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40
2015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新标准的10大重要变化发表时间:(2016-01-18 09:42:33)点击量:13142015年9月15日,备受关注的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终版正式发布了。
这将对全球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起到划时代的意义。
这个新标准将有哪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影响?ISO 14001是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族中的龙头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它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标准明确指出: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系统的框架,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求。
它是通过规范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提高环境绩效。
该标准自1996年首次发布以来,便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普遍关注,至今,全球已有22000多家组织获得了ISO 14001标准认证,可以说,ISO 14001认证是通向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ISO14001:2015版相较于ISO14001:2004版标准的10大重要变化:1“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的意义”组织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面临复杂环境下的风险和机遇,组织应清楚处于何种环境下和面对何种风险和机遇,以寻求保护环境和组织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更加务实。
2“生命周期思考(lifecycle thinking)”完整的生命周期需涵盖全球生态系统、上下数百年以及从自然资源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价值链,而组织作为一个很小的社会细胞,难以评价完整的生命周期,那么组织从哪里入手呢?组织应考虑在策划、实施、保持和改进过程中尽可能地延伸价值链以分析评价和施加影响,考虑其行为导致的环境负荷增减,降低环境负荷的上升或在实施保护环境的行为时追求和确保环境负荷的减少,防止本愿为保护环境,但实际效果却破坏了环境,尽可能以扩展时间、空间和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环境负荷的损益之后采取行动,切实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EMS转版阐述题汇总(大杂烩)1.ISO14001:2015标准更加强调了有关环境绩效的要求,请阐述新版标准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关于环境绩效的要求?(古笼、博乐)ISO14001:2015标准在以下方面对环境绩效提出要求:1、4.4“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取得预期的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
(2分)2、5.1“领导作用和承诺”中的f)中明确最高管理者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
(1分)3、5.2“环境方针”中明确要求包含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升环境绩效的承诺。
(2分)4、5.3“组织作用、职责和权限”中明确最高管理者要分配职责和权限,以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
(1分)5、9.1.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中明确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组织应评价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分)6、9.3“管理评审”中明确管理评审应考虑d)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
(1分)7、10.3“持续改进”中明确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环境绩效。
(1分)总之,ISO14001:2015版标准对环境绩效的要求更加的明确,便于标准的使用者对标准的应用。
2.审核员在企业依据ISO14001:2015标准审核环境管理体系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应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博乐)1)第4章组织所处的环境,4.1所确定的内外部问题可能给组织或环境管理体系带来哪些风险和机遇,组织确定了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2)第5章领导作用,最高管理者如何应对风险,确定并解决环境运行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3)第6章策划,组织如何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4.1和4.2中识别的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组织保持了哪些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组织在建立环境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风险和机遇;4)第7章支持,组织是否确定并提供应对风险和机遇的必要资源;5)第8章运行,组织如何关注过程中风险和机遇;6)第9章绩效评价,管理评审输入时是否考虑风险和机遇的变化;7)第10章改进,组织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影响,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绩效。
ISO14001:2015标准转版考试复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a)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职能和层次的承诺;b)组织全员对环境管理的认识;c)组织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性;d)组织环境保护设施的有效运行。
2、确定体系、过程或活动的状态是()a) 监视b) 测量c) 审核d) 评审3、最高管理者对保护环境的其它承诺可包括()a)资源可持续使用;b)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c)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d)以上全部4、策划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考虑()a)组织所处的环境;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c)环境管理体系范围;d)以上全部5、新版标准对以下哪些人员提出了能力要求( )a)环境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和区域的人员;b)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有的人员;c)环境监测人员;d) 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性义务能力的工作人员。
6、文件化信息控制不包括()a)访问;b)检索;c)更改控制。
7、新版标准对“应急准备和响应”增加的要求是()a)策划措施,做好应急响应准备;b)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c)定期试验所策划的响应措施;d)适用时,向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的工作人员提供应急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8、以下哪些是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内外部问题()a) 能够影响组织的目的、或受组织的环境因素影响的环境状况;b) 国际、国内、区域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自然环境;c) 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战方向、文化和能力;d) 以上全部9、以下有关相关方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组织应对利益相关方向其告知和表达的需求和期望予以考虑;b)相关方的要求是组织必须遵守的要求;c)对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可以决定自愿接受和采纳;d)对采纳的利益相关方的要求组织要在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予以考虑。
