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宽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
运用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体会
范嵘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15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疾病,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
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
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不理想,运用中药膏方治疗该病疗效独特,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66)
【作者】范嵘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中医医院 2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运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体会 [J], 陈守强;边晓媛;高冲;陈延强
2.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肾病的体会 [J], 邓宝华
3.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肾病的体会 [J], 邓宝华
4.项凤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得体会 [J], 艾一多;周雯姣;王荷兰;韩莉莉;项凤梅
5.运用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体会 [J], 范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幸福医话: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体会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口腔黏膜反复溃疡、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为“口疮”或“口疳”。
本病病程漫长,反复难愈,患者痛苦,病情顽固,治疗起来颇为不易。
我临床多年,对此病研究探讨长久,终于摸索出来一个方子,治疗起来颇为顺手,疗效在90%以上。
处方:甘草10g 黄连10g 黄柏10g 胡黄连10g 苍术15g 干姜15g 肉桂10g 太子参30g 制附子10g 鸡内金15g 砂仁10g 制龟甲15g该方实为甘草泻心汤、附子理中汤、封髓潜阳丹之合方,集清热燥湿健脾补肾于一体。
根据中医学“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脾之经脉“连舌本,散舌下”的理论,本病的发生与心、脾二脏相关最甚。
病因多与火热湿有关,且久病之后又有伤肾阴之虞。
可以说是虚实交杂,寒热并存。
该证多由于口腔不洁,复感受邪毒,使脾胃蕴结热毒,或由于脾虚失运,湿阻中焦,又常服辛辣醇酒、高粱炙煿之品,湿聚化热,热盛化火,火热循经上蒸所致。
且由于久治不愈或劳损过度,真阴受损,不能上济于心,进一步导致心火上炎。
病机表现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寒热夹杂。
故在辨证治疗上要考虑全面,即要清热燥湿,又要温阳滋阴。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湿热交炽的名方,也是治疗黏膜疾病的专方,口腔内是黏膜、胃内亦有黏膜,这类疾病仲景先圣均用此方,我临床也常用,如狐惑病、胃脘痞证等,很有效果。
湿热之所以产生,脾虚是根本,所以又选附子理中汤,健脾燥湿。
久病伤阴,封髓潜阳丹是正治。
该方在运用中有几味药特别要注意,非用不可,也算是我的秘密,现也公开给大家,希望有志于发扬中医者记住。
先说苍术。
该药健脾燥湿,力量强大,且现代药理研究苍术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中西合璧,正是治疗口腔黏膜的要药。
且不可以白术代替。
川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治疳热之良药。
胡黄连助黄连燥脾湿、清火热,两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
归肾、脾,心,肝四经。
谈谈复发性口疮的中医治疗作者:邹少华来源:《祝您健康》1991年第02期有不少人的口唇、舌、牙龈、颊等处粘膜先是充血,水肿,继而呈圆形或椭圆形状溃疡,溃疡点或多或少,边界清楚突起,有自发性烧灼样痛,遇刺激则疼痛加剧,影响进食与讲话,且反复发作,久治难愈。
这就是复发性口疮。
病情轻者,经过7~10天,溃疡可自愈;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其溃疡面大,数月不愈,或此伏彼起,缠绵难愈,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下面谈谈中医对该病的一些认识与治疗:该病可分为虚、实及虚实夹杂三类。
治疗可有内治、外治、针灸等办法。
一、内治1、实火口疮:其溃疡多发生在口唇、牙龈、舌尖边及两颊部,以溃烂面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明显、数量多、甚者融合成片、疼痛剧烈为特点。
若伴发热、口臭,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者,为心脾积热。
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选凉膈散合导赤散加减,药用:连翘、薄荷、黄芩、栀子、黄连、生地、木通、牛膝、生大黄、甘草。
若伴口苦咽干,舌尖边红,苔薄黄,脉弦者,为肝郁化火。
治宜疏肝解郁,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白芍、当归、黄芩、香附、枳壳、牡丹皮、山栀、生地、甘草。
2、虚火口疮:其溃疡多发生在口唇、舌根、两颊等部位,以溃烂面呈灰白色、周围微红肿,此愈彼起,绵延不绝、疼痛轻微为特点。
若伴舌燥咽干,头晕耳鸣,舌质红、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者,为阴虚火旺。
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知母、黄柏、麦冬、五倍子、牛膝。
若伴形寒肢冷,乏力懒言,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弱者,为脾肾阳虚。
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原,方选金匮肾气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牡丹皮、党参、白术、干姜、黄连、五倍子、甘草。
