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xxxxA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操作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6
ctb gs driver 资料编号:zl-10-808-ibcn本产品在改进的同时,资料可能有所变动,恕不另行通知地址: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镇王各庄产业基地电话:010-********传真:010-********24小时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888-9055ctb technology 经销商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b gs driver资料编号:z l-10-808-i b c n beijing ctb technology & stocking co.,ltd.gs driver使用说明书交流伺服主轴驱动器型号:bksc-□□□□gs 400v 级 1.5~160kw (2.5~200kva)请将此使用说明书,交给最终用户,并妥善保存ctb technology 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序 言感谢您惠购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是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高品质、多功能、低噪音的交流伺服驱动器。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是交流感应电机(i M)的伺服驱动器,可对普通交流感应电机和变频电机的位置、转速、加速度和输出转矩方便地进行控制,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的研制成功为传动控制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核心采用32位c P U,实现对电机全数字控制。
使交流感应电机具有和同步电机、直流电机一样的调速特性。
是机械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电气传动产品。
GS 系列通用伺服驱动器,是根据自动化领域,针对位置、速度、力矩控制要求而开发,是机床、纺织、塑机、造纸及各种自动化流水线等运动控制领域的首选产品。
在使用GS 系列伺服驱动器之前,请您仔细阅读该手册,以保证正确使用。
错误使用可能造成驱动器运行不正常、发生故障或降低使用寿命,乃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使用前应反复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使用。
本手册为随机发送的附件,务必请您使用后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对驱动器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使用。
ctb gs driver 资料编号:zl-10-808-ibcn本产品在改进的同时,资料可能有所变动,恕不另行通知地址: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镇王各庄产业基地电话:010-********传真:010-********24小时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888-9055ctb technology 经销商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b gs driver资料编号:z l-10-808-i b c n beijing ctb technology & stocking co.,ltd.gs driver使用说明书交流伺服主轴驱动器型号:bksc-□□□□gs 400v 级 1.5~160kw (2.5~200kva)请将此使用说明书,交给最终用户,并妥善保存ctb technology 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序 言感谢您惠购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是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高品质、多功能、低噪音的交流伺服驱动器。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是交流感应电机(i M)的伺服驱动器,可对普通交流感应电机和变频电机的位置、转速、加速度和输出转矩方便地进行控制,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的研制成功为传动控制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核心采用32位c P U,实现对电机全数字控制。
使交流感应电机具有和同步电机、直流电机一样的调速特性。
是机械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电气传动产品。
GS 系列通用伺服驱动器,是根据自动化领域,针对位置、速度、力矩控制要求而开发,是机床、纺织、塑机、造纸及各种自动化流水线等运动控制领域的首选产品。
在使用GS 系列伺服驱动器之前,请您仔细阅读该手册,以保证正确使用。
错误使用可能造成驱动器运行不正常、发生故障或降低使用寿命,乃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使用前应反复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使用。
本手册为随机发送的附件,务必请您使用后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对驱动器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使用。
资料编号SICP S800000 45C用户手册设计²维护篇模拟量电压²脉冲序列指令型/旋转型©-V系列伺服单元SGDV伺服电机SGMJV/SGMAV/SGMPS/SGMGV/SGMSV/SGMCSAC伺服驱动器概要面板操作器接线和连接试运行运行调整辅助功能(Fn□□□监视显示(Un□□□全闭环控制故障诊断附录版权所有© 2007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未经本公司的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或复制本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iii请事先务必阅读本手册是对©-V 系列伺服单元的设计、维护所需的信息进行说明的手册。
进行设计、维护时,请务必参照本手册,正确进行作业。
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查阅。
除本手册外,请根据使用目的阅读下页所示的相关资料。
本手册使用的基本术语如无特别说明,本手册使用以下术语。
关于重要说明对于需要特别注意的说明,标示了以下符号。
本手册的书写规则在本手册中,反信号名(L 电平时有效的信号通过在信号名前加(/来表示。
<例>S-ON 书写为/S-ON。
