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瘟症状及防治的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27
兔瘟病的交替防治汇报人:日期:•兔瘟病概述•兔瘟病的预防措施•兔瘟病的治疗方法目录•兔瘟病的交替防治策略•兔瘟病防治的挑战和解决方案01兔瘟病概述兔瘟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定义患兔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鼻流浆液性黏液、颈部水肿、口腔和鼻腔流出泡沫样血性分泌物以及出血等症状。
症状定义和症状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直接接触病死兔的血液、内脏、分泌物等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间接接触感染。
传播方式空气传播、饲料和水源传播等。
兔瘟对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疫情将迅速扩散,造成大量兔只死亡。
兔瘟的出现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疫情的传播。
兔瘟的危害和影响影响危害02兔瘟病的预防措施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根据兔瘟病毒的变异情况和当地疫情,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并按照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
接种操作规范接种前应检查疫苗的保质期和外观,确保疫苗无异常;接种时应注意注射部位和接种剂量,确保接种效果。
疫苗接种方案应定期对兔子进行健康检查,一般建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检查频率检查内容包括观察兔子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情况等,以及测量体重、体温等生理指标。
检查内容定期健康检查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环境卫生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消毒措施定期对兔舍、食具、饮水器等进行消毒,并注意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兔瘟病的预防性用药药物种类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进行预防性用药。
使用方法根据药物种类和使用说明,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使用,注意使用时间和剂量。
03兔瘟病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抑制病毒复制。
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免疫增强剂根据继发感染情况,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030201药物治疗保持兔体充足的水分,防止脱水。
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兔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摘要:发生疫病流行,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在众多疾病中,兔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发病迅速,传播猛烈,发病率及病死率很高,对养兔业危害甚大,如果防治不当会给广大兔业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案例,对兔瘟的诊断及防治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兔业养殖有所帮助。
关键词:兔瘟;防治;诊断一、具体发病案例某养殖场,存栏成年兔800余只,70天左右的青年兔500余只,幼兔600余只。
2015年2月中旬,发现有个别青年兔精神萎靡,不吃不喝,缩着不动,绒毛蓬乱,继而发现个别成年兔也出现类似症状。
一天后,1只青年兔突然尖叫、挣扎,在笼子内乱撞,短时间后倒地并呼吸急促继而死亡。
养殖户给全群兔投放了抗生素,但不见好转,且有蔓延趋势。
笔者来到兔舍,做全群观察,并对重症兔只和死亡兔进行细致查验和剖检鉴定。
发现患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趴卧不动、病兔体温升高,个别达到41℃,眼结膜发红。
对病死兔进行剖检可见各脏器均有出血或肿大。
气管、胃、肠粘膜均有小点状出血点。
据发病症状分析及死亡兔的剖检变化可判断是兔出血症。
遂交待场主按照笔者开具的治疗办法进行治疗,5天后,对养殖户进行回访得知病情得到了控制,继发感染基本停止。
其中青年兔死亡15只,成年兔死亡8只,其他发病轻的病情逐渐好转,可以少量进食。
幼兔基本没有死亡,略有症状经过治疗已经痊愈。
二、兔瘟的发病分析2.1 流行特点兔瘟也叫兔出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以呼吸系统出血、脏器肿大、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
养殖户可根据此类症状做出初步判断,及时用药。
兔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兔、隐性感染兔及病后康复兔。
健康兔通过与病兔等传染源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剪毛、医疗器械或人体的往来而间接感染。
各种品的家兔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以长毛兔最为易感。
2月龄左右的青年兔发病率较高,幼兔一般少有感染。
兔瘟症状是怎么样的,兔子得了兔瘟怎么治?图:兔子养殖养殖肉兔的养殖户最怕的就是兔瘟了,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那么当兔子发生兔瘟了怎么办呢?病兔与带毒兔为传染源,分泌物、排泄物均可带毒,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途径感染,蚊蝇也可起传播作用。
全年均可发生,低温季节较为常见。
临床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最急性型。
无任何前驱临床症状突然发病死亡,死前四肢呈划水状,抽搐、惨叫,死后呈角弓反张姿势,天然孔流出泡沫状血样液体。