3、虚实夹杂口疮:其溃疡多发生在唇、龈及两颊都,以溃烂面色淡灰白、周围充血不明显,但水肿高起、发展快、愈合慢为特点。
若伴有身疲乏力,口淡或微苦,舌质淡苔白腻或苔腻微黄,脉沉缓或滑,为脾虚湿困。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1① 脾胃积热症状:数目多而密集的浅溃疡,周边充血,中心区表面有淡黄色假膜,灼疼明显。
面红热,口渴口臭,唇红干燥,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厚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石膏15g,黄连10g ,黄芩10g,栀子3g,当归12g,生地10g,寸冬10g,赤芍10g,牛膝10g。
若便秘加大黄、芒硝;红肿者加二花、公英。
② 心火上炎症状:口舌生疮,溃疡面积小而数目多,多位天舌尖和舌前部或舌侧缘,溃疡周边充血明显,灼痛剧烈;口热口渴,急躁心烦,夜寐不安,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药: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
生地10g,竹叶6g,黄芩12g,黄连12g,滑石9g,木通10g,栀子12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20g。
尿赤加白茅根、大小蓟;烦躁口渴加麦冬、玄参③ 肝郁气滞症状:口舌生疮,多位天舌缘,溃疡数目少。
复发与情绪及月经有关,经前复发,经后渐愈,月经失调,量过多或过少,__有块,小腹胀疼。
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经前__胀痛。
舌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方药:丹枝逍遥散加减。
柴胡6g,龙胆草9g,栀子9g,香附6g,枳壳6g,赤白芍各10g,川芎20g,当归10g,菊花10g,益母草10g,生地10g,甘草20g。
若前不见古人情严重可形成气滞血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或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
④脾虚湿困症状:溃疡数目少,面积大而深,久治难愈合,口淡乏味,口粘不渴,头晕头重,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体弱乏力,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数。
治法:益气健脾,芳香化湿。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参11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0g,薏仁20g,半夏6g,厚朴6g,泽泻10g,佩兰10g,砂仁10g,桂枝10g,木香10g,炙甘草20g。
23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总结目的:探讨内服肿痛安胶囊及外用口腔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确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2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15例。
治疗组口服肿痛安胶囊加外用口腔溃疡散,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各6个月。
随访1年,观察两组溃疡复发间隙时间、数目、疼痛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愈率为1.74%,总有效率为4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内服肿痛安胶囊加外用溃疡散能延长溃疡发作间隙时间,减少溃疡复发数目,减轻疼痛,缩短病程。
标签:肿痛安胶囊;复发性口腔溃疡;外用溃疡散;治疗总结本院口腔科临床使用肿痛安胶囊加外用溃疡散治疗口腔溃疡。
经过230例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于本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就诊的口腔科患者中挑选符合条件的23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化试验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5例,男47例,女68例;对照组115例,男40例,女75例,年龄11~6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作间歇时间、溃疡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口腔溃疡疼痛明显,周期性发作,自限性病程,病程≥1年,溃疡反复发作≥1次/月。
本次溃疡发作<48 h。
溃疡直径一般为2~4 mm,数目每次1~5个不等,溃疡面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边有约1 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有浅黄色或灰白色假膜。
1.3 方法治疗组口服肿痛安胶囊(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13021496,0.28 g/片)2粒,1 d 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口服3个疗程,溃疡局部吹干涂药3次,每日3次,连涂5 d。
对照组服维生素C,1次/d(山东菖南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010808,25 mg/片),服2 d停5 d,1个月为1个疗程,服3个疗程,忌辛辣、烟酒、刺激性食物。
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经方辨治心得体会
刘亮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3(022)012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以口腔溃疡黏膜反复出现溃疡,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本病对人体总无大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每当工作紧张,压力增加,心情抑郁,睡眠不足或饮食生冷,食炙博之品等诱发本病,而最常见的症状是唇、颊、舌、腭等处的呈圆形或椭圆形黏膜溃疡,溃疡周围明显充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覆盖,患处剧烈疼痛。
笔者有幸拜全国第3、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岳在文主任医师为师,在临证中发现岳师喜用仲景之方,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其效立显。
