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正弦波振荡器5石英晶体
- 格式:ppt
- 大小:750.00 KB
- 文档页数:10
绪论一、填空题1.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终端设备)2.调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调幅、调频、调相)3.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地波、天波、直线波)二、简答题1.画出无线通信调幅发射、接收机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画出通信系统组成框图,试述各部分的作用。
第一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填空题1、所谓“高频”通常指低于频率范围的信号频率。
(微波)2、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由与两部分组成。
所谓小信号的“小”字,主要是强调放大这种信号的放大器工作在范围内。
所谓“调谐”主要指放大器的负载为。
调谐回路的主要作用是、。
(放大器,调谐回路,线性,调谐回路,选频,抑制干扰)3、在有载品质因数Qe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为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倍,矩形系数比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大还是小),选择性更。
(2½,小,好)4、多级单调谐回路的电压增益比单调谐的要_____,通频带要_____,回路的选择性要_______。
(大,窄,高)5、LC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________最大,且为纯___________。
(阻抗、电阻)6、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常用的稳定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引起其工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该放大器级数的增加,其增益将________,通频带将_________。
(中和法、失配法、Cbc’大、变大、变窄)7、单级单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 ,矩形系数= ;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 ,矩形系数较单级的要 。
二判断题1、双调谐回路的选择性要比单调谐回路的选择性好 ( )2、单级单调谐回路的选择性要比多级单调谐回路的选择性要好。
正弦波振荡器(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 2.掌握LC 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1.100M 示波器 一台2.高频信号源 一台3.高频电子实验箱 一套三、实验电路原理1.基本原理振荡器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作用下的一种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正弦波振荡器在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就是把主振器(振荡器)所产生的载波,经过放大、调制而把信息发射出去的。
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是由振荡器产生一个本地振荡信号,送入混频器,才能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
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振荡器的特性来看,可以把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
此实验只讨论反馈式振荡器。
根据振荡器所产生的波形,又可以把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与非正弦波振荡器。
此实验只介绍正弦波振荡器。
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
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以互感反馈振荡器为例,分析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其原理电路如图2-1所示。
b V bE cE -1L 2L f V bV '+-图 2-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原理电路当开关K 接“1”时,信号源b V 加到晶体管输入端,构成一个调谐放大器电路,集电极回路得到了一个放大了的信号F V 。
当开关K 接“2”时,信号源b V 不加入晶体管,输入晶体管是F V 的一部分b V '。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器电路图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器电路图
如图所示电路是由石英谐振晶体SJT和六反相器集成电路CD4069的1个门A构成的正弦波振荡器。
与普通的RC移相振荡器相比,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高达10-5或更高。
这是RC移相振荡器无法达到的高指标(RC移相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只能达到10-2的量级)。
CMOS非门与负反馈偏置电阻Rl构成反相放大电路。
石英晶体SJT与Cl、C2构成7c型正反馈支路。
石英晶体在其固有谐振频率的附近,自身呈感性,此电感与电容Cl、C2构成谐振回路,形成选频移相反馈网络反馈到放大器输入端,产生振荡。
调整电容C2可微调振荡频率。
元器件选择:
六反相器集成块A:CD4069。
电容Cl:20pF,C2:3~22pF,C3:1000pF。
电阻Rl:10MΩ。
石英晶体SJT:32.768kHz。
电路连接方法:
六反相器集成电路CD4069只用了1/6个门,剩余门若无它用可将输入端接VDD或VSS,输出端悬空。
14脚(VDD)接正电源,7脚(VSS)接地。