二是急性型。
体温升高至41℃或更高,滞留数小时至24小时后下降,精神委顿,被毛粗乱,伏卧笼内,不食或减食,渴欲增加,多尿,呼吸迫促,濒死时兴奋,狂奔,啃咬笼架,抽搐,尖叫,头颈后仰,四肢强直、天然孔流出淡红色液体。
病程1~2天,多数鼻部皮肤碰伤,10鼻出血,死前肛门松弛,被毛有黄色黏液沾污,粪球外附黏液。
三是慢性型。
多见于幼龄兔,病兔体温升高至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被毛杂乱无光,迅速消瘦、衰弱而死。
有些出现流涎,有的会出现前肢向两侧张开,头抵笼底,有时拱背或瘫痪,5~6天后衰竭死亡。
不过也有能耐过的家兔,但之后会发育不良,并且由于带毒还会成为传染源。
兔瘟发病急、传播迅速,并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重在平时预防。
购买家兔后,要及时注射兔瘟灭活苗,并养成定期注射疫苗的习惯。
接种时间仔兔要在20~25日龄时初免,60日龄时二免。
一旦发生兔瘟,要及时隔离病兔,未发病的家兔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病兔需立即注射兔瘟高免血清,10天后再次注射兔瘟疫苗。
总结:在平时要注意兔舍的卫生,在给兔子喂食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喂一些有喷洒过农药的牧草,要时常注意兔子的动态,一旦发现兔子不对劲立即处理,只有精心照料兔子才能使经济效益得到最高。
兔瘟病如何防止与治疗兔瘟病如何防止与治疗发布时间:2015-10-21 04:31:05 来源:中国养兔网()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但仅2月龄以上的兔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小兔一般不发病。
本病一般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
兔瘟多发生于青壮年兔,特征是在一群兔中,以最壮的青年兔先发病、先死亡。
最急性型:无任何可见的症状而突然死亡(常发生在夜间)。
急性型: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1~2度,一般出现症状后1天内突然全身抽搐、尖叫数声倒地而死。
温和型:体温轻度升高,减食,一般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防止与治疗: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兔瘟灭活苗预防注射,无论大小兔均一次性皮下注射1毫升。
发现该病后,病兔应立即隔离,死兔深埋,用具、场所、兔笼应严格消毒。
可用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消毒,对其他兔马上用兔瘟疫苗预防注射。
兔瘟发生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碘胺药物都是无效的。
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
1.兔场要建立防疫制度。
严禁兔商进入兔房,不到疫区购买种兔,新购兔要隔离观察至少半个月才能混群。
2.注射兔瘟疫苗。
目前我国预防兔瘟的新药--兔瘟强毒灭活苗对兔瘟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每只兔颈部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1毫升,一般在注射后4~6小时即产生免疫力,保护率100%,免疫期6个月,可以预防兔瘟病的发生。
3.发生疫情后,应紧急治疗。
颈部皮下注射抗兔瘟病血清,同时在皮下或肌肉注射中药"田基黄"或"板蓝根"或"复方大青叶"等注射液1~2毫升。
对体质虚弱或多天不吃的病兔可同时耳静脉缓慢注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盐水20~30毫升混入维生素C,2~5毫升和维生素B1,2~5毫升;伴有下痢的,加入庆大霉素2万~5万单位,每天1~2次,治愈为止。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名称】兔病毒性出血病(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也称为兔坏死性肝炎、兔X病.兔出血性肺炎、兔传染性出血病。
它是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本病于1984年初,首先在我国江苏等地爆发,以后蔓延到全国部分地区。
此后,在墨西哥、欧渊大部分国家也报道了类似的疾病。
病原本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的形态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结构,浮力密度为1.33--1.34 g/cm3。
目前,关于病毒的分类地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认为病毒核酸是DNA,属于细小病毒,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是RNA 病毒,归属于小RNA病毒,欧洲大部分学者认为是RNA病毒,归于嵌杯状病毒属。
本病毒无囊膜,外径为30—35 nm之间。
在病兔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呈线性排列的类病毒粒子,其直径大约在25—30nm之间。
本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能力,特别是人的O型红细胞,对牛,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绵羊的红细胞也有一定的凝集反应。
病兔的许多组织器官内都含有较多的病毒,其中,以肝脏、脾脏的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肺脏和肾脏器官。
本病毒能刺激兔体产生血凝抑制抗体。
关于本病毒的体外培养,目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本病毒能抵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在pH 3条件下作用lh或50℃处理lh,仍有感染性。
本病毒可被1% NaOH灭活,0.4%甲醛在40℃或37℃条件下能够杀死全部病毒,但仍能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
流行病学本病毒只感染兔而发病,其它动物不敏感。
在兔中尤其以长毛兔最敏感。
本病的发病率达90%以上,病死率为76%--100%。