笔者借鉴岳主任经验。
用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收效很好,现简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总页数】2页(P2156-2157)
【作者】刘亮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5+9
【相关文献】
1.经方辨治鼻炎的应用体会
2.刘景源教授应用经方辨治失眠经验述要
3.顾文忠应用经方辨治寒热真假病案2例
4.应用《伤寒杂病论》辨治癌症与经方治肝癌举隅
5.李发枝应用经方辨治杂病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34例疗效观察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由局部刺激或创伤感染、内分泌稳乱等多种因素而引起的口腔黏膜良性损害,具有反复发作、灼痛明显的特点,患病率高,多数患者表现出较重的精神负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和生活。
本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大多疗效尚不确切,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平衡失调、感染、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1],国外有作者研究发现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钙、铁等与阿弗他溃疡有关。
同时发现谷物过敏性肠病易诱发维生素B族、叶酸吸收不良,导致阿弗他溃疡[2]。
到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2004年以来,对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中医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34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每个月最少发作1~3次,或迁延不段,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34例,男38例,女96例,年龄26~68岁,病程1~26年。
中医分型及治疗:按照溃疡的数目、溃疡的大小、溃疡发生的部位、溃疡周围黏膜的颜色,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脉象、一般分为5型治疗。
①阴虚火旺型:多见于中老年男女,溃疡数目少,分散,大小不等,溃疡深浅不一,边界清楚,微隆起,疼痛明显。
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质红少津,舌苔少,脉细数。
中药治疗:知母9g,黄柏6g,干草9g,熟地黄6g,山萸肉9g,淮山药6g,茯苓6g,泽泻6g,牡丹皮6g,麦冬9g,龟板9g。
②肝郁气滞、冲任不调型:中老年女性多见,患者一般面色微黄,体质弱,食欲不振,食少,大便稀溏,胸肋隐胀,脘腹闷胀,口苦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缓弱无力。
溃疡数目少,部位不定,溃疡周围轻度水肿,黏膜淡红或不红,溃疡颜色黄白,大小不等,愈合慢,疼痛不重,此起彼伏,缠绵不断。
中药治疗:当归9g,白芍9g,白术6g,甘草9g,柴胡6g,薄荷6g,生姜6g,川芎6g,桃仁9g,红花6g。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对患者溃疡面的愈合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中西医,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可分为重型、疱疹型和轻型三种类型。
有研究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与微循环障碍、微量元素缺失、口腔菌群失调及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等有关【1】。
在临床上,女性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以口腔黏膜的局限性溃疡损害为特点,具有周期复发性。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口腔黏膜的损伤,发作时伴有损伤处剧烈的疼痛,在口腔黏膜中的任何位置都可发生,多发于舌侧缘和唇,反复发病,复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判定,无需治疗2周左右可自愈。
因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局限性及自愈性等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
目前没有针对该病的有效根治方法,西药治疗、中药的饮食调理、中医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本文作了以下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体会钱才梅【摘要】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于我院诊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桂林西瓜霜、维生素C、西咪替丁、素高捷疗口腔膏、左旋咪唑、甲硝唑治疗各21 例.结果桂林西瓜霜组无效1 例,维生素C 组全部显效,西咪替丁组全部显效,素高捷疗口腔膏组无效1 例,左旋咪唑组无效3 例,甲硝唑组无效1 例.各组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说明6 种药物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中均具效果.结论避免出现用药不当加重病情的情况,酌情结合口服和外敷,才是治疗本病的最优途径.【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24【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内服;外敷;中西药治疗【作者】钱才梅【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医医院,高邮225600【正文语种】中文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又称为“复发性口疮”,是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口腔黏膜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口腔黏膜各部位周期性、反复性地出现溃疡,灼痛感强烈,无传染性,但该病会影响患者言语和饮食,重者可导致瘢痕形成,进而致使舌尖、腭垂等组织缺损,导致功能障碍,危害患者健康。
