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品社三年级我来做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3
鲁教版三年级下册品社教案(全册)第一课我们是一个集体活动主题:我们班纪律严明。
我为班级的荣誉而战。
目的:1、认识班集体,了解班集体的组成。
2.认识到集体纪律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4.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活动准备:1、让学生搜集遵守纪律的人物故事。
2.要求学生调查学生对课堂贡献的案例。
活动时间:3学时活动过程:第一堂课,对话介绍。
同学们,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我们从一年级起就生活在一个集体里。
在这个集体里,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个主题。
(板书课题)二、谈谈我们的课。
1、小组交流:我们的班集体由哪些人员组成?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2.了解班主任和班委成员,明确他们的职责,了解他们在班上的重要作用。
三、模拟活动,进一步了解集体的组成。
1.展示教材中“登山活动”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做什么?”2、从学生的回答中,点出这样的一个小组也是一个集体,让学生举例说说更多的集体。
3.创造情境,指导目标设定。
(1)师:如果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你有何打算?你们的目标是怎样的呢?(2)小组讨论,设定小组目标。
(3)集体沟通和及时指导。
4、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班集体的组成,认识到了集体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会更加热爱我们的集体。
板书设计:我们的班集体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热爱班集体第二课1。
对话介绍。
由学生课间到上课一段时间纪律上的表现,师做评价,并引出主题活动“集体有纪律”,板书。
二、创设情境,模拟体验。
1.老师设定了活动情境:上节课,我们设定了春游的目标。
在这节课上,我们准备出发了。
然而,此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没有在指定的时间来。
在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怎么说?2.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3、小组汇报。
经典的《我来做》教案《我来做》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事情的展示,初步掌握一些料理自己生活的方法和原则,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使学生形成对个人、集体和生活的正确态度。
学会自立,懂得关心,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进行“哪些事情我能做”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使学生形成对个人、集体和生活的正确态度。
学会自立,懂得关心,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事情的展示,初步掌握一些料理自己生活的方法和原则,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知识目标: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各种方式展示学生料理生活的情景,懂得料理自己生活的事应该自己做。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事情的展示,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使学生形成对个人、集体和生活的正确态度。
学会自立,懂得关心,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1) 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录像。
(2) 相关课件。
(3) 协助学生准备一些展示的物品。
学生:做展示用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引入:前不久,我们进行了一个生活小调查,老师知道同学们会做的事情可多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咱们班的调查反馈。
(老师出示课件,展示在穿衣服,洗漱,收拾书包,整理玩具,叠被子等人数)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图,人数)学生了解班上能自己做这些事情的人很多。
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能自己料理的事情,除了老师统计的这些以外,你还会做哪些事情呢?(二)新授:1、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还会做哪些事情?(学生汇报,老师贴相应的图片)(1) 料理自己生活的事情。
(2) 能帮助他人做的事情。
小结:同学们说的料理自己生活和帮助他人的事情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2、展示我会做的事情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展示给大家看看吧! 给学生提要求:在同学展示中你要认真看,向他们学习,等同学展示完,由你来说说他做的怎么样?个人展示:(1)叠衣服学生评议学生介绍方法谁还会叠衣服?开展一个叠衣服比赛。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来做》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设计目的是通过统计交流爸爸妈妈一天做了哪些事,使学生初步认识爸爸妈妈的辛苦。
从而启发学生产生为父母分担家务的愿望,培养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已有分担家务的意识,收拾房间、洗袜子等可以自己做,但主动学习料理自己生活的意识不够,不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三、活动目标知道应该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初步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学会关爱家人,关心家庭生活。
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懂得“温暖的家”要靠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来营造。
四、活动重点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
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五、活动难点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
学会关爱家人,关心家庭生活。
六、活动准备了解学生子家庭中的情况,制作统计表。
学生统计爸爸妈妈一同中做了多少事。
七、教学时间:2课时八、活动过程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知道刚才听的歌是什么吗?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和家务劳动有关的话题,哪些是家务劳动?你们家的家务活是怎样分配的?二、统计交流,体会辛苦小组交流爸爸妈妈一天中做了多少事?全班交流。
通过课前的调查及刚才的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课题:2.我来做三、引发思考,学会分担父母这样辛苦,我们可以为他们分担哪些家务哪?第二课时一、活动引领,体验生活父母这样辛苦,我们可以为他们分担哪些家务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家会整理书包吗?好,大家把书包拿出来!把书本掏出来,咱们比一比谁整理的书包最整齐,既能节约空间,又能帮助我们很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的课本!小结:刚才我看到有很多的同学把自己的书包整理地很有条理,只要我们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家务事帮着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了。
可是,仅仅干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吗?家里的事情还多着呢。
还应该做什么呢?生:帮爸爸妈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个想法太棒了。
鲁美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为同学喝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并能赞扬伙伴的优点,进而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和尊重别人。
2.通过写优点卡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自己心情的愉悦。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懂得向别人学习,自己就会进步。
定制向身边榜样学习的计划,并能一步一步去实现。
设计总体思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征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委基础,是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而不是老师们的脑子想出来的。
因此,我在本节课中讲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训练,使学生发现伙伴的优点,体会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自己心情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用身边榜样激励自己进步。
