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藻与控藻技术_过龙根
- 格式:pdf
- 大小:551.90 KB
- 文档页数:3
绿藻防控方案背景绿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够在水体中迅速繁殖,形成大片绿色浮游植物。
当绿藻过度繁殖时,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绿藻的防控对于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十分重要。
绿藻防控方案生态治理方法1. 增加水生植被通过利用水生植物进行生态调节,促进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平衡,从而起到控制绿藻繁殖的作用。
2. 改善水质采用人工加氧、微生物等生态方法,通过增强水体环境自净能力,优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从而减少绿藻繁殖的条件。
3. 生物控制引入天敌控制绿藻繁殖,例如昆虫、鱼类等,降低绿藻密度,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但是需要注意,天敌的引入需要严格控制,避免将其他有害物种引入水域。
物理治理方法1. 捞除采用捞、撇、网等物理方法将绿藻从水中清除。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降低水中绿藻密度,但是不能彻底清除绿藻,也容易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2. 压制繁殖采用物理屏障、遮光等方法,破坏绿藻光合作用,防止绿藻繁殖。
化学治理方法1. 环境友好型药剂选择环境友好型药剂,在不对水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基础上,控制绿藻繁殖。
2. 除藻剂使用除藻剂,可以快速控制绿藻繁殖。
但是,除藻剂存在毒性,可能会对水生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总结绿藻防控是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在选择绿藻防控方法时,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因素,采取科学、可行、经济、有效的措施,全面控制绿藻的繁殖。
有害藻类的控制与清除方法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遇到杂藻繁生的情况,危害很大。
常见的在养虾前期,肥水阶段,池中常生长丝状的绿色藻类,似絮状棉花,这是绿藻的一种,群众称为青苔,能使虾池水变清、变瘦,水中浮游生物难于繁殖,不利于对虾生长。
当温度高、雨水多时,虾池水变淡后,在淡水养殖区的鱼虾池中常繁殖微囊藻,称为“水华”或“湖靛”。
这些杂藻类对虾养殖危害很大,严重时会使鱼虾大量死亡。
现将其生成原因、危害、控制与清除的方法加以介绍。
一、有害杂藻生成原因1、青苔的形成原因冬闲季节虾池有积水,有藻种生存,养虾前清池未用药物杀死,虾池纳水较浅,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时,施肥量过大,环境适合,青苔就长出来。
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繁殖量逐渐加大,若池中青苔少量时,它可以作为对虾部分饵料,亦是虾池小型甲壳类如糠虾类的栖息场所。
也可以作为对虾防敌害生物侵袭匿身的场所。
往往随水温的升高,青苔大量繁殖起来,对养虾危害很大。
2、微囊藻的生成原因微囊藻是高温藻类,水温20℃以上,便开始快速生长,夏季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旺盛,在淡水的鱼虾塘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称为水华或微囊藻水华。
其主要种类是铜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
其能快速繁殖的条件是:(1)在水流交换差的鱼虾塘容易大量繁殖。
(2)强光、高温和碱性水体会迅速繁殖生长。
(3)水体中氮和磷是与微囊藻生长、繁殖关系最大的因素。
当水体中三态氮和可溶性磷含量大,其他藻类生长良好时,能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
相反,当水体中三态氮,特别是可溶性磷较少时,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而微囊藻能得到大量的繁殖。
要控制微囊藻的繁殖,就要控制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以及两者的比例。
水温15℃以下便不会繁殖了。
(4)虾池前期施肥量过大,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期少施肥或不施肥,藻类大量死亡从而形成微囊藻水华。
(5)未搭配食这些藻类的鱼类,如罗非鱼等。
二、杂藻的危害性青苔大量繁殖起来后,吸收池水的无机盐类,水中营养成份下降,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使虾池透明度加大,池水清瘦见底,对虾天然饵料匮乏,影响对虾生长速度。
水草缸藻类防控方法
一、物理防治
1.定期清洁缸壁:藻类的生长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缸壁的附着物是藻类生长的重要载体。
因此,定期清洁缸壁可以有效地减少藻类的生长。
一般建议每周用软布擦拭缸壁,但注意不要用力擦洗,以免损伤水草。
2.适当减少光照:藻类生长需要光照,因此减少光照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的生长。
一般建议每天给予水草缸适当的散射光,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水温过高。
3.保持水质稳定:水质不稳定容易滋生藻类,因此保持水质稳定是防控藻类的重要措施。
一般建议定期更换水,并使用过滤器等设备来维持水质。
二、化学防治
1.使用除藻剂:除藻剂可以快速去除水中的藻类,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水草和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一般建议按照除藻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并结合缸内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2.投放抗藻生物:抗藻生物可以与藻类竞争生存空间,从而减少藻类的数量。
