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练习题习题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12.3机械效率习题精选汇总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3.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A.40% B.50% C.80% D.100%
5.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10s内将重为180N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2m.若动滑轮重20N,忽略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了360J的功
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了40 J的额外功
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40W
D.由于忽略绳重及摩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
6.如图某人采取了三种不同方法往楼上运沙子,绳重及摩擦不计,下面的分析错误的是()。
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精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作者: ————————————————————————————————日期: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态必须先变成液态才能再变成气态B. 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必须要用酒精灯加热?C. 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会放热 D.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2. 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A. 汽化 B. 液化 C.凝华 D. 升华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 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5.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D. 铁水浇铸成零件6.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飘渺?C.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雕渐小7.图中水的凝固图象是()A. B. C. D.8.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A. 36.6℃B. 39.6℃C. 3 ℃D.76.2℃9.如图所示是王浩同学用相同的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A. C甲>C乙,其中甲是晶体 B. C甲<="">C. C甲>C乙, 其中乙是晶体D. C甲<C乙, 其中乙是晶体10.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晶体的是( )A. 冰、水、水蒸气B. 铜、固态水银、石墨C. 玻璃、沥青、石蜡 D.萘、松香、海波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最终熔化成液体B.人类发明了各种机械,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些力或省些功C. 利用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D. 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阻越大12.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到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爆晒,温度很高B.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C.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大,身上的汗较难蒸发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二、填空题13.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沸腾。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1.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2.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3. 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增加还是减小?答: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减小。
4. 简述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
答: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推进剂的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5.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答: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和压缩冷却实现的。
6. 什么是电流?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其单位是安培(A)。
7. 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答: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8. 简述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答: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9. 什么是功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移或转换的速率,其单位是瓦特(W)。
10.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答: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因为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11.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Hz)。
12. 什么是共振?举例说明。
答:共振是指当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加频率相等时,物体受到的外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当一个人在摇摆上升的秋千上用力推动,如果推动频率与秋千的固有频率相等,秋千将会达到最高点。
13. 什么是直流电?与交流电有什么区别?答: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而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恒定,而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
14. 简述水平抛体运动,并给出公式。
答:水平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公式为:水平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竖直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光的直线传播1.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光源的理解。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钻石也是反射光,晶莹的露珠也是反射太阳光,这些都不是光源;萤火虫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能发光,是光源。
故选D。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选D。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果玻璃、空气不均匀,光的传播路线将发生偏折。
3.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A.立竿见影B.手影游戏C.太阳发光D.激光引导掘进方向【解析】选C。
立竿见影、手影游戏、激光引导掘进方向都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太阳发光只能说明太阳是光源,故本题选C。
4.(2013·北京中考)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
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沿直线传播。
答案:直线5.“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它描述的是(选填“日食”或“月食”)现象,此现象可以用光的原理来解释。
【解析】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在地球后面形成影子,月亮走进地球的影子,月亮不再反射太阳的光,人们便看不到月亮,这种现象就是月食。
答案:月食直线传播6.(2013·宁波中考)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
这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像。
【解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答案:太阳7.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快”或“慢”);光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它的速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经典习题(附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7.1 力精选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答案】B。
【解析】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故不合题意。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速度不变,方向为直线,故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速度会越来越快,故不合题意。
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故不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故A 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分前后,故C错误。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用相互接触,故D 正确。
故选C。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答案】D。
【解析】A、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力,故A错。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B错。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错。