病兔的病料悬液经皮下,肌肉、滴鼻,口服接种健康兔均可发病,病兔大部分或全部死亡,康复的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病兔、死免、隐性传染兔为主要传染源。
兔子得了兔瘟有什么症状?要如何防治兔瘟?养殖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我们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尽量去减少它的发生,那就是疾病。
兔瘟是一种由于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各种品种的兔子都可以感染。
那么发生兔瘟以后有什么症状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兔瘟?具体详情如下:兔子流行特点兔瘟毛用兔的易感性高于皮用兔和肉用兔;青壮年兔、成年兔的易感性高于幼年兔;哺乳兔和2月龄以下的仔兔一般不感染,月龄越小发病越少。
感染途径是易感兔与病兔或带毒兔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兔毛、空气及饲养人员等媒介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主要症状潜伏期2~3天。
根据病程长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病型。
最急性多见于流行初期。
无任何前兆或仅表现短暂兴奋后突然倒地,抽搐,尖叫,死亡。
死亡时鼻孔流出带血泡沫或血液。
急性型病兔表现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便秘或腹泻,体温升高至40.5~41℃以上;死后呈角弓反张,病程数小时至2天。
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
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迅速消瘦,衰弱死亡。
病程3天以上。
残存者生长缓慢,发育不良,长期带毒。
兔子1、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种兔及产品,必须引进种兔时应做到现场检疫,引进后隔离观察2~3周。
2、加强饲养管理各类兔要分开饲养,成年兔,尤其是公兔应单独笼养。
饲料要勤添少喂,定时定量。
定时打扫兔舍,及时清除粪尿和剩料。
3、严格消毒工作兔场应设立消毒池。
定期对饲槽、饮水用具和兔笼刷洗消毒。
兔舍在定期清除污物的基础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烧碱或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
4、预防免疫接种无论疫区或非疫区,均应实施免疫接种。
每只兔定期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每年注射两次。
兔子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兔瘟的症状以及兔子得了兔瘟怎么办的全部内容,严寒的冬季,是兔子最难养的时节。
兔舍温度与外界频繁变化的温度、兔子排泄的粪便与舍内空气质量、北方干燥的空气与兔舍内的反复消毒。
关于兔瘟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兔瘟的症状及预防注意事项关于兔瘟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家兔一、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兔瘟多发生于50日龄以上的兔,潜伏期较短,通常为3~5天,病兔死前不吃食,呈短暂的兴奋状,如在笼中乱蹿、尖叫,体温比正常体温升高1℃~2℃,死亡率高,死后呈角弓反张姿势,少部分病死兔鼻腔出血。
其病理变化表现为血液凝固不良,肝、脾肿大,肝脏有出血点和坏死,脾脏肿大并呈暗紫色,肾脏肿大,大部分的喉头和气管黏膜高度充血和出血,死后及时剖检可见多量气泡和胃肠道出血。
二、发病原因1、免疫失败。
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疫苗质量低下,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保存不当,疫苗注射量不足或漏免等。
2、管理不到位。
饲养管理不完善,没有进行定时定量饲喂,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兔舍卫生条件太差,舍内空气不好,温湿度没有调控好,兔感染其他疾病没有及时治疗等;使兔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之后不能产生高水平的抗体。
3、品种问题。
个别品种的兔体质较弱,抗病能力较差,易被兔瘟病毒感染。
三、防治措施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注意兔群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兔群的抗病能力,如对兔舍、笼具进行定期严格消毒,兔场严禁场外人员随意来往。
场门口设消毒池,池内的消毒药要定期更换,严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立即给其接种兔瘟疫苗,并做好隔离工作,确定其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2、疫苗免疫。
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我们认为兔瘟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应为25~30日龄,二免在65日龄前后,此后,每6个月免疫1次即可使兔获得足够的保护力。
根据临床诊断经验,我们认为用兔瘟疫苗免疫的次数不宜过于频繁。
在免疫中,每瓶疫苗应尽量一次用完;疫苗应现购现用,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再用;注射时,所用器械要进行严格消毒,针头不要太粗,每只达到免疫日龄的兔都应免疫。
3、治疗。
1.兔一旦感染兔瘟,要对兔场其他兔用兔瘟灭活苗加倍剂量紧急预防接种,以降低死亡率。
2.感染初期,用瘟可康注射液根据兔体重大小,每兔肌注2.5~5毫升,每天1次,连用2天即可。
兔病防治-兔瘟(1)兔病防治-兔瘟兔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于兔场来说,它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此科学的防治兔瘟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兔病防治-兔瘟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什么是兔瘟?兔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病,这种病毒会在非常短时间内侵入兔体内,引起严重的病症,一旦出现疫情,将给兔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兔瘟的症状1、体温升高:兔瘟的早期症状是体温升高,发病的第一天体温一般在39度以上。
