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施工的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微表处路面施工一、背景介绍微表处是指路面的小坑洼、小凸起。
由于微表处出现的位置多为路面连接处或补洞处等特殊位置,正常情况下难以进行完美修补。
本次施工主要对微表处进行维修补充,增强路面平整度和安全性。
二、施工方法1. 裂缝处理首先,使用高压沥青射洒车在微表处裂缝处进行涂抹,使裂缝处被充分涂覆。
然后在待干的状态下,灰色的石灰石骨料被抛洒到裂缝处,再次涂抹高压沥青。
如此反复,连续涂抹三次以上,以达到好的填充效果。
2. 抚平微表处在裂缝填充充分后,开始进行微表处的抚平工作。
取少量的沥青,经加热之后,借助专业辅助设备进行浇铸。
在浇铸时需要注意,先将沥青涂在微表处之上,然后均匀地倒上石灰石骨料,最后再将沥青涂抹到石灰石的顶部,使其尽量平滑。
3. 平整微表处在进行微表处平整工作时,最好使用滑板车等辅助工具,以使微表处的表面足够平整。
在对微表处进行平整时,需要特别注意表面的高度及均一性。
此外,为了防止在前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足的问题,需要事先仔细检查及计算微表处的凸度,以确保施工达到最佳效果。
4. 启动撬面层处Microsurface 层是轻质的花岗岩沥青混合料,一种以撬开矿物为原材料的品牌。
与普通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相比,它更具有优秀的质量和性价比。
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我们使用启动撬面层的方法来进行施工。
启动撬面层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层与下布层之间的黏附力和互相交错的关系。
由于 Microsurface 层是掺有沥青的混合料,所以启动应该在微表处施工之前进行。
三、施工效果施工完成后,微表处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增强。
路面平整度得到提升,确保车辆安全行驶。
施工效果稳定可靠,同时还能有效节约路面拓宽及改造的成本,达到良好的效果。
微表处施工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第四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交流会2010年3月成都内容概要一、微表处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一)微表处施工常见问题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三、微表处施工关键环节及其控制一)微表处混合料配方及其控制二)施工过程关键点及其控制三)原路面的预处理一、微表处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一)微表处施工常见问题1、微表处摊不下来2、微表处路面跑料3、微表处路面脱皮4、微表处路面泛油5、通车没多久坑槽、裂缝或车辙再现6、微表处纵向划痕较多7、微表处路面泛黄8、微表处接缝难看9、微标处噪音比较大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1、微表处摊不下来☆表现现象:集合料结在搅拌箱或摊铺箱里。
☆可能原因:集合料配方有问题;设备标定有问题;设备操作问题;现场气温太高。
☆解决方法:重新做配方实验;重新标定;培训操作手;加添加剂。
微表处摊铺路面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后,会出现疲劳,路面会呈现开裂、松散、老化和磨损等现象。
如不及时维修处理,破损路面受地表水的侵蚀,将使基层软弹,路面的整体强度下降,导致路面的破坏。
2、微表处路面跑料☆表现现象:路边散砂较多,轮迹带面层跑光。
☆可能原因:油石比不对、沥青量少石料级配不对、大粒径过多设备操作问题气温太低☆解决方法:检测实际油石比筛分检查石料培训操作手加添加剂跑料现象跑料现象跑料见底3、微表处路面脱皮☆脱皮现象:路面有抛掉的一块块或一条面层。
☆可能原因:集合料设计配方有问题;车载油石比不对、沥青量过小;路面没清扫干净;开放交通过早。
☆解决方法:重新做集合料实验;检测实际油石比;仔细清扫;设定合适的开放交通时间。
通车没多久路面泛油、脱皮脱皮、抛料见底脱皮见底路面油迹污染隧道内微表处施工微表处应用于白色桥面桥面微表处的优势在于:不会过多增加桥面负荷量;微表处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不起皮,不脱落;养护时间短,对交通影响很小;有效的防治水分通过面层的裂缝下渗到桥面铺装层,有效地保护了桥梁结构不受破坏;无需调整桥接缝标高,养护费用大大减少。
微表处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结合聊城境内国省道微表处施工,对微表处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进一步指导后期施工。
关键词:微表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Abstract: Liaocheng micro-surfacing within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surfacing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that appear in the analysis summary and propose solutions to further guide the post-construction.Keywords: Micro-surfacing solutions to common problems随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在我国迅速发展,各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各等级路面中得以很好地应用以及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微表处作为近年来一种较先进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其现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们对聊城境内多条国省干线做了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施工,现就施工现场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实际解决方法予以阐述,以供参考。
