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闸继电器的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章操作箱第一节概述1.断路器操作机构1.1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控制回路操作机构是断路器本身附带的跳合闸传动装置,目前常用的机构有电磁操作机构、液压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电动操作机构、气压操作机构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磁操作机构和液压操作机构。
断路器操作机构箱内电气控制回路包括:合闸和分闸操作回路,电气防跳回路,操作机构压力低闭锁回路,灭弧介质压力低闭锁回路,电机控制回路,加热回路,重合闸闭锁回路。
1.2断路器操作机构压力低的闭锁方式液压操作机构以高压油推动活塞实现合闸与分闸,其压力闭锁由高到低一般设有“重合闸闭锁”、“合闸闭锁”、“分闸闭锁”3级。
气动操作机构的分闸操作靠压缩空气来完成,而合闸操作则靠在分闸操作时储能的合闸弹簧来完成,其压力闭锁一般设有“重合闸闭锁”和“操作闭锁”2级。
弹簧操作机构设有“弹簧未储能”1级闭锁。
2.操作箱的组成2.1 操作箱内继电器组成2.1.1 监视断路器合闸回路的合闸位置继电器及监视断路器跳闸位置继电器。
2.1.2 防止断路器跳跃继电器。
2.1.3 手动合闸继电器。
2.1.4 压力监察或闭锁继电器。
2.1.5 手动跳闸继电器及保护相跳闸继电器。
2.1.6 一次重合闸脉冲回路。
2.1.7 辅助中间继电器。
2.1.8 跳闸信号继电器及备用信号继电器。
2.2 操作箱除了完成跳、合闸操作功能外,其输出触点还应完成的功能2.2.1 用于发出断路器位置不一致或非全相运行状态信号2.2.2 用于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2.2.3 用于发出气(液)压力降低不允许跳闸信号。
2.2.4 用于发出气(液)压力降低到不允许重合闸信号。
2.2.5 用于发出断路器位置的远动信号。
2.2.6 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控制高频闭锁停信。
2.2.7 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控制高频相差三跳停信。
2.2.8 用于发出事故音响信号。
2.2.9 手动合闸时加速相间距离保护。
2.2.10 手动合闸时加速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版本:V1.00*本说明书可能会被修改,请注意最新版本资料目录一.装置简介 (3)1.装置概述 (3)1.1装置简介 (3)1.2装置特点 (4)1.4 装置结构 (5)2主要技术指标 (6)2.1 技术参数 (6)2.2 环境参数 (8)二.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9)1.功能说明 (9)1.1 三段式相间过流保护 (9)1.2 过负荷保护 (10)1.3 重合闸保护 (10)1.4 相间加速保护 (11)1.5 充电保护 (11)1.6 负序过流保护 (11)1.7 零序过流保护 (11)1.8 过电压保护 (11)1.9 低电压保护 (12)1.10 零序过电压保护 (12)1.11 低频减载保护 (12)1.12 非电量保护 (12)1.12 系统异常工况告警及闭锁功能 (13)2.装置整定 (13)2.1 装置软压板整定 (14)2.2 装置定值整定 (14)2.3 装置参数整定 (16)三.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 (17)1.功能说明 (17)1.1 起动时间(Tstart) (17)1.2 相间过流保护 (17)1.3 负序过流保护 (17)1.4 过负荷保护 (18)1.5 零序过流保护 (18)1.6 过电压保护 (18)1.7 低电压保护 (18)1.8 零序过电压保护 (19)1.9 非电量保护 (19)1.10 系统异常工况告警及闭锁功能 (19)2.装置整定 (20)2.1 装置软压板整定 (20)2.2 装置定值整定 (20)2.3 装置参数整定 (21)四.进线保护装置 (22)1.功能说明 (22)1.1 三段式相间过流保护 (22)1.2 过负荷保护 (23)1.3 相间充电保护 (23)1.4 负序过流保护 (23)1.5 零序过流保护 (24)1.6 过电压保护 (24)1.7 低电压保护 (24)1.8 零序过电压保护 (24)1.9 进线备自投或自复保护 (25)1.10 系统异常工况告警及闭锁功能 (26)2.装置整定 (26)2.1 装置软压板整定 (26)2.2 装置定值整定 (27)2.3 装置参数整定 (28)五.使用说明 (29)1.