《高频电子电路》(王卫东版)课后答案下载《高频电子电路》(王卫东版)内容简介绪论0.1通信系统的组成0.2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0.3本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1章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1LC选频网络1.1.1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1.1.2LC选频回路1.1.3LC阻抗变换网络__1.1.4双耦合谐振回路及其选频特性1.2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1.2.1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1.2.2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1.2.3多级单调谐放大器__1.2.4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__1.2.5参差调谐放大器1.2.6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1.3集中选频放大器1.3.1集中选频滤波器1.3.2集成宽带放大器1.3.3集成选频放大器的应用1.4电噪声1.4.1电阻热噪声1.4.2晶体三极管噪声1.4.3场效应管噪声1.4.4噪声系数__小结习题1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2.1概述2.2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1工作原理分析2.2.2功率和效率分析2.2.3D类和E类功率放大器简介 2.2.4丙类倍频器2.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DL2.FBD2.3.1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2.3.2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2.3.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制特性2.3.4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放大特性2.3.5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2.3.6高频功放的高频效应2.4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2.4.1直流馈电电路2.4.2滤波匹配网络2.4.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举例2.5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简介2.6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与功率合成电路2.6.1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2.6.2功率合成电路__小结习题2第3章正弦波振荡器3.1概述3.2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2.1产生振荡的基本原理3.2.2反馈振荡器的振荡条件3.2.3反馈振荡电路的判断3.3LC正弦波振荡电路3.3.1互感耦合LC振荡电路3.3.2三点式LC振荡电路3.4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3.4.1频率稳定度的定义3.4.2振荡器的稳频原理3.4.3振荡器的稳频措施3.5晶体振荡器3.5.1石英晶体谐振器概述3.5.2晶体振荡器电路3.6集成电路振荡器3.6.1差分对管振荡电路3.6.2单片集成振荡电路E16483.6.3运放振荡器3.6.4集成宽带高频正弦波振荡电路3.7压控振荡器3.7.1变容二极管3.7.2变容二极管压控振荡器3.7.3晶体压控振荡器__3.8RC振荡器3.8.1RC移相振荡器3.8.2文氏电桥振荡器__3.9负阻振荡器3.9.1负阻器件的基本特性----------DL3.FBD3.9.2负阻振荡电路 3.10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3.10.1间歇振荡3.10.2频率拖曳现象3.10.3振荡器的频率占据现象3.10.4寄生振荡__小结习题3第4章频率变换电路基础4.1概述4.2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描述4.2.1非线性元器件的基本特性4.2.2非线性电路的工程分析方法4.3模拟相乘器及基本单元电路4.3.1模拟相乘器的基本概念4.3.2模拟相乘器的基本单元电路4.4单片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典型应用 4.4.1MC1496/MC1596及其应用4.4.2BG314(MC1495/MC1595)及其应用 4.4.3第二代、第三代集成模拟乘法器 __小结习题4第5章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5.1概述5.2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5.2.1标准振幅调制信号分析5.2.2双边带调幅信号5.2.3单边带信号5.2.4AM残留边带调幅5.3振幅调制电路5.3.1低电平调幅电路5.3.2高电平调幅电路5.4调幅信号的解调5.4.1调幅波解调的方法5.4.2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5.4.3同步检波----------DL4.FBD5.5混频器原理及电路 5.5.1混频器原理5.5.2混频器主要性能指标5.5.3实用混频电路5.5.4混频器的干扰5.6AM发射机与接收机5.6.1AM发射机5.6.2AM接收机5.6.3TA7641BP单片AM收音机集成电路 __小结习题5第6章角度调制与解调6.1概述6.2调角信号的分析6.2.1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6.2.2调角信号的分析与特点6.2.3调角信号的频谱与带宽6.3调频电路6.3.1实现调频、调相的方法6.3.2压控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6.3.3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6.3.4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6.3.5间接调频电路6.4调频波的解调原理及电路6.4.1鉴频方法及其实现模型6.4.2振幅鉴频器6.4.3相位鉴频器6.4.4比例鉴频器6.4.5移相乘积鉴频器6.4.6脉冲计数式鉴频器6.5调频制的`抗干扰性及特殊电路6.5.1调频制中的干扰及噪声6.5.2调频信号解调的门限效应6.5.3预加重电路与去加重电路6.5.4静噪声电路6.6FM发射机与接收机6.6.1调频发射机的组成6.6.2集成调频发射机6.6.3调频接收机的组成6.6.4集成调频接收机__小结习题6----------DL5.FBD第7章反馈控制电路 7.1概述7.2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7.2.1基本工作原理7.2.2数学模型7.2.3基本特性分析7.