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 病 大 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家养兔子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兔子是一种可爱而温顺的宠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养兔子。
然而,养兔子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养护知识,尤其是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家养兔子常见的疾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1. 兔传染性肠炎(Rabbit Viral Enteritis,RVE)兔传染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兔子疾病,由于病毒引起。
它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传播。
兔子感染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
预防传染性肠炎的最好方法是保持环境的清洁,确保兔舍、饮水器和食物容器的卫生,并定期为兔子接种疫苗。
2. 滴虫病(Coccidiosis)滴虫病是一种由滴虫寄生引起的肠道疾病,常见于年轻的兔子。
兔子感染滴虫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消瘦等症状。
预防滴虫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兔舍,避免兔子与被感染的兔子接触,并通过饮水器或饲料添加抗生素来控制滴虫的传播。
3. 兔传染性肝炎(Rabbit Viral Hepatitis,RVH)兔传染性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由兔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
感染后,兔子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泻和黄疸等症状。
预防兔传染性肝炎的方法是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避免与感染的兔子接触,并定期接种疫苗。
4. 兔传染性鼻炎(Rabbit Viral Rhinitis,RVR)兔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兔子之间的接触传播。
感染后,兔子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兔传染性鼻炎的方法包括保持兔舍的通风良好,避免兔子之间的密集饲养和隔离感染兔子。
5. 兔鹿病(Tularemia)兔鹿病是一种由弗朗西斯菌属(Francisella)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接触感染兔子的体液或食用未经煮沸的受污染的兔肉而传播。
感染后,兔子会出现发热、倦怠、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预防兔鹿病的方法是避免与感染兔子接触,勤洗手,并确保食用的兔肉充分煮熟。
6. 眼脓病(Conjunctivitis)兔子的眼睛容易受到感染和受伤,导致眼脓病。
宠物兔疾病兔兔较为娇贵,易生病,对于非专业兔兔爱好者来说,经常给它吃些易见的食物,可起良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那么宠物兔疾病有什么呢?下面和店铺一起看看吧!宠物兔疾病:一、兔巴氏杆菌病(呼吸系统病):1、大蒜、洋葱、韭菜任取一样,切碎拌入食物,每兔每天吃五十克,可作治疗用,减半可预防。
2、野菊花十克,金银花十五克,水煎滴服。
二、腹泻:1、树炭研粉,加适量红糖,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每兔服五至十克。
2、大蒜头去皮捣烂,加浓红茶及适量的红糖灌服,每天两次,每次一至二汤匙。
3、较轻的可吃辣椒十克。
兔较喜欢吃的。
三、葡萄球菌(常见的有化浓):生姜汗、土豆浆混合后擦敷患部。
宠物兔疾病预防:1、兔瘟疫苗劲部皮下注射1~2毫升,7天左右产生免疫力。
35~40日龄首免,55~60日龄加强免疫。
以后每年兔疫3次。
免疫期4~6个月。
2、巴氏杆菌苗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7天左右产生免疫力。
30日龄首免,间隔2周加强免疫,以后每年免疫2~3次。
免疫期4~6个月。
3、波氏杆菌苗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7天后产生免疫力。
母兔怀孕后1周和仔兔断奶前1周注射,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
免疫期4~6个月。
4、魏氏梭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7天后产生免疫力。
30日龄以上兔每只注射1毫升,2周后加强免疫,其他兔每年注射2~3次。
免疫期4~6个月。