1 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短,摊铺时间不足,破乳严重1.1 分析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温度问题、沥青问题、配比问题、施工操作问题等。
国际稀浆罩面协会微表处技术指南中规定,路面温度或气温低于10℃且仍在降温时不得进行微表处施工,但路面温度或气温高于7℃且仍在升温时可以施工。
而日本微表处指南规定,微表处适宜在10℃-25℃范围内进行,如果不得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必须首先铺筑试验段,确认其施工性能和固化情况。
实际施工中,日本标准的25℃不可取,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可以保证具有充分的拌合、摊铺时间,在更高温度下进行摊铺施工的。
微表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成因分析马献忠摘要:提出了微表处施工存在的表面跑砂、分层、脱落、拉伤、刮痕、纵横接缝不平顺、线性差、泛油、轮迹等外观缺陷,详细分析了其成因。
关键词:稀浆封层外观缺陷成因近几年来,微表处道路养护技术在安阳市政道路上已广泛应用,得到筑养路部门及广大市民的认可。
它由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添加剂和水,使用专用的摊铺机械,按一定的配合比例进行拌和,一次性完成拌和、摊铺过程的施工工艺,是目前比较先进的道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成型快、开放交通快,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微表处路面外观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并间接反映出封层面内在质量的好坏,是判断稀浆封层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微表处路面常见的外观缺陷问题主要有表面跑砂、表面分层、脱落、拉伤、刮痕、纵横接缝不平顺、线形差、泛油、轮迹等等。
这些外观的缺陷,有的是原路面状况的问题,有是施工工艺的问题,有的是交通管制的问题。
只要找准病因,这些质量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现就微表处施工路面外观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1、表面跑砂表面跑砂表现为封层材料自上而下的剥落,大颗粒为车轮带出,面层细料散失,是一种由于稀浆混合料内部粘聚力不足引起的缺陷。
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1)沥青含量不足,也就是油石比偏低;(2)集料数量不够,不足以形成将粗颗粒集料牢固粘结的沥青砂浆基体;(3)使用的道路沥青质量不合格;(4)稀浆混合料用量过少、铺层过薄;(5)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施工,稀浆混合料未完全凝固而放行或施工后24小时内发生冰冻;(6)微表处施工后混合料尚未完全凝固,而突来的降雨,部分乳化沥青流失,开放交通后造成飞散跑砂。
2、表面分层、脱落分层脱落是一种下层的剥落,表现为整块的混合料脱开原路面,失去封层材料而暴露出原路面。
产生这一缺陷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原路面状况的问题,具体的成因有以下8点可供参考:(1)原路面的病害如龟裂、碎裂未彻底处理,整体稳定性差;(2)道路表面未彻底清扫,留有泥点、灰尘、动物粪便、洒落的滑料、机械漏下的油污等;(3)道路上有热塑材料和冷塑材料喷制的交通标志线或其它油漆标记未被彻底清除;(4)路面为多孔隙路面(如开放配排水型路面)表面露骨而又磨的很光的路面,对上述路面没有喷洒粘层油或喷洒数量不够可导致稀浆封层发生剥落;(5)乳化沥青在摊铺箱内破乳过早,沥青结团,影响与原路面的结合力;(6)原路面喷水过量或雨天后积水未干;(7)稀浆混合料的用量过大,造成富沥青的细料上浮而粗料下沉的离析现象,影响混合料与原路面的粘结性能;(8)油石比过大放行后车轮粘起带飞造成的脱落。
微表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陈美玲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7期【摘要】微表处作为预防性养护的一种主要技术方式,已经被推广用于我国中高等级路面的常规养护工作当中,并以其优异的经济社会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结合旧沥青路面微表处施工的质量基本要求,针对常见的施工过程及施工后产生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和对策探讨,希望为相关路面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表处;养护;问题;对策一、微表处基本工艺内容及优势微表处施工养护是在稀浆封层的基本技术上发展起来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随着材料的不断改进优化,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首先将稀浆封层发展为微表处,并于9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已经在我国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并广泛运用于各类等级路面的补强加固预防类养护当中。