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发机制尚未明确,个体病情存在差异,暂无特效疗法。
文章通过观察总结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实际治疗状况,概括该病的药物治疗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诊疗的ROU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自愿配合院方对ROU的各种治疗方式,就诊前均未进行其他治疗。
男性58例,女性68例;年龄15~70岁。
使用桂林西瓜霜、维生素C、西咪替丁、素高捷疗口腔膏、左旋咪唑、甲硝唑治疗各21例。
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一般病情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1.2.1 桂林西瓜霜组直接将桂林西瓜霜药粉喷撒或敷于溃疡患处即可,一次适量,一日数次。
浅谈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中医采用中药治疗,耳穴放血治疗,主穴选耳尖,辅穴选口、舌、心。
外用药,穴位敷贴疗法。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并向多元化发展。
中医治疗关键在辨证论治。
本病多有复发性,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疗效,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的丰富多彩。
但对本病的病因认识、证型分类、观察方法及诊断标准方面还不规范、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标签: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局限性口腔粘膜溃疡、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属中医的”口疮”、”口疡”等范畴,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并向多元化发展。
中医治疗关键在辨证论治。
1 中药治疗外感时毒型,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药用银花、连翘、藿香、木香、佩兰、茯苓、神曲、枳壳、葛根、白术、旋覆花(包煎);胃火炽热型用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栀子、生甘草、连翘以清胃泻火。
心脾积热型用凉膈散去薄荷加玄参、木通、麦冬以通便泻下,泻心脾之火;肝经郁火型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薄荷,加延胡索以疏肝理气,解郁调经;脾胃虚弱型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升麻、炙甘草、附片、干姜、陈皮以健脾益气。
阴虚火旺型用天王补心丹去当归,加知母、黄柏各以滋阴清火,养心安神;脾肾虛寒型用附桂理中汤加白芍、鹿角胶(烊化)以玄温脾肾以化寒毒;血虚阴亏型,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
药用当归、白芍、生地、淡竹叶、茯苓、丹皮、山栀、柴胡、麦冬、五味子、玄参。
2 针刺疗法耳穴放血治疗,主穴选耳尖,辅穴选口、舌、心。
揉捏耳廓3~5m in,使局部充血,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点刺,挤出3~ 4 滴血。
隔日治疗1 次,两耳穴位交替使用。
用通任调脾胃脉针法,取内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地机、陷谷、内庭、天枢,除任脉穴外均双侧取穴。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7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我院自拟的清火汤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4%、73%,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疑难病症,患者主要会表现为局部疼痛症状,口腔黏膜会出现反复性溃疡,主要呈现出椭圆形[1]。
一般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自限性、浅表性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发病机制,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但是缺乏针对性,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治疗强调整体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性比较突出,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具有一定特色[2]。
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7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24例;患者年龄最大73岁,最小14岁,平均(51.3±8.2)岁;患者病程最长达7年,最短10个月,平均(2.9±0.9)年。
对照组中男15例,女22例;患者年龄最大74岁,最小15岁,平均(51.1±8.7)岁;患者病程最长达7.2年,最短11个月,(2.8±1.3)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通过统计学处理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对比较小,可比性较强。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三大要素*导读: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是表现在口腔黏膜上反复出现的圆形、卵圆形的潜在溃疡;可以独发且伴随着剧痛,对于生活当中影响比较恶劣。
……人体的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身体衰弱;在感冒的时候体力、肠胃功能的混乱;局部的刺激导致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
下面我们来盘点可以有效治愈的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局部涂抹想要治愈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目的通过消炎、止痛,促进溃疡的治愈。
治疗方法较多,根据病情程度来选择。