装置介绍 (29)1.1 键盘 (29)1.2液晶 (29)1.3 界面菜单 (30)1.4 模拟通道 (30)1.5 事件报告 (31)1.6 系统设置 (32)1.7 装置测试 (33)1.8 装置调试 (34)2.保护装置外型开孔尺寸 (36)2.1 开孔尺寸及安装 (36)2.2安装 (36)2.3开孔尺寸图 (37)六.典型接线图 (38)1.线路保护典型接线图 (38)2.变压器保护典型接线图 (39)3.高压电容器保护典型接线图 (40)4.高压电动机保护典型接线图 (41)5.母联保护典型接线图 (42)6.进线备自投保护典型接线图 (43)七.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4)装置出厂缺省密码为0000一.装置简介1.装置概述1.1装置简介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适用于66 kV及以下各电压等级的间隔单元的保护测控,具备完善的保护、测量、控制、进线备投及通信监视功能,为变电站、发电厂、高低压配电及厂用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可有力地保障高低压电网及厂用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章操作箱第一节概述1.断路器操作机构1.1断路器操作机构及控制回路操作机构是断路器本身附带的跳合闸传动装置,目前常用的机构有电磁操作机构、液压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电动操作机构、气压操作机构等。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磁操作机构和液压操作机构。
断路器操作机构箱内电气控制回路包括:合闸和分闸操作回路,电气防跳回路,操作机构压力低闭锁回路,灭弧介质压力低闭锁回路,电机控制回路,加热回路,重合闸闭锁回路。
1.2断路器操作机构压力低的闭锁方式液压操作机构以高压油推动活塞实现合闸与分闸,其压力闭锁由高到低一般设有“重合闸闭锁”、“合闸闭锁”、“分闸闭锁”3级。
气动操作机构的分闸操作靠压缩空气来完成,而合闸操作则靠在分闸操作时储能的合闸弹簧来完成,其压力闭锁一般设有“重合闸闭锁”和“操作闭锁”2级。
弹簧操作机构设有“弹簧未储能”1级闭锁。
2.操作箱的组成2.1 操作箱内继电器组成2.1.1 监视断路器合闸回路的合闸位置继电器及监视断路器跳闸位置继电器。
2.1.2 防止断路器跳跃继电器。
2.1.3 手动合闸继电器。
2.1.4 压力监察或闭锁继电器。
2.1.5 手动跳闸继电器及保护相跳闸继电器。
2.1.6 一次重合闸脉冲回路。
2.1.7 辅助中间继电器。
2.1.8 跳闸信号继电器及备用信号继电器。
2.2 操作箱除了完成跳、合闸操作功能外,其输出触点还应完成的功能2.2.1 用于发出断路器位置不一致或非全相运行状态信号2.2.2 用于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2.2.3 用于发出气(液)压力降低不允许跳闸信号。
2.2.4 用于发出气(液)压力降低到不允许重合闸信号。
2.2.5 用于发出断路器位置的远动信号。
2.2.6 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控制高频闭锁停信。
2.2.7 由断路器位置继电器控制高频相差三跳停信。
2.2.8 用于发出事故音响信号。
2.2.9 手动合闸时加速相间距离保护。
2.2.10 手动合闸时加速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跳跃闭锁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是电流线圈串联于跳闸回路中,这个线圈的额定电流应根据跳闸线圈的动作电流来选择,其灵敏度必须高于跳闸线圈的灵敏度,以保证在跳闸操作时能可靠的启动。
另一个线圈是电压自保持线圈,经过自身的常开触点并联于合闸接触器回路中,此外在合闸回路中还应串入一个常闭接点。
其工作原理是:当利用控制开关或自动装置进行合闸时,如线路有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触点动作将跳闸回路接通使断路器跳闸,同时跳闸电流流过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启动线圈,使继电器动作,其唱闭触点断开合闸回路,常开触点接通电压自保持线圈。
如合闸脉冲未解除,则跳跃闭锁继电器的电压自保持线圈实现自保持,只有当合闸脉冲解除后,回路才能恢复正常状态。
TWJ/HWJ位置继电器和控制回路断线TWJ/HWJ(跳闸位置/合闸位置继电器)的作用TWJ/HWJ主要作用是提供开关位置指示。
HWJ并接于跳闸回路,该回路在开关跳圈之前串有断路器常开辅助触点。
当开关在合位时,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HWJ线圈带电,HWJ=1表明开关合位。
