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全国高考物理复习精选测试(二)(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575.50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全国卷Ⅱ物理试题版解析版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物理试题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 .150 kgB .kgC .200 kgD .kg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 .14kBlB .14kBl ,54kBlC .12kBlD .12kBl ,54kBl 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由图中数据可得A .物体的质量为2 kgB .h =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C .h =2 m 时,物体的动能E k =40 JD .从地面至h =4 m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19.如图(a ),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 kgB .1003 kgC .200 kgD .2003 kg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14kBl,54kBl B.14kBl,54kBlC.12kBl,54kBl D.12kBl,54kBl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 k与重力势能E p之和。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已知和的质量分别为和,1401214H He+2e+2v →11H 42He P 1.0078u m =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转变成1个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11H 42He A .8 MeV B .16 MeV C .26 MeV D .52 MeV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 .150 kgB .kgC .200 kgD . kg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 .B .,14kBl 14kBl 54kBlC .D ., 12kBl 12kBl 54kBl 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
2019年高考全国卷2物理试题与答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2.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3.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B .1003C .200 kgD .20034.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d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14kBl,54kBl B.14kBl,54kBl C.12kBl,54kBl D.12kBl,54kBl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 k与重力势能E p之和。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 kgB .1003kgC .200 kgD .2003kg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14kBl,5kBl B.14kBl,54kBlC.12kBl,5kBl D.12kBl,54kBl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 k与重力势能E p之和。
绝密★启用前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 .150 kgB .1003kgC .200 kgD .2003kg 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14kBl,5kBl B.14kBl,54kBlC.12kBl,5kBl D.12kBl,54kBl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 k与重力势能E p之和。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总和E 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由图中数据可得A.物体的质量为2 kgB.h=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C.h=2 m时,物体的动能E k=40 JD.从地面至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19.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 .150 kgB .1003 kgC .200 kgD .2003 kg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 .14kBl ,54kBlB .14kBl ,54kBlC .12kBl ,54kBlD .12kBl ,54kBl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
2019年高考全国卷2物理试题与答案(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2.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3.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B .3C .200 kgD .20034.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 子的比荷为k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14kBl,54kBl B.14kBl,54kBl C.12kBl,54kBl D.12kBl,54kBl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 k与重力势能E p之和。
绝密 ★ 启用前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甲为一种门后挂钩的照片,相邻挂钩之间的距离为7 cm ,图乙中斜挎包的宽度约为21 cm ,在斜挎包的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悬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随意挂在一个钩子上B .使背包带跨过两个挂钩C .使背包带跨过三个挂钩D .使背包带跨过四个挂钩15.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和2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己知两个相切圆半径分别为r 1、r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也可能发生的是β衰变B .径迹2可能是衰变后新核的径迹C .若是α衰变,则1和2的径迹均是逆时针方向D .若衰变方程是238234492902U Th He→+,则r 1 : r 2=1 : 4516.如图所示,设地球半径为R ,假设某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 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 ,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地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近地轨道Ⅲ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324π()R h GT +B .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 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 点的速率C .卫星在圆轨道Ⅰ和圆轨道Ⅲ上做圆周运动时,轨道Ⅰ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机械能小D .卫星从远地点A 向近地点B 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小17.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长直绝缘导线L 1和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右,L 1和L 2中电流大小相等;a 、b 两点相对于L 1对称,且a 点到L 1、L 2的距离相等。
2019年高考全国2卷物理真题含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答案:C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与h的平方成反比,即F与1/h²成正比。
因此,F随h的变化呈双曲线状,选项C符合要求。
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3,重力加速度取10m/s²。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多少?答案:C解析:根据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物体所受的合力为沿斜面向上的分力F和沿斜面的摩擦力f,其大小分别为F = mg sin30°和f = mg cos30°×μ。
由于物体向上匀速运动,所以F = f,代入上式得到m = 200 kg。
因此,物块的质量最大为200 kg。
17.如图,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所在平面)向外。
ab边中点有一电子发源O,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边的方向发射电子。
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d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答案:B、D解析:根据洛伦兹力公式F = qvB,可以求出电子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的大小。
由于电子的比荷已知,因此可以求出电子在磁场中所受的加速度大小。
根据初中物理的知识,可以求出电子从a、d两点射出时的速度大小。
由于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速度大小是相同的,选项B、D符合要求。