可以选择0.25%金霉素溶液,1:5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等。
或者是选择一些含片。
例如:杜米芬含片,溶菌酶含片,氯已定含片。
在中医治疗药物上,像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养阴生肌散等能够消炎、止痛的疗效。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程度来选择含有抗生素及可的松等药物。
贴于伤患处,能够减轻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治愈的作用。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中药调配取来药物,生地、麦冬各15g,连翘10g,栀子9g,黄芩6g,大黄、薄荷、甘草、淡竹叶各3g。
拿来水煎分3次服,每天口服一剂。
主要目的就是清热解毒、灼热疼痛;在中医辨证属于心脾积热的症状,治疗常见的口腔溃疡、凹陷、呈现点片状;吃食困难的典型症状。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蜂蜜汁含漱口服蜂蜜能够清热解毒的作用,外不去涂抹有敛疮止痛、促进细胞再生的疗效。
治愈口腔溃疡,拿来10%的蜂蜜汁进行漱口;另一种办法就是把口腔洗漱干净后用消毒棉签蘸蜂蜜涂抹在伤患处,涂擦后暂不要吃东西。
大约在20min,蜂蜜连水一起喝下,然后继续外敷,一日之后可以进行多次反复使用。
常吃西瓜,拿来西瓜汁之后,含在嘴巴上。
然后再3min之后咽下,再含一些新的西瓜汁;然后重复多次,西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与方药分析
张雨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8(39)8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
本文参阅了49篇论文和有关著述,分析了本病的治疗现状,并通过数据说明和剖析其证型及方药的应用规律,为寻找专方专药提供参考。
1 辨证论治情况对于本病的辨证论治,目前临床上已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重视全身情况,又注意溃疡局部表现,既重视正气(脾、肾)的强弱,又注意病邪(火、热、食、湿、郁)的盛衰,所以治疗的针对性强。
【总页数】1页(P498-498)
【关键词】口腔溃疡;中医药疗法;复发;方剂
【作者】张雨
【作者单位】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815
【相关文献】
1.中医火神派理法方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探讨 [J], 常青
2.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疗效分析 [J], 张鹏恩;张国祥;何静
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65例临床分析 [J], 陶志娟;邹晓晖
4.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杜萍
5.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验案2则 [J], 赖俊敏;张丽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目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4例,根据治疗的药物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62例,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口腔溃疡的复发间隔时间以及每次发作的时间,并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过程中,应积极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
标签:中西医结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复发性口腔溃疡(ROU)[1]指的是口腔黏膜的局限性溃疡周期的发作,在口腔浅表形成的椭圆形、圆形、孤立的病灶。
此病在口腔黏膜病中的发病率很高,居于首位。
在中医学的范围里,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口糜、口疮[2],该病的患者有疼痛感觉,并且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的饮食及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3],就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来看,并无特效药能对其进行根治,虽然西医治疗能很快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不能根治。
在本研究中探讨了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
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24例,其中男59例,女65例,年龄27~39岁,平均年龄(32.46±1.89)岁。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
含化华素片1片/次,持续1~2 h/次,复合维生素B2,1片/d,3次/d,维生素C 200 mg/次;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给予强的松5~10 mg/次,3~4次/d。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体会36例
车树霞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30)009
【摘要】目的:观察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混合液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3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用硫酸庆大霉素8万U,维生素B12500μg,加1%利多卡因0.5ml配成混合液治疗.随诊观察,记录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溃疡愈合情况:36例患者中有效34例,无效2例,有效率94%.溃疡复发情况:经过近1年的追踪观察,34例有效患者中有11例未见复发,19例发作间隔时间较用药前相对延长3~4周,3例同用药前无明显变化,有效率88%.结论:局部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及利多卡因混合液涂布溃疡面,进行局部治疗,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效果明显,而且短期内不易复发.