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7.3.1AGC电路的工作原理7.3.2可控增益放大器7.3.3实用AGC电路7.4自动频率控制电路7.4.1AFC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特性7.4.2AFC电路的应用举例7.5锁相环路7.5.1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7.5.2锁相环路的基本应用7.6单片集成锁相环电路简介与应用 7.6.1NE5627.6.2NE562的应用实例__小结习题7第8章数字调制与解调8.1概述8.2二进制振幅键控8.2.12ASK调制原理8.2.22ASK信号的解调原理8.3二进制频率键控8.3.12FSK调制原理8.3.22FSK解调原理8.4二进制相移键控8.4.12PSK调制原理8.4.22PSK解调原理8.5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8.5.12DPSK调制原理8.5.22DPSK解调原理__小结习题8第9章软件无线电基础9.1概述9.2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9.3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 9.4软件无线电的应用__小结习题9附录A余弦脉冲分解系数表部分习题答案参考文献《高频电子电路》(王卫东版)图书目录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摘要 (2)第二章特性简介【1】物理特性 (2)【2】晶振符号及等效电路 (2)【3】电抗特性 (3)【4】晶振的特点 (3)【5】晶振的优缺点 (4)第三章晶体振荡器的类型概述【1】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4)【2】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6)【3】泛音晶体振荡器 (6)第四章正弦波晶体振荡器设计电路【1】晶体振荡器原理图选择依据 (7)【2】晶体振荡器设计原理图 (7)【3】工作点及回路参数的确定 (8)第五章心得体会 (10)第六章参考文献 (11)第一章摘要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简称晶振,是以高稳定度、高Q值的石英谐振器替代LC振荡器中震荡回路的电感、电容元件而构成的自激正弦波振荡器,它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由于晶体振荡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频率稳定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
第二章特性简介【1】物理特性晶体的基本特性是它具有压电效应。
依靠这种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反之,也可以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当晶体受到机械力时,它的表面上就产生了电荷。
如果机械力由压力变成张力,则晶体表面的电荷极性就反过来。
这种效应成为正压电效应。
反之,如果在晶体表面加入一定的电压,则晶体就会产生弹性变形。
如果外加电压作交流变化,晶体就产生机械振动,振动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于外加电压幅度,这种效应称为反压电效应。
晶体的压电效应如图1(a)所示。
另外,石英晶体和其他弹性体一样,也具有惯性和弹性,因而存在固有振动频率。
当外加电源频率与晶体的固有振动频率相等时,晶体片就产生谐振。
这时,机械振动的幅度最大,相应地晶体表面产生的电量亦最大,因而外电路中的电流也最大。
因此石英晶体片本身具有谐振回路的特性,如图1(b)所示。
【2】晶振符号及等效电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符号及等效电路分别如图2(a)(b)所示。
晶体振荡器的基本知识下图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
图中C0是晶体作为电介质的静电容,其数值一般为几个皮法到几十皮法。
Lq、Cq、rq是对应于机械共振经压电转换而呈现的电参数。
rq是机械摩擦和空气阻尼引起的损耗。
由图3-1可以看出,晶体振荡器是一串并联的振荡回路,其串联谐振频率fq和并联谐振频率f0分别为f q=1/2πLqCq,f0=f q Co1Cq/图1晶体振荡器的等效电路当W<Wq或W>Wo时,晶体谐振器显容性;当W在Wq和Wo之间,晶体谐振器等效为一电感,而且为一数值巨大的非线性电感。
由于Lq很大,即使在Wq 处其电抗变化率也很大。
其电抗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实际应用中晶体工作于Wq~Wo之间的频率,因而呈现感性。
图2晶体的电抗特性曲线设计内容及要求一设计目的及主要任务1设计目的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及基本调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联变换的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2并联型晶体振荡器图3c-b型并联晶体振荡器电路图4皮尔斯原理电路图5交流等效电路C3用来微调电路的振荡频率,使其工作在石英谐振器的标称频率上,C1、C2、C3串联组成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负载电容C L上,其值为C L=C1C2C3/(C1C2+C2C3+C1C3)C q/(C0+C L)<<1二详细设计步骤1、电路的选择晶体振荡电路中,与一般LC振荡器的振荡原理相同,只是把晶体置于反馈网络的振荡电路之中,作为一感性元件,与其他回路元件一起按照三端电路的基本准则组成三端振荡器。
根据实际常用的两种类型,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
由于石英晶体存在感性和容性之分,且在感性容性之间有一条极陡峭的感抗曲线,而振荡器又被限定在此频率范围内工作。
该电抗曲线对频率有极大的变化速度,亦即石英晶体在这频率范围内具有极陡峭的相频特性曲线。
所以它具有很高的稳频能力,或者说具有很高的电感补偿能力。
因此选用c-b型皮尔斯电路进行制作。
图6工作电路2、选择晶体管和石英晶体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高频管2N3904型晶体管作为振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