微表处作为预防性养护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施工材料与操作内容与稀浆封层相类似,即采用合适级配的碎石或砂、无机填料(水泥、石粉、粉煤灰等)以及改性乳化沥青、水、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拌和形成的稀浆状沥青结合料,用摊铺机械将其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沥青封层。
微表处之所以能在诸多国家地区的道路养护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源于其施工和效果方面的显著优势:(1)经微表处后的路面相当于为路面顶层补充磨耗层,令原有路面的防水能力和抗滑能力均有显著提升。
(2)显著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防止路面老化及面层松散剥落现象,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3)施工材料简单、施工进度快、施工难度低,可以实现短时间封闭(施工)—开放交通的效果,快速修补路面辙槽类病害。
(4)施工要求较低,常温下施工即可,且环保无污染,不产生烟尘废气及噪音等。
二、微表处施工基本质量要求(一)材料质量要求集料:集料所采用的碎石石材需坚硬耐磨,表面整洁无污泥杂物附着,选用级配以中粒式为主,成型厚度为5或10毫米。
相关研究调查表面,结合料中砂石当量值与路面湿轮磨耗值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砂石当量越低,湿轮磨耗值越大,其耐磨能力就越低。
微表处施工注意事项摘要:微表处作为一种先进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以很好地开展,并在各等级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2011年XX地微表处施工的工程实例,阐述有关微表处施工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微表处;施工;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在我国迅速发展,各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各等级路面中得以很好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遇到的技术问题也愈加复杂化。
一、施工温度温度是影响微表处施工质量的一个环境因素,甚至可以影响到微表处的成败。
《微表处和路面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指出:“微表处施工适宜温度为10℃~25℃,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10℃。
”夏季施工时,路表温度较高,路面干燥,如果直接进行微表处的施工,不能确保稀浆的稳定性。
因此在临近摊铺前应喷洒少量的水以湿润预铺路面,这样有利于稀浆与原路面的黏结,保证稀浆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起到延缓破乳的目的。
冬季施工时,在温度较低时应尽量避免微表处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施工,可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微表处质量:在保证混合料拌和时间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水泥用量,这样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早期强度。
尽量减少用水量。
这应以混合料的可施工性为前提,因为混合料的破乳和固化就是混合料中水分消失的过程,水分越少,破乳和固化时间就越短。
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油石比,提高混合料的油石比,相当于增加混合料中粘结料的量,粘结料的增加有利于石料之间的粘结。
微表处施工时间应合理安排,尽量选择天气好,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施工,尽量避免微表处施工后还未完全破乳就让混合料经历黑夜。
二、接缝处理接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微表处的总体美观效果和行车的舒适性,也是微表处施工时的常见问题和难题,其主要表现在纵缝与横缝上。
1、纵向接缝。
纵向接缝与摊铺方向及行车路线平行,它是影响微表处封层总体美观的重要方面。
施工时,应先在已铺筑半幅接缝处进行预湿水处理,有利于两车稀浆混合料的衔接。
微表处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在云南水麻高速公路微表处路面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案,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此介绍给大家进行共勉。
关键词:微表处;路面病害;处理;维修一、微表处概念及特点1、微表处概念:微表处是采用专用设备将改性乳化沥青、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材料车载拌和并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薄层路面层。
微表处是一种表面封层型的预养护技术,七十年代在欧洲出现,如今已经成为欧、美等许多国家高等级公路的主要养护手段之一。
2、微表处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情况,选择科学的、经济的养护方法和养护时间,是道路养护工作的核心。
预防性养护是为了保护路面,防止路面轻微病害的进一步恶化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为目的的养护作业。
预防性养护适用于没有发生损坏,或只有轻微缺陷与病害迹象的路面。
3、微表处特点:1)、针对性强:对恢复、保持路面运营功能,防止路面水下渗,增加路面磨擦系数有明显的功效,有效的延缓路面的大、中修时间;2)、社会效益明显:可以单道施工不需要整幅封闭交通,施工周期短开放交通快,对道路的运营影响小;3)、节能、环保减排:在常温环境下用乳化沥青施工,相对热拌沥青料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施工时没有溶剂和气体排放;4)、经济效益明显:国内外实践已反复验证,采取预养护技术可大大节省养护费用,而且微表处的单价也相对低廉,可节省养护资金;5)、缺点:施工结束开放交通初期,行车时车内的路面反射噪音较大。