基本术语意义伺服电机©-V 系列的SGMJV、SGMAV、SGMPS、SGMGV、SGMSV、SGMCS (直接驱动型伺服电机伺服单元©-V 系列的SGDV 型伺服放大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与伺服放大器的配套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和上位装置以及外围装置配套而成的一套完整的伺服控制系统模拟量²脉冲型伺服单元的接口规格为模拟量电压²脉冲序列指令型M-ⅠⅠ型伺服单元的接口规格为MECHATROLINK-II 通信指令型²表示说明中特别重要的事项。
也表示可能会引起警报等,但还不至于造成装置损坏的轻度注意事项。
iv©-V 系列的相关资料请根据使用目的,阅读所需的资料。
资料名称机型和外围设备的选型想了解额定值与特性进行系统设计进行柜内安装与接线进行试运行进行试运行²伺服调整进行维护和检查©-V 系列用户手册设定篇旋转型(资料编号∶ SICPS80000043AC 伺服驱动器©-V 系列综合样本(资料编号∶ KACPS80000042©-V 系列用户手册数字操作器操作篇(日文版(资料编号∶ SIJPS80000055©-V 系列AC 伺服单元SGDV安全注意事项(资料编号∶ TOBPC71080010© 系列数字操作器安全注意事项(资料编号∶ TOBPC73080000AC 伺服电机安全注意事项(资料编号∶ TOBPC23020000v与安全有关的标记说明本手册根据与安全有关的内容,使用了下列标记。
ctb gs driver 资料编号:zl-10-808-ibcn本产品在改进的同时,资料可能有所变动,恕不另行通知地址: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镇王各庄产业基地电话:010-********传真:010-********24小时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888-9055ctb technology 经销商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b gs driver资料编号:z l-10-808-i b c n beijing ctb technology & stocking co.,ltd.gs driver使用说明书交流伺服主轴驱动器型号:bksc-□□□□gs 400v 级 1.5~160kw (2.5~200kva)请将此使用说明书,交给最终用户,并妥善保存ctb technology 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序 言感谢您惠购北京超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是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高品质、多功能、低噪音的交流伺服驱动器。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是交流感应电机(i M)的伺服驱动器,可对普通交流感应电机和变频电机的位置、转速、加速度和输出转矩方便地进行控制,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的研制成功为传动控制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
G S 系列伺服驱动器核心采用32位c P U,实现对电机全数字控制。
使交流感应电机具有和同步电机、直流电机一样的调速特性。
是机械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电气传动产品。
GS 系列通用伺服驱动器,是根据自动化领域,针对位置、速度、力矩控制要求而开发,是机床、纺织、塑机、造纸及各种自动化流水线等运动控制领域的首选产品。
在使用GS 系列伺服驱动器之前,请您仔细阅读该手册,以保证正确使用。
错误使用可能造成驱动器运行不正常、发生故障或降低使用寿命,乃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使用前应反复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使用。
本手册为随机发送的附件,务必请您使用后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对驱动器进行检修和维护时使用。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使用说明书浙江卧龙伺服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5月10注意:·本驱动器电源为三相或单相交流220V,推荐使用三相隔离变压器。
驱动器不能直接接交流380V,否则会造成驱动器损坏;·端子排U、V、W端子必须与电机A、B、C相接线一一对应;·本手册内容适用于驱动器软件V1.00及以上版本目录第1章 规格--------------------------------------------------------1 1.1 伺服驱动器规格 ---------------------------------------------1 1.2 伺服驱动器尺寸 ---------------------------------------------2 第2章 安装与接线 -------------------------------------------------32.1 安装与接线--------------------------------------------------32.1.1 安装场合-----------------------------------------------3 2.1.2 安装方法-----------------------------------------------4 2.2 标准连线----------------------------------------------------52.2.1 位置控制-----------------------------------------------52.2.2 速度控制-----------------------------------------------62.2.3 转矩控制-----------------------------------------------7 2.3 配线规格----------------------------------------------------8 2.4 配线方法----------------------------------------------------8 2.5 注意事项----------------------------------------------------8 第3章 接口--------------------------------------------------------83.1 外部端子----------------------------------------------------9 3.2 控制信号输入/输出端子 CN1-----------------------------------9 3.3 编码器信号输入端子 CN2--------------------------------------9 3.4 接口端子配置-----------------------------------------------12 3.5 输入/输出接口类型------------------------------------------133.5.1 开关量输入接口------------------------------------------133.5.2 开关量输出接口------------------------------------------133.5.3 