一般建议投放一些抗藻鱼类,如孔雀鱼、剑尾鱼等,但要注意与水草的适应性。
三、生物防治
1.培养食藻生物:食藻生物如“清道夫”等可以摄食藻类,从而控制藻类的数量。
一般建议根据缸内情况适量投放一些食藻生物。
2.增加过滤设备:过滤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营养物质,从而减少藻类的生长。
一般建议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并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材。
综上所述,防控水草缸藻类的方法可以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个方面入手。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控,可以让水草缸保持美丽和健康。
防止鱼缸长藻的方法
防止鱼缸长藻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控制光照:藻类的生长与光照密切相关,因此减少鱼缸的光照时间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
避免将鱼缸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过强的灯光。
2. 保持水质清洁:保持水质清洁是防止鱼缸长藻的关键。
定期更换水,并使用过滤器等设备来维持水质的稳定。
3. 控制营养盐:藻类的生长需要营养盐,因此要控制鱼缸中的营养盐浓度。
避免过量施肥或使用过多的有机物。
4. 使用除藻剂:除藻剂可以有效去除鱼缸中的藻类,但需要注意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以免对鱼类造成影响。
5. 生物防治:使用一些可以抑制藻类生长的生物,如鱼类、虾类、螺类等,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
6. 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清除底部的废物和藻类,也是防止鱼缸长藻的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或手工清除。
以上是防止鱼缸长藻的常见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防止鱼缸长藻。
绿藻防控方案背景绿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生长迅速,容易在水体中繁殖,形成水生植物堆积物,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此外,绿藻还能够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影响鱼类生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绿藻防控方案,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绿藻防控方法物理方法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绿藻。
常见的方法包括:•真空吸附:利用真空吸附器将水体中的绿藻吸附到吸附器中,再用其它方法将绿藻处理掉。
•水控片:将水控片放入水体中,水控片中的药剂能够抑制绿藻的生长。
•手工捞除:利用捞网、手工等方法将水体中的绿藻捞出来。
物理方法的优点是处理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但处理效率相对较低。
生物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天敌、竞争植物等生物手段控制绿藻的生长。
常见的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合理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能够减少养分,降低绿藻生长的速度。
•水生动物:鱼类、龙虾等水生动物能够食用绿藻,起到控制绿藻生长的作用。
•生物制剂:使用细菌、微生物等制剂能够抑制绿藻的生长。
生物方法需要长期维护和管理,但相对于物理方法来说,其处理效率高,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学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利用化学剂和药剂杀死绿藻。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氧化剂和消毒剂等药剂会影响水生态环境和水生物生存。
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雄性激素类:这是一种常用的药剂,通过抑制绿藻的生长,达到控制绿藻的目的。
•消毒剂类:常见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可以通过杀菌、消毒等方法杀死绿藻。
•氧化剂类:如过氧化氢、臭氧等,能够杀死绿藻,并迅速分解为无害物质。
化学方法处理效率较高,但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需谨慎使用。
结论不同的绿藻防控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综合来看,生物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环保性,可作为首选方法。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水质、环境等条件来进行选择。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
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
1. 物理方法:
(1)过滤法:通过过滤去除水体中的藻类。
可以使用微网或过滤材料作为过滤器,有效去除湖水中的藻类。
(2)遮光法:通过在湖面覆盖部分遮光板,抑制藻类的繁殖。