二、工程简介我公司负责水麻高速公路微表处路面施工。
水麻高速公路起于水富县城南端伏龙口,连接四川宜宾~云南水富高速公路,止于麻柳湾,与麻柳湾至昭通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相接。
路线全长135.5756千米(K303+000-K438+348),全程采用微表处养护施工。
全线按山岭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60千米/小时,路基宽22.5米,行车道宽4×3.5米。
所经地区最低海拔275米(路线起点伏龙口处),最高海拔1207米(凉风凹隧道K47+760出处),相对高差932米。
微表处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通病分析一、微表处技术施工的定义微表处是指在道路中间、路侧和交叉口等常见地点设置的电子交通标志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为驾驶员提供道路交通信息,指引车辆行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微表处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微表处技术施工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质量管理制度针对微表处技术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规范施工流程。
2.技术方案评审在进行微表处技术施工前,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实施方案。
3.材料选用对于微表处技术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要求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施工技术在微表处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应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比如在进行微表处地面标线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施工质量,保证道路标线的直线度、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5.设备使用在微表处技术施工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安全规定,并经过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三、微表处技术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尽管微表处技术施工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表处技术施工质量病症:1.地面标线不平整在进行微表处地面标线施工时,常会出现标线不平整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艺不规范或设备不足造成的。
2.设备故障在微表处技术施工中,设备故障也是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设备骤停、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3.工序误操作由于人为因素或施工工艺不规范,常常出现工序误操作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4.施工进度不同步在进行微表处技术施工时,要与其他工程项目进行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同步,否则容易造成质量问题。
四、在微表处技术施工中,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也需要关注常见的质量问题和病症,及时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施工流程,提升施工质量。
微表处施工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微表处是一种新兴的道路养护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养护技术施工繁琐、功效低、成本高的局面,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施工期间可根据路面损坏程度进行一层或多层摊铺,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使沥青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
采用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可节省50%以上的工程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
[关键词] 微表处施工工艺预防性养护微表处是一种新兴的道路养护技术,是乳化沥青稀浆罩面的高级形式,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城市干线、机场道面等高等级路面的养护中。
近年来在我国的路面轻度车辙等的早期修护和新建路面的抗滑磨耗层中广泛应用。
不需碾压,可短时间开放交通的优势为施工单位和养护单位所青睐。
本文将就微表处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做以论述。
1.微表处的优势及应用微表处所使用的材料,决定了它独具的优势。
改性沥青和水泥共同作为粘结材料和矿物集料混合后,能够形成新物质,一种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其特点是刚柔并济,抗滑、耐磨。