【总页数】1页(P57)
【作者】车树霞
【作者单位】222141 江苏赣榆县沙河中心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熏灼而起,亦有因脾虚或肾虚而溃破不愈的。
但临床所见,患者病情多数更加复杂,且常因感染而虚实并见,寒热互参。
故治疗此病当细审,只有明确病因病机,洞悉寒热虚实,方有望治愈此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一、辨治思路复发性口腔溃疡属“口疮”等范畴。
多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熏灼而起,亦有因脾虚或肾虚而溃破不愈的。
针对实证,一般泻火解毒即可获效,虚证则相对棘手。
常见有阴虚,与津液不足,虚火熏灼有关;有脾虚,与气血不足,口舌失养有关;有肾虚,与精虚火衰,浮火上越有关。
但临床所见,患者病情多数更加复杂,且常因感染而虚实并见,寒热互参。
故治疗此病当细审,只有明确病因病机,洞悉寒热虚实,方有望治愈此病。
心之窍在舌,脾之窍在口,故口舌生疮多从心脾积热治。
胡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可胜任,同时它们又可解毒,兼治感染。
患者若因食积而内生湿热或表现大便干结难下,可选大黄、枳实来釜底抽薪,以治其本;若因情志不遂而加重,郁火乃祸首,当选川楝子、柴胡解郁散火;患者若喜食辛辣,嗜好饮酒,当清胃火为先,可选知母、石膏。
一般骤然发病,灼痛明显的,多属实证,相对容易控制。
若是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就另当别论了。
如阴虚火旺患者,其火乃虚火、燥火。
如不纠正阴虚,其火难清。
此时当选生地、麦冬、玄参等来滋阴润燥,兼清虚火。
若患者兼见湿热,则改用鳖甲、女贞子、旱莲草等清补之品。
口腔黏膜与胃相通,皆属消化系统,故有些口疮可能与脾虚有关。
临床若发现患者伴食少乏力等症的多属于此。
补脾之法可增气血,长肌肉,使得口腔得养而疮口渐愈。
我喜用黄芪、甘草、苍术等。
此三药都能补脾益气,且各具优势。
黄芪善补气托毒,生肌敛疮,且性升提,针对气虚患者,此药不可或缺,当以之为主。
甘草兼能解毒,此病多表现炎症,常伴感染,故大可派上用场。
选甘草还有另一用意:西医认为此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而甘草具类激素样作用,自然能对此病的控制发挥效用。
57 2017年10月第19期
杨运宽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总结
李香蕾 朱昕昀 金红娇 李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610075)
摘 要: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的范畴,是临床多发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
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杨运宽教授“养阴祛湿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颇具心得。
文章结合具体病例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应用体会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杨运宽;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7)19-0057-01
Prof. YANG YunKuan’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
LI Xiang-lei, ZHU Xin-yun, JIN Hong-jiao, Li zi-me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Sichuan, 610015)
[Abstract]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 is involved in the TCM definition of Oral Aphtha, which is clinically prevalent and recurrent. The national-level TCM expert Yang-yunkuan treats ROU effectively with Yin-nourishing and heat-dampness-eliminating method. For peer reference, this article would illustrate Prof. Yang’s experiences of treating ROU with case analysis.