脉冲量输入接口------------------------------------------143.5.4 模拟输入接口--------------------------------------------163.5.5 编码器信号输出接口--------------------------------------183.5.6 编码器Z信号集电极开路输出接口--------------------------193.5.7 伺服电机光电编码器输入接口------------------------------19 第4章 参数-------------------------------------------------------204.1 参数一览表 ------------------------------------------------204.2 型号代码参数与电机对照表------------------------------------29 第5章 保护功能---------------------------------------------------305.1 报警一览表-------------------------------------------------305.2 报警处理方法-----------------------------------------------31 第6章 显示与键盘操作---------------------------------------------356.1 第1层-----------------------------------------------------356.2 第2层-----------------------------------------------------366.2.1 监视方式------------------------------------------------366.2.2 参数设置------------------------------------------------37 6.2.3 参数管理------------------------------------------------38 6.2.4 速度试运行----------------------------------------------39 6.2.5 JOG运行------------------------------------------------ 39 第7章 运行-------------------------------------------------------407.1 接地-------------------------------------------------------40 7.2 工地时序---------------------------------------------------40 7.2.1 电源接通次序--------------------------------------------40 7.2.2时序图---------------------------------------------------417.3 注意事项---------------------------------------------------42 7.4 试运行-----------------------------------------------------427.4.1 运行前的检查--------------------------------------------427.4.2 通电试运行----------------------------------------------43 7.5 位置控制模式的简单接线运行---------------------------------44 7.6 速度控制模式的简单接线运行---------------------------------467.7 转矩控制方式的简单接线运行---------------------------------487.8 调整-------------------------------------------------------49 7.8.1 基本增益调整--------------------------------------------49 7.8.2 基本参数调整图------------------------------------------50 7.9 常见问题---------------------------------------------------50 7.9.1 恢复缺省参数--------------------------------------------50 7.9.2 频繁出现Err-15、Err-30、Err-32报警---------------------51 7.9.3 出现Power灯不能点亮现象--------------------------------51 7.10 相关知识---------------------------------------------------51 7.10.1 位置分辨率和电子齿轮的设置------------------------------51 7.10.2 位置控制时的滞后脉冲------------------------------------52 第8章 动态电子齿轮使用-------------------------------------------538.1 动态电子齿轮使用-------------------------------------------53 8.1.1 简要接线------------------------------------------------53 8.1.2 操作----------------------------------------------------53第一章 规格1.1 伺服驱动器规格型号 WLSA-05WLSA-10WLSA-20WLSA-15输入电源 单相或三相 AC220V -15~+10% 50/60Hz 三相 AC220V-15~+10% 50/60Hz温度 工作:0~40ºC 存贮:-40ºC~50ºC湿度 40%~80%(无结露) 使用环境大气压强 86~106kpa控制方法 ① 位置控制 ② 速度控制 ③ 转矩控制 ④ JOG 运行 再生制动 内置或外置 速度频率响应 200Hz 或更高速度波动率 <±0.03(负载0~100%);<±0.02(电源-15~+10%) (数值对应于额定速度) 调速比1:5000 特性脉冲频率 ≤500KHz控制输入① 输入使能 ② 报警清除 ③ CCW 驱动禁止 ④ CW 驱动 禁止 ⑤ 偏差计数器清零/速度选择1/零速箝位 ⑥ 指令 脉冲禁止/ 速度选择2 ⑦ CCW 转矩限制 ⑧CW 转矩限制 控制输出① 伺服准备好 ② 伺服报警 ③ 定位完成/速度到达④ 机械制动释放 ⑤ 转矩限制中 ⑥ 零速检出 输入方式① 脉冲+符号 ② CCW 脉冲/CW 脉冲 ③ 两相 A/B 正交脉冲 电子齿轮1/50--50 位置控制反馈脉冲2500线/转速度控制 4种内部速度和模拟速度外部控制 监视输出 转速、电机转矩、电机电流保护功能 超速、主电源过压欠压、过流、过载、制动异常、 编码器异常、控制电源异常、位置超差等 通讯功能 Windows 界面下参数设定,运行操作,状态监视 适用负载惯量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 尺寸规格L W H s e f d WLSA-20、15 机械 安装 WLSA-05、101. 2 伺服驱动器尺寸图1.1 WLSA-20尺寸图第二章 安装与接线2.1安装与接线2.1.1 安装场合(1)电气控制柜内的安装电气控制柜内部电气设备的发热以及控制柜内的散热条件,伺服驱动器周围的温度将会不断升高,所以在考虑驱动器的冷却以及控制柜内的配置情况,保证伺服驱动器周围温度在55ºC以下,相对湿度90%以下。