该技术具有加速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和强度形成,比传统施工节约了很多强度形成的时间,减少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另外改型乳化沥青和水泥的固化,可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增强混合料的强度。
同时还具有有机与无机料结合后的双重特点。
该项技术在国外主要用于预防性养护,我国引进后更多地用于修补性路面养护中。
施工中应用改性乳化沥青、100%轧碎集料、矿物填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料,对出现病害的路面进行填补。
填补中应使用专用摊铺设备一次性完成。
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养护技术施工繁琐、功效低、成本高的局面,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施工期间可根据路面损坏程度进行一层或多层摊铺,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使沥青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
采用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可节省50%以上的工程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
2.以微表处的高质量保证其应用前景2.1微表处的广泛应用微表处的核心技术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
d.机器行走速度过快,与稀浆混合料的产出量不协调,导致摊铺槽中缺料而形成纵向边界缺陷。
e.障碍物对纵向接缝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高出路面2cm以上的窨井盖,操作手为了避开这些障碍物,不得不摆动或轻抬摊铺槽,而造成纵缝弯曲、跑浆。
(2)横向接缝易出现的缺陷每一车料在摊铺开始时,混合料的稠度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外观效果往往不理想,它在接头处有很高的凸起和补丁状的多余材料。
5、边缘不整齐、平滑封层边缘常见的缺陷是边线曲折不齐,横断面不均匀和跑浆、漏浆。
(1)稀浆混合料过稀造成边缘处跑浆、漏浆形成不整齐的边线。
(2)施工中没有设导向线,或司机操作不当,过度转向。
(3)障碍物对边缘的影响:路边行道树伸向路中过低的大的分枝,封层施工中的机器不得不避开其而绕行造成封层面边缘的弯曲。
再如路边向路中倾斜或躺倒的侧石,使操作手不得不摆动摊铺槽而造成边缘曲折。
(4)摊铺槽两侧的橡胶挡板硬物划破造成的漏浆。
6、泛油泛油也是微表处常见的病害和缺陷,通常在通车一定时间后出现,常见的原因有以下4点(1)设计油石比过大。
稀浆混合料设计油石比必须根据当地的气温、交通量、原路面状况和材料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认真科学的混合料设计,切忌照搬照抄。
(2)封层机标定或设计有误。
施工前必须根据材料的比重和摊铺机的标定结果,将设计出的各组分材料质量百分比换算成摊铺车的设定。
因此,摊铺机的标定和设定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混合料实际油石比能否与设计油石比相符。
(3)稀浆混合料过稀,或在炎热天气施工为延缓破乳时间加大了用水量,使粗细料离析,含沥青量多的细料泛到铺层表面,在表面形成富油带,导致日后的泛油。
微表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微表处技术作为高速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近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微表处是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施工工艺,不是任何一个施工队伍轻易掌握的,施工队伍参差不齐的现状使得有些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微表处心存疑虑。
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比较好的预期质量,不仅需要一整套良好的设备、熟练的技术人员,更重要的需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拿出来与业界同行交流探讨,期望微表处施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真正让微表处普遍作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方式成为现实。
微表处作为路面结构中最表面的一层,直接影响行车的舒适度和美观,所以控制好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1表观不均匀(1)中间表观细两边表观粗一般在原路面存在较严重的车辙路段出现得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厚度大的地方因粗骨料下沉而表观偏细,厚度小的地方因粗骨料裸露在表面而表现偏粗。
车辙深度越大,这种现象也就越明显。
另外还有机械本身的因素,摊铺箱螺旋分料器向两边分料时,粗骨料容易分到两边,中间细料偏多,这在使用偏粗级配料的情况下更明显。
出现这种情况属正常情况.(2)一边表观粗一边表观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说明两边厚度不均匀,细的一边可能太厚,也有可能粗的一边太薄造成粗骨料滑动形成不正常的粗糙面。
解决办法就是时刻根据原路面的变化调整两边以及中间摊铺厚度。
(3)每车摊铺的表观不一致经常看到微表处路段以接缝处为界,有不同的表观。
出现这种问题有级配料变化的可能,即一车与另一车有差别。
解决的办法是要求生产级配料尽可能均匀,另外装载机司机的经验也很重要,成堆的石料肯定有离析现象,装车时注意不要只从一个地方装,要从粗细不同的部分取料。
也有可能是水量控制的不同.水量过小,产生表面粗糙,水量过大,表面比较细密,所以要根据气温、路面情况适时调整水量。
