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浙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完整优质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6.31 KB
- 文档页数:48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课水资源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环境的核心,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水资源已经在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
本课学习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关知识,并能用美术的方式——设计招贴画来宣传保护水资源。
此课的学习是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本课教学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提高。
教科书中选用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来引入学习,说明了我国历来就是“善治国者必治水”。
从大禹开始,治水与治国始终密不可分。
治水害,兴水利,是治国安邦的重点。
教科书中的“小知识”介绍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以及世界水日的知识等。
这些水资源保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启发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书中的水循环图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水资源是天然资源,具有再生性、有限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使用上的不可替代性);二是可以为学生后面的招贴画创新设计开阔思维广度,让学生能懂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知道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美术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 2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与生活第1课:《秋天的色彩》第2课:《生活中的线条》第3课:《有趣的树叶》2. 第二单元:想象与创新第4课:《梦幻世界》第5课:《奇妙的图形》第6课:《我的朋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线条、图形等美术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创新性绘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教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自然与生活中的美术元素。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对每个单元的课程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重点和难点。
3. 课堂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个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程名称、重点知识、绘画步骤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示、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秋天的色彩》——画一幅秋天的风景画。
第4课:《梦幻世界》——创作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
第6课:《我的朋友》——设计一个有趣的。
2. 答案:第4课: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梦幻世界。
第6课:结合教材中的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参加各类美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课堂实践4. 展示与评价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世界(第14课时)第1课时:色彩的认知与运用第2课时:色彩的冷暖第3课时:色彩的对比第4课时:色彩的情感表达2. 第二单元:线的魅力(第58课时)第5课时:线的构成与表现第6课时:线的节奏与韵律第7课时:线的立体感表现第8课时:线条创意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和线条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的冷暖、对比关系和线条的立体表现。
2. 教学重点:色彩的情感表达、线条的节奏与韵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示范作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色铅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色铅笔、尺子、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线条优美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特点。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实例为例,讲解色彩和线条的基本知识。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讲解色彩的认知与运用、冷暖关系、对比关系等理论知识。
示范线条的构成、节奏与韵律、立体感表现等技巧。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和线条创作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色彩的世界色彩认知、冷暖、对比、情感表达2. 第二单元:线的魅力线的构成、节奏韵律、立体感表现、线条创意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线条优美的画作。
2. 答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和线条技巧,表现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等元素。
作品要具有创意,色彩搭配和谐,线条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精彩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奇妙世界第1课:色彩的认知第2课:色彩的搭配第3课:色彩的运用2. 第二单元:线与形状的奥秘第4课:线的表现力第5课:形状的组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进行绘画和创作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线条和形状的表现力。
2. 教学重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绘画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
2.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富有创意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讲解:(1)色彩的认知:介绍三原色、间色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分类和性质。
(2)色彩的搭配: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相近色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线的表现力:介绍线条的种类和表现力,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5)形状的组合:讲解形状的分类和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板书内容:(1)色彩的认知、搭配与运用(2)线条的表现力(3)形状的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色彩的搭配知识,完成一幅画作。
(2)运用线条和形状,创作一幅有趣的画作。
2. 答案: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色彩、线条和形状的素材,拓宽知识面。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与生活第1课:《秋天的色彩》第2课:《美丽的家乡》第3课:《生活中的线条》2. 第二单元:奇妙的想象第4课:《想象中的怪兽》第5课:《未来的城市》第6课:《神奇的衣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培养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运用美术元素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与课题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元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等。
第1课:《秋天的色彩》a. 讲解秋天的颜色特点b. 指导学生进行树叶贴画创作第2课:《美丽的家乡》a. 引导学生描绘家乡的美景b. 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进行创作第3课:《生活中的线条》a. 讲解线条的种类和运用b.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进行创作第4课:《想象中的怪兽》a.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独特的怪兽形象b. 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形状进行创作第5课:《未来的城市》a. 讲解未来城市的特征b.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未来城市的画面第6课:《神奇的衣服》a. 讲解衣服的设计元素b. 指导学生设计一款神奇的衣服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课题,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名称2. 列出每个课题的学习重点和难点3.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秋天的色彩》:运用秋天的颜色,创作一幅树叶贴画。
《美丽的家乡》:描绘家乡的美景,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世界(第14课时)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混合色彩的搭配与应用2. 第二单元:形体的变化(第58课时)形体的基本要素形体的组合与变化形体创意表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色彩的混合和搭配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形体基本要素进行创意表现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混合和搭配的实际运用,形体的创意表现。
2.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形体的基本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第1课时):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例题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红、黄、蓝三原色。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进行色彩的混合实验。
2. 新课内容(第27课时):讲解色彩的搭配与应用,展示实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形体的观察,学习形体的基本要素。
学生进行形体创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红、黄、蓝三原色,间色、复色。
2. 色彩的混合:加法混合、减法混合。
3. 色彩的搭配:对比色、互补色。
4. 形体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色彩丰富、形体变化多样的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和形体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色彩和形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艺术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的指导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色彩混合和搭配的实际运用,形体的创意表现。
【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条、色彩、图形基本知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线条、色彩、图形等元素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绘画材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铅、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有趣线条、色彩、图形等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中知识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解线条、色彩、图形应用。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例题为载体,讲解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5.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作品,进行互评、自评,提高审美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2. 内容:线条构成与应用色彩搭配与表现图形创意与设计生活中美术作品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庭”为主题,运用线条、色彩、图形等元素创作一幅画作。
观察生活中美术作品,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画作:学生可根据自己家庭场景,运用所学线条、色彩、图形等元素进行创作。
心得体会:学生需从生活中美术作品中找到喜欢作品,描述作品特点,并表达自己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活中美,通过参观美术馆、阅读美术书籍等方式,提高自己审美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社团活动等,锻炼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必须确保章节和详细内容选取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相符合。
这意味着我要充分理解教材结构,并将它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知识点。
二、教学难点把握与突破对于教学难点,我需要找到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线条、色彩、图形等元素进行创作。
【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新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多样的线条第一节:线的认识与表现第二节:线条的组合与创意2. 第二单元:色彩的奥秘第一节:色彩的认识第二节:色彩的搭配与应用3. 第三单元:奇妙的图形第一节:图形的联想第二节:图形的组合与创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条、色彩、图形的基本知识,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线条、色彩、图形的组合与创新。
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2. 教学重点:线条、色彩、图形的基本知识。
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铅、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线条、色彩、图形的教学挂图。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铅、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形状模板、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线条、色彩、图形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详细讲解线条、色彩、图形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单元:多样的线条第二单元:色彩的奥秘第三单元:奇妙的图形各单元重点知识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运用线条、色彩、图形进行创意绘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拓宽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线条第一节:线条的魅力第二节:线条的变幻2. 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色彩第一节:色彩的魅力第二节:色彩的搭配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美第一节:生活中的美术品第二节:我设计的美术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线条的变幻和色彩的搭配生活中的美与美术创作的结合2. 教学重点:线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水彩、调色板等绘画工具投影仪、电脑、教学PPT等教学设备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调色板等绘画工具收集生活中有特色的物品,如树叶、石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条、色彩,引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线条、色彩的基本知识,通过实例讲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线条为例,展示不同线条的组合和变幻,引导学生学习线条创作的技巧。
以色彩为例,讲解色彩的搭配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色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线条、色彩的练习,巩固所学。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板书内容:线条的魅力与变幻色彩的魅力与搭配生活中的美与美术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身边的线条”为主题,创作一幅线条画。
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
2. 答案要点:线条画的要点:线条流畅、富有变化、有创意。
色彩画的要点:色彩搭配和谐、表现力强、具有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