(3)沉淀法: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吸附剂,利用混凝或吸附原理,使藻类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例如,向水中播洒黏土,可使藻类发生沉淀,从而被去除。
(4)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与水作用产生的空化现象,损伤藻细胞内的生物分子,从而导致藻类的死亡。
(5)紫外线法: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DNA,从而杀死藻类。
2. 化学方法:
(1)可使用氧化剂、消毒剂等化学药剂对绿藻进行处理,但需要注意化学药剂对水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2)可使用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铜离子、氯化物等,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这些物质可以破坏藻类的细胞壁或者抑制藻类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起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
3. 生物方法:
(1)可利用生物控制手段,如引入食草性动物控制绿藻数量,或者通过改变水域中营养盐的含量和比例,抑制绿藻的生长。
(2)可使用一些以藻类为食的生物来对藻类进行抑制。
例如,可以使用清道夫、青苔鼠、食藻螺等放入鱼缸中,让它们吃掉绿藻。
总的来说,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为了保持池塘生态平衡和避免藻类过度生长,需要注意池塘的日常清洁和维护工作,定期更换水质、添加植物等。
绿藻防控方案背景绿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水体中的浮游状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体污染的增加,绿藻的生长数量也随之增加。
大量绿藻的繁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给水质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绿藻防控方案,对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标本方案旨在控制和减少绿藻的生长,改善水体环境,使水质恢复到良好状态。
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对绿藻的防控:1.识别和监测绿藻的生长情况;2.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控制绿藻数量;3.提高水体环境质量,减少绿藻繁殖的条件。
方案内容1. 识别和监测绿藻的生长情况为了及时发现绿藻的生长情况,需要建立定期监测系统。
定期采集水样进行绿藻的数量和种类分析,以及水体环境参数的监测,如水温、光照强度、浊度等。
借助专业仪器和设备,对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准确的数据,并及时报告监测结果。
2. 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控制绿藻数量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绿藻的生长,包括以下措施:•机械除藻:使用挖掘机或其他工具清除水体中的绿藻覆盖物,以减少绿藻的数量。
•渔网覆盖:在水体表面铺设网格或渔网,避免绿藻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也能阻挡漂浮物质进入水体。
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控制绿藻的繁殖,常用的方法包括:•草酸钙:草酸钙具有杀灭绿藻的作用,适用于小面积的绿藻污染情况。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草酸钙溶解于水体中,通过与绿藻细胞的结合作用杀死绿藻。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有效控制绿藻的繁殖。
在浓度适宜的情况下,将过氧化氢加入水体中,通过氧化破坏绿藻细胞。
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天敌或竞争植物来控制绿藻的生长,常用的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引入绿藻天敌,如某些鱼类、虾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利用它们的捕食行为来控制绿藻数量。
•引入竞争植物:引入其他水生植物,如草本植物或浮叶植物,与绿藻竞争养分和生存空间,减少绿藻的生长。
除藻的方法先介绍下主角藻类是非常原始的生物体,在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开始就有藻类的存在了一象几亿年前的恐龙只能算是他孙子辈的孙子辈,在生物演化上比水草啊鱼和虾呀都古老的多了,因而不难理解,藻类的竞争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毕竞人家是地球生命的元老级在世上生存了几十亿年什么凤浪皮见过,不管环境如何的文化它都能很快的适应,藻类是水族箱的大敌,也是水族箱中最难处理的问题。
藻类是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光合自营原生生物,组织分化甚少,没有真正的根茎叶.藻类体内具有光合作用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供自身需求.藻类的形态差异很大种类非常的多,有蓝藻,绿藻,和硅藻等,由于藻类的生命力很强,几乎任何水质中都能生长,不需要太多的光照且繁殖速度惊人藻类在光线昭射下可从硝酸盐中获取养分,水族箱中如果不经常换水,水中的硝酸盐的含量会升高,这些硝酸盐正好作为它们的养分,使之大量的警殖,它们的抱子非常的细小,肉眼几乎看不见,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带入水族箱中口藻类的存在形式分孚游,和附着两种,葡一种很好处理过滤器就能过滤掉没什么大问题。
笫二种就挺难搞了,这类藻一但进入水族箱立即会蔓延至水草的表面,水族箱的玻瑞壁,底沙,一般的除藻就是针对这一类的藻。
