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静夜思》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26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静夜思》说课稿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静夜思》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课文的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生动展现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一直未得人赏识。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古诗词中精练、含蓄、优美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意浓浓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凭借,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
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在解决识字、写字教学重点后,应把诵读古诗和感悟诗韵、体味意境作为另一重点,要让学生视诵读为一种兴趣,一种享受,主动地背诵积累古诗,加强体验,增强语感,在读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
因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指导书写“思”字。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3.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思”。
2、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二、直面问题,针对指导——说学情以往封闭式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从“零”教起,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原有水平。
而实际上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他们学习古诗的资源,因此对于学生学情的了解至关重要。
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朗读与背诵,但往往是无心成诵,并不明白内容。
第16课静夜思教学内容:上海卢湾区培智生活语文第九册第16课《静夜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生字能对“思、光、故”组词;2。
能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流利地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从朗读诗句跌宕起伏的语气中体验古时的音韵美.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愁苦之情.教学重点:会写生字“思、光、故”并组词,能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能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思、光、故”.教学目标:1、会读写“思、光、故”,并能对“思、光、故"进行组词.2、提高书写速度。
教学重点:会读写“思、光、故”教学难点:明白故字的“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问:同学老师在操场的时候有听过同学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会不会背诵?那同学们有谁会背诵古诗,起来背一首给老师听。
二、默读古诗、找出生字好,同学们现在默读下这首诗,把找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三、学习生字、抄写生字讲解生字的部首、笔画、结构、组两个词。
1、思字音:sī部首:心字底组词:思念、思想结构:上下结构笔画:9画。
同学们,我们第一个生字读作什么?sī。
思的部首什么?心。
知道吗?这个读作心字底,跟老师读两遍心字底;它是什么结构啊?上下;一共有几画?9画,书空“思”字;我们给思组词呢?思念、思想,齐读两遍思(思念)(思想)板书2、光字音:guāng 部首:小字头组词:光荣、月光结构:上下结构笔画:6画我们的第二个生字读作什么?guāng.光的部首什么?小字头。
知道吗?这个读作:小字头,跟老师读两遍小字头;它是什么结构啊?上下结构;一共有几画?6画,书空“光"字;我们给光组个词呢?光荣、月光。
齐读两遍光(光荣)(月光).板书3、故字音:gù部首:反文旁组词:故乡、故事结构:左右结构笔画:9画我们的第三个生字读作什么?gù。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三)7《静夜思》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静夜思》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如霜的月光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触发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朗读与背诵,但往往是无心成诵,并不明白内容。
特别是难读的字音读不正确,读不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所以读正确和读出古诗的节奏,需要老师的引领与指导。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指导书写“思”字。
2.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3.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古诗语言的凝练。
四、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
一年级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略胜一筹。
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识记生字的能力,阅读课文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在不断进步。
基于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课件、游戏和儿歌等形式来识记生字。
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利用多种朗读形式培养阅读能力及语感。
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
五、说教法学法1.识字写字。
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利用形近字比较来识记,利用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记一记。
2.朗读指导。
首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古诗的停顿,朗读时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