2、呼吸急促:患有兔瘟的兔子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而且这种症状越来越明显。
3、食欲降低:出现兔瘟症状后,兔子的食欲会明显降低,甚至拒绝进食。
4、眼睛发红:兔子的眼睛会出现发红的症状,有些情况下,眼睛甚至会流出眼泪。
5、行动迟缓:患有兔瘟的兔子会出现行动迟缓的症状,动作变得缓慢,甚至无力。
6、皮肤出现溃疡:皮肤出现溃疡是兔瘟晚期症状,这意味着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严重的程度。
三、兔瘟的预防与控制1、强化疫苗接种:因为兔瘟非常的传染,因此强化疫苗接种是非常的必要,疫苗接种不仅能够预防病毒的入侵,而且还能够加强兔体的免疫力。
2、改变饲养环境:改变饲养环境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保持兔舍清洁干净,减少疫情的扩散,同时饲养时还要避免与疾病动物接触。
3、加强检疫措施:加强检疫措施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步骤,通过疫情监测和定期检测,能够及早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病毒的传播,减少疫情对生产的影响。
4、做好防护和消杀工作:做好防护和消杀工作是兔瘟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繁殖场的防护和消毒,有效遏制病毒的扩散。
四、总结兔瘟是非常危险的疾病,对于养殖户来说,发生疫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防疫管理,做好环境治理和检疫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兔瘟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兔舍的生产顺利进行。
兔瘟的防治方法技术•兔瘟概述•兔瘟的预防措施•兔瘟的治疗方法目录•兔瘟的防治技术•兔瘟防治的挑战与未来发展CATALOGUE 兔瘟概述起源传播兔瘟的起源与传播兔瘟对兔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会导致大量的兔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兔瘟的症状与危害危害症状病原特征兔瘟的病原学特征CATALOGUE兔瘟的预防措施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方法030201定期接种疫苗饲料营养饲养环境饲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消毒频次应选择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
消毒剂选择消毒范围严格消毒措施避免混养不同品种、日龄的兔子应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隔离措施一旦发现疑似感染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
健康监测定期对兔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避免与感染动物接触CATALOGUE兔瘟的治疗方法01抗兔瘟病毒药物02抗生素和消炎药03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疫苗接种抗体治疗紧急免疫接种营养支持环境卫生预防继发感染支持疗法CATALOGUE兔瘟的防治技术疫苗种类包括多联苗、单联苗和细胞苗等,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类型。
疫苗接种时间在兔瘟高发季节前进行全面接种,并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接种操作。
接种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滴鼻等,根据疫苗类型和接种部位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
兔瘟疫苗的选择与使用03020103实验室检测01临床症状02病理学检测兔瘟病毒的检测与诊断发现疑似兔瘟疫情时,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
紧急处置对病兔及可疑感染动物进行隔离治疗或无害化处理,对疫区进行封锁和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疫情报告兔瘟疫情的报告与处置VSCATALOGUE兔瘟防治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抗药性的产生与防治抗药性产生兔瘟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部分病毒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这给病毒的防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防治方法为了防止抗药性的产生,需要不断更新抗病毒药物,并且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监测病毒是否产生了抗药性。
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一、引言兔瘟,又称为家兔病毒性出血性疾病,是家兔养殖业中一种常见且致命的传染病。
该疾病主要由家兔传染性肝脏坏死病毒(RHDV)引起,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随着家兔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提高,兔瘟对于家兔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诊断2.1 症状2.1.1 急性型急性型是最常见和最具致命性的类型。
患者在发生感染后2-3天内出现明显不适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
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患者出现肝脏坏死引起的黄胆汁淤积、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