《滑轮》练习题精选〔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工人用300N的力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假设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B. 动滑轮的重是50N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2.如下图,通过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假设物体重为100N,物体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为40N,那么拉力F的大小为()A. 20NB. 50NC. 60ND. 70N3.物体重G=200N,滑轮重为20N,要使物体匀速上升1m,不计摩擦,那么()A. F=420N,滑轮向上移动0.5mB. F=420N,滑轮向上移动2mC. F=110N,滑轮向上移动0.5m D. F=110N,滑轮向上移动2m4.如下图,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假设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A. F=20NB. F=10NC. F=5ND. F=30N5.用如下图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G,(不计摩擦,不计绳、滑轮和杠杆重)最省力的是()A. B. C. D.6.如下图,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分别施加F1和F2的拉力,在相同时间内将相同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轮重和一切摩擦)。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拉力F1小于拉力F2B. 甲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小于乙绳的C. 甲、乙两滑轮组均属于费力的机械D.甲、乙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7.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如下图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相同的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是()A. B. C. D.8.小宇同学想用10N的力提起重20N的物体,以下简单机械中(不计机械重及摩擦),不可以使用的是()A. 一个定滑轮B. 一个动滑轮C. 杠杆D. 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二、填空题9.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那么他所用的拉力为______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10.如下图,图甲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匀速提升重30N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图乙杠杆水平平衡,那么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 A=______F B。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6-3-1所示,主要原因是:A .细而高的量筒便于操作,也不易因摔倒而打碎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C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比较,其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 .粗矮的量筒中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制作,因而不便读数2.实验室里有四个量筒,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00 g 密度为0.8×103kg/m 3的煤油,应该使用的量筒是:A .量程为100 mL ,分度值为2 mLB .量程为200 mL ,分度值为5 mLC .量程为250 mL ,分度值为10mLD .量程为500 mL ,分度值为20 mL3.现在只有量筒,要取出32g 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 3),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 .用量筒量出体积为32 mL 的酒精B .用量筒量出体积为40mL 的酒精C .用量筒量出体积为50mL 的酒D .用量筒量出体积为800 mL 的酒精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正式成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 .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 .用细线系住石块,让其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放入石块后水面对应的刻度5.小丽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并根据数据绘出了图象(如图6-3-2所示),则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 .20g ;1.0×103kg/m 3B .60g ;0.8×103kg/m 3C .60g ;1.0×103kg/m 3D .20g ;0.8×103kg/m 3二、填空题1.测量某物体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物体的质量可以用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可以用____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也可以用____来间接测量。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精选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图2)能减小压强的是( )2、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 汞柱)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3、 如图3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4、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用吸管吸饮料B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 .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 .墨水被吸进钢笔5、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 .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B .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 .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6、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 、b 、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水):( )A 、a 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b 点压强比c 点压强小。
C 、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 、c 两点压强相等。
图 3图2图7二、填空题7、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9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8、一头质量为6×103kg 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_____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八年级上物理习题精选作图光学作图作出下列反射光路。
在图中已画出了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方向,试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根据要求作图二.力学作图1.画出图中重为2N的紫砂茶壶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如下图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示意图。
3.画出图中小明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4.如图所示,画出重为9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5.在图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6.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
在图中画出球受到的重力G、悬绳对球的拉力F的示意图。
7.如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计算速度的相关计算 主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推导公式:路程=速度×时间:(S=Vt ) 时间=路程÷速度(t =S/V ) V 表示速度,单位是:m/s (或km/h)1m/s=1×3.6 km/h=3.6km/h 1km/h=1÷3.6 m/s=5/18 m/s S 表示路程,单位是:m (或km ) t 表示时间,单位是:s (或h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2分钟内通过了300米的路程,它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答案:2.5m/s一人骑车以3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5分钟内他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若通过16.2km 的路程,需要多少小时,合多少秒?答案:270 1.5 54003.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以3m/s 的速度运动60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 ,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2.4m/s一列火车在40分钟内匀速前进了48km ,它的速度是多少m/s ?合多少km/h ? 答案:20m/s 72km/h5.一列火车长200m ,以40m/s 的速度穿过一3800m 的隧道要用多少时间?答案:1min40s6.某人坐公交车所得的发票如图所示,请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7.(1).若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 ,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这段路程最快要几分钟? 密度相关计算 借瓶、水测液[例1] 一瓶0.3Kg ,装满水后为0.8Kg ,装满某液后为0.9 Kg ,求所装液体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杠杆习题专题练习杠杆精选题专题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B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2.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两杠杆支点为O1、O2.则对应的杠杆分别为()A.省力杠杆省力杠杆B.省力杠杆费力杠杆C.费力杠杆费力杠杆D.费力杠杆省力杠杆3.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端下沉C.仍然平衡4.人体内的杠杆大多是由肌肉和骨骼组成的.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B.C.B.右端下沉D.无法判断D.咬工具抬起手臂踮起脚尖抬起头5.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抢救伤员,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听诊器可以改变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的音调B.