5、大肠杆菌苗肌肉注射,7天后产生免疫力。
仔兔20~30日龄时注射1毫升。
免疫期为4个月。
6、葡萄球菌苗皮下注射,7天后产生免疫力。
母兔配种前注射2毫升。
免疫期6个月。
除免疫接种单苗之外,还有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巴氏—波氏二联苗、兔瘟-巴氏-魏氏三联苗等免疫接种更为方便快捷。
但兔瘟接种必须先用单苗,以后才可用二联或三联苗。
1、兔瘟组织灭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
30~35日龄兔初次免疫,每隔半年免疫一次。
2、兔巴氏杆菌灭活菌苗:预防兔巴氏杆菌病。
40~45日龄兔初次免疫,每隔半年免疫一次。
家养兔子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养兔子是一项受欢迎的爱好和宠物选择,然而,兔子也是会得病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家养兔子常见的疾病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第一部分:消化系统疾病1. 消化不良:兔子消化系统脆弱,吃下的食物无法顺利通过消化道时,会引发消化不良。
为了预防消化不良,养兔子的主人应该提供足够新鲜的青草、蔬菜和水。
2. 肠道阻塞:肠道阻塞是兔子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兔子会吞下堆积物,如毛发或非食物物体,导致肠道堵塞。
养兔子的主人应该定期给兔子梳理毛发,确保兔子不会吃下太多的毛发。
如果兔子出现便秘或食欲减退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第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兔子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尤其在湿冷的环境下容易感染。
养兔子的主人应保持兔子的住所干燥和清洁,避免过度潮湿。
如果兔子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 肺炎:肺炎是养兔子时可能遇到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兔子患有肺炎时,常常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提供清洁的住所、适度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流通。
第三部分:皮肤疾病1. 毛囊炎:兔子的皮肤容易出现毛囊炎,尤其是在生活环境不清洁或兔子免疫力低下时。
毛囊炎常常表现为发痒、红肿和掉毛等症状。
兔子的床铺和住所应保持干燥,定期进行清洁。
2. 寄生虫感染:皮肤上的寄生虫如跳蚤和蜱虫会给兔子带来不适。
为了预防寄生虫感染,养兔子的主人应定期给兔子洗澡,并使用适当的防虫产品。
第四部分:泌尿系统疾病1. 尿道结石:尿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兔子摄入过多的钙质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为了预防尿道结石,兔子的主人应提供低钙饮食,并确保兔子有足够的水喝。
2. 膀胱炎:膀胱炎是兔子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常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预防膀胱炎的重要措施是定期更换兔子的床铺和保持住所清洁。
总结:养兔子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确保它们的健康。
了解常见的兔子疾病并采取预防措施是保持兔子健康的关键。
常见兔病的防控技术养兔是人们常见的家庭爱好之一,兔子可爱活泼,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兔子也是一种容易感染疾病的动物,对于兔病的防控技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下面将从常见兔病、防病技术、兔疫苗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兔病的防控技术。
1. 常见兔病(1)兔传染性病毒性出血热兔传染性病毒性出血热(RHD)是一种由兔传染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尿液、粪便和气溶胶传播。
患病兔子会出现抑郁、食欲减退、高烧、黏膜苍白等症状,严重者会在三到四天内死亡。
(2)兔链球菌病兔链球菌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患病兔子会有鼻流清或脓性分泌物、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
(3)耳螨病耳螨病是兔耳朵内寄生的一种疾病,患病兔子会出现耳廓瘙痒、头部抓耳、内耳脱皮增厚、耳廓内疱疹、耳下溢脓等症状。
2. 防病技术(1)保持环境卫生兔子的生活环境是影响兔病防控的重要因素,兔舍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清理粪便,保持卫生。