下面来介绍下除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生物除藻生物除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预防开始,因力水族箱中的藻类主要来自于外界的藻类抱子,因此当买入水草时,一定要消毒后才能种植到自己的水族箱中,以防外界的藻类进入自己的水族箱中。
另外可以在水族箱中放入一些以食藻为生的鱼,虾,螺.如异型鱼,鼠鱼,各种螺类,清洁虾(大和藻虾等)。
可以起到生物控藻和除藻的作用,力什么很多养坦蝴的水族箱中不会有藻类的空间,原因是许多坦雕是以藻类为主要食物的,可以起到生物控藻作用。
生物除藻是要极力推荐的方法。
原理是一物克一物,自然无公害,简单易行受到厂大鱼友的拥戴一2——物理除藻物理除藻可以通过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以破坏藻类的细胞组织,进而达到抑制和杀灭藻类的目的。
大鱼池除藻有什么为方法
1、生物控制:使用水蚤把小球藻吃掉,前提是池里没有吃水蚤的鱼。
2、盐度控制: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
3、用杀菌灯: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灭藻类,可以用它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
一般来说大约在3天左右绿水就可以消失,最慢也不会超过10天
4、使用EM菌调水处理就可以,适当使用一点磷肥。
5、再就是可以在鱼池里放一些水草,让水草吸收水中的无机盐避免暴藻,
6、在水塘里放几条花鲢——就是菜市场卖的那种,让花鲢吃掉水藻,也可以避免水变绿。
第 1 页共1 页。
水草藻类和治理藻类的办法一、褐藻(矽藻)解决方法:1、用牙刷或信用卡手动去除2、放养小精灵、青苔鼠等鱼类;3、放养笠螺;4、如果底砂是矽砂,可以将水质改为偏酸性,或者使用软水做水源;5、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6、褐藻在开缸初期容易出现,勤换水,待硝化系统建立后,会慢慢消失。
二、绿水解决方法:1、使用紫外线杀菌灯;2、暂时减光,停止添加二氧化碳,勤换水,不施肥,不喂鱼;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三、绿尘藻解决方法:1、使用牙刷或信用卡刮除,另外也可配合紫外线杀菌灯;2、放养笠螺;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四、蓝绿藻解决方法:1、暂停施肥和喂食,断绝营养,特别要降低磷肥浓度;2、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3、生长于底床的蓝绿藻,可以使用针筒注射,对于特定区域施予合理除藻剂量。
4、使用红霉素,建议搭配酒精溶液,施用剂量为2.5ppm;五、发藻解决方法:1、初期,可放养能摄食水绵的鱼虾;2、减少水中磷肥的浓度,建议将磷酸盐浓度控制在0.5ppm以下;3、动手或使用工具清除大部分的藻体;4、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六、丝藻解决方法:1、放养大和藻虾;2、使用牙刷将丝藻卷起移除;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七、转板藻解决方法:1、减少水中氮肥浓度,通常建议将氮肥浓度控制在5pmm以下;2、动手或使用工具清除大部分的藻体;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八、刚毛藻解决方法:1、动手或使用镊子清除;2、减少水中氮、磷肥浓度;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九、绒毛藻解决方法:1、放养大和藻虾;2、夏天水温若升高至30度,可趁机加强物力过滤,滤去浮游藻体;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十、马鬃藻解决方法:1、马鬃藻发生初期,可直接动手清除来控制;2、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十一、绿毛藻解决方法:1、将附有藻类的水草或饰物取出,以修剪或刷洗的方式去除藻体;2、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几种生态除藻方法探索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贺忠群;钟超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8)12
【摘要】为探索水培条件下生态除藻方法,以霍格兰营养液为对照,采用生菜研究了酵母菌胞外物质,衰老银杏叶片提取液,水葫芦根系分泌物,枯草芽孢杆菌胞外物质对水培生菜容器内藻类的生长抑制和生菜生长的影响。
5天后测量,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加入衰老银杏叶片提取液1 ml,营养液的pH和EC值最接近正常范围,枯草芽孢杆菌胞外物质1 ml偏离正常范围最远;在营养液中加入衰老银杏叶片提取液1,2,4 ml或者不加入外来物质,生菜生长最好,枯草芽孢杆菌胞外物质2 ml生菜生长最差;对藻类的抑制效果表现为:水葫芦根系分泌物 >枯草芽孢杆菌胞外物质 >酵母菌胞外物质 >衰老银杏叶片提取液 >对照组。
综合来看,加入衰老银杏叶片提取液1 ml,植株生长情况良好,藻类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总页数】9页(P1365-1373)
【关键词】生态除藻;酵母菌;银杏叶;水葫芦;枯草芽孢杆菌
【作者】贺忠群;钟超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几种除藻方法对景观海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J], 张晓青;邱金泉;王文华;姜天翔;王静;张雨山
2.紫外线对原水中几种微藻的作用效果研究 [J], 刘澈;刘文君
3.几种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的应用效果比较 [J], 黄加东
4.溶藻细菌分离鉴定及溶藻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虞健;王平宇;王龙;叶文静;段新华;刘明川
