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中的美育教育逐渐显出它的位置,我们提倡美育教育,使美育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这是至关重

要的。

【关键词】美育;美;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自身。教师应教会学生主动的在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广泛搜集信息,并学会与

人共享,积极的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其全面成长,注重文理渗透、学科统整,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未来的劳动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如今的美育,整体上还是学科的美育,而非课程的美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研究和实践中学语文课程的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美育,

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回归语文教学特点,走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科教学绩效的必由与首选之路。

在校园生活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使同学们认识到真善美,使美育真正深入人心是十分迫切的。日本学

者斋藤喜博明明确阐述了教育的艺术性:“教师的工作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我们要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强调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审美化语文教学以审美化教学理论为依据,潜心挖掘,把握语文教

学活动中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作为审美的对象,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美与教学外在形式美和谐一致、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创造语文教学美和美的语文教学,综

合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涵养个性等教学任务,使我们的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通过美育研究,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我们所使用的“审美”概念与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审美”概念有一定的联系,更有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学科特征。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语文教学应该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各种情感,语

文教学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浓郁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课文的丰富情感,既感染教师又感染学生,然后教师学生互相感染,这个情感场既有教师对自己职业、对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更有教师自己被课文感染后,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

验的各种情感表现,同时也有被教师和课文所唤起的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课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教学中充满着教与学的成就感、满足感、高峰体

验等高级审美情感。我们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爱、对学生的爱,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去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认识课文所富含的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人性美等,去感受体验课文用语言表达的各种人类情感。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形象性的课程,我们要让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鲜活地活动在语文课堂上,让课文里的鲜活形象栩栩如生地活动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头脑中有鲜活的课文形象活动着,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具有描绘性的教学言语,唤起学生头脑中鲜明表象的生成和形象的活动,这些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不断生成不断变化,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形象思维十分活跃。

具有深厚的思想意蕴的艺术意境不是作者忽然妙笔生花,随意点染出来的,而是长期酝酿、精心构思的结晶,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美是教育活动中特有的教与学互动生成发展式的创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意识、主体感情、主体精神的撞击与闪光。教师以培养主体性的人为根本宗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

发挥教学个性,创造性地加工教学信息,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

语言审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人的生命激情、自由感受,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心灵的解放。师生的生命活动在相互确认与相互创造中生成新的智慧和活力。教师的“教”,显示出人类总体对于个体的终极关怀与期待,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获取生命的升华。

在现实环境中,我们审视语文教学活动、情境、过程、方法,把语

文审美活动看作人的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过程,把语文审美情境看作“人化”了的教育环境,把语文审美过程看作是人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于其中,并且到处都证明着、显现着和发展着人的生命力量的教育、文化环境。

教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实践中的显现。审美化语文教学以其美学方面的感性形象内容来育人的形象思维素质,从而在与智育交叉渗透中与智育育人的抽象思维素质相互作用,优势互补,以

完善和优化人的思维素质结构,并推进到高智商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展示“科学与美学”相融共进的现代美育大趋势。教师淡化“教”的威严,充当“导”的角色,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尽可能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让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满足情感交流、认知活动自主自立的需求,从而在平等广泛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教材的学习。在互动中展开评价:采用好中评劣、全中评缺、多表扬、多鼓励的评价方式,逐渐构建起师生间、学生间互相评价的机制。正确的评价态度和评价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成就动机,进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更积极的学习行为,使教学活动

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形成和谐的动态美。

我们将继续抒写人生志趣,表现亲朋情义,表达对美好生活和理

想人格的追求。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人类面临的与生存有关的诸多问题,如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人口危机等,与人类自己的作为息息相关,因而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也只有靠人类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学会与地球在一起生活”;在人与人

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学会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正因为如此,以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怎样取得动态和谐为中心的审美教育,便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审美意象、审美理想、审美结构、审美机制和审美选择等在人类的生态整合、生命整合、身心整合和人格建构等过程中起全局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