(2)合理营养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防控兔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保证兔子的营养需求,定期做好驱虫工作,保持兔子的身体健康。
(3)隔离患病兔一旦发现兔子患有传染病,要及时将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兔子。
(4)加强环境消毒兔舍、兔具、饲料容器等都要定期消毒,杀灭传播病毒、细菌、真菌的可能。
3. 兔疫苗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兔子的疫苗可以用于预防兔病,如RHD疫苗、兔链球菌疫苗等。
在养兔过程中,及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兔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兔病的防控技术需要从疫苗接种、环境卫生、隔离患病兔和合理饲养管理等方面全面考虑,加强对兔病的防控是保证兔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希望广大兔友们能够重视养兔过程中的疾病防控工作,为兔子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兔子常见疾病和防治一、传染病1.兔病毒性出血症该病又叫兔出血性肺炎或兔病毒性败血症、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
本病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高。
1)、流行特征:本病毒广泛存在于病死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的组织器官中,并可随唾液、粪、尿等排出体外,成为主要的传染源。
粪、尿、血与病兔尸体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饲养管理人员可作为传播媒介。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传播。
以长毛兔最易感,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老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仔兔很少发病。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夏季少见。
2)、临床症状: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
病兔不见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抽搐死亡。
有的病兔鼻孔流出带血的泡沫或鲜血。
急性型:此型多见。
病兔体温可升高至40.5—41℃以上,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或废绝,病兔呼吸急促,可视粘膜发红,临死前体温下降,有的卧地呈游泳状,抽搐、鸣叫而死,病程一般1-2天。
有的病兔腹泻,粪球外附有黏液,个别病兔排血尿。
慢性型:常见于流行后期。
多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幼兔,病兔逐渐消瘦,有的病程超过5天以上可逐渐恢复。
病兔出现体温升高,2-3天后下降至正常,逐渐康复,耐过康复的兔仍继续排毒。
病理变化:口、鼻孔、肛、寸、阴门等天然孔常有血液流出。
可视粘膜与皮肤色暗红或紫红。
上呼吸道粘膜因淤血、出血呈红色,以气管最为明显。
肺淤血、水肿,色红,有出血斑点。
心包多有积液,心内外膜出血。
3)、剖检变化兔呈现败血症变化。
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气管环间呈深紫红色,内含有大量泡沫状红色液体;肺淤血、水肿,有些出血斑点;心包水肿,心内、外膜乳头肌周围有小点状出血,以心房和冠状血管附近最为严重;肝淤血、肿大、质碎,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切似“槟榔肝”;肾多数明显肿大,呈红褐色或紫红色,切面有多数小点状出血;胃粘膜脱落,胃内充满食物;十二指肠、空肠粘膜有小点状出血;淋巴结肿大,有针尖大出血点。
兔子常发生几种病?兔病防治大全兔子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既可以食用又能够作为宠物兔养,现在不少人有在家饲养一只兔子,或者是进行兔子养殖项目。
但是在兔子的养殖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兔子生病的问题。
那么,兔子常发生几种病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兔子主要有如下常见疾病:一、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3月龄以上的青年和成年家兔危害很大,乳兔一般不发病。
常在初春暴发流行,一旦发生,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在95%以上。
最急性型病兔只见突然倒地,尖叫抽筋而死。
