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一)
- 格式:pptx
- 大小:185.07 KB
- 文档页数:16
课题平均数应用题(2)教学内容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往往是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或者是总数量、总份数各由几个部分数合并而成,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总份数到底是什么..四年级数学测验,第二小组同学的得分情况为:1人得98分,3人得92分,4人得86分,2人得76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计算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按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求出总成绩与总人数即可,解(98+92×3+86×4+76×2)÷(1+3+4+2)=870÷10=87(分).答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小宁参加射击比赛,他一共打了10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位置如图14 -1中的“×”所示,图中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得到的分数,请问:小宇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多少?由图l4 -1可知,得8分的有3枪,得6分的有4枪,得4分的有3枪,总分为8×3十6×4十4×3,计算平均分只要除以10即可.解(8×3+6×4+4×3)÷10=60÷10=6(分)答小字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6分.(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辱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售多少元?你做对了吗?答案:(1)320千克(2)9.4元.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由题目可以知道,90+82+86是两个甲、两个乙和两个丙的和,也就是甲、乙、丙三个数和的两倍.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号数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解(90+82+86)÷2=129.129÷3=43.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3.题中的有关条件可改变为:甲、乙的平均数为45,甲、丙的平均数为4l,乙、丙的平均数为43,结论不变.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根据条件,可先求出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再由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出甲、乙两数的和,于是可进一步求出丙、丁两数的和及丙、丁两数的平均数.解(10×4-8×2)÷2=24÷2=12.答:丙、丁两数的平均数是12.(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0,乙、丙的平均数是36.甲、丙的平均数是33.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问: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你做对了吗?答案:(1)33 (2)14.王成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王成数学考了多少分?用四科的总分减去语文、外语、自然三科的总分,就可以求出数学的分数.解(82+2)×4 - 82×3=84×4 - 82×3=336- 246=90(分).答王成数学考了90分..寒假中,小荣兴致勃勃地读《少年百科全书》,第一天读了83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读了71页,第四天读了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的平均数还多3. 2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83+74+71+64)÷4=73(页),第五天读的页数一定比73页多,第五天多读的3.2页,补足前4天每天少的页数,每天应加3.2÷4=0.8(页),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了.解(83+74+71+64)÷4=73(页).3.2÷4=0.8(页),73+0.8+3.2= 77(页).答第五天读了77页.(1)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是多少?(2)某次数学考试,前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9名比第10名多2分.问:第10名同学多少分?你做对了吗?答案:(1)3 (2)74分天赋+勤奋=高斯的“天才”高斯很早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三岁时他就能指出父亲账册上的错误,但是,他父亲是个“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才能挣钱,学问这种东西对穷人是没有用的,所以,高斯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帮父亲干活。
【导语】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例题: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中没有⼩于18岁的。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的年龄和是23×4=92岁;⼜知道四个⼈中没有⼩于18岁的,如果四个⼈中三个⼈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个⼈的年龄可能是92-18×3=38岁。
练习题: 1、如果三个⼈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于18岁的,那么三个⼈中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于30岁的。
那么最⼩的⼈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中没有⼩于16岁的,且这四个⼈的年龄互不相等。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篇⼆】 例题:⼆(1)班学⽣分三组植树,第⼀组有8⼈,共植树80棵;第⼆组有6⼈,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共植树54棵。
平均每⼈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1)班学⽣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数为:8+6+6=20⼈,所以平均每⼈植树200÷20=10棵。
练习题: 1、电视机⼚四⽉份前10天共⽣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平均每天⽣产电视机多少台? 2、⼩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1)班学⽣分三组植树,第⼀组有8⼈,平均每⼈植树10棵;第⼆组有6⼈,平均每⼈植树11棵;第三组有6⼈,平均每⼈植树9棵。
⼆(1)班平均每⼈植树多少棵?【篇三】 例题:从⼭顶到⼭脚的路长36千⽶,⼀辆汽车上⼭,需要4⼩时到达⼭顶,下⼭沿原路返回,只⽤2⼩时到达⼭脚。