1.系统描述...................................................................................................................................- 3 -1.1系统布局图.......................................................................................................................................................- 4 -1.2基本原理...........................................................................................................................................................- 5 -1.3设备说明...........................................................................................................................................................- 6 -1.3.1电动缸DEMxB...........................................................................................................................................- 6 -1.3.2接线盒和电缆..........................................................................................................................................- 8 -1.3.3ACV9BR伺服驱动器...............................................................................................................................- 10 -2.技术规格....................................................................................................................................- 16 -2.1电动缸特性.....................................................................................................................................................- 16 -2.2伺服驱动器的技术特性.................................................................................................................................- 18 -2.3附属设备的技术规格.....................................................................................................................................- 20 -2.3.1主电源变压器........................................................................................................................................- 20 -2.3.2再生电阻RRC.........................................................................................................................................- 20 -2.3.3外部过滤器EFBR...................................................................................................................................- 21 -3.安装和接线.............................................................................................................................- 22 -3.1电动缸在塞棒机构上的安装.........................................................................................................................- 22 -3.1.1塞棒机构的准备....................................................................................................................................- 22 -3.1.1.1 塞棒机构固定件的图纸.....................................................................................................................- 22 -3.1.1.2 DEM电动缸在塞棒机构上的正确安装..............................................................................................- 23 -3.1.1.3塞棒机构间隙和阻力的检查..............................................................................................................- 24 -3.1.2电动缸的安装........................................................................................................................................- 26 -3.1.3塞棒的安装............................................................................................................................................- 27 -3.1.4隔热保护................................................................................................................................................- 28 -3.2.1接线盒JB9BR的安装说明.....................................................................................................................