多数病兔体温升高41℃以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四肢呈游泳状,有的发生惊厥,鼻中流出泡沫性血液,多在12-36小时内抽搐而死。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关键在于接种兔瘟疫苗进行预防,1-2月龄兔肌注1毫升,成年兔肌注2毫升兔瘟疫苗,即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一旦有兔发病,立即隔离观察,并对全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兔瘟疫苗”,也能收到较好效果。
二、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2-6月龄家兔,尤以春季多发。
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死亡严重。
急性型病兔,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打喷嚏,流鼻涕,有时下痢,死亡前体温下降,全身发抖,四肢抽搐,多在12-18小时内死亡。
慢性型病兔,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发出如拉风箱似的响声,流浓鼻涕,打喷嚏和用前爪抓鼻,食欲减退,病兔多因消瘦、衰竭死亡,病程1—2周。
此病只需预防接种兔巴氏杆菌苗,就能有效防治。
发病后,可按每只兔用链霉素0.50克加40万单位青霉素肌注,每天2次,连续5天,效果较好。
也可用10%磺胺嘧啶2毫升肌注,还可按每只兔用土霉素0.25克,拌饲料中喂,每天2次,均有显著效果。
三、兔大肠杆菌病主要侵害1-4月龄兔,尤其是第一胎仔、幼兔最易发病,且死亡率很高。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尤以春季最甚。
家兔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家兔是一种可爱的宠物,受到很多家庭的喜爱。
家兔也会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给家兔带来痛苦,同时也给饲养者带来困扰。
了解家兔常见疾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家兔常见疾病进行综合防治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染病类(一)兔传染性肝炎兔传染性肝炎是由兔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患病兔子死亡率极高。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隔离新引进的兔子,并对患病兔子进行隔离和治疗。
(三)兔传染性肺炎兔传染性肺炎是由兔传染性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流涕,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环境的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湿度过高,加强饲养者的个人卫生,注意隔离患病兔子,避免传染。
二、细菌性疾病类(一)菌痢菌痢是由兰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患兔腹泻,大便量大,水样便,消瘦,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做好饮水和饲料的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兔舍,定期做好排泄物的清理工作。
(二)伊莫替菌伊莫替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菌,感染后兔子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呕吐,呼吸困难,患病率高。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受病原菌污染的饮水和饲料,隔离患病兔子。
三、真菌感染类真菌感染是家兔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主要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皮肤真菌感染较为常见,感染后兔子表现为皮肤脱屑,红肿,瘙痒,癣疮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干燥,避免湿度过高,及时清理兔舍,定期梳理兔毛,注意兔毛的卫生。
五、综合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家兔的常见疾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干燥,避免湿度过高,定期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避免受病原菌污染的饮水和饲料;2.定期进行驱虫,注意兔子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寄生虫的传播;3.定期梳理兔毛,注意兔毛的卫生,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4.加强兔子的营养,保证兔子的健康饮食,增强兔子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5.对患病兔子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传染。