TWJ一般并接于合闸回路,该回路在开关合圈之前串有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
当开关在分位时,其常闭辅助触点闭合,TWJ线圈带电,TWJ=1表明开关分位。
注意:当开关在分位时,其实合闸线圈是带电的。
TWJ为电压圈,线圈本身电阻就较大,加上回路上串的电阻,整体阻值约40K(测量控制正和TWJ负端)。
因为国内开关跳合闸线圈为电流型,其阻值较小(常见的为50~200Ω)。
虽然整个合闸回路是导通的,但因为控制回路电压大部分加在TWJ上,TWJ部分电阻很大,电流很小,不足以使合圈动作。
TWJ线圈上串联的电阻,也是为了防止TWJ 线圈击穿短路,导致合圈误动。
当手动或遥控合闸时,合闸回路接通相当于直接将TWJ短接,电压直接加在合闸线圈上,使线圈动作。
HWJ回路同此基本一致。
断路器位置可以用合位也可以用跳位表示, 保护和监控习惯采用的位置信号略有不同:按照传统习惯,保护程序判断开关位置一般采用TWJ,比如备投装置需接入的开关位置都采用TWJ(断路器常闭触点)。
远动监控方面一般都采用HWJ(断路器常开触点),如果只有TWJ,往往还要在数据库里取反。
断路器位置和HWJ的区别我们从96XX系列装置里开关量状态显示菜单(/通讯信息表)里可以看到除了有TWJ 和HWJ状态外,还有断路器状态。
那么,这个断路器状态跟HWJ是否一样呢?其实并不完全一致。
不论我们是采用TWJ还是HWJ来判断开关位置,都有一个一旦控制回路断线,就会导致位置判断错误的问题。
比如开关在合位,此时HWJ=1;如果这时控制电源掉了,则HWJ失电,HWJ=0,就会错误判断为开关分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装置提供了“断路器位置”这个经过程序判断处理后的状态量。
热继电器跳闸原因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保护电气设备的装置。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热继电器会自动跳闸,切断电路,以防止设备过载或短路引起的潜在风险。
以下是热继电器跳闸的一些可能原因:1.过载:热继电器最常见的跳闸原因是设备的电流超过其额定负载。
这可能是因为设备运行时发生了意外的瞬态过电流,也可能是因为负载本身超出了热继电器的承载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热继电器会自动跳闸,以防止设备受损。
2.短路:短路是另一个导致热继电器跳闸的常见原因。
当电流在电路中发生异常路径时,会导致电流突然增加,超过热继电器的承载能力。
为了防止电路和设备损坏,热继电器会立即切断电路。
3.温度过高: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热量来触发跳闸。
如果设备或电路的温度过高,热继电器可能会误认为设备过载,并跳闸。
温度过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环境温度过高、设备使用时间过长等。
4.环境条件:热继电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湿度过高、腐蚀性气体、灰尘等可能导致热继电器的敏感元件损坏或阻塞,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如果热继电器检测到异常条件,它可能会自动跳闸以保护设备。
5.电流波动:电流波动也可能导致热继电器跳闸。
当电流瞬时增加或减少时,热继电器可能会误判设备的状态,并触发跳闸机制。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电力系统启动或关闭时,或者在大型电气设备工作时。
6.低电压:热继电器的额定电压通常是固定的,如果电压下降到低于额定电压的水平,热继电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误判和跳闸。
7.继电器故障:继电器本身的故障可能导致热继电器跳闸。
例如,触点的损坏、线圈的断路、内部元件的老化等都可能影响热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
这种情况下,更换或维修热继电器可能是必要的。
