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服上善若水企业文化宣贯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42
主题: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含义“上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利泽万物的企业境界;“水”:刚柔并济、随物赋形、顺势而为、滋润万物,把水的品格融入服务宗旨;“乙方”:成人达己、谦善坚韧、以帮助客户成功而赢得自己成本的价值追求。
价值取向:利泽万物创新服务核心思想:聚焦客户、因需而变;追求目标:柔性管理、提升价值。
使命:为信息化服务建世界级网络“为信息化服务”体现“信息化领域(TMT,科技、媒体、通信)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者”的企业定位,明确要求发展宗旨。
实现五大价值:整体实现股东价值、全面实现员工价值、系统提升行业价值、诚信服务客户价值、和谐共创社会价值“建世界级网络”是千亿级卓越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途径。
愿景:世界级信息网络的建设者企业性质:生产性服务企业战略定位:做信息和媒体运营商的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企业目标:打造千亿级卓效企业战略目标使命与愿景企业战略是发展方向,战略决定使命,使命是战略的追求目标是企业的意义和价值。
发展的重要责任担当:使命表诉求责任担当的广度与深度。
愿景体现使命,愿景是战略发展方向的目标追求:愿景表诉求目标追求的高度与厚度。
核心价值观源于战略执行的需要,是战略执行力的文化保障源,是企业使命——责任担当的文化原动力,是企业愿景-目标追求的文化支撑点。
核心价值观分三层:1、基本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内在哲学品格,发展方向的价值尺度和执行战略的保障力度;2、管理价值观是企业管理的系统科学思想,是责任担当的动力强度和完成使命的管理难度;3、行为价值观是企业员工行为规范手册的文学化提炼要点,求适应愿景的行为密度和实现愿景的规范精度。
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包括核心精神层(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制度层、物资外显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的核心,是关键行为准则,指导相关理念(管理理念、成本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安全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营销理念)>行为规范制>企业形象宣传语>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参考资料: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释义: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文化释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
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
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上善若水”,是说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
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正如古人所说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尽力去为。
水的这种特性,可谓之“上善”。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
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情境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创造共赢价值2011年年初,重庆设计院公司受公租房建设单位委托,对重庆公租房进行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
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组成项目组进行方案的讨论和研究。
由于设计时间紧张,设计规模庞大,且涉及峻的形势,公司各专业人员积极了解甲方需求,对现场进行细致查勘,并打破常规,创造性的实行多专业人员联合办公,以便更好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到跨专业的协同设计, 因此项目任务艰巨,困难重重。
面对如此严为了能顺利完成项目,设计人员废寝忘食,牺牲了春节假期,甚至除夕夜还在办公室的案头加班,通过对方案反复的检查修正,终于不负所托,提前完成了设计方案,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对方由衷的信赖。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争取到了更多的订单, 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还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诠释着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
情境二:真诚服务,为客户提升价值中通服旗下某公司接到一张本地电信关于V卡的单,其中主业要求我们给每位电信客户送上一张V卡,客户只要持V卡到一些商店、酒店、餐厅即可享受打折服务。
主业希望通过运作电信客户群,来提高电信客户的忠诚度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我们负责制作V卡, 打卬、封装、投递给电信客户,并将送达情况及时反馈给主业,给电信客户送一本V卡指南。
但实际的运作情况是电信用户使用很少、商家吸引了越来越弱。
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不足于吸引客户;第二是不足于吸引商家;第三不是电信的优势。
中通企业实际的做法:1、不直接指出我们的观点;2、让主业最节省地将V卡送出去;3、帮助主业做好客户信息调查,帮助主业拓展目标商家。
结果:主业停止运作V卡项目,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提示:1、“上善若水”的内涵是什么?2、结合案例谈谈什么是“上善若水” ?案例点评:1、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是中国通信服务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中国通信服务经营管理在价值层面的基本规定,是推动中国通信服务以世界级卓越绩效企业的准则和全面创新管理的精神动力,是乙方文化的发展、落地和升华。
中国通服上善若水企业文化宣贯培训企业文化宣贯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升员工对上善若水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只有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员工才能真正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通过企业文化宣贯培训,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所传递的价值观和共同理念,从而建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内核,也是一种对外的品牌形象,通过企业文化宣贯培训,可以在员工和外界建立起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
二、上善若水企业文化的内涵上善若水是中国通服的核心企业文化理念,它源自于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
上善即是至善之善,善于保持平衡、稳定、和谐的状态;若水指的是柔软、顺势而止的特点。
上善若水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和谐共赢: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都要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通过协作共赢促进企业的发展。
2.不断创新:鼓励员工创新思维,不断挑战传统观念和工作方式,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3.客户至上:将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与客户需求紧密相连,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第一目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4.诚信守信:在与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各界的交往中,始终保持诚信守信的原则,以赢得信任和声誉。
三、企业文化宣贯培训的方式和方法企业文化宣贯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有效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式和方法:1.培训课程:组织专业的培训师,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培训课程,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员工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2.内部沟通:组织内部会议、座谈会等形式,与员工交流和分享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案例,鼓励他们发表对企业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3.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互动游戏,让员工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深入了解和体验上善若水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4.员工参观:组织员工参观其他企业或成功企业家的公司,让员工亲身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谢明【摘要】【摘要】结合老子道德经中所述水的特性,从目的意义、主要作用及打造途径三个方面,阐释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及效应。
【期刊名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3(018)001【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企业文化;目的内涵;主要作用;打造途径中国道教创始人老子曾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老子认为,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可以穿石,这就是柔德之力,所以说水可泽被万物,柔之克刚、以无化有。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先哲们上善若水的赞叹,不愧为千秋后世取之不尽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而笔者认为水之柔德,正是一个企业优秀文化之精髓所在。
1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目的有人说企业文化不过就是买两套图书供大家学习,或者就是唱唱歌、跳跳舞,还有人说文化这东西博大精深,不是等闲之辈能看懂、看透的。
其实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员的行为方式,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共同观念。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导向、维系和约束的作用,它有很强的维持现有模式的倾向。
一个成功的企业最终会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过渡到以文化人、以文治企,而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做文化,其目的就是要以做文化这种虚功来实现管理的实作。
2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就管理实质而言,一个企业文化和制度的关系就好像是一个国家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制度和法律所能解决的问题是让我们不敢怎么做;而文化和道德所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让我们应该做什么,更是鼓励我们应该怎样做,甚至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
这就是从被动的约束到主动地遵守,是一个企业形象的质的飞跃和升华。
就管理标准而言,制度对人的行为有定性的甚至是硬性的管理标准,有非常严格的规范;而文化没有定性的管理标准,却可以提高人的品位、境界,让人发自内心去向往、去追求;人心有了高格局,就象俗话说:“人心是杆秤”,文化的品位就内化为人心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