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专题复习训练卷三运动和力科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491.15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二章5——8节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北京时间8月9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拉开战幕。
在首先进行的女子4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名将陈燮霞表现出色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她的成绩为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和总成绩212公斤轻松折桂,同时也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记录。
陈燮霞的体重大约为()A、150牛B、300牛C、450牛D、600牛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买鱼时问鱼有多重,就是指鱼的重力是多少B、任何地方的物体都有重力C、重力的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下D、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下左图)。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4、假如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突然消失了,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静止在路面的汽车无法开动B、人们将无法用手拿东西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D、沿铁轨方向的微风会吹动火车5、对于公式G=mg,正确的理解是( )A、1千克=9.8牛B、物重G与g成正比C、物重G跟m成正比D、物重是物体质量的9.8倍6、下列运动一定要施加力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7、下列图中,哪个图上的两个力是平衡的…………………………( )8、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止运动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做曲线运动9、一只梨放在急速向前行使的列车内的小桌上,车内的乘客突然发现梨向正前方滚动,这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造成的?()A.列车速度变大B.列车速度变小C.列车向左转变D.列车向右转变10、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机连续投下的炸弹在下落过程中的情景。
对此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飞机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B、炸弹具有惯性C、飞机具有惯性D、炸弹与飞机的水平速度几乎相等11、学习了二力平衡知识,小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一定平衡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缘故C、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那么这个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一个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其中一个力消失,则另一个力也随之消失。
第3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速度同步练习题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D.绕地球匀速运动的“北斗”卫星3.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自行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的长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的短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的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的长4.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5. 长江三峡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
郦道远的《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所写船的速度约为( )A.5米/秒 B.10千米/时 C.50千米/时 D.100千米/时6.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 =s t 说明当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D .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7.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是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秒,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秒刹车。
在限速为110千米/时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大约可以减少( )A .3米B .7米C .15米D .25米8. 下列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甲、丁9.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 图像为图中a 、b 、c 三条直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甲一定为s-t图像中的图线aB.甲可能为s-t图像中的图线bC.乙一定为s-t图像中的图线cD.乙可能为s-t图像中的图线a10.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秒内,小明跑得更快C.8秒内,小明的速度是5米/秒 D.8秒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11.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运动快慢,这种运动叫做匀速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运动快慢,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七年级科学〔下〕第三章运动和力测试题一、选择题1.2001年9月11日,恐惊分子利用劫持一架质量为104吨,约载35吨燃油波音757飞机,程度撞击世贸大楼北部塔楼爆炸,使世贸大楼受重创宏大能量是〔〕A.飞机重力势能B.飞机动能C.飞机热能D.燃油燃烧产生热能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细致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3.如图是投掷实心球场景。
以下状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4.以下哪幅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重力方向〔〕5.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试验说明,弹簧受力产生效果与力〔〕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6.如下图,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形变。
假如F1=F3=F4>F2,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力作用点有关图是( )A.图甲和图乙B.图甲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7.a图是一个铅球刚脱离运发动手,b图是撑杆跳高一瞬间,以下说法正确是〔〕A.脱离运发动手后铅球受到重力和一个向前推力a图b图B.撑杆跳高运发动此时受到重力、杆作用力和一个向上推力C.脱离运发动手后铅球是在推力下向前运动,说明运动物体肯定受到了推力D.b图杆被撑杆跳高运发动压弯了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8.运用弹簧秤前,应先调整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视察其量程。
假设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而没有刚好调整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重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是〔〕A.偏小 B.偏大 C.一样 D.不能确定9.F1和F2大小如下图,在比较F1和F2大小时,以下说法中正确是〔〕A.F1<F2,因为F2有六个单位长度B.F1=F2,因为F1和F2长度相等C.不能比较,因为图中没有标明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大力D.以上说法均不对10.如下图,某同学试验时在弹簧涮力计两侧沿程度方向各加6牛拉力。
第二章1-2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天体的运行 B.蒲公英种子的飞行 C.候鸟的迁徙 D.雷电发生的过程2.下列选项属于生命运动的是( )。
A.风车的转动 B.鸭石草在水里生长 C.用水能磨磨 D.流星划过天空3.一块飞着的石头具有的能量叫( )。
A.动能 B.飞能 C.生命能 D.冲击能4.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 )。
A.热能 B.贮存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5.甲、乙两汽车互为参照物时,处于相对静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来描述它们时,则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A.甲、乙都静止 B.甲、乙同向等速行驶C.甲、乙都静止或同向等速行驶 D.甲、乙两车异向等速行驶6.在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杯子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在车厢内行走的旅客 B.静坐的乘客 C.路旁的树木 D.路旁的高山7.下列关于参照物的选择,正确的是( )A.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B.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比较合适,因为它是真正静止不动的物体C.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择作为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情况而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前行驶,甲车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30千米/小时,丙车速度为20千米/小时,乙产生了向后退的感觉,此感觉来自于( )A.乙选择甲车作参照物 B.乙选择自己作参照物C.乙选择丙车作参照物 D.乙选择电线杆作参照物9.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秒钟通过了150米的路程,则汽车的速度是(。
