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9
工作单位:230061 合肥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王胜琴: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5-21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研究王胜琴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3)。
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分别于护理后1周、2周、4周、8周记录患者伤口愈合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1周、2周、4周及8周的伤口愈合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慢性伤口,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显著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慢性伤口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5-0080-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多元化现象加剧,多种慢性疾病及外伤引起的慢性伤口的患病率也随之提高。
慢性伤口的特点包括病程迁延时间较长、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由医护单方面的治疗因专业受限使得治疗难以完善。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指由传统的医生、护士独立管理改为医生护士一体化管理。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小组,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服务[1]。
医生和护士之间及时沟通,使医生更了解患者的护理计划,护士更了解患者的诊疗计划,相互配合工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实施医护一体化前,须制定医护一体化工作流程及分管职责,所有参与的医护人员均须进行规范化培训,医生护士应提高对医护一体化管理的认识,并熟知自己的任务,进行定期学习与考核[2]。
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潘佩婵;华诚峰;李玖利【期刊名称】《广州医药》【年(卷),期】2016(047)004【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腰椎疾患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4年3月—2014年8月对9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后的腰椎疾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的患者术后换药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伤口换药,对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待换药时间、再次换药率、耗损费用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的及自身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应用的管理组在住院时间、等待换药时间、再次换药率、耗损费用及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的及自身舒适度效果优于传统伤口管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是通过医护的合作完成,在等待换药的时间、再次换药耗损费用、患者自身舒适度对及医护人员满意度优于传统换药组,创新了护理服务范畴,值得进行推广。
【总页数】3页(P91-93)【作者】潘佩婵;华诚峰;李玖利【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中山 52840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中山 528401;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中山 5284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邵世蓉;秦红2.普外科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的应用效果 [J], 谢佩珠;李燕如;黎少芳;程彩萍3.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负压引流护理中的应用 [J], 卓梅;禤美群;黄菊玲;刘焯明;冯梓晴4.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J], 王胜琴5.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郭江凤; 汤曼力; 肖馨爽; 谭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对伤口治疗的实践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患者伤口管理应用医护治一体化管理的效果。
方法随机把120例各种原因导致的伤口患者分成两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
给予观察组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满意率、漏计费情况、换药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漏费次数、换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医护治一体化管理用于患者伤口,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护理质量;满意率应用医护治一体化管理,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它的优点是可以改进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将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伤口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各种原因导致的伤口患者,包括外伤、感染等,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
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范围14-64岁,平均年龄36.4岁;69例为手术伤口,37例为挤压伤口,14例为窦道潜行伤口。
随机分成两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
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把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伤口管理,具体方法是:每天上午,主管医生、住院医生一起查房,安排管床医生给患者伤口换药,并录入换药费用。
将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观察组。
具体措施为:(1)医护治一体化评估:入院后,主管护士、主管医生统一评估患者的伤口情况,评估内容有伤口类型、损伤程度、是否有异物、伤口持续时间、伤口周围皮肤情况、患者健康情况、营养情况等,这些都要安排主管护士进行详细记录,治疗师要评估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等,并告诉患者伤口治疗的并发症和注意要点。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1T15:09:18.79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作者:房卿[导读]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房卿腾冲市人民医院,云南腾冲679100[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114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14例慢性伤口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伤口护理,实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不同类型伤口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愈合评分等。
结果:实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管理应用后的第1周、第2周、第4周以及第6周的伤口愈合评分以及V 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愈合评分和疼痛评分对比具有较大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
评估两组不同类型伤口患者的愈合时间,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慢性伤口的愈合时间,两组对比具有差异且P〈0.05。
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慢性伤口的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的效果,改善患者机体疼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慢性伤口护理;应用效果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慢性疾病以及外伤导致的慢性伤口发生率也明显提高。
慢性伤口的病情特点为愈合时间长、治疗难度大等,受到医疗专业水平的限制导致慢性伤口愈合效果无法保证。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为患者提供集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医生和护士相互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114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14例慢性伤口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7例。
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6.36±5.82)岁,有压疮患者15例,糖尿病足患者1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11例,外伤性慢性伤口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82±6.14)岁,其中包括压疮患者17例,糖尿病足患者16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10例,外伤性慢性伤口患者14例。
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在穿支皮瓣修复慢性创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是指医生和护士以及其他医疗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合作,提供全面、连续和协调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在穿支皮瓣修复慢性创面患者护理中,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首先,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在慢性创面修复过程中,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医生和护士可以共同评估患者的创面情况、疼痛程度、伤口愈合程度等因素,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计划。
其次,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可以提供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医生和护士可以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疾病的诊断、伤口的愈合情况、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等。
医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护理操作。
通过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
此外,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可以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解决治疗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护士可以及时反馈患者的护理情况,促进医护之间的良好合作和互信。
最后,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可以提供连续和协调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在慢性创面修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医生和护士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医生和护士可以定期复诊和随访患者,了解其康复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
同时,医生和护士之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患者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在穿支皮瓣修复慢性创面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全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医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以及连续和协调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时间:2021-04-04 09:50 点击:5249次2021年9月,我科第二批进入了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病房进展了护理管理模式创新,试行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深入探讨各项优质护理细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开展“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这一管理模式的开展,除了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还加强了医护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是我们科室在这次优质护理效劳工程中的一个闪光点。
首先是交班制度的改变,现在我科实行的是“医护一体化〞交班,即胸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同时参与科室的晨交班。
护士首先通过管理查房将护士交班形式和内容进展标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每一个医疗组和护理组都能通过交班明确自己的重点病人。
每日夜班护士交班后,再由值班医生及住院总医师进展补充,这一双层面的交班,使医生与护士交班时间整合,到达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还使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整体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患者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效劳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科新增一个惯例,即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将进展“医护一体化〞的专科知识讲座及死亡案例讨论。
届时医护人员都会晨间七点到达病房,进展专科的知识讲座,讲座后还有各位医疗组长整理出的死亡病例资料供大家分析讨论。
而胸外科很多当日休息的护士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宽了专科知识面,还加深了解了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配合,从以往案例中总结经历,使胸外科不管在医疗还是在护理方面都能更加进步更加优秀。
最后,自今年开年以来,我科全面启动了“医护一体化〞伤口换药模式。
针对外科手术伤口及各类压疮,我们以各护理小组为单位,以“湿性愈合理念〞为指导,每日对出院患者伤口换药工作,周一、周四对术后伤口换药,随时对特殊伤口经行换药,而对待一些疑难伤口案例那么由医生护士共同商讨并合作完成。
2021年换药达2000多人次,换药治疗费用达近10万元。
也为科室伤口护士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