总之,热继电器跳闸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过载、短路、温度过高、环境条件、电流波动、低电压以及继电器故障等。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维护热继电器,从而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LOCKOUT继电器产品说明书目录。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修订记录.............................................................................................................................................错误错误!1.产品概述 (3)1.1适用范围 (3)1.2产品特点 (3)1.3型号及命名规则 (3)2.主要技术参数 (4)2.1技术参数 (4)2.2绝缘性能 (4)2.2.1绝缘电阻 (4)2.2.2介质强度 (4)3.面板描述 (5)4.附图 (6)4.1原理及典型接线图 (6)4.2端子定义图 (7)4.3开孔尺寸图 (8)1. 产品概述1.1 适用范围本继电器适用于与发变组保护或变压器保护配合,实现1路或2路输入,最多21副接点的快速跳闸出口、发信等的功能。
1.2 产品特点继电器出口时间不大于7ms ,保证了跳闸的快速出口。
解决了原方案使用多个继电器组合实现相同的功能,成本高、接线复杂,且可视性低,维护维修成本高得缺点,简化了客户的接线。
本继电器为嵌入式安装的结构,可满足柜面开孔安装,能完全兼容标准嵌入式继电器,采用国外流行卡扣,安装更方便。
1.3 型号及命名型号及命名规则规则典型型号典型型号 GRUS -11T -3H3D -6H1D /220V系列型号系列型号操作继电器系列功能定义功能定义11T=LOCKOUT 继电器塑料结构 11TM=LOCKOUT 继电器金属结构 第一组继电器输出接点类型第一组继电器输出接点类型3H3D :3常开3常闭 (型号以此类推)第二组继电器输出接点类型第二组继电器输出接点类型((如一组开出此项忽略如一组开出此项忽略))6H1D :6常开1常闭 (型号以此类推)电压等级电压等级110V=直流110V ; 220V=直流220V注:GRUS-11T 结构继电器最多可出13副接点,GRUS-11TM 结构继电器最多可出21副接点。
断路器的防跳(跳跃闭锁)控制回路当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时进行分闸,或短路事故未排除,又进行合闸(误操作),这时就会出现断路器反复合分闸,不仅容易引起或扩大事故,还会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所以高压开关控制回路应设计防跳。
防跳一般选用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
电压线圈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当分闸时,电流线圈经分闸回路起动。
如果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电压线圈起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再合闸。
防跳继电器的电流回路还可以通过其常开接点将电流线圈自保持,这样可以减轻保护继电器的出口接点断开负荷,也减少了保护继电器的保持时间要求。
有些微机保护装置自己已具有防跳功能,这样就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时,如果选用储能后可以进行一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也有用于重合闸的储能后可以进行二次合闸与分闸的弹簧储能操作机构),因为储能一般都要求10秒左右,当储能开关经常处于断开位置时,储一次能,合完之后,将储能开关再处于断开位置,可以跳一次闸;跳闸之后,要手动储能之后才能进行合闸,此时,也可以不再设计防跳回路。
1.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及危害如果手动合闸后控制开关(SA的手柄尚未松开 5—8触点仍在接通状态)或者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出口触点K1烧结,若此时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K2触点闭合,跳闸线圈YT通电起动使断路器跳闸,则QF2接通,使接触器KM又带电,使断路器再次合闸,保护装置又动作使断路器又跳闸……,断路器的这种多次“跳一合”现象称为“跳跃”。
如果断路器发生跳跃,势必造成绝缘下降、油温上升,严重时会引起断路器发生爆炸事故,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断路器的“防跳”控制回路在35kV及以上电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中,通常加装防跳中间继电器KCF,如图5-3所示。
KCF 常采用DZB型中间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KCF1,串接于跳闸回路中;电压(自保持)线圈KCF2,与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并接于合闸接触器KM的回路中。