家兔各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要点家兔养殖是农村部分地区的重要产业。
在兔养殖过程中,需注意防治各类疾病。
下面我们了解了解一下家兔各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1.病毒性出血症(兔瘟)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潜伏期2-4天,3月龄以上的家兔易感染,常流行于1-4月份。
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但在病初用高免血清治疗,剂量成年兔3~4毫升,子兔及青年兔2~3毫升,疗效较好。
2.兔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鼻炎,是多杀性巴氏杆卤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方法是:用甲氧苄氨嘧啶l份籼磺胺嘧啶5份充分混合后,拌入饲料中饲喂。
4月龄兔每日250毫克,分2次喂,连服3日,停药3天后,再服l一2个疗程。
3.兔传染性口炎(流涎病)该病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口腔粘膜表层以水疱性炎症为主的疾病,死亡率达50%。
其主要特征为口腔发生水疱并伴有大量流涎,患病后食欲减退或拒食,一般在5一10天后死亡。
传染性口炎的治疗:①用0.01%高锰酸钾水洗口腔,并涂碘甘油。
②用2%硼酸或明矾水洗口腔,再厢黄芩末散布于口腔内。
③内服磺胺噻唑或磺胺嘧啶以及小苏打,满2月龄的兔,每次各半片,每日2次。
4.兔球虫病该病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所引起的疼病,危害严重,死亡率高达80%。
一般病兔常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腹泻便秘交替发生、排尿频繁等症状,幼兔有时还呈现神经症状。
球虫病的治疗:①饲喂磺胺二甲基嘧啶(按10%的比例混于饲料中),连喂1周,效果良好。
②内服复方磺胺甲氧吡嗉治疗效果好,成年兔每次内服1/2片,幼兔每次内服3/8片,仔兔每次服l/8片,每日1次,连用2天。
5.兔感冒该病是兔的一种常见病,治疗不及时易引起肺炎。
主要症状是打喷嚏、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体温升高。
兔感冒病的治疗:①内服复方阿司匹林(abc),每次半片,日服3次。
②重病兔可肌肉注射青霉素10-20万单位,每日2次。
兔兔最常见疾病治疗大全!Get√
1、拉稀:喂庆大霉素。
可以将庆大霉素融入水中。
如果兔兔没有力气喝水,需要用针管喂进嘴里。
此外,需要给兔兔提供无限量的提摩西草。
如果兔兔不吃食物,可以补充一些葡萄糖。
2、感冒: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现象。
夏季用板蓝根,冬季用双黄连。
如果仅仅是打喷嚏而没有流鼻涕,可能是因为草中或垫材中的粉尘导致兔兔过敏了。
3、鼻炎:感冒加重,有可能会转化为鼻炎。
鼻炎也会出现打喷嚏的现象。
可以喂板蓝根或双黄连。
4、倒睫:找到长倒的睫毛剪掉,滴消炎药水。
5、脱肛:用棉棒沾染诺氟沙星或云南白药,把肛塞进去即可。
6、耳朵裂开:是螨虫或细菌导致的,先用酒精擦拭,然后用真菌消。
平时要多清洗耳朵,但不要让水进入兔兔的耳朵中。
7、脚皮炎:兔兔在非专业的兔笼内,比如长条状的铁丝底网上,容易造成脚皮磨损,形成脚皮炎,这是真菌导致的,可以使用真菌消。
8、口炎:多是由于非专业的水壶造成的。
比较严重,最好看医生。
14种兔常见病的土方治疗办法民间有一些治疗兔子常见病的土方,在对症治疗方面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给大家介绍14种土方疗法。
一、便秘兔子便秘多发生在秋末春初,表现为排出的粪小而少,有的粪外层包有白色胶状物,半伴有腹部胀痛、眼结膜潮红。
治疗方法:(1)将白蜡烛切碎,拌在饲料中喂食,成年兔子一次喂10~20克,幼兔一次喂5~10克,每天早、晚各喂一次,2~3天可愈;(2)将温度为45℃左右的肥皂水30~40毫升,用导管从病兔肛门灌入腹部并按摩腹部,一般一次可愈;(3)将蜂蜜10毫升、菜油25毫升,与适量水混合后给病兔服用。
二、疥癣农村俗称“生癞子”,此病传染快且不容易控制,是兔子三大疾病之一。
治疗方法:(1)将结痂皮同污物一道剪下,用3%~5%的肥皂水清洗患处,再用纱布蘸废机油涂擦患处,一般2~3次可治好。
(2)用煤油浸洗患处,3天一次,连用3次。
(3)将一条蜈蚣研成粉,加适量温开水灌服,3天后脱痂,6天可长出新毛;(4)将500克醋和50克烟丝用水浸泡后煮沸,待浸泡液凉后,取其液洗兔子患处,一般洗两次即可痊愈;(5)将去嘴香烟头50克放入500克水中封口浸泡1~2天后,取其液清洗兔患处,每天早、晚各洗一次,3天可愈。
三、拉稀此病发生急,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1)在病兔肺中下部用烟头烫一下,可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一次见效,无效可再烫一次,仍无效则采用其他疗法;(2)将紫皮大蒜去皮后捣成泥状,然后按1:3的比例加入白酒,浸泡5~7天后,取其汁液喂病兔,每天喂2~3次,每次2毫升,连喂3天。