5.几种海洋溶藻菌溶藻效果研究 [J], 周键;李春强;廖文斌;孙建波;刘志昕;彭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除控藻方案简介水体中的藻类是一类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的大量生长不仅影响水的透明度,还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因此,控制和除去水体中的藻类是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除控藻方案,以帮助解决水体中的藻类问题。
1. 物理除藻物理除藻是通过物理手段将藻类从水体中除去。
常见的物理除藻方法包括:1.1 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利用机械设备将藻类从水体中捞起或压榨出来。
常用的机械除藻设备包括网箱、拉网、吸藻器等。
机械除藻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对藻类的数量较多时效率较低。
1.2 曝气除藻曝气除藻是利用曝气装置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通过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常用的曝气设备包括曝气管、曝气机等。
曝气除藻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水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环境,但对某些藻类的抑制效果有限。
2. 化学除藻化学除藻是通过投放化学药剂来控制和除去水体中的藻类。
常用的化学除藻方法包括:2.1 高锰酸钾法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除藻方法,它通过投放高锰酸钾药剂来氧化并杀灭水体中的藻类。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迅速杀灭藻类,并能有效去除藻类所产生的异味。
但使用高锰酸钾除藻需要注意剂量控制,以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2.2 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法是通过投放过氧化氢药剂来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达到除藻的目的。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快速杀灭藻类并分解有机物质。
使用过氧化氢除藻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过量使用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生物除藻生物除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和除去水体中的藻类。
常用的生物除藻方法包括:3.1 利用藻类的天敌藻类的天敌包括一些微型动物和浮游生物,它们能够捕食和消耗水体中的藻类,起到控制和除去藻类的作用。
常见的藻类天敌有浮游动物、甲壳类动物等。
利用藻类的天敌进行生物除藻时需要注意生态平衡,避免引入过多的天敌造成新的生态问题。
如何处理鱼池水藻
近日,有一些读者向本报反应,他们的鱼池中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水藻,危害较大。
其实,藻类主要由水中的过剩营养物质所引起。
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
机械捞藻法在大规模除藻行动的开始阶段或除藻前的准备阶段,适当捞藻清理水面是必要的。
也可用滤网除藻,但长时间使用滤网过滤,滤网需经常拆洗。
曝气法在水深>5米的水库,可以装置曝气筒(或扬水筒)对控制藻类繁殖有良好的效果,投资成本低,但只对小水体比较有效。
超声波灭藻超声波灭藻具有操作方便、高效、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特点。
长期使用超声波可抑制藻类生长。
化学法在藻类繁殖季节,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可以抑制藻类繁殖。
目前巿场上流行的化学方法主要以次氯酸钠、硫酸铜等方法为主。
生物法饲养一定的鱼类和水草或者应用其它生物也可以控制藻类。
生物法具有综合效益,但高效、广谱的生物技术仍有待于开发,如果投放的菌种稍有不当,就会引起其它生态污染。
藻类的掌控与去除藻类的掌控与去除在相对封闭的水域,如湖泊、水库、储水池等,由于受到污染而发生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会增殖猛烈,因此,除去藻类对城市供水水质的影响,关键要限制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一、库区实行的措施。
①生物掌控是绿色的控藻技术。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通过在东湖放养鲢、鳙鱼,使其14年未再爆发水华。
此外,还可利用藻类病原菌、藻类病毒以致藻类繁殖。
②**底是彻底的去除内源性营养盐的方法,但也具有风险,由于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重新进入水体,宜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
③解层技术是常用的物理方法,即人为地使水体水层混合,除去热分层及由此引起的利于藻类繁殖的条件。
英国在一些面积大于1Km2和水深大于10m的水库中应用暴气或推流系统来防止水库热的分层,但对水深小于10m的水库,则因水浅而难于使用曝气系统。
投加硫酸铜是应用*多的化学方法,但是硫酸铜的投加量较大,须保证浓度1.0mg/L以上才能有效掌控藻类生长,会使水中铜盐浓度上升。
铝盐、铁盐、钙盐都是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它们可以沉淀水体中的氮和磷,在美国很多湖泊水库的应用中,成功地去除了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更改水体的pH值,向水中投加石灰提高pH值,有助于抑致藻类的生长。
美国有一种产品称为Aquamats,具有很强的摄取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本领,将此产品置于水体中,它们抢先摄取氮磷等营养物质,光合作用之后可产生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藻类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其生长受到限制,其作用相当于一人工湿地。
