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全册) (1)
- 格式:doc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0
第1节感觉世界●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嗅觉的形成:味道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味道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嗅觉中枢神经会疲劳(嗅适应);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刺激。
●舌根对苦味最敏感,中舌侧对酸最敏感,舌尖对甜和咸最敏感,后舌侧对咸最敏感。
●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味觉。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V固体>V液体>V气体●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第3节耳和听觉●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听觉的形成: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耳蜗内的液体亦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即位觉),它的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
●乐音的三个特点:音调,响度和音色。
物体在1秒中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赫兹,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它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工地噪音不超过85-95分贝。
居民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超过40分贝。
初中常见的力概念导图分析1.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常用符号F表示.(2)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物体受力,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力,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4)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统称为力的三要素.(6)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2.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解读: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例如,运动员踢球,当脚踢球的那一瞬间,球受到脚的力的作用,同时脚也受到球的力的作用;当球离脚时,球不再受脚的作用力,同时脚也不再受球的作用力。
3.考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解读:力的示意图可以直观地描绘物体的受力情况,可用箭头表示其受力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研究对象,一般用方框(有时也可用圆圈)表示受力物体(即研究对象)。
②找准并画出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受力点(一般为方框的中心或圆圈的圆心)上用黑圆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③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长度适当的线段,并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整章思维导图第3章运动和力思维导图目录章节节节节节P 节 3123 4 5 6 7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运动和力机械运动力的存在重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压强机械运动?目摩擦力匾园二力平衡E力的存在旦巳牛顿第一定律回运动和力施力物体一走也是受力物休物体推、拉、提,压、举、吸引L排环等柞用方式施力物休和受力物体物体对物偉的件用如:P相互務压「口遊咖啲形状q两个养球都变那[微小形变趣大殆力是什么①件用力和反作用力 ----------- 力的作用力的大沪相等r方向相反r------------ _最相互的作用在不同的物休上---------- -出彈鳖前伸氏与首到的拉力成正比看清它的量程与分度值视陵要与刻度盘垂直星拉力方向与弹禽申縮+|方向在同一直线力的测量力的柞用效果保持运动改变物備的运动状态速度、,方向的改变状态不变的是匀速直銭运动和静止通常用七芾箭头的线段来直观地表示力的图形力的三要素7Jx意图F-50Nzz / ” zzz测量可:鬥虫酱膵力计f测量时要耳重力方向一我物沐由于世球的吸引而旻到的力叫做重力[?S ?总語窖育向下,耳朮平方目爭肓車力的币童图问在:捽充羞力酣龙小分质呈有占杆时壬君?方怯:用淖董测力计依次测出1 - 4个鈎码受到的重力?把眄量结果记录在表中“百规则形狀的復床「空的車心血t几口中心1~「担虽在掘体上*如圖囲形物惮凶花圖亡_环作用点不规见物库館重心,可収.甲覆痒吐来确淀(F悵堀G = mc]计算重力J L車力?iL J大小钩码HU个牧)I2Jt』區(「克重力件)匣力/峡耿牛/干克}□未示茴呈为1千克的拘结杲:G = mg g=S.8N/Kg亡体受到的重A为9*8忙不同星球g的大小K同反“ I +质砖物体葩屋忤r不陋富席、状态,I位畫等述而遊”而更力可变锻陀査到的重给度力比在祢道藍---- 1略丈一兰随海医高度增咼嵐—i大而减小左Wt■算中可氐取g-9.