) A.1500米/秒 B.150米/秒 C.50米/秒 D.15米/秒10.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B.如甲通过的时间比乙少,甲的速度就一定比乙大C.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11.下列四个速度中最小的是( )A.1米/秒 B.3.7千米/小时 C.65米/分 D.680厘米/分12.有一辆汽车在第一秒内前进了4米,以后的3秒内前进了12米,则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3.在讨论为什么物理学要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运动B.生活中很多运动问题都可以近似的运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C.研究运动必须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这是运动学的基础D.匀速直线运动并不常见,研究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14.下列运动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哪幅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A. B. C. D.2.坦克用履带代替了轮子,履带上有几条棱凸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履带和棱都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B. 履带和棱都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 履带为了减小压强,棱为了增大摩擦D. 履带为了减小压强,棱为了增大压强3.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
下列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B. 煮熟的汤圆浮起来主要是因为汤圆的重力改变了C. 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4.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后,若说“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天宫二号”B. “天舟一号”C. 地面D. “天舟一号”中的货物5.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10 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 s,如图所示。
则被超越大客车的车速范围为( )A.10~20 m/sB.20~30 m/sC.30~40 m/sD.40~50 m/s6.2017杭州西溪国际龙舟赛“五常龙舟盛会”成功举办,根据如图赛龙舟的情景,思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使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B. 使龙舟前进的力是人对船桨的力C. 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7.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F1、F2均为3牛,弹簧测力计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B. F1、F2是一对平衡力C. 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8.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测试卷带答案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A.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B.三个小球密度是ρ甲>ρ乙>ρ丙C.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D.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甲=F乙>F丙2 .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的是()A.食盐与硝酸钾的混合物B.汽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C.木炭粉和水的混合物D.酒精和水的混合物3 . 下列关于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图示主要画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图主要画力的方向B.力的图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来,力的示意图主要标明力的方向C.力的图示主要标明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图一定安有标度D.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一样,都要画力的标度4 . 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一直受到头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5 . 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行驶,甲在30分钟内通过18千米的路程,乙每秒钟通过36米。
丙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360米,则运动得最快的是:()A.甲车B.乙车C.丙车D.三车一样快6 . 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没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寒冬,裸露在外的自来水管会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增大,体积增大C.人潜入水中越深胸部越有压迫感,是因为水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车行驶时,坐在里面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是因为人选择了树做参照物7 . 下列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拉力使弹簧伸长B.压力使矿泉水瓶变瘪C.手对弓的拉力D.脚用力把足球踢出去8 .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7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0米,那么物体在第2秒的速度()A.10米/秒B.50米/秒C.5米/秒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9 . 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专题复习训练卷三运动和力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1.5 m之间B.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1.O kg之间C.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5N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1.3 m/s之间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300多年前,有位科学家曾进行这样的思考:假如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之巅水平发射一个铁球,很快铁球将落于地面;如果铁球发射速度更快,在地面将落得更远。
这些事实表明,假如发射速度足够快,铁球将不会落于地面而环绕地球飞行。
这是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下列科学结论的研究方法与此相似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B.光的反射定律的得出C.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得出D.二力平衡条件的得出4.“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1.2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飞船进一步减速;返回舱落地时,坚固的舱体发生了一些凹陷;落地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
下列对返回舱着陆过程的一些说法,不合理的是()A.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舱体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坚固的舱体发生凹陷,说明了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落地处形成的大坑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5.经过街道,小明发现市政府对街道正在进行改造。
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凹凸花纹的盲道。
这是为了()A.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B.通过增大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使街道有花纹,更加美观D.形成气垫,减小摩擦6.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一物块的重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NB.最小刻度是0.2NC.被测物体的重力是4.2N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7.以下事例中,能清楚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背着宽带的书包往往感到比较舒适B.汽车刹车后,通常不会立即停下来,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C.雪橇经过雪地后留下道道被压过的痕迹D.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岸,船会离岸而去8.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5~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5~20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第15秒时,甲车与乙车速度相同2.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
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3.【最新】5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
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行星“葛利斯581d”,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A.天平示数为10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B.天平示数为10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C.天平示数为20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D.天平示数为20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4.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A.B.C.D.5.如图,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以下描述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A.仅①B.②③C.仅②D.①②③6.今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前往济州岛途中突然急转,装载的货物发生偏移,导致客轮侧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A. 牛顿B. 帕斯卡C. 瓦特D. 焦耳2.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性,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A. 泥鳅润滑的体表B. 人手指上的指纹C. 鸭趾间的蹼D. 猫足上的肉垫3.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A. 热气球B. 测力计C. 火箭D. 杆秤4. 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 涂防滑粉B. 磁悬浮列车“悬浮”C. 抓紧拔河绳D. 轮胎上的花纹5.如图所示,一个圆柱状的轻质纸筒顺着一个倾斜的木板滚下。