在取水口莳植芦苇等植物,拦截藻类进入水厂。
二、水厂实行的措施。
当水中藻类随取水进入水厂,则需在水厂实行杀藻除藻措施。
预氧化杀藻是常用的一项除藻技术。
常用的预氧化剂有氯、二氧化氯、臭氧、过氧化氢以及高锰酸钾及复合剂。
氯预氧化杀藻效果也好,但会产生大量氯化**副产物,其中大多数对人体有害,所以,现在愈来愈多地被其他预氧化剂代替。
臭氧预氧化杀藻效果也好,但有人认为。
臭氧化可能将大有机物分解成分之较小的中心产物,这些中心产物,可能存在毒性物质或突变物质,或者有些中心产物与氯作用后致突变反而加强。
景观水池杀菌除藻技术人类日常活动的影响,会造成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富营养化。
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
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这种变化的发生。
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在海水系统中则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生长及总量。
磷酸盐、氨氮及硝酸盐的含量有限,因此在正常的水体中,植物生长的总量是有限的。
当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这些对植物的限制因素就消失了,藻类开始疯狂生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水中的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因此,对富营养水体的治理十分必要。
但富营养水体的治理异常的艰难,首先污染物的来源不可控,除未接入市政管网、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外,还有随着地表径流流进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常规景观水治理最早用到水泵循环、跌水、沙缸过滤、投放化学药剂等手段,但这些方法被证明没有大用处后,人们将污水处理中的相关技术转接到其中,出现精滤机、气浮、人工湿地等手段,但不够具有针对性。
现在出现了一种光催化除藻技术,专门针对景观水体中的蓝绿藻现象。
原理是基于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光催化反应,可产生氧化性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这些产物可以杀灭水体中的藻类及有机污染物,极大的改善水体中的富营养现象。
龙藻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龙藻是一种品质优良的水生植物,其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文介绍了龙藻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与准备、水质调控、种植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龙藻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龙藻,养殖方法,注意事项龙藻,学名紫杉科海藻属龙藻。
它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国内外的水域中。
龙藻的养殖既能满足人们对绿化美化环境的需求,又能为农牧业提供资源,具有多种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龙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址与准备龙藻的养殖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一般来说,适宜龙藻养殖的地点应有较好的水质状况,水质清澈,无污染,还要有良好的水流动条件。
同时,地势高低和水深也会对养殖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地理环境。
选定了场地后,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清理杂草、疏通水流,清除场地内的有害物质等是首要任务。
此外,还可以在水域内铺设黑色遮阳网,以利于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从而提高养殖效果。
二、水质调控龙藻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首先,需要保证水质的清洁与营养丰富。
清洁可通过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或水质净化剂来实现。
营养丰富需保证水中含有足够的氮、磷、钾等元素,可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或化学肥料来满足需求。
龙藻对水温和光照强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龙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摄氏度,光照要求为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养殖过程中,可采取遮阳措施调节光照强度,保持水温的稳定。
三、种植及管理龙藻的种植可以采用直播或繁殖栽培两种方式。
直播是指将龙藻种子直接撒播到水域中,繁殖栽培则是利用已生长的龙藻进行繁殖。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定期进行管理。
管理包括:定期给龙藻补充养分、及时清理杂草、维护水质和温度、控制害虫等。
在高温季节,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暴晒和腐烂,适时进行灌溉保持湿度。
四、病虫害防治龙藻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藻类过多、螺狮滩、霉菌等。
为防止这些病虫害对养殖产生不利影响,应进行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