什么是跳闸位置继电器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跳闸位置继电器”:简单来说由适当配合的叠绕组和波绕组混合而成的一种直流电枢绕组。
叠绕组和波绕组的线圈接在同一换向器上并联工作。
由于其线圈组合的外形很像青蛙而得名,这种绕组因波绕组线圈和叠绕组线圈之间互相起着均压线作用,故无需另外加接均压线。
跳闸的知识
有单波绕组和复波绕组。
单波绕组的特点是将同极性下的所有线圈按一定规律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并联支路。
所以整个电枢绕组只有两条并联支路。
波绕组从并联电路连接原理上说,只需两组电刷,即一组正电刷和一组负电刷。
跳闸怎么办:
1.漏电:如果是热得快有漏电现象,也是跳闸(一般现在的都是有漏电保护器的)如果是漏电导致跳闸,那这个热的快就不能使用了,有触电的危险,还在在漏电保护器上复位。
所以要多学习用电安全知识。
跳闸原理复位按钮在红色圈内,漏电后那个蓝色方的是凸出来的,复位正常后是平的。
只是是平的才可以送电。
2短路:有可能热的快的电源线有短路情况:那要不维修要不更换热的快。
一般在插头侧可以维修。
在发热头侧是不可以维修的。
有单波绕组和复波绕组。
单波绕组的特点是将同极性下的所有线圈按一定规律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并联支路。
所以整个电枢绕组只有两条并联支路。
波绕组从并联电路连接原理上说,只需两组电刷,即一组正电刷和一组负电刷。
MFT 原理图说明根据标书要求,提供MFT工作原理图并说明如下:1.MFT的触发回路:所有引发MFT的条件通过硬接线从DI引入DCS,经过“或”逻辑后形成DCS内MFT跳闸指令;2.MFT主跳闸继电器的控制回路:DCS内MFT跳闸指令指令经过“非”逻辑后形成“NO MFT”指令,“NO MFT”指令通过三块不同的DO卡件输出,这三路输出为DCS继电器长闭节点输出(选择长闭节点的目的是保证 DCS侧MFT指令输出模件和继电器在失电时跳闸),这三路继电器节点输出经过硬接线的“三取二”逻辑后驱动主跳闸继电器,主跳闸继电器的控制电压为110V直流。
主跳闸继电器的节点输出驱动应跳闸的设备和扩展继电器,跳闸磨煤机、风机、油阀等相关设备。
3.MFT手动回路:配置MFT双按钮,在MFT双按钮同时按下时,接通MFT主跳闸继电器的控制回路,主跳闸继电器动作,从而输出最终的MFT跳闸指令,由主跳闸继电器的节点或扩展继电器的节点跳闸磨煤机、风机、油阀等相关设备。
4.MFT扩展继电器的控制回路:扩展继电器的控制电压为110V直流。
扩展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由主跳闸继电器的节点输出驱动,当主跳闸继电器动作时,带动扩展继电器动作,扩展继电器的节点跳闸相关设备。
5.MFT的复位回路:MFT复位指令由DCS侧DO模件的继电器节点给出,当MFT主跳闸继电器动作后,可以通过DCS侧的MFT复位继电器节点驱动MFT主跳闸继电器的复位回路,使MFT主跳闸继电器复位。
6.MFT的监视回路:当手动MFT发生时,手动MFT的按钮输出同时引入DCS的DI输入,完成DCS对手动MFT的监视和“首出”判断;当MFT的110V直流控制电源失去时,电源监视继电器的节点断开,该信息引入DCS的DI输入,通知DCS报警和采取进一步措施。
7.MFT的工作过程:正常情况时(没有MFT发生时)“NO MFT”输出为“1”,DCS的指令输出继电器的长闭节点断开,MFT主跳闸继电器不动作;当MFT发生时,“NO MFT”输出为“0”,指令继电器的长闭节点闭合,经过硬接线的“三取二”逻辑后带动MFT主跳闸继电器和扩展继电器动作,从而输出最终的MFT跳闸指令,跳闸磨煤机、风机、油阀等相关设备。
跳闸的原理
跳闸是指通过继电器动作或其它方式,使接在电力线路上的一种电器设备断开电源,从而把电力线路中的电力减少或者切断,从而阻止过载或短路电流而达到保护电力系统的作用。
跳闸的原理
1、热跳闸原理:将电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转换成移动机构的能量,用来断开电源,从而达到保护电力系统的目的,而热跳闸按其运行机制又可分为马达跳闸和半导体跳闸。
2、电磁跳闸原理:电磁跳闸是通过在跳闸器内的线圈发生磁场而改变跳闸器刀杠位置的控制作用,从而使电流断开,达到保护电力系统的目的。
3、气动跳闸原理:气动跳闸是指利用电力线路漏电流和被护断路器热量辐射热功率转换到气压能量,从而改变控制刀杆位置而达到断开漏电的目的。
- 1 -。
浅谈主燃料跳闸〔MFT〕的功能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李小龙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杨柳青电厂#7、8机组主燃料跳闸〔MFT〕系统,对MFT的跳闸条件、实现原理、发生后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主燃料跳闸联锁跳闸一、概述897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一次再热、固态排渣、配正压直吹制粉。