2019届全国高考物理复习精选测试(二)★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1、小陈在地面上从玩具枪中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v0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小于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B.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C.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D.小球下降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答案】C2、(2018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月考)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各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撤去推力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D,整个过程中()A. 水平推力F1、F2的大小相等B. 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C. 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D. 水平推力F1、F2所做的功可能相等【答案】B3、(2018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期中)如图所示,A、B、C、D是水平面内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且AB=BC=CD,在A点正上方的O点以水平抛出一小球,刚好落在C点,小球运动的轨迹与OD的连线交于E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的水平位移之比是2:3B.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的水平位移之比是3:4C.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5:9D. 小球经过E点与落在C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7:16【答案】A4、从塔顶以相同速率抛出A、B、C三小球,A球竖直上抛,B球平抛,C球竖直下抛。
另有D球从塔顶起自由下落,四个小球质量相同,落到同一水平面上。
不计空气阻力,则( )A.落地时动能相同的小球是A、B、CB.落地时动量相同的小球是A、B、CC.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能增量相同的小球只有A、B、CD.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量增量相同的小球是B、D【答案】AD【解析】小球从抛出至落地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且重力做功相同,A、B、C三个小球的初动能相同,故小球落地时的动能相同,所以A正确;A、B、D落地速度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但是C落地速度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A、B、C落地的动量不相同,故选项B错误;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能增量等于合力做功,即等于重力的功,由于从相同高度抛出,故重力的功相同,故四个小球落地过程中动能增量相同,故选项C错误;从离开塔顶到落地过程中,动量增量等于合力的冲量,合力为重力,但是时间相同的只有B、D,故合力的冲量相同的是B、D,故选项D正确。
5、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计,电动势为12 V,R1=8 Ω,R2=4 Ω,电容C=40 μ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断开时,电容器不带电B.将开关闭合,电容器充电C.将开关闭合后,稳定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4.8×10-14 CD.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现将开关S断开,到再次稳定后,通过R1的总电荷量为3.2×10-4 C【答案】D【解析】开关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不为零,电容器带电,A项错误;将开关闭合,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容器放电,B项错误;将开关闭合后,稳定时电容器的电荷量为Q=U·C=4×40×10-6C=1.6×10-4C,C项错误;若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现将开关S断开,再次稳定后,通过RQ=|ΔU|·C1的总电荷量Δ=(12-4)×40×10-6 C=3.2×10-4 C,D项正确.6、MN 、GH 为光滑的水平平行金属导轨,ab 、cd 为跨在导轨上的两根金属杆,匀强磁场垂直穿过MN 、GH 所在的平面,如图所示,则( )A .若固定ab ,使cd 向右滑动,则abdc 回路有电流,电流方向由a 到b 到d 到cB .若ab 、cd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滑动,则abdc 回路有电流,电流方向由c 到d 到b 到aC .若ab 向左、cd 向右同时运动,则abdc 回路电流为零D .若ab 、cd 都向右运动,且两棒速度v cd >v ab ,则abdc 回路有电流,电流方向由c 到d 到b 到a【答案】 D【解析】只要abcd 构成的回路磁通量变化,回来路就有感应电流,故选项B 、C 错误;根据楞次定律知道选项A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选项A 错。
选项D 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选项D 正确。
7、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答案】AB【解析】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A 正确;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故B 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粒子性解释,C 错误;由λ=h p,p ,得λ=,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质量相差很多,所以德布罗意波长λ不相等,D 错误. 8、(2018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 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图中质点b 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 超前了0.2s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这列波的波速为10m/sB.这列波的频率为2.5Hz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D.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E.再经过0.4s,质点P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答案】ABD【解析】从图中可知波长,解得,A正确;根据,可得f=2.5Hz,B正确;b点起振比a早,根据走坡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动与振动“上下坡”关系,该时刻质点P 沿y轴负方向运动,C错误D正确;再经过0.4s,也就是一个周期,质点P是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E错误。
二、非选择题某同学想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压表V:量程3V,内阻待测;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Ω;电流表A2:量程1.5mA,内阻约100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0.3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额定电流0.5A;电源E:电动势4.5V,内阻不计;多用电表、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压表的内阻,当选用“×10”挡测量时,指针位于图1中a的位置,更换合适量程后重新测量,指针位于b位置,则该量程为___________选填“×1”或“×100”)(2)粗测后,该同学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合适器材,设计电路,重新进行实验,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图中各元件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___________;(3)经正确操作后,该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待测电压表的U-I图象,但不小心将右边一部分丢失了,由图3所示的部分图象可得,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 V=___________Ω。
【答案】(1)×100;(2)图见解析;(3)3000Ω【解析】(1)由于指针a位置偏转角度太小,表示所选量程小了,所以要选较大的量程,故量程应为×100。
(2)由b位置的示数可知:电压表内阻约3kΩ,电源电动势为4.5V,则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不超过1.5mA,所以电流表应选A2;滑动变阻器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接法。
由于滑动变阻器R1连接后通过的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故选R2,电路如图所示:(3)由于电流表选A2,所以图象横轴的单位应为mA,由图中数据可得:电压表内阻V URI=3000Ω。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与t+0.2 s两个时刻,x轴上(-3 m,3 m)区间的波形完全相同,如图所示。
图中M、N两质点在t时刻位移均为振幅a的一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该波的波速可能为20 m/sB.t+0.1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一定是aC.从t时刻起,x=2 m处的质点比x=2.5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从t时刻起,在质点M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N恰好到达波峰E.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d=3 m的狭缝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答案】ACE【解析】由图知波长λ=4m。
由于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经过了整数倍周期的时间,则得△t=0.2s=nT,n=0,1,2…,可得到最大的周期为T=0.2s,由v=得最小波速v==20m/s。
故A不正确。
由于周期不确定,时间0.1s不一定等于半个周期,则(t+0.1)秒时刻,x=-2m处的质点不一定到达波峰,位移就不一定是a。
故B不正确。
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x=2.5m处的质点向下运动,到达平衡位置的时间大于T/4,而x=2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时间等于T/4,故C正确。
根据数学知识得知质点M和N之间的距离等于λ/6,由波形得知,质点M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N不在波峰。
故D不正确。
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能发生明显衍射,所以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d=3m的狭缝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E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