生命探测仪利用了红外线能够灭菌的特点C.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省了距离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针筒6.下列四个图中,所作力F的力臂L,正确的是()A.B.C.D.7.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羊角锤筷子起瓶器独轮车8.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9.如图所示,工人用撬棒撬起石块,O为支点.此撬棒属于()A.省力杠杆,但费距离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C.费力杠杆,且费距离D.费力杠杆,但省距离10.下列几种工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测量质量的天平B.剪铁皮的剪刀C.撬铁钉的锤子D.夹取食物的筷子11.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A.F1•OC=F2•OAB.C.D.F1•OD=F2•OBF1•OE=F2•O AF1•OE=F2•OB12.如图为用瓶起开启瓶盖的情景,关于该瓶起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如图所示是我们常用的指甲钳,使用时,通常把手放在_________(选填“A”或“B”)点,锉刀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14.自行车是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填写如表中的“应用举例”和“物理原理”.使用举例物理原理或说明问题如脚蹬半径大于传动齿轮半径相当于省力杠杆的轮轴①_________(1)车座做成马鞍形②_________(2)减少转动轴的磨擦和能耗③_________(3)紧握刹车制,可把车停下④_________(4)稍稍用力转动车把,车的运动方向就改变15.如图所示的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钮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杆秤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丈量物体_________的工具.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 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___.(3)目前用电子秤取代杆秤,目的是防止不法商贩采取将秤陀质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少”),达到“短斤缺两”获暴利.三.解答题(共11小题)16.在如图所示中,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17.轻质杆OA的A端挂一重物,在绳子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画出图中绳对A点的拉力F1及对应的力臂L1.18.如图所示,O为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l.19.如图甲是果农修剪树枝的情景,图乙是图甲明亮部分的简化图,F1是铰剪受到的动力,B是阻力的感化点.请在图乙中标出支点O的位置,并作出阻力F2和动力臂L1.2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金属棒上端悬挂在转轴上,下端静止在地面上.画出以O为支点重力G的力臂l和地面对金属棒的支持力示意图.21.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22.某剧组为拍摄需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在图中画出ABO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23.如图是液压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O为支点,F1为动力,B为阻力作用点.试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以及作用在吊臂上的阻力F2的示意图.24.在研究杠杆平衡前提尝试中:尝试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k1151.5101)通常情况下调治两端螺母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起优点_________.2)在调节杠杆之前,杠杆停在了如图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3)杠杆调节平衡后,在此后的实验中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旋动两端的平衡螺母来使杠杆恢复平衡.4)XXX仅做一次尝试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表中所示,就得出了杠杆平衡前提是:F1L1=F2L2的结论,这明显是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调治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觉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治.2)尝试时仍旧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许做有什么优点?3)记录的尝试数据以下表.尝试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3.0102.01522.5202.52031.0301.030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F1L1=F2L2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4)如果用杠杆一端挂钩码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实验.请分析说明用这种方法做实验的好处._________.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前提”尝试中:1)尝试前,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XXX应该将杠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许做的目的是便于丈量_________的大小.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左边挂上钩码,在右边用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当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N.3)以测力计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与力臂的大小来进行测量,得出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动力臂L/cm动力F1/N阻力F2/N阻力臂L2/cmxxxxxxxxxxxxxx3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4)在本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A.减小误差B.求平均值C.使结论具有普遍性5)当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变为向右倾斜下拉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所示,此过程中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杠杆在生活中有着遍及的使用,如图2所示是剪铁皮的铰剪,在使用时,它属于_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参考谜底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B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稳定D.先变小后变大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阐发;杠杆的平衡阐发法及其使用.专题:简朴机械.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在抬起的过程中,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F大小的变化.解答:解:如下图所示:在抬起的过程中,阻力F2稳定,F与铁棒始终垂直,所以动力臂L1稳定,因为铁棒的位置的变化,导致了阻力F2的阻力臂L2在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1=F2L2可知,L1、F2都不变,L2变小,所以F也在变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确定阻力臂的变化是此题的难点.2.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封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感化,两杠杆支点为O1、O2.则对应的杠杆分别为()A.省力杠杆省力杠杆B.省力杠杆费力杠杆C.费力杠杆费力杠杆D.费力杠杆省力杠杆考点:杠杆的分类.专题:简朴机械.分析:结合图片,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如图所:用脚踩踏板时,O1点是支点,动力感化在A点,阻力感化在B点.脚踩下踏板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桶盖开启时,支点是O2,动力作用在C点,阻力作用在D点.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习题精选
1.用物理知识来说明:缝衣时缝衣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________,手指上套着顶针是为了___________.
2,一块重70N的砖,用120 N的力压在竖直的墙上,该力与墙面垂直,则墙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_N.
3.压力作用的效果跟有关.
4、压强是反映的物理量.物理学在把定义为压强.
5.用40N的水平力把重6.0N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0.01m2, 那么,墙壁受到的压强是
6.平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块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A.密度减小一半
B.密度增大一倍
C.对地面压强减小
D.对地面压强不变
7.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二块,每块砖的长:宽:高=4:2:1.要使这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面哪种放法是对的?(砖平放是指长和宽着地, 侧放是指长和高着地,竖放是指宽和高着地.)
A.甲组砖竖放,乙组两块砖沿竖直方向叠加平放
B.甲组砖竖放,乙组两块砖沿竖直方向叠加侧放
C.甲组砖竖放,乙组两块砖沿竖直方向叠加竖放
D.甲组砖平放,乙组两块砖沿竖直方向叠加平放
8.球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A.减少压强B.增大摩擦
C.减少摩擦D.增大压力
9.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里盛有液体,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A.一定等于液体受到的重力
B.一定大于液体受到的重力
C.一定小于液体受到的重力
D.不一定等于液体受到的重力
10.图钉帽的面积为图钉尖的面积的2000倍, 若用力F把图钉压入木块, 则钉帽与钉尖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F尖=F帽,p尖=p帽B.F尖>F帽,p尖>p帽
C.F尖<F帽,p尖=p帽;D.F尖=F帽,p尖>p帽.
答案:
增大压强、减小压强 2. 120 3. 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4..压力的作用效果;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5. 4000 Pa 6.C 7.B 8.B 9. D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