盹牛/千売;祖昭L十慎中.g的値可以取1却千点力是改删仲运动狀态的原因, 不是建摘物体远动狀乔的原区运动与力的关系问乐譯故2 逗度羽同不同材料阳比不同小车在氷芈曲上运动旻杓岂俎力作用时趣减小匹快假扫彳十么K 同/1 ?在哄亘严扳上分别诱上棉布和丝蜩.如團甲札乙「让小车从斜直旳轴曰静止飛当胃F , 班剧连在梧面上埠的距离「并记录2+如圏丙.声平穴板上不诵材料■重复上述实捡—切呦休在没有萸到外力件用时. ]忌坪摂口适匡墟忆动或静上节土运动和力分析远动狀衣改寢-走骨R运动狀态不盍-不壹力或二力平肉方秦设计实检'■" SI 1顿律牛第前7L r\ /*L 7我怕把窥悴怕昱建宜钛运动状态或静上状总的性质站做1?性° 昱翎俾旳一种忌性諭匹E WF 性芋1814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r 畫到的皑力越小F 云劲的祖离證远-结異 ?」、牢左出平面上运动时r 旻利mF 且力雄小r 連宸就小的題怛结邃如员段吧摩療力的眈*瞬再上升呈|勺粹豳度相同的点—_■一cT i■理幄设石谊的轴j 妙班平,m 握要认別原来的高应.但无法达5阳网珠樗还运社下去 -\ 伽用畴1面实脸屮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瑕力.那么屮车将直运动下去性忑 ,. 惯性的大小宅底呈有关c 氏呈越大,衣」?則烤件詞£庚任現现在发生了什冬衣用押耳尘、萨沙子,捋船球等朝倖厚平是忡么运劝b:. 茹止- 高速浪iT 眼载、系安全带等同一体二个力两个物休二个力运动状态不变匀谏育线云劲静上趺态二力平伺条件左对象』二査力,三看狀态「四分析 1、强左研究对象 2、查看物休受到的力;先重力’后弹力r 最后按物体运动状态找摩擦尢灵看清物依所处:的状春 4、分析各力之闾的关粟(一般根克受力平衡)二力平衡削大小皆方向杞反作用在同F 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栢反作用在同V 直线上F沖受力分析力的性质引力-重九磁谀吸引力(可以不接触)…弹力-按力、推九压九支持力(须按触)灵活运用强斋法曲法}分析方;去章瘵尢接祕幵有挤压当一个物体吐另一不物体表窗上运动时征两个報体的接触面上主产生―阻馬物体相对运动的丈?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辰有柏对崔动趋努睛一干二||静摩繰产生壇大捋鮒面之间的压力利与笄减小汪力便1妾触面变愷更沾淄减小有喜摩療---------- ------------------------ ----------------- 变滑动为滦功加润滑剖或至气垫、瑟悬孚G 摩擦尢皐可諳是凰力也可能是动Z J在压力七接触面的粗瑙程度相向的情 9况下f 議动摩博I 比滑訪福參摩擦力的大小 O _宦与1E 压力瓯正比?静華榛力与正压力无 X,圧压力只与宦大診摩嚓力启关压力与接腰面粗RE 穆底当物体做勺握亘紜运动R 寸,木诀克手U 的扌立力和摩镇力大<h 相等[影响因索问题辨析摩療力的方斗、向忌是与物豐*休的运动E向相反71T加遁骨动、减遁潯动厚凉力圧方向应与“相対诣动"或”宦对运动趣<的方向相反「皂物休的运动方IE 有可目占相应也有可能相E 改进万法:re 木块和测力计回走住(拉动下方的木檢「读弹签劇力计示数征点杲勺湊有応尸动因难f 运动的见力计读数不使厚掠力经巧 G 存在与运动 '豹静止有工唱?摩瘵力昂否存?FS 运訪和静止无关,而是与相对运动或也只寸运动醪的荐在有关。
【精选】七年级下册科学思维导图
科学思维导图的定义
科学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整理和展示科学知识的图形工具。
它以中心主题为基础,通过分支展开的方式将相关概念、原理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科学思维导图的优势
1. 思维整合:科学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可视化展示:科学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展示,使复杂的科学概念更加直观可见,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 思维启发:科学思维导图的分支结构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促进思维的跳跃和拓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1. 研究复:科学思维导图可用于系统性整理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复和巩固。
2. 知识导航:科学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学科知识的导航工具,帮助学生快速查找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3. 课堂互动:科学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可以用作师生之间的互动工具,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合作。
科学思维导图的练方法
1. 核心主题:确定中心主题,并将相关概念和知识点作为分支连接到中心主题下。
2. 分支展开:根据科学知识的层级关系,逐步展开各个分支,形成一颗完整的知识树。
3. 关键词标注:在每个分支上使用简洁的关键词标注,帮助记忆和理解。
4. 图文结合:在科学思维导图中,可以结合图表、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科学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整理、展示和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助于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学生学习科学思维导图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