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教材一年级语文课文《1-秋天》课件(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9
《秋天》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了”字,认识一种笔画“横撇”;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了”字,认识一种笔画“横撇”;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秋天吗?老师带来了几张秋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ppt)。
2.秋天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秋天》,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秋”字呢?(生说方法,儿歌帮助记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
秋天这么美,老师真想读一读呀!请你用右手食指指着课文,认真听老师读。
2.跟读。
请你跟老师读,老师读一句,你读一句。
3.自读。
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认识自然段。
《秋天》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章,文章是由自然段组成的,秋天有几个自然段呢。
比一比第一行和第二行开头有什么不一样?少了两个字的地方,就是一个自然段开始的标志,我们在这儿标上1,这就是第一个自然段。
再往下看,又空了两个字,标上2,这是第二自然段。
继续看,这儿标上3,第三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开始的时候前面都要空两格,课文一共有三个自然段,请你照样子在课本中标上段落序号。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孩子们,秋天的变化可多了,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想读给大家听?2.学习生字(1)看图识字:气。
这个字宝宝你认识吗?气,象形字,我们在哪里还学过象形字?由图形慢慢演变过来的字叫象形字,气,像流动的云气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气。
组词识记:天气、空气、生气。
(2)认识“树叶”,认识新偏旁“木字旁”“口字旁”,拓展“木字旁”生字:认识“叶”字,学生自己交流识字方法。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等景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段观察的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
课文有两幅插图,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秋天美好的遐想。
|二、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学会4|个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在观察顺序性方面,他们显得杂乱无章,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
他们对能引起自己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教过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秋季景色众多,学生对秋天常见的景物有一定的了解|,这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秋天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画,请大家仔细欣赏。
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秋天还有哪些特征?(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是呀,秋天真是一个迷人的季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标志: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作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