2.1.2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相对较少见,患者在感染后3-5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体重下降等。
与急性型相比,亚急性型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致死风险。
2.1.3 慢性型慢性型是兔瘟的一种少见类型,患者在感染后出现较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毛发粗乱等。
由于症状不明显且发展缓慢,往往容易被忽略。
2.2 诊断方法2.2.1 临床表现与体征根据兔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该疾病。
然而,由于其与其他兔类传染性疾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仅凭此种方法无法做出确切诊断。
2.2.2 病毒检测通过采集兔子组织样本或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明确诊断兔瘟。
目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包括PCR、ELISA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兔瘟病毒的存在,为兔瘟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防控措施3.1 疫苗接种目前,兔瘟的主要防控手段之一是接种相应的疫苗。
常见的兔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接种有效的兔瘟疫苗可以提高家兔对该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感染和死亡率。
3.2 隔离与消毒在发生家兔感染兔瘟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措施,将患者与健康家兔分开以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对患者所在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也是重要的防控手段之一。
3.3 加强饲料与环境管理合理饲料和环境管理也是预防和控制家兔感染该传染性肝脏坏死性出血性肝炎的重要措施。
兔瘟症状兔瘟怎么治疗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秋冬多发,对养兔业危害巨大。
一般感染2月龄以上的兔,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症状:发病急、病程短、体温高。
最急性的,突然倒地、抽搐尖叫而死。
急性的,体温升高达4O摄氏度以上,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气喘,最后抽搐、惨叫而死,病程几小时至两天。
慢性者时间较长,有的可耐过而康复,但仍排毒。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兔笼、兔舍及用具的日常卫生消毒工作。
严禁从疫区购入种兔或带入被污染的兔毛、兔皮等物,严禁闲杂人员随便进入兔舍。
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仔兔断乳后第三十五至四十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lml,6O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6个月。
其他兔每年免疫2~3次即可。
治疗:发生本病后立即封锁兔场,禁止出售病兔,病死兔及皮毛
-律深埋或销毁,可用O.3%过氧乙酸或绿威霸消毒液对兔笼、用具、周围环境等进行消毒,对病区和受威胁区应使用兔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病兔按每千克体重用lml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效果不错。
兔瘟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
近两年赣南兔瘟的发生主要在冬春交替的时候,这期间由于春节人员流动较大,不利于防疫,加上春节饲养员放假,饲养管理不到位及天气变化无常,导致此病易发生。
1、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无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死前多有短暂兴奋,如尖叫、挣扎、抽搐、狂奔等。
有些患兔死前鼻孔流出泡沫状的血液。
这种类型病例常发生在流行初期。
(2)急性型: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迅速消瘦。
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
死前突然兴奋,尖叫几声便倒地死亡。
(3)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断奶后的幼兔。
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爱吃食,爱喝凉水,消瘦。
病程2天以上,多数可恢复,但仍为带毒者而感染其他家兔。
2、防治方法兔瘟最佳的防治方法就是按期、按量注射兔瘟疫苗。
目前兔瘟的注射量无论种兔还是幼兔均是2毫升/只,并且种兔应每季度免疫一次,幼兔在40日龄免疫后,60日龄应加免一次;其次就是做好防疫工作。
按期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出兔场,饲养员进出应严格消毒,外出回来的饲养员应隔离7天后方能进出兔场。
巴氏杆菌病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常因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好引起,除哺乳兔不易感外,其它阶段的兔群均易感。
1、临床症状急性巴氏杆菌病发生后,病兔后肢突然瘫痪,臌气,体温升高,一般于出现症状的1-3天死亡,也有未见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慢性巴氏杆菌病以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和斜颈等为主要特征。
还可引起中耳炎、子宫炎、肺炎、肺出血、结膜炎等。
此外在皮下、胸壁、乳腺、淋巴结和其他内脏器官也常发生肿胀。
病程持续1-2周,最后因瘦弱和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