关于纸筒在地面上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A点的左侧B. 正好在A点C. 在A点的右侧D. 上述三种情况皆有可能6.如下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
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
则()A. P2=P1,F2=F1B. P2<P1,F2<F1C. P2<P1,F2>F1D. P2>P1,F2<F17.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秒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距离是( )A. 680米B. 340米C. 170米D. 17米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9.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质量较大的卡片B. 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方向C. 调整两边悬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应把小卡片一剪两半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处于静止状态的铁块机械能保持不变B.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C. 小车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三、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1.2015年4月27日夜冰雹狂风突袭黔南,发生的许多现象与物理有关.冰雹是由高空中的过冷水滴________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掉在地上的冰雹会反弹起来,在上升过程中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都匀大龙大道旁边的许多板房的顶棚被狂风卷起,这是因为顶棚上方空气流速较快,压强________ 造成的.12.如下图,医生在为病人做拔罐治疗。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测试卷带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B.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C.只能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D.用线段的终点也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2 . 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
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3 . (2016•丽水)如图是小朋友在荡秋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抓的绳子表面粗糙不平,可减小摩擦B.秋千摆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C.秋千从高处摆到低处,动能转化为势能D.秋千速度越大,小孩具有的惯性也越大4 . 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处在静止状态。
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幅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
对四幅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情况,有下列判断:①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②四幅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③丁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最大;④四幅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样大;⑤乙、丁两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一定相等(磁铁能吸引铁、钴、镍金属,磁铁之间有引力或者斥力)。
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B.②④⑤C.①④D.①④⑤5 . 以下事例中,能清楚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背着宽带的书包往往感到比较舒适B.汽车刹车后,通常不会立即停下来,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C.雪橇经过雪地后留下道道被压过的痕迹D.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岸,船会离岸而去6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关系的是()A.①和③B.②和④C.只有③D.只有④7 . 跳远运动员总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了()A.增大惯性B.减小惯性C.克服惯性D.利用惯性8 . 小明乘商场的手扶电梯上楼,感觉到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电梯B.地面C.墙壁D.天花板9 . 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测试卷(试卷+答案+答题卷)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风洞中高速气流从左往右通过静止的汽车,与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效果相近,下列有关该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向右行驶B.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向左行驶C.以气流为参照物汽车向左行驶D.以气流为参照物汽车向右行驶2.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的科学概念是()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3.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4.如图所示,在两伸直的食指上水平地放一根质量均匀的横棍,起初两指分开一定的距离,棍的位置左右不对称.在横棍不掉下的情况下,缓慢移动两指,缩小其间距离,直到并拢,这时会发现两指会合的地方在()A.若左边手指先移动,则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右侧B.若右边手指先移动,则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左侧C.由于开始时左边手指离中心近,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右侧D.不管开始情况如何,会合处总在棍的中央附近(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洗碗时戴的手套上有许多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A.增大摩擦B.减小摩擦C.增大弹性D.减小弹性6.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②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对飞行的足球仍有力的作用④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7.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A.3.1 N B.2.4 N C.3.2 N D.2.8 N8.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乙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C.丙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D.丁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竿发生形变9.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0A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对桌面的()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1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吸盘的质量忽略不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重物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重物的重力C.图甲中吸盘越粗糙所挂的重物质量更大D.乙图中吸盘越粗糙所挂的重物质量更大12.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F的方向是()13.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AF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第13题图)(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专题复习训练卷三运动和力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1.5 m之间B.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1.O kg之间C.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5N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1.3 m/s之间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300多年前,有位科学家曾进行这样的思考:假如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之巅水平发射一个铁球,很快铁球将落于地面;如果铁球发射速度更快,在地面将落得更远。
这些事实表明,假如发射速度足够快,铁球将不会落于地面而环绕地球飞行。
这是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下列科学结论的研究方法与此相似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B.光的反射定律的得出C.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得出D.二力平衡条件的得出4.“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据介绍,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在距地面1.2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飞船进一步减速;返回舱落地时,坚固的舱体发生了一些凹陷;落地处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坑;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