10、界定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要()a)从生命周期的观点对活动、产品、服务实施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程度;b)不能排除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产品、、活动和设施;c)不能规避合规性义务;d)以上全部。
iso14001标准新版ISO14001标准新版。
ISO14001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织管理其环境责任,并持续改进其绩效。
2015年,ISO14001标准迎来了新版,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更新。
本文将就ISO14001标准新版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首先,ISO14001标准新版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采用了与ISO9001标准相似的高层结构。
这使得不同的管理体系标准之间更容易进行整合,帮助组织更好地实现多标准的一体化管理。
同时,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强调组织需要在环境管理中更加注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确保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其次,ISO14001标准新版还增加了对组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关注。
组织需要更加关注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提高环境绩效。
此外,新版标准还加强了对环境绩效评估的要求,组织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环境绩效评估体系,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环境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再者,ISO14001标准新版还加强了对领导力和战略规划的要求。
组织需要更加注重领导层对环境管理的承诺和领导,同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战略规划中,确保环境管理与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
这一变化使得环境管理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与组织整体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
最后,ISO14001标准新版还加强了对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的要求。
组织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不断监控和测评环境绩效,并采取持续改进的措施,确保环境绩效得到不断提升。
这一变化使得环境管理不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
综上所述,ISO14001标准新版在结构、要求和理念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和调整,使得其更加符合当今环境管理的要求和趋势。
希望组织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新版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环境绩效,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ISO 14001:2015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十一大主要变化ISO 14001:2015新版标准正式向社会发布以来,不论在形式、结构还是内容上都有重大的改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标准结构上的变化ISO 14001:2015标准结构采用了HLS,除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外,标准正文包括7个条款:组织所处的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
2、术语和定义上的变化ISO14001:2015版标准共有33个术语,相对于ISO 14001:2004版标准,除了术语“污染预防”没有任何变化外,其它都发生了变化。
3、提出战略环境管理的思维ISO 14001:2015版标准明确要求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融入组织的战略过程的策划中。
ISO 14001:2015版标准中新增加的条款4.1(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求从组织和环境两者的利益出发,识别并利用机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与相关方的需求(包括法规要求)和期望有关的事项或变化的环境,以及地区的、区域的和全球的可以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
一旦被确定为优先项,减少负面风险和开拓有益机遇的措施则应被融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策划中。
4、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基于风险的思维是ISO 14001:2015版标准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源于HLS 中的要求,任何一个管理体系都应是一个预防性的管理工作,都是在考虑风险的基础上建立的。
为此,ISO 14001:2015版标准新增条款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且删除了2004版标准中的预防措施。
在环境管理体系领域,风险是指潜在的不利影响,其可能来自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组织的合规义务、以及组织识别的其他要求和问题(标准条款4.1和4.2条款)。
5、强化领导作用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和承诺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此,新版标准新增了条款5.1(领导作用和承诺),为那些处在领导岗位的人员(最高管理者)增加了特定的职责,以提高其在组织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ISO14001:2015标准的七个实质性变化变化一:采用新的高级结构贯彻P、D、C、A循环模式。
变化二:战略性环境管理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有关、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包括能够影响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外部环境条件。
引入了风险和机遇管理的特定要求:在ISO14001:2004标准中也有风险管理的思想,如环境因素评价、合规性评价。
但是新标准ISO14001:2015版这一概念的范围更广,包括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潜在的业务风险和机遇。
关于理解组织背景、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输出均应输入到EMS范围的确定过程中,一旦被识别为关键风险,在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时应考虑降低负面风险或者开拓有益机遇的行动。
变化三:领导的作用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理解组织的背景,并确保所获得的知识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被考虑- 在战略规划时考虑环境绩效- 确保将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整合到业务流程中去- 指导和支持对环境管理体系业绩有贡献的人员-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展示在其所负责区域的领导作用等。
变化四:追求保护环境和提升环境效绩保护环境-1.对组织的期望扩大到承诺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并与组织的背景相一致。
2.需要修订环境方针,扩大方针作用和方针中的承诺,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支持。
3.需要与组织的背景具体相关,因此在实施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环境效绩-1.修订标准强调了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改进组织的环境绩效,需要修订环境方针,包括对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2.对每一个环境目标,组织应定义一个或多个指标以评价和展示绩效。