2光路板有的微表处路面摊铺当时,外观均匀一致,让经验不足的人一看感觉非常漂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车碾压,表现出构造深度小,迎着阳光看有亮光,谷称“光板路”.本来微表处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高原路面的抗滑性能,所以产生“光板路”是不允许的。
微表处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分析摘要:微表处施工质量受到多因素影响,通过分析微表处施工过程中和开放交通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施工工艺,微表处施工质量的表现形式也就不一样,为了解决微表处施工质量问题,研究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十分重要。
关键词:微表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微表处施工质量受到多因素影响,施工质量的优劣与材料质量的好坏以及施工技术的高低都有一定的关联。
微表处施工质量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着不同的原因,应有适合的处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1.微表处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微表处所用的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路面表观类,接缝处理类,封层纵向边界缺陷、摊铺厚度不足等。
1)路面表观类问题路面表观类问题有表面不平整、摊铺不均匀、路表刮痕和波浪等,可能的原因有:①乳液破乳速度过快,部分结团的混合料在摊铺槽的拖动下形成划痕,或者摊铺槽的橡胶刮板不清洁而造成划痕;②集料中含有大量的超大粒径颗粒,施工时通过刮板时不畅,被橡胶刮板拖动一小段距离后才被挤出,刮出一道道痕迹,如果处理不及时该处将成为永久性缺陷。
③综合因素。
摊铺箱刮板为了跨过超大粒径矿料、混合料团等“障碍物”,刮板时仰时俯,引起铺筑路面形成大量的横向波纹、刮痕、摊铺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微表处的表观美观。
④混合料过稀也会导致摊铺不均匀,稠度过稀的混合料流动性特别好,摊铺到路面上以后,混合料流淌到路面以外,导致混合料损失,最终形成摊铺不均匀的现象。
2)接缝处理类问题微表处施工中接缝处理类问题主要有纵向接缝不美观、横向接缝衔接不好、两幅纵向搭接过高等,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不规范、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练、施工机械缺陷以及混合料稠度过稀等。
横向接缝对接处理,将前一施工段末端整平、清扫干净,用0.5m×4m油毛毡将前一施工段末端覆盖,留出原罩面3~5cm,保证油毛毡两端与封层材料层边缘平齐。
接缝处理完毕以后迅速用橡胶耙、铁铲等工具进行人工找平,清除废料。
微表处施工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微表处是一种新兴的道路养护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养护技术施工繁琐、功效低、成本高的局面,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施工期间可根据路面损坏程度进行一层或多层摊铺,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使沥青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
采用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可节省50%以上的工程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
[关键词] 微表处施工工艺预防性养护
微表处是一种新兴的道路养护技术,是乳化沥青稀浆罩面的高级形式,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城市干线、机场道面等高等级路面的养护中。
近年来在我国的路面轻度车辙等的早期修护和新建路面的抗滑磨耗层中广泛应用。
不需碾压,可短时间开放交通的优势为施工单位和养护单位所青睐。
本文将就微表处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做以论述。
1.微表处的优势及应用
微表处所使用的材料,决定了它独具的优势。
改性沥青和水泥共同作为粘结材料和矿物集料混合后,能够形成新物质,一种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其特点是刚柔并济,抗滑、耐磨。
该技术具有加速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和强度形成,比传统施工节约了很多强度形成的时间,减少了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另外改型乳化沥青和水泥的固化,可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增强混合料的强度。
同时还具有有机与无机料结合后的双重特点。
该项技术在国外主要用于预防性养护,我国引进后更多地用于修补性路面养护中。
施工中应用改性乳化沥青、100%轧碎集料、矿物填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料,对出现病害的路面进行填补。
填补中应使用专用摊铺设备一次性完成。
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养护技术施工繁琐、功效低、成本高的局面,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施工期间可根据路面损坏程度进行一层或多层摊铺,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使沥青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
