1.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量。
2.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消失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计算反应速率。
3.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4.通过实验案例和图示,具体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5.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粒子速度和碰撞频率是如何与反应速率相关的?三、实验操作(4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的内容可以选择一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研究。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模板并进行小结。
四、归纳总结(2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分析实验数据。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和结论。
3.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活化能、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谈论一些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实际应用和工业生产中的案例。
2.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3.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究。
六、作业布置(1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机理,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水平。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2.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式: ,单位: 。
例1.某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5min 内由6mol/L 变成了2mol/L ,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例2.反应4NH3+5O 2 4NO+6H 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NO 来表示为多少?若用O 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速率是多少?4.注意理解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值;(2)一般计算出来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___速率,不同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3) 不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4)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___相同,但其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之比。
知识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础训练】1.在N2 + 3H2= 2NH3反应中,自开始至2秒,氨的浓度由0变为0. 6 mol/L,则以氨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2.在2L密闭容器中充有2molSO2和一定量O2发生下列反应2SO2+O22SO3,经4min后测得SO2为0.4mol,则O2的反应速率是()A.0.1mol/(L·min)B.0.2mol/(L·min)C.0.3mol/(L·min) D.0.05mol/(L·min)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经4min生成Y的浓度从零增加到0.24mol/L,而反应物X的浓度从0.3 mol/L变化到0.22 mol/L,那么该反应可能是()A.3X═Y + Z B.X + Z═2Y C.X + 2Z═3Y D.X═Y + 3Z4.一个2L的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min),,则10min后容器中B是()A.2.8mol B.1.6mol C.3.2mol D.3.6mol5.反应A+3B2C+D在四种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 0.15mol/(L·min);②v(B) = 0.6mol/(L·min);③v(C) =0.4mol/(L·min);④v(D) = 0.45mol/(L·min)。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学案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指导阅读]: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47第3、4段,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请同学们回答一[归纳小结]:1、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归纳小结]:2、数学表达式:v (B)=t)B (c ∆∆ [提 问]:[归纳小结]: 由于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 ·L -1,而时间的单位有s 、min 、h等,所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 ·s)或mol/(L ·min)等。
[归纳小结]:3、单位:mol/(L ·s)或mol/(L ·min)[课堂反馈]:1、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的下列金属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D )A 、铁B 、镁C 、铝D 、钠[归纳小结]: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条件改变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板 书]: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因素[实验[实验1、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2、人们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采用粉碎反应物。
原因是什么?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将固体反应物溶于水中,配成溶液进行反应,为什么?4、实验室常用浓度30%左右的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气泡变的稀少(锌粒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气泡又重新增多起来。
原因是什么?答案:1.温度越高,食物腐败变质的速率越快,电冰箱能提供较低的温度。
2.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反应速率加快。
3.配成溶液反应能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4.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反应速率。
[。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租用。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知识梳理】1.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表示某一化学反应进行程度快慢的一种物理量。
2.表示方法:一般用单位时间内某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来表示表达式:v=Δc/Δt单位: mol/(L·s) 、mol/(L·min)或mol·L-1·s-1、mol·L-1·min-1等.3.注意(1)以上所指的反应速率是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2)同一反应在不同时刻,瞬时反应速率不同.(3)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同一反应:mA(g)+nB(g) pC(g)+qD(g)来说v A :vB:vC:vD=ΔnA:ΔnB:ΔnC:ΔnD=ΔCA:ΔCB:ΔCC:ΔCD=m:n:p:q(4)比较同一反应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快慢,必须转换为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再比较其数值的大小【典型例题】1. 反应4A(g)+5B(g) 4C(g)+6D(g)在0.5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A减少了0.90 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以表示为( )A.v(A)=3.6 mol·L-1·s-1 B.v(B)=0.075 mol·L-1·s-1C.v(C)=0.030 mol·L-1·s-1 D.v(D)=0.060 mol·L-1·s-12.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 (B)=0.005 mol·L-1·s-1C.v (C)=0.9 mol·L-1·s-1D.v (D)=1.0 mol·L-1·s-13.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8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8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0.1s B.2.5s C.5s D.10s4、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的速率分别用v (NH3)、v (NO)、v (H2O)(mol·L-1·s-1)来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456A.1B.2C.3D.4(2)上述反应在5分钟末时,已Y的百分含量是()A.20%B.25%C.33%D.50%【点评与总结】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应带上正确的单位,速率大小比较必须是同一物质。
高一化学导学案制作人:李扬彬审核人:郑秋华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序: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分解速率的影响分解速率的影响3反应速率的关系:回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在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例子、应用。
结合探究实验及课本: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
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思考与交流2]教材P49另外请解释:1、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
2、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3、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课堂练习:练习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 加热B.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D.练习2. 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 NaOH固体B. 水C. CuSO【知能检测】1、同质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最大,选择下列组合中的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10%的稀硫酸⑤15%的稀硫酸⑥片后静置A. ②⑥⑦⑩B. ①④⑧⑩2、反应2A+3B=C+2D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表达正确的是A. v(C)=0.01 mo l·L-1·s-1C. v(A)=0.01 mo l·L-1·s-1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A.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C.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 l L HC l和0124./mo l L HS O与2B.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同01./mo lC.M g A 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mo lD.01./mo l L HC l和013./mo l L HNO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速率相同5.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对反应速率不发生影响的因素是A.温度 B.压强 C.浓度6.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编写人:李丽
2.3.1化学反应的速率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学会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其简单计算;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新课学习】
【新课导入】观察图片“节日的烟花、鸡蛋的变质、溶洞的形成、铁棒的生锈”,
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自主学习】一、化学反应速率
1. 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用 来表示。
2. 表达式: 或
3. 常用单位: 或
【合作交流】(1)化学反应速率指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 ,而不是
某一时刻的 ;值均为 。
(2)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物质的浓度,在一定温度下是 ,所以,一
般 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自助学习】
1、在一定条件下, N 2 +3H 2 2 NH 3反应中,自开始至2秒,氨的浓度由0变为0.6 mol/L ,则以氨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
【要点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思考:1. 在通常情况下, Mg 与HCl 的反应和Al 与HCl 的反应哪个剧烈(反应
速率快)?为什么?
2. 夏天和冬天,哪种条件下米饭易变质?为什么?
催化剂
△
这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1、内因:
2、外因:
22
【实验探究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小结:
【合作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除温度和催化剂以外,还有哪些条件?
(阅读课本p49)
小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除了、,还有:
①溶液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化
学
反应速率。
②固体的接触面积。
一般说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反应
速率;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反应速率。
【课堂总结】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常用单位:
【课堂练习】
1. 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浓度在5 s内从
2.0 mol/L变成0.5 mol/L,在这5 s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3
B.0.3 mol/(L·s)
C.0.4 mol(L·s)-1
D.0.04 mol/L
2.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3. 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硫酸
B.适当加热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课后练习】
1. 在mA+nB== 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
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B每分钟减少1.5a mol/L,A每分钟减少0.5a mol/L,则m:n:p为( )
A.2:3:2
B.2:3:3
C.1:3:2
D.3:1:2
2. 在反应A(g)+3B(g) 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min) 3. 可逆反应2SO2+O22SO3,如果v (SO2)=0.05 mol/(L·min),用一定的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0.9 mol/L C.0.2mol/L D.0.1mol/L
4.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
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5. 某温度时,在5 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至2 mim,Y的平均反应速率。
(2)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
(3)写出提高Y的转化率的两个措施。
【布置作业】课本p53 :1题、5题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