变化五:生命周期思想对组织的职责提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超出了组织的物理和法律边界,组织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范围从获取资源开始,扩大到包括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在现有要求的管理与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之外,组织需要将自己的控制和影响扩大到与产品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变化一、标准的修订过程和原则ISO14001作为世界上首个被广泛采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现已帮助全球30万家组织提升其环境绩效,目前,该标准经过了自1996年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修改,新版标准已于2015年9月15日正式发布。
70多个国家/地区的环境专家参与了本次改版,改版后的标准融入了一系列更新的内容,旨在帮助组织处理不断变化的业务状况——从气候变化到供应链管理。
ISO14001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能够在业务不断发展增长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浪费、节能能源。
ISO14001还能帮助组织更具创新性、改进管理体系流程、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增强企业在投资者、顾客和公众眼中的信誉度。
最终,这一新标准将帮助企业与环境领域的变化保持同步,确保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1.原则采用新的高级结构,贯彻P-D-C-A模式。
本次修订ISO/TC207/SC1主要基于以下要求修订:——将“附录SL"结构导入ISO14001:2015;—-综合考虑ISO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未来挑战”的报告以及ISO14001持续改善调查结果; ——维护和改进目前ISO14001标准的原则和要求.2.过程2014年7月:DIS版;2014年12月:正式投票通过ISO14001:2015 DIS版;2015年4月:更新关键会议在英国召开,ISO/TC207/WG5表示。
会议向标准发布迈出关键一步;2015年5月:ISO14001:2015 FDIS版本投票通过;2015年9月:ISO14001:2015正式发布。
二、标准的主要变化1。
ISO14001的优点ISO14001能够帮助企业:通过改善环境管理,减少浪费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证明合规性,扩展业务机会;履行法律义务,赢得更多利益相关方和顾客信任;为改变商业前景做好充分准备.2.主要变化整体上新版标准体现了以下变化:——战略环境管理:在确定组织的环境内外部的事宜时,对组织的范围提出新的要求。
技术报告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对相关要点的理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为了帮助用户加深对ISO 14001:2015版标准的理解、提高用户对新版标准主要变化的认识,在ISO 14001:2015版标准正式发布后,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第五工作组(ISO/TC207/SC1/WG5)专家对标准修订过程中达成的一致共识进行了整理,并公开对外发布相关文件。
国家标准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同转化自ISO 14001:2015。
为促进各方对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的理解,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以ISO/TC207/SC1/WG5专家对外发布的文件为基础,组织国内相关机构和技术专家进行翻译和研讨,编制形成了本文件。
本文件由以下四个部分及四个英文原文附件组成:第一部分ISO 14001:2015的主要变化第二部分ISO 14001:2015中的外包过程第三部分ISO 14001:2015中的生命周期观点第四部分ISO 14001:2015中的常见问题附件1:Main changes in ISO 14001:2015附件2:Outsourced processes in ISO 14001:2015附件3:Lifecycle perspective附件4:FAQ on ISO 14001:2015本文件主要编译人员:杨晓涛、周文权、王顺祺、王瑜、杨振强、李金梅、刘建峰。
第一部分 ISO 14001:2015的主要变化1. 战略性的环境管理组织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其战略策划过程中显得越发突出,新版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
标准中新增加的条款“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就是要求组织统筹考虑组织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利益和机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组织与相关方的需求(包括法规要求)和期望有关的事项或变化的环境,以及可以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地区、区域和全球层面的环境状况。
环境管理体系转版考试简述题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一)、ISO14001:2015标准强调了风险和机遇的有关要求,请阐述风险和机遇的来源以及标准中对于组织如何应对和管理风险和机遇的主要要求?参考答案:1、风险和机遇来自于:1)影响组织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事项,包括能够影响组织或受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
(4.1)(1分)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0.5分)3)环境因素(6.1.2)(0.5分)4)合规义务(6.1.3)(0.5分)2、标准中对于应对和管理风险和机遇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中、与其他业务优先项结合,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面临的风险和机遇(0.3成功因素)(0.5分)2)在策划中充分考虑风险和机遇,充分考虑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的事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建立环境目标时充分考虑了风险和机遇。
(2分)3)在管理风险和机遇中,充分提供各种资源,保证相应的能力和意识,做好充分的内外部信息交流,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
(2分)4)针对所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所涉及到的过程,对其运行进行策划和控制(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
(2分)5)对识别出风险和机遇所涉及到的过程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分)(二).ISO14001:2015标准更加强调了有关环境绩效的要求,请阐述新版标准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关于环境绩效的要求?参考答案:ISO14001:2015标准在以下方面对环境绩效提出要求:1、4.4 “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取得预期的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
(2分)2、5.1 “领导作用和承诺”中的f)中明确最高管理者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
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与 GB/T24001-200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性变化如下:一一采用了 ISO/ I EC 导则第1部分附件SL中的高阶结构;——修改了术语和定义;——提出了战略环境管理的思维;一一采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强化了领导的作用;——承诺从污染预防扩展到保护环境;——强调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一一更加强调提升环境绩效;一一明确要求运用生命周期观点;一一细化了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要求;——更加强调履行合规义务;一一对文件化信息的要求更加灵活。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英文版)。
本标准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认监委认证技术研究所、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天津天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进、王顺祺、王瑜、杨振强、杨晓涛、刘克、林翎、陈春瑜、李辰暄、孙佳林、张瑜、糜建青、任贤全、詹松光、顾军、胡轶敏、周忻。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24001—1996,GB/T 24001—2004。
引言0.1 背景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
通过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