采用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可节省50%以上的工程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
2.以微表处的高质量保证其应用前景
2.1微表处的广泛应用
微表处的核心技术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
广泛应用与旧沥青路面养护罩面,具有防水、抗滑、耐磨的特点。
主要应用在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两方面。
对新铺的路面加铺微表处,预防雨水、日光造成的老化与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微表处填补车辙,进行并病害处理。
2.2规范的施工可保证微表处质量
2.2.1施工前的洒水
夏季施工时,天气过于干燥炎热,路表温度较高,不经过处理直接施工,难以保证稀浆的稳定性,所以摊铺前要对原路面进行预洒水,起到湿润预展路面的作用,保证施工质量,能够确保稀浆对原
路面的粘结度和稳定性。
市场上使用的稀浆封层机都带有预洒水系统,施工期间只要打开即可。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自动洒水,那么可采取其他方式洒水,但要适度和适量,保证施工路面无积水,之后马上开始摊铺,还能延缓沥青的破乳时间。
2.2.2处里好横纵接缝
道路施工中的接缝处理历来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论是新路和旧路,接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外观和行车的舒适性,是微表处施工时的一个明显困难。
微表处的纵向接缝都与摊展方向平行,是和行车方向一致的接缝,最直接影响微表处的外观效果,它是影响微表处封层总体美观的重要方面。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应先洒预湿水,有助于2辆车稀浆混合料的连接。
施工时应避免搭接过度,如果接缝处有凸起,用橡胶刮耙处理,然后扫除多余的刮料,但要注意刮平应在未破乳时迅速刮平。
横向接缝过密会影响外观和平整度。
微表处的横向接缝作成对接接缝的形式效果更好。
在起点处,当摊铺箱的全宽度上都布有稀浆时,应稍放慢速度前进,低速缓慢前移,能够减少箱内积料过多而产生起拱现象,从而减少横向接缝的产生,对于避免不了的接缝要处理好接头,必须保证接头的平整,当一车铺完后,应用铁锹铲齐接头,避免起拱发生,提高接缝的施工水平。
横向接缝的质量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因为横向接缝对于防止水分下渗有一定的阻止作用,而且良好的接缝也使外观效果更佳。
2.2.3混合料的加水量控制
混合料中加水量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摊铺后的效果。
把石料和乳化沥青拌和,适度加水,能够令混合料成为稳定的稀浆。
微表处施工时,稀浆机械作业的外加水量应控制在允许范围的中值,不能过多,否则会延长破乳时间,造成流淌或大块亮斑现象。
适中的加水量才能确保稀浆的稳定性。
2.2.4预防乳化沥青过快破乳
微表处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的破乳速度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好破乳时间,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破乳时间过早,稀浆混合料会出现沥青结团,厚薄不均、刮痕等现象,不利于结构间的粘结和稳固。
如果破乳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质量,影响成型时间。
影响乳化沥青破乳时间的因素很多:乳化剂、石料、温度、水量都是影响破乳速度因素。
乳化剂用量越大,破乳速度越慢;石料中含有的矿粉越多,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越快;乳液和环境的温度越高,破乳速度越快。
2.2.5 处理好微表处的表面
避免划痕的产生。
如果集料中级配不均匀,有超大粒径颗粒卡在刮板下,摊铺的拖动中会形成很长的划痕。
或者未摊铺的混合料破乳结团,施工时落进混合料中,卡在刮板下形成拖动划痕。
如果刮板留有硬结的混合料,也会在摊铺时形成多条划痕。
避免出现划痕的做法是保证集料的质量,首先堆放集料的场地要洁净,地面要硬化,施工前筛除过大的粒径。
及时清理摊展槽,用捏刀将橡胶刮板
上残留的混合料刮净,或用喷火器烘烤,然后再刮。
及时清理掉入混合料中的大块结料。
2.2.6微表处的摊铺技术
微表处的摊铺技术是关键一环,合格的混合料和高性能的机械设备是保证摊铺质量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摊铺是具有较好外观和坚固性的前提。
微表处混合料要有很好的成浆状态,才能保证摊铺的均匀和平整,进而保证坚固性和稳定性。
如成浆不好,那么就会导致在螺旋布料器输送过程中出现粗骨料轻易下沉的现象,造成中间粗两边细的后果。
2.2.7微表处脱粒的处理
预防路面的脱粒现象发生,避免低温时微表处的施工;保证最基本的摊展厚度和混合料稠度;如果原路面过于光滑,不能和稀浆充分粘合,可实施两层摊铺。
3.微表处存在的问题
车行噪音大是微表处施工路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车内车外都有噪音,车内噪音主要来自轮胎和路面的摩擦,与路面的粗糙有一定关系。
虽然微表处有降噪的特性,但是构造深度大了,轮胎碾过凹凸路面,导致弹性震动噪声,从增大车外噪声。
4.降低微表处噪声的措施
合理调整集料的级配曲线,在保持传统微表处集料级配曲线时,可以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关键筛孔,保证集料的组成更加均匀、连续。
另外根据路面的病害情况,合理确定摊铺厚度,保
证摊铺厚度和集料级配相协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胡昌斌.沈大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养护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j].公路,2002,(3).
[3]张启云,李殿双.微表处沥青路面封层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