- 30 -3.2.2电缆说明................................................................................................................................................- 30 -3.2.3接线推荐规范和CE标准.......................................................................................................................- 32 -3.2.3.1 屏蔽线的接地.....................................................................................................................................- 32 -3.2.3.2 内部金属导体之间的连接.................................................................................................................- 32 -3.2.3.3 接线盒内的电缆连接.........................................................................................................................- 33 -3.2.3.4 驱动器侧的电缆连接.........................................................................................................................- 34 -3.2.4热区电缆的连接....................................................................................................................................- 35 -3.3驱动器ACV9BR的安装和接线.......................................................................................................................- 36 -3.3.1尺寸........................................................................................................................................................- 36 -3.3.2安装、定位和冷却................................................................................................................................- 37 -3.3.3电源的连接............................................................................................................................................- 39 -4.操作........................................................................................................................................- 40 -4.1手动模式.........................................................................................................................................................- 40 -4.2远程工作模式.................................................................................................................................................- 41 -4.3自动模式.........................................................................................................................................................- 41 -4.4塞棒关闭和安全装置.....................................................................................................................................- 42 -4.4.1塞棒关闭................................................................................................................................................- 42 -4.4.2断开电机电源(可选项).....................................................................................................................- 42 -4.5运行故障的处理.............................................................................................................................................- 43 -5.维护........................................................................................................................................- 44 -5.1检查周期.........................................................................................................................................................- 44 -5.2电动缸的检查和维护.....................................................................................................................................- 45 -5.3推荐的备件.....................................................................................................................................................