此法可治疗腹胀、伤寒、肠炎、感冒、球虫等症,疗效均较好。
四、球虫病将20克去皮大蒜、30克大葱头捣碎,拌在料中喂兔,幼兔每次喂15克,成兔每次喂20克,每天喂两次,4天可愈。
五、口炎用1%的盐水冲洗病兔口腔,再涂上牙膏,任其咀嚼,每天两次,2~3天即可;也可用2%的明矾水让兔子饮用,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一次,3天可愈。
【养兔】通过解剖家兔特征分析兔子疾病1:兔瘟:肛门附近周围带有胶冻样分泌物。
死前四肢划动,抽搐,站立不稳。
后肢瘫痪。
肝,肾,脾等脏器肿大。
出血,肺出血,肾出血,脾肿大。
瘀血,呈暗紫红色。
膀胱积尿。
2:巴氏杆菌病:肺、肠、脾、膀胱等均有出血点,肝肿大、变性,有坏死、鼻孔周围皮肤红肿、发炎。
中耳炎,有白色渗出物。
肺前下部实变;肺出血与脓肿形成。
玉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胸膜上有一层淡黄色纤维素薄膜兔化脓性结膜炎。
3:场投资大肠杆菌病:小肠扩张,水肿,充满气体和粘液东。
大肠有胶样粘液,粘膜充血、出血。
4:魏氏梭菌病:胃底部粘膜脱落,有黑色溃疡。
腹内腥臭,胃内食物未消化。
小肠充满胶冻样液体。
混有气体。
大肠有多样气体及水样粪便。
肝质地脆。
肠浆膜充血。
出血点胃壁大小不等的溃疡,肠内粪黑色。
5:沙门氏菌:胸,腹腔有大量积液和钎维素性掺出物。
气管黏膜充血出血。
有红色泡沫。
肺水肿实变。
脾充血肿大。
肾肿大,肠黏膜充血,出血。
6:水泡性口炎:齿龈和唇粘膜的结节和水疱齿龈和唇粘膜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东英肉兔家园,77:李氏杆菌:皮下水肿,心、肺水肿,胸腔积液。
肝脏、心肌、肾、脾有散在或弥漫性针尖大的淡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点,淋巴结肿大。
8:肝片吸虫病:肝实变,肠壁和肝损伤。
肝肿大,肝包膜上钎维沉和出血。
数mm长的暗红色虫道。
9:栓尾线虫:肠黏膜受到损伤。
发生溃疡大肠炎症,幼虫在盲肠黏膜窝内发育。
10:伪结核病:盲肠蚓突和回盲部的圆小囊。
严重时蚓突肥厚,圆小囊肿大变硬,浆膜下有许多灰白色干酪样粟粒大的结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灰白色的坏死灶。
粘膜、浆膜、肝、脾、肺脏严重瘀血肿胀。
11:球虫病:精神不震,伏卧不动。
肝肿大,有灰白或淡黄结节。
盲肠壁血管充血出血点。
肠有白色小结节。
12:坏死杆菌病:口腔粘膜、齿龈、颈部、头面部及胸部等处组织及肌肉组织坏死。
淋巴结(尤其颌下)肿大。
并赶硌样坏死。
有心包炎。
胸膜炎。
腿部有深部溃疡病变,皮下肿。
兔病大综合兔病大综合(一)(一)主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产气荚膜梭菌(A型)病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病,又称兔魏氏梭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兔生产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
1.流行特点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各品种、年龄的兔皆可感染。
一般20日龄后的兔即会发病,尤以膘情好、食欲旺盛的兔发病率为高。
病兔排出的粪便中大量带菌,极易污染食具、饲料、饮水、笼具、兔舍和场地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兔,病菌在肠道中产生大量外毒素,引起发病和死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
2.症状兔发病后精神沉郁,不食,喜饮水;下痢粪稀呈水样,污褐色,有特殊腥臭味,稀便沾污肛周及后腿皮毛;外观腹部膨胀,轻摇兔身可听到"咣噹咣噹"的拍水声。
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
患病后期,可视粘膜发绀,双耳发凉,肢体无力,严重脱水。
发病后最快的在几小时内死亡,多数当日或次日死亡,少数拖至一周后最终死亡。
3.病理变化打开腹腔即可闻到特殊的腥臭味。
胃多胀满、可见有大小不一的溃疡斑,胃粘膜脱落、溃疡;小肠充气,肠管薄而透明;大肠特别是盲肠浆膜粘膜上有鲜红色的出血斑,肠内充满褐色或黑绿色的粪水或带血色粪及气体;肝质脆;膀胱多充满深茶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充血。
4.防治应注意合理配合饲料,加强饲养管理,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搭配行当。
注射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通常幼兔断奶后即可接种,每兔2毫升,每半年注射1次。
发病早期可注射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病高免血清,每兔静脉或皮下注射4~6毫升,辅以5%葡萄糖盐水补液,每兔20~40毫升,每天2~3次。
抗菌药物可杀灭本菌,减少毒素的产生,但对已产生的毒素不起作用,在治疗中起辅助作用。
兔群发病时可口服土霉素等,饮水中加1/万的高锰酸钾。