DCS系统采用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的EDPF-NT分散控制系统。
整个DCS系统由单元机组控制和#7/8机组公用系统控制两部分组成。
杨柳青电厂的2×300MW机组FSSS系统按照DCS内部标准统一设计。
总体分为三大部分:保护及公用逻辑、油燃烧器控制逻辑、等离子点火控制逻辑和磨煤机控制逻辑。
采用4对DPU控制器完成整体功能,其中:DPU1负责保护及公用逻辑部分,DPU2负责等离子点火系统以及磨组A燃烧器和相应的油燃烧器,DPU3负责磨组B、D燃烧器和相应的油燃烧器,DPU4负责磨组C、E燃烧器和相应的油燃烧器。
其中,FSSS包括以下主要功能:(1)炉膛吹扫;(2)燃油泄漏试验;(3)炉前油系统启停控制;(4)制粉系统启停控制;(5)等离子点火控制;(6)主燃料跳闸〔MFT〕;(7)油燃料跳闸〔OFT〕。
二、主燃料跳闸MFT功能简介2.1 主燃料跳闸条件主燃料跳闸〔MFT〕是锅炉安全保护的核心内容,是FSSS系统中最重要的安全功能。
在出现任何危机锅炉安全运行的危险工况时,MFT动作将快速切断进入炉膛的所有燃料,即切断所有油和煤的输入,以保证锅炉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限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当MFT跳闸后,有首出跳闸原因显示;当MFT复位后,首出跳闸记忆清除。
FSSS逻辑需要监视以下不同的MFT条件。
如果任何一个条件成立,FSSS 逻辑就会跳闸MFT继电器。
在该MFT条件消失且锅炉吹扫结束后MFT跳闸才允许结束。
MFT跳闸条件如下:〔1〕两台送风机全停〔送风机A停止信号HLB102TZ且送风机B停止信号HLB202TZ〕〔2〕两台引风机全停(引风机A停止信号HNC101TZ且引风机B停止信号HNC201TZ)〔3〕炉膛压力高(70HAD10CP203, 70HAD20CP203, 70HAD20CP204三取二延时3S)〔4〕炉膛压力低(70HAD10CP202, 70HAD20CP201, 70HAD20CP202三取二延时3S)〔5〕汽包水位高〔70SOE10LS001,70SOE10LS002,70SOE10LS003三取二延时3S〕〔6〕汽包水位低〔70SOE10LS004,70SOE10LS005,70SOE10LS006三取二且并非所有磨停运,延时3S〕〔7〕两台空预器全停〔四个主辅马达全部停延时5S ,即70HLC10AP001ZS 取反AND 70HLC10AP002ZS取反AND 70HLC20AP001ZS取反AND 70HLC20AP002ZS取反,延时5S 〕(FMAPHSP)〔8〕全炉膛灭火〔在有火焰的前提下突然失去全部火焰〕(FMLSFM)〔9〕失去所有燃料〔所有油角阀关闭或油母管跳闸阀关闭且所有磨煤机全停〕(脉冲) (FMLSFU)〔10〕炉膛风量<30%〔70DPU01FL001,70DPU01FL002,70DPU01FL003三取二〕(FMAFL30)〔11〕给水泵全停〔负荷大于30%延时断开2S,且电动给水泵停止LAC011TZ 且A、B小机速关阀行程开均取反,延时5S〕〔12〕FGD跳闸〔HYAMD101、HYAMD102、HYAMD103三取二〕MFT继电器复位条件当引发锅炉MFT动作的故障排除后,机组重新启动前,要进行MFT复位操作,进行复位条件如下:〔1〕MFT继电器电源正常(G01P182.1)〔2〕不存在MFT跳闸条件(FMMFTS)〔3〕MFT继电器已跳闸(MFTTRIP)〔4〕炉膛吹扫完成(FPPURCP)〔5〕从CRT上发出复位MFT继电器指令MFT联动设备当有条件触发锅炉MFT动作后,逻辑输出使继电器柜的三个继电器〔FSSSMFT1、FSSSMFT2、FSSSMFT3〕动作,经过硬件三取二后输入MFT柜,跳闸所有相关设备,同时反送出“MFT跳闸信号”到DPU1—DPU11号站,经过逻辑跳闸相关设备。
跳闸继电器的概述
有单波绕组和复波绕组。
单波绕组的特点是将同极性下的所有线圈按一定规律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并联支路。
所以整个电枢绕组只有两条并联支路。
波绕组线圈的换向器节距式中P为磁极对数;k为换向片数;a为使Ys等于整数的正整数,它等于波绕组的并联支路对数。
单波绕组的a=1,而a=2的复波绕组称双波绕组,它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单波绕组并联而成的复波绕组,故有4条并联支路;a>2者可类推,但用得很少。
波绕组从并联电路连接原理上说,只需两组电刷,即一组正电刷和一组负电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