- 49 -5.4伺服驱动器的故障代码.................................................................................................................................- 53 -5.5故障的数字输出代码.....................................................................................................................................- 57 -5.6驱动器复位和状态显示.................................................................................................................................- 58 -5.7没有报警显示时的故障排除.........................................................................................................................- 59 -6.辅助设备.................................................................................................................................- 61 -6.1DEM系列电动缸的测试台..............................................................................................................................- 61 -6.2塞棒机构MQS..................................................................................................................................................- 61 -1.系统描述SERT的塞棒执行器系统用于控制塞棒和塞棒机构的位置,以控制流入结晶器的钢水的流量。
前言感谢您购买并使用BONMET伺服驱动器,本使用说明书将主要为您介绍以下内容:●伺服驱动器的组成说明●伺服驱动器的安装与检查●伺服驱动器的所有参数说明●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功能以及调整方法●故障处理方法●检测与维护在使用前,谨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同时,请您在熟读本产品安全注意事项的基础上使用。
此外,请将它妥善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便随时查阅。
如果您在使用上仍有问题,请咨询本公司客服中心寻求技术支持。
安全注意事项●防止触电危险·接线或检测之前,请确认电源处于OFF状态。
●防止火灾注意·不要将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制动电阻安放在易燃物质上或靠近易燃物质。
●接线注意·请确认交流主回路电源的电压与驱动器器的额定电压是否一致。
●运行和调试注意·散热片及制动电阻因高温请勿触摸。
●其他注意第一章型号与规格1.1产品确认产品到货后,为了防止本产品在购买与配送过程中的疏忽,请就以下项目进行确认。
●到货产品是否与您订购的产品型号一致:参阅下节的型号说明,分別检查伺服电机与伺服驱动器上铭牌上的产品型号。
●伺服电机的旋转轴是否运行顺利:能用手轻轻转动则属正常,但是带失电制动器的电机则无法用手拧动电机轴。
●是否有损坏的地方:请察看外观,检查有无因运输而造成的损伤。
如有任何上述情况发生,请与厂家或者代理商联系。
1.2铭牌与型号说明1.2.1伺服电机●铭牌说明图1-1 伺服电机铭牌说明●型号说明图1-2伺服电机型号说明1.2.2 交流伺服驱动器 ● 铭牌说明图1-3 交流伺服驱动器铭牌说明● 型号说明图1-4交流伺服驱动器型号说明1.3 产品简介 1.3.1 伺服电机● 直插式连线旋转伺服电机(42系列,60系列,80系列)图1-5直插式连线旋转伺服电机各部分名称●旋钮式连线旋转伺服电机(110系列,130系列,150系列)图1-6 旋钮式连线旋转伺服电机各部分名称●正转(CCW)反转(CW)博美德伺服电机运转方向定义为:面对电机轴,CCW(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CW(顺时针)方向为反方向。
1.SA系列交流伺服简介SA系列数字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器(以下简称伺服驱动器)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DSP 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电机的位置、转速、转矩进行数字化智能控制。
该伺服驱动器不仅可靠性高、性能优异,而且可以通过设定用户参数,对系统进行任意组态。
例如:可以组成位置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转矩控制系统等。
1.1SA系列交流伺服的使用方法1.1.1 速度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的伺服驱动器标准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在上位机侧组成位置控制环。
在上位机中,进行位置指令和位置反馈的比较操作,即进行位置环调节的计算,输出模拟速度指令给伺服驱动器。
伺服驱动器接收上位机的模拟速度指令,进行速度环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上位机的位置反馈可以是伺服驱动器输出的电机编码器信号,也可以是安装在机械上的直线位置测量信号(例如光栅尺、磁栅尺、感应同步器等),即可以组成位置全闭环系统。
1.1.2 位置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的伺服驱动器标准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上位机进行完定位及插补计算后,将位置指令以脉冲串的形式传送给伺服驱动器,由伺服驱动器进行位置指令和位置反馈的比较操作,即进行位置环调节的计算。
这种形式的伺服驱动器包含了位置控制环。
作为位置指令的脉冲串,可以是下面的任一种,在伺服驱动器侧可以通过设定用户常数进行选择:1)符号位+脉冲列2)具有90°相位差的两相脉冲序列3)正转脉冲序列+ 反转脉冲序列1.2 SA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内置功能SA系列伺服控制器的内置功能说明如下:1)控制方式转换通过数字操作器设定用户常数,可以使伺服驱动器工作于位置控制方式或速度控制方式。
为了防止误操作,在伺服电机运行时(伺服使能状态),不能改变控制方式。
2)再生能量处理功能伺服驱动器内置再生能量处理电路和再生制动电阻。
当伺服电机起制动频繁或负载惯量过大时,则必须使用外置再生制动电阻。
3)能耗制动功能在伺服驱动器断电、伺服驱动器故障时,电机处于不受控状态。
2010.01.08(0.4~160kw)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Gs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是目前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交流伺服产品。
该产品设计超前,功能齐全,应用广泛,是各种机械控制首选的驱动产品。