[Key words]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Yang Yun-kuan;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杨运宽,男,教授,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待诊抄方,从中受益匪浅。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中医称之为“口疮”,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
调查发现至少人群的10~25%患有该病,在特定人群中,ROU的患病率可高达50%,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
本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特征,溃疡灼痛明显,严重者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给患者生活带来了较大痛苦。
目前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无确切的实验室指标可作为诊断依据,从而导致该病治疗和控制复发均较为困难,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1]。
杨运宽教授在临床诊疗及教学工作中,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虚实夹杂,以肾阴亏虚、心火上炎、脾胃湿热并见,治疗在于滋肾阴,清心火,祛湿热,以“养阴祛湿热”为治疗大法,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口疮”.“口糜”范围,《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明代薛己《口齿类要•口疮》:“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
”其发病乃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因为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而患病;外因则是与六淫侵袭、饮食不节、疲劳过度、情志起伏等有关,最终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火热上炎直达口腔而致病[2]。
《医宗金鉴》则把口糜的病因病机编成歌括:“口糜阴虚阳火成,膀胱湿水溢脾经。
湿与热瘀熏胃口,满口糜烂色红疼”。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多个脏腑密切相关。
“心气通于舌”(《灵枢·脉度》)、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脾气通于口”(《灵枢·脉度》)、脾“在窍为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足阳明经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灵枢·经脉》),足少阴经脉“循喉咙,夹舌本”(《灵枢·经脉》),故口疮与心、脾、胃、肾关系尤为密切。
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舌为心之外候,肾阴虚,水亏于下,心火炽于上,水火不济,心阳偏盛;或心火亢盛,伤及肾水,以致肾阴亏损,从而致病。
肾阴亏虚,阳明胃热有余,相火妄动,火炎上行,致口舌糜烂。
故杨老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虽有虚实之分,但临床所见,少有纯虚、纯实之证,多为虚实夹杂,口腔溃疡多以肾阴亏虚、心火上炎、脾胃湿热并见。
故治疗在于滋肾阴,清心火,祛湿热。
2 处方用药
《医宗金鉴》提出采用清热泻脾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杨老则善于采用甘露饮加味治疗该病。
该方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熟地、生地、石斛、天冬既可滋肾阴兼降虚火,泻中兼补;麦冬清心除烦,益胃生津;苦寒之性的茵陈、黄芩可折热而祛湿;枳壳味苦、微酸,性微寒,归肺、脾、胃、肝经,可行气、化痰、消积,枇杷叶味苦,微寒,归肺胃经,可清肺胃之热;甘草补中益气,缓和上炎之火,解毒生肌以愈溃疡。
诸药合用,合奏清热养阴、行气利湿之效。
杨老善于加用马勃、玄参治疗该病,马勃加强清热之功,玄参不仅有清热的功效,而且可滋肾阴。
诸药合用,合奏养阴祛湿热之效。
在笔者临床跟习过程中,见杨老应用甘露饮加味根据具体症状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无不应手而效。
3 病案举例
吴某某,男,31岁,2015年9月5日首诊。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
患者平素喜食辛辣之物,患者诉自服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后无明显效果,迁延不愈,灼热疼痛,饮食困难,少寐,梦多。
刻诊:患者左侧口腔可见多处溃疡,舌尖有一处溃疡,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红肿不甚,心烦,面黄,二便调,舌尖稍红,苔薄白微腻。
脉滑数。
中医诊断:口疮。
辨证:阴虚湿热证,治宜养阴祛湿热。
处方:麦冬15g,天冬15g,熟地黄15g,生地黄15g,茵陈10g,黄芩10g,枳壳10g,枇杷叶15g,甘草5g,石斛30g,桑椹10g,山茱萸15g,马勃10g,玄参30g,黄连3g,淡竹叶10g,白及10g,葛花30g,青黛5g。
予3剂,两日1剂。
2015年9月12日二诊:口腔溃疡缓解,眠差好转,舌暗苔黄腻,脉沉滑。
处方:前方去青黛,葛花,余同前。
予3剂,两日1剂。
2015年9月19日三诊:溃疡愈,未发,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滑略数。
在二诊前方基础上去黄连、淡竹叶、白及,加藿香10g,6剂,水煎服。
以守疗效。
3月后随访,口腔溃疡已愈,未复发。
.
按:患者口疮多年,湿热之邪留恋机体,湿性黏滞,病久缠绵,阴虚正气难复,致使口疮发作难愈,故用甘露饮加味治疗此病,病情缠绵,肾阴亏虚,故加山茱萸、桑椹加强滋肾阴之功;舌尖处见溃疡、心烦、少寐、多梦,为心火亢盛的表现,加黄连、淡竹叶泻心经实火,白及消肿生肌,能促进疮面愈合;葛花、青黛加强清热之功;藿香芳香化湿醒脾。
综上,行甘露饮加味养阴祛湿热,对症加减,临床收获良效。
参考文献
[1]潘红艳.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12.
[2]阳国英,吴滨荣.辨证施护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3):97- 99,100.
2017年
—————
9月
——
24日收稿
—————
作者简介:李香蕾(1991-),女,汉族,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循证医学与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DOI:10.16040/15-1101.2017.1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