发病期间应加强消毒,特别是对病兔排泄物的消毒。
克雷伯氏菌病本病主要感染断奶前后的幼兔,可引起剧烈腹泻,造成死亡。
兔病大全
搞好养兔业的关键要把好兔腹泻关引起家兔腹泻的原因复杂,发生后不易治疗,如何预防家兔发生腹泻是养好家兔的重要一环。
下面就笔者近年来的点滴经验,与同行商榷,以求抛砖引玉。
一、引起腹泻的原因
任何一种影响消化机能的因素都可引起家兔腹泻。
1、应激。
如长途运输,环境改变,仔兔断奶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2、温湿度。
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季,尤其5-6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细菌繁殖快速,饲料易变质,极易引起家兔腹泻。
3、饲料及饲养管理条件。
饲料品质不好或饲养管理不当,本身就可以引起原发性腹泻,还可以继发病原菌引起的腹泻。
4、遗传因素。
家兔的品种不同,腹泻引起的死亡率也不同,如毛用兔比肉用兔抵抗力差,纯种兔的死亡率高于杂交兔。
5、病原微生物。
引起家兔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很多,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泰泽氏菌、兔瘟病毒、球虫、衣原体等等。
二、几种常见腹泻病的诊治
1、魏氏梭菌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小兔易感,体温一般偏低,急性下痢呈水泻,有特殊腥臭味,剖检胃有溃疡,胃粘膜脱落、肠膨气、积水、大肠浆膜出血。
用抗菌素、磺胺类药治疗无效,用高免血清结合抗菌素或磺胺类药加人工补液等综合治疗可以收到良效。
2、沙门氏菌病。
孕兔及幼兔好发,体温高,拉乳白色稀粪,剖检见胸腹腔积液、肠粘膜有黄色小线节,化脓性子宫炎,抗生素有一定疗效。
3、大肠杆菌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大小兔只均易感,病兔体温正常或略低,糊状稀粪或透明液胶冻样粪便,剖检见胃积水,空肠和直肠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物,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
4、球虫病。
断奶前后幼兔易感,高温高湿天气好发,病兔体温正常,先便秘后拉稀,怀孕兔流产,被毛粗乱,身体消瘦,粘膜苍白,肝有黄色小结节,肠粘膜有坚硬白点和化脓性坏死灶,用抗球虫药治疗有效。
5、泰泽氏病。
多发于6-12周龄幼兔,体温正常,急性水泻,喂什么颜色饲料拉什么颜色水粪,剖检见心、肝脏有针尖状或环状坏死灶,无特效药。
6、肠源性毒血症。
好发于4-8周龄幼兔,体温正常,急剧下痢,剖检见急性肠炎,胃内积水,盲肠扩大,粘膜上有弥漫性出血,用广谱抗生素和采用饥饿疗法有一定作用。
7、痢疾。
急性初起拉稀粪后水泻,粪中混有粉红色胶冻样粘液,恶臭,两耳发凉,脱水,消瘦甚至死亡。
用黄连素片内服,庆大霉素肌注,同时静注生理盐水有效。
8、非病原菌引起的腹泻。
主要由饲养管理失调等原因引起,大小兔均可发生,体温正常,水样下痢。
改善饲养管理,必要时配合使用收敛药疗效显著。
三、兔腹泻的预防
1、合理的饲养管理。
家兔是草食动物,若精料过多,易在盲、结肠内发酵,碳水化合物剧增,也会引用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细菌增殖,产生毒素,肠壁通透性改变,导致腹泻,而粗纤维可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保持肠道正常的功能,因此,注意粗纤维的含量非常重要。
2、建立定期卫生消毒制度。
这包括饲料、饲草卫生及兔舍、用具的消毒措施。
如不用霉烂变质的饲料、堆积发热的青草喂兔;兔舍兔笼及用具除每天清扫外,一般每季度要消毒一次,消毒时要特别重视兔笼内粪便及兔毛的清除,此外,还要注意兔舍的通风干燥状况。
3、注意隔离与检疫。
凡新进场的兔子均要进行隔离检疫后方可进场,隔离场所应严禁闲杂人员进出,隔离区用具等均要消毒处理。
4、适时驱虫。
兔球虫病发病率、死亡率都高,尤其是温暖多雨的季节对刚断奶的幼兔危害性大,球虫侵害兔体后除引起腹泻外,还可以破坏肠粘膜的完整性,使其它病菌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复杂化,所以驱除球虫是防制腹泻的重要措施。
5、定时接种疫、菌苗。
当乳兔断奶时,做好兔瘟和巴氏二联苗注射,并依次进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疫苗免疫。
6、药物预防。
用土霉素等药物预防兔腹泻效果好。
兔是一种草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既要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素,又要避免无节制地投给过多精料,许多养兔者盼望兔子长得快、长得好,竭力多喂精料。
事实上这样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使兔子容易得病。
合理搭配精、清、粗饲料,保持兔舍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兔群腹泻病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