课题平均数应用题(2)教学内容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往往是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其特点或者是总数量、总份数各由几个部分数合并而成,或者是几个求平均数的过程交织在一起,解答时要注意明确与某个平均数相联系的总数量、总份数到底是什么..四年级数学测验,第二小组同学的得分情况为:1人得98分,3人得92分,4人得86分,2人得76分,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计算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按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求出总成绩与总人数即可,解(98+92×3+86×4+76×2)÷(1+3+4+2)=870÷10=87(分).答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87分..小宁参加射击比赛,他一共打了10枪,每枪都射中靶子,位置如图14 -1中的“×”所示,图中数字表示击中靶子各部位能得到的分数,请问:小宇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多少?由图l4 -1可知,得8分的有3枪,得6分的有4枪,得4分的有3枪,总分为8×3十6×4十4×3,计算平均分只要除以10即可.解(8×3+6×4+4×3)÷10=60÷10=6(分)答小字此次打靶的平均分是6分.(1)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辱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2)有30千克奶糖,每千克10元;50千克水果糖,每千克8元;还有20千克巧克力糖,每千克12元.营业员把这三种糖混合在一起,成为什锦糖,每千克应售多少元?你做对了吗?答案:(1)320千克(2)9.4元.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由题目可以知道,90+82+86是两个甲、两个乙和两个丙的和,也就是甲、乙、丙三个数和的两倍.再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号数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解(90+82+86)÷2=129.129÷3=43.答.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3.题中的有关条件可改变为:甲、乙的平均数为45,甲、丙的平均数为4l,乙、丙的平均数为43,结论不变.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根据条件,可先求出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再由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出甲、乙两数的和,于是可进一步求出丙、丁两数的和及丙、丁两数的平均数.解(10×4-8×2)÷2=24÷2=12.答:丙、丁两数的平均数是12.(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0,乙、丙的平均数是36.甲、丙的平均数是33.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问: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你做对了吗?答案:(1)33 (2)14.王成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王成数学考了多少分?用四科的总分减去语文、外语、自然三科的总分,就可以求出数学的分数.解(82+2)×4 - 82×3=84×4 - 82×3=336- 246=90(分).答王成数学考了90分..寒假中,小荣兴致勃勃地读《少年百科全书》,第一天读了83页,第二天读了74页,第三天读了71页,第四天读了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的平均数还多3. 2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前四天每天平均读的页数是(83+74+71+64)÷4=73(页),第五天读的页数一定比73页多,第五天多读的3.2页,补足前4天每天少的页数,每天应加3.2÷4=0.8(页),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读的页数了.解(83+74+71+64)÷4=73(页).3.2÷4=0.8(页),73+0.8+3.2= 77(页).答第五天读了77页.(1)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是多少?(2)某次数学考试,前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9名比第10名多2分.问:第10名同学多少分?你做对了吗?答案:(1)3 (2)74分天赋+勤奋=高斯的“天才”高斯很早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三岁时他就能指出父亲账册上的错误,但是,他父亲是个“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才能挣钱,学问这种东西对穷人是没有用的,所以,高斯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帮父亲干活。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X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
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解法二(米)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82.5(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82.5(2)五科平均分:84(3)数学成绩:90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
淘气数学考多少分?页脚.4、学校组织同学去旅行,同样价格的小点心小青买了8包,小红买了7包,小兰没有买。
四(2)班第一小组8名同学的期末成绩分别是94,93,96,85,92,87,98,99分,求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变式题:1.求下面几个数的平均数。
72,83,91,71,65,57,82,792.四(1)班第二小组同学在数学竞赛中成绩如下有1人得94分,3人得90分,4人得87分,2人得74分,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3.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71,丙数是86,丁数是83,求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四(2)班有40名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有两名学生生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90分,缺考的两名学生补考成绩分别是88分和92分。
四(2)班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变式题:1.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4,乙、丙的平均数是33,甲、丙的平均数是3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2.淘淘读一本书,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前4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6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3.四(4)班进行第一单元数学测试,平均分是96分。
小明因病没参加,他补考成绩是61分。
如果加上小明的成绩,班的平均分就是95分。
四(4)班有学生多少人?李明同学参加五门功课的测试,英语成绩没有公布时,其他四科平均成绩是90分,英语成绩公布之后,平均成绩是92分,李明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变式题:1.冬冬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5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3分,冬冬的英语得了多少分?2.淘淘参加了3次作文比赛,平均分是86分,已知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3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3.植树节活动中,四年级的同学们义务植树,四(1)、四(2)、四(3)班平均每班植树34棵,四(2)、四(3)、四(4)班平均每班植树36棵,四(4)班植树39棵,求四(1)班植树多少棵。
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同学们乘车上山时每小时行20千米,3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变式题:1.小冬家离学校有1225米,早上上学,他从家到学校用20分钟,中午放学,从学校到家按原路返回用15分钟,求小冬往返的平均速度。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篇一】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3.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5.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7.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8.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9.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写多少字?10.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
这本书有多少页?【篇二】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
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