下列对返回舱着陆过程的一些说法,不合理的是()A.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使舱体减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坚固的舱体发生凹陷,说明了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落地处形成的大坑说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舱体表面烧得红红的,是因为摩擦生热5.经过街道,小明发现市政府对街道正在进行改造。
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凹凸花纹的盲道。
这是为了()A.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B.通过增大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使街道有花纹,更加美观D.形成气垫,减小摩擦6.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一物块的重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NB.最小刻度是0.2NC.被测物体的重力是4.2N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7.以下事例中,能清楚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A.背着宽带的书包往往感到比较舒适B.汽车刹车后,通常不会立即停下来,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C.雪橇经过雪地后留下道道被压过的痕迹D.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岸,船会离岸而去8.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
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B.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C.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摩擦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9.李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10.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星两人站在地面上,小伟乘坐在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某时刻小伟自由释放了一个玩具,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小伟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以()A.地面为参照物 B.飞机为参照物C.小华为参照物 D.小星为参照物11.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的作用B.两物体都不受平衡力的作用C.甲受平衡力的作用,乙不受平衡力的作用D.甲不受平衡力的作用,乙受平衡力的作用12.下图为某同学拉着一盛水的器具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示意图,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C.图(a)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加速时发生D.图(b)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减速时发生1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张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牙刷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1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A.甲飞机 B.乙飞机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15.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则物体()A.立即停止运动B.仍作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方向一定改变D.可能作直线运动,但速度不断变化16.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 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 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乙>F甲>F丙 D.F丙>F甲>F乙17.如图,一位同学用力推停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
则这时()A.人推车的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推车的力与车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推车的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D.人推车的力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18.如图所示,用F=20牛的力把重力为8牛的物体紧紧地压在竖直的墙上,第一次静止,第二次匀速下滑。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那么f1和f2的值分别为()A.8牛,8牛 B.12牛,8牛C.20牛,12牛 D.28牛,28牛19.甲、乙两物体直立在小车上,小车一起往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甲与车板间无摩擦,物体乙与车板间有摩擦。
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两木块同时向前倒下B.乙向前倒的同时,甲向后倒下C.乙先向前倒下,甲后向前倒下D.乙向前倒下,甲保持原来的直立状态匀速向前滑动20.下表是小明同学做“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接触面材料压力(牛)滑动摩擦力(牛)1 木块与玻璃 6 0.82 木块与木板7 1.23 木块与毛巾 6 2.5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比较1、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有关B.比较1、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C.比较2、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D.比较1、2、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强有关21.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序号液体深度/厘米橡皮膜朝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1 水 5 朝上4.82 酒精 5 朝上3.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2.国家重点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中。
【最新】3月5日,载有200 t 电力设备的超大型运输车“公路列车”(如图,全长约80 m,有180个大轮子)从湖南衡阳出发,以很缓慢的速度驶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两个多月(行驶时间约600 h)行驶了3000多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路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0 km/hB.公路列车安装有很多大轮子,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C.公路列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其牵引力大于阻力D.公路列车刹车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具有惯性23.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24.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测力计,钩码G均为100牛顿,如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A.100 N ON B.100 N 100 NC.100 N 200 N D.ON 100 N25.如图所示,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加速滑下来,是由于它受到力的作用;在水平面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
归纳起来,说明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
为了研究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怎样运动,老师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得出研究结果,必须再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A.将小车从高于H的地方释放,再做几次实验B.改变斜面的倾角,再做几次实验C.改变小车的质置,从H高处释放,再做几次实验D.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取代毛巾,再做几次实验26.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如图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的,相对于地面是的。
工人师傅在机器的转轴处加些润滑油,而在皮带上打一些皮带蜡,这两种做法()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B.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二、填空题27.双休日驾车外出效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行驶的时间为 h。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汽车具有;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大。
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2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 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 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 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2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
你从该图像中可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二条)(1);(2)。
30.观察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照片左侧记录了一个正在下落的苹果的若干个瞬间位置。
若频闪相机每次发出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s,则:(1)这幅照片所记录的苹果的运动过程历时 s。
(2)从苹果下落的各个瞬间位置的间隔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苹果下落是做(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