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活处处有规则》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8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处处有规则》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2)基于能力与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3)基于知识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二课,教材包含了“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三个活动主题,让学生了解和爱护公共设施,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规则,同时主动善待他人,帮助他人。
本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促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则,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规则意识”,并且能够用学校和社会的一些规则来约束、衡量自己的行为,同时初步具有一定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但是由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对规则的理解是比较浅显的,很多学生没有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一种自觉地行动和生活习惯。
学习目标1.学生知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2.学生了解到规则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3.学生感受意识到遵守规则的作用,违反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
学习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评价任务1.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班级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规则无处不在。
2.通过“我是规则小警察”的游戏方式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3. 通过自由设想、观看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游戏,导入课题(5分钟)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提供游戏条件,让学生做“吹气球”的游戏。
课堂实录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规则的意义:让学生懂得如果没有规则,生活将会出现混乱,社会就会变得无序,人们的正常生活将会受到影响。
2、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规则的作用,树立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树立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想了解一下,下课后你们一般最喜欢做什么?生:游戏。
师:你们都玩什么游戏呢?生:跳绳、踢毽子......师:那你们都是怎么玩的?如何判定输赢?它的规则是什么?(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引导纠正)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以及如何判定输赢的,其实这个判定输赢的方法就是“规则”。
游戏中有规则,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规则。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板书:9 生活离不开规则)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课件出示教材58页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玩个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生:“猫捉老鼠”游戏。
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生:(学生分组交流玩过的游戏,讲述分享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刚刚讨论分享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板书:生活处处有规则)。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几幅图,图中说的是生活中的什么规则?(多媒体依次出示教材59页图片)生1: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的是上下楼梯的规则。
生2:按时上学,不迟到,讲的是上学的规则要求。
生3:禁止攀登,讲的是公共场所的规则。
生4:爱护绿化,禁止采摘,讲的是公园里的规则。
---------------------------------------------------------------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一、教材内容:该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中的第四主题《我们遵守规则》。
这一主题分为了三个块面《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是怎么来的》、《我要守规则》对规则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规则,了解规则存在的必要性,知道规则在调节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规则的产生,有了以上的认识后,促使学生由对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遵守规则的行动。
二、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自己平时做游戏、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2、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重要性。
3、初步树立规则的意识,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有保障。
三、学生情况分析:1、该教材的对象是寄宿制生活的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1 / 18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星班级的评比准则》等。
2、在他们平时的家庭、社会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些如交通法规这些基本的社会规则。
3、学生对于许多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虽然有所了解,但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并不好,对于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有的规则的制定束缚了他们行动的自由。
4、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5、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完成书面报告。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准备: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离开课堂,到学校的每个地方去调查,部分学生由家长带领利用双休日到社会上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