处理措施:教学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同伴身上的优点,并与自己比较,使学生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再让学生具体说说自己受到别人赞美时心理感受,从而懂得:我的赞美不仅能让我和伙伴之间相处的更融洽,而且我的赞美对朋友来说很重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教师:同学们有没有获过奖?学生:获过奖。
教师:把你们的获奖证书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师:请你们把奖状拿上来展示一下。
(指名上台展示)师:她在幼儿园每年背评为“好孩子”,一年级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个同学在二年级被评为“学习标兵”,这个同学画画很好,得了许多奖状……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生:(略)师:其实,你们每个人都很棒,都有各自的优点长处。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互相找一找我们同学都有哪些长处,并为他们的长处鼓掌喝彩。
(板书课题)二、探究感悟活动一:合作交流,探究体验小组为单位找优点师:平时,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一定发现了小伙伴们的许多长处,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互相找一找,各有什么长处?(讨论交流)师:我们班一定有许多同学令你佩服,你觉得谁最棒?请赶快站起来对着你最佩服的同学,大胆地夸一夸他。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来做》学案一、教材分析本的设计目的是通过统计交流爸爸妈妈一天做了哪些事,使学生初步认识爸爸妈妈的辛苦。
从而启发学生产生为父母分担家务的愿望,培养学生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已有分担家务的意识,收拾房间、洗袜子等可以自己做,但主动学习料理自己生活的意识不够,不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三、活动目标知道应该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初步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3学会关爱家人,关心家庭生活。
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4懂得“温暖的家”要靠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来营造。
四、活动重点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
2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五、活动难点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
2学会关爱家人,关心家庭生活。
六、活动准备了解学生子家庭中的情况,制作统计表。
2学生统计爸爸妈妈一同中做了多少事。
七、教学时间:2时八、活动过程第一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2知道刚才听的歌是什么吗?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和家务劳动有关的话题,哪些是家务劳动?你们家的家务活是怎样分配的?二、统计交流,体会辛苦小组交流爸爸妈妈一天中做了多少事?2全班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的)3通过前的调查及刚才的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爸爸妈妈为了工作、家庭和孩子,每天都非常辛苦,我们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务。
)4板书题:2我来做三、引发思考,学会分担父母这样辛苦,我们可以为他们分担哪些家务哪?第二时一、活动引领,体验生活父母这样辛苦,我们可以为他们分担哪些家务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家会整理书包吗?好,大家把书包拿出来!把书本掏出来,咱们比一比谁整理的书包最整齐,既能节约空间,又能帮助我们很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的本!2小结:刚才我看到有很多的同学把自己的书包整理地很有条理,只要我们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家务事帮着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爸爸妈妈添麻烦了。
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会做的事情》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山东人民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会做的事情》教案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第四课我会做的事情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我学会了一、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引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歌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引领:同学们听得个个眉开眼笑,谁能说一说歌里的小朋友都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开课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歌曲导入,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孩子们畅所欲言打开思路}二、活动体验,探究互动:1、教师引领: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想当小主人,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请同学们列出在家庭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一些事情。
小组设计情境,编排模拟自己如何做事情。
(2)学生列举,老师课件出示:整理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自己要吃的水果、自己用过的餐具等自己洗;梳头、剪指甲、擦皮鞋等;自己的东西自己修理……(3)全班交流做事情时遇到的情况,并谈谈做成功后的感受。
2、教师引领:同学们确实很了不起,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那么在家里,你能帮大人做些什么呢?(1)请学生列出自己哪些事情能帮着家里做的。
小组设计情境,编排模拟为家庭做事情。
(2)课件展示孩子帮大人做事情的情境图,让学生讨论图片反映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该怎么做。
(3)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4)教师采访“演员”,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预设:妈妈生病了,当你看到妈妈痛苦的表情时,你的心情怎样?教师引领:做了这么多家务,你一定很累吧?可当你做完这些事情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父母对你有什么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明白父母工作很辛苦,在不给家里添麻烦的同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对父母最好的爱。
经典的《我来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增强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我来做》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一: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3.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二:烹饪简单的美食。
4.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三:环保手工制作。
5.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四:团队合作游戏。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引导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内需要准备足够的工作空间和材料。
2. 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指导手册。
3. 教师需要提前安排好实践活动相关的材料和场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参与。
2. 学生作品质量:评估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是否符合活动的要求。
3. 学生团队合作: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良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手工艺品、美食等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我来做》活动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每个实践活动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发挥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思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如环保、团队合作等。
3.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或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