Gs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实现了感应电机的全闭环伺服控制,集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转矩控制于一体。
内置的可编程(plc)逻辑控制模块,完全可以取代小型plc控制单元,使电气控制系统更简洁,降低系统的设计成本和硬件成本,使系统运行更可靠。
现场可编程的运动控制语言使设备的调试更方便灵活,周期大大缩短。
内置的多个运动控制程序可由用户根据机械设备的类型和不同控制方案自由选择,使设备的控制更趋于专业化和专机化。
Gs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接口丰富,操作简便,标准应用可免调试,给机械设计工程师的选型、设计、调试等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方便地与国内外各大知名品牌的数控系统及plc系统接口,使您的机械设计更灵活,充分张显竞争优势。
Gs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作为大功率的伺服驱动单元,在重型机床的坐标轴控制、印刷设备、液压伺服系统、起重设备、拉丝设备等大功率伺服传动应用上,尤显其良好的性价比优势,她完全可以让您的大型机械设备灵活地动起来。
◆ 小功率书本型设计,外形尺寸更小巧◆ 大功率柜式设计,系统集成度更高◆ 安装方便,结构紧凑◆ 节省材料,外观精美◆ 超低速的大扭矩输出◆ 有效地提高负载变化时的动态响应◆ 空载运行时,驱动电流达到最小,最 大限度地实现节能驱动◆ 位置控制,扭矩控制精度更高,◆ 外置压力传感器可应用于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交流感应伺服电机、变频电机(带编码器)、水冷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带编码器)全闭环矢量驱动可以完美地实现精确的:◆ 速度控制◆ 力矩控制◆ 同步位置(角度)控制◆ 主从驱动、电子齿轮功能◆单轴定位等功能除设置常规的数字接口、模似量接口外,还配有:◆ 多功能脉冲输入接口 可配置成正交脉冲,方向脉冲◆ 标准rs422接口◆高速网络接口让机械运动的更灵活Gs标准规格与性能参数驱动器型号说明(以7.5kW为例)软件功能系统接线图(以7.5kW为例)部件选型说明Gs控制接线图 (以7.5kW为例)注意事项◆ 编码器的信号线需采用双绞屏蔽电缆,模拟量输入信号线需采用屏蔽电缆。
版权声明北京和利时电机技术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力说明书的内容参照了相关法律基准和行业基准。
使用产品时,如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内容有疑问,请向购买产品的销售人员咨询,或致电客户服务热线,或致信本公司邮箱。
由于产品的不断更新升级,和利时电机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修改本手册中的产品和产品规格参数等文件的权利,提示客户请使用最新版本的说明书。
和利时电机具有本产品及其软件的专利权、版权和其它知识产权。
未经许可,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复制、制造、加工、使用本产品及其相关部分。
和利时电机具有本说明书的著作权,未经许可,不得修改、复制说明书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版本号 07/2015目录产品概要产品特性 (1)型号命名 (1)产品组成 (1)产品铭牌 (2)技术特性 (2)外形尺寸及重量 (4)安装和接线使用和储运环境 (6)安装注意事项 (6)电源端子-接线与配线 (7)编码器反馈连接器CN3 -接线与配线 (8)电机绕组-接线与配线 (8)接线与配线示意图 (9)输入输出连接器CN2 -接线与配线 (10)通讯连接器CN1 -接线与配线 (15)试运行和操作通电前注意事项 (16)操作和显示 (16)运行设定操作流程JOG试机运行 (20)内部速度模式运行 (21)外部速度模式运行 (22)位置模式运行 (22)转矩模式运行 (23)参数汇总说明参数分类描述 (24)控制参数修改要求 (24)D 状态监控参数 (24)F 控制参数 (25)运行和调整运行前检查 (32)增益调整 (32)故障和解决方法故障显示和解决方法对照表 (33)产品概要MSE 系列伺服驱动器以美国TI 公司最新的32位数字处理芯片(DSP )作为核心控制,采用了先进的全数字电机控制算法,完全以软件方式实现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闭环伺服控制,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可配合多种规格的伺服电机,适应于需要快速响应的精密转速控制与定位控制的应用系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包装机械、造纸机械、塑料机械、纺织机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交流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1.1产品介绍 (1)1.2产品外观 (2)1.3与安全有关的符号说明 (3)1.4警告标志的内容 (4)1.5安全注意事项 (4)1.6到货检查 (7)第二章产品规格2.1 驱动器规格 (8)2.2电机规格 (9)2.3隔离变压器 (14)第三章安装3.1 环境条件 (15)3.2 伺服驱动器安装 (16)3.3伺服电机安装 (18)第四章接线4.1标准接线 (20)4.2端子功能 (22)4.3 I/O 接口原理 (26)4.4 伺服电机接线 (29)第五章显示与操作5.1键盘操作 (31)5.2. 监视方式 (32)5.3 参数设置 (35)5.4 参数管理 (36)5.5 速度试运行.................................................................. .39 5.6 JOG运行.. (39)5.7电机测试 (40)5.8 其它 (40)目录第六章通电运行6.1 电源的连接 (41)6.2 通电试运行 (43)6.3 参数调整 (45)第七章参数7.1 参数一览表 (48)7.2 参数功能 (50)第八章报警与处理8.1 报警一览表 (59)8.2 报警处理方法 (60)第九章常见问题9.1 常见问题报警.............................................................. ..67 9.2 频繁出现Err-15、Err-30、Err-31、Err-32报警.. (67)9.3 型号代码参数与电机对照表 (68)交流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随着交流伺服技术的成熟稳定,产品性能不断提高,适应工业控制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数字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伺服产品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伺服控制替代步进控制已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交流伺服技术已从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轻工机械、网版印刷、包装机械、自动生产线等自动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