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复习课教案附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84.00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新陈代谢(5)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基础知识检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新陈代谢”部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2、通过考点分析,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并提升整体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3、结合相关练习和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是在分四大知识点复习后的一节练习-归纳-提升课。
为此,我采用了先考(基础测试,了解学情)--结合中考考点和形式系统化(其中结合中考真题例题分析)—再考(中考再现、达标提升)的课堂模式。
整节课,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做、让学生讲、让学生练。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习题选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基础测试学生练习,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同位互换,核对答案,统计结果。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新陈代谢(基础测试)一)、人的生活需要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较多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均为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极其重要,被称为“三大营养物质”。
维生素缺乏症歌: _______A:_______ B1:_______ C:_______ D。
2、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______, 6米。
2)内表面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_____,只由_____层___ __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有各种_________。
二)、人的生活需要-空气1、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很_____,肺泡外面包绕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______,只由__________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2.呼气与吸气时的变化:吸气时,肋间肌和隔肌_______,胸廓_______,肺内气压_____,_____于外界气压,空气_____肺;反之,呼气时肋间肌和隔肌______,胸廓______,肺内气压_____,_____于外界气压,空气_____肺。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二章复习学案一、知识点拨与学法指导1.学习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的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描述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③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什么是合理营养;④参加科学探究和技能训练等活动,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识图能力,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人类起源的学习,初步了解科学推测的方法。
②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③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④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⑤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②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③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④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⑤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并关注食品安全。
⑥通过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
⑦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本单元知识结构第一章人的由来现代类人猿化石两性生殖系统受精、胚胎、胎儿、分娩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的身体形态变化和功能发育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性器官开始发育2.青春期 青春期的性发育 出现月经、遗精,做好卫生保健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学会保持心理平衡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地位:基本国策3.计划生育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来源。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章 节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现在普遍认为古人类 人 的 由 来 起源于非洲。
(2)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 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森林古猿 2.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的组成 (2)生殖过程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 变化 4.计划生育 人 体 的 营 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主要营养物质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维生 素 有机物 糖类 蛋白质 脂 肪 (2)各营养物质的功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 道和消化腺 (2)食物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征 长度、皱襞和小肠绒毛 3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平衡膳食、 合理用餐 (2)食品安全: 绿色食品 管 收营养物质的有 是 ,2 号试管 。
。
是因为 。
结论是 。
若再设置一个 3 号试管,探究温度对消化的影响,该怎么做? 是 3.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4.不含消化酶消化夜是 5.各消化道中,对食物有消化作用的是 。
。
能吸 。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有 细胞的修复、更新离不开 2.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 提供能量,但对人体非常重要的是 1.食物的各营养成分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 。
既不构成细胞,也不能 。
。
引起的。
佝偻病引起的原因 中 1.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 她是生活在距今 2.地质学家 3.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4.受精的场所是 万年前的化石。
先生被称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女性的是 。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人口日。
,其 。
。
。
供给。
。
复习要点 复习题点5.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母体通过 6.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7.2005 年 1 月 1 日是我国的 8. 9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被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四章复习学案一、知识点拨与学法指导1.学习目标①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②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并认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③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⑤通过对人血的永久涂片的观察,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能。
⑥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⑦通过对心脏结构的观察,推测其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⑧学会用图解法来表示复杂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总结、画图、识图、据图作答的能力。
⑨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会测量胸围差的方法,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②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并尝试用此种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③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过程中,学会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方法。
⑤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⑥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和对不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②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③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的良好品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复习总提纲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英)科学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2)人类的进化过程:森林古猿树上生活——→下地生活——→现代类人猿原因:地球环境改变直立行走——→早期人类——→东非人——→现代人类3)露西少女时代:能直立行走,能使用简单工具。
4)东非人时代:能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
2、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1)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娩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280天分娩3、青春期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3)青春期发育时间:男:10~11岁、女:8~9岁。
4、计划生育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禁止近亲结婚,有利提高人口素质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第七类:膳食纤维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食物:鱼类、蛋、牛奶、豆制品。
第一章人的由来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生物界进化的结果,人的由来包括人类的产生和个体人的由来。
其次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应与自然和谐发展。
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形成生物科学的正确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生物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方法的步骤,认识生物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生物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课程标准的描述: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的生殖和发育本单元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进一步明确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第二部分: 人的生殖。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认识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与母体的物质交换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资料分析、识图等能力。
第三部分:青春期。
1、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2、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学难点:1、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生物的重要方法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数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2.重视分组实验,进一步掌握生物实验的方法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注重比较,认清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本单元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和青春期三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比较,认清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运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章 节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现在普遍认为古人类 人 的 由 来 起源于非洲。
(2)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 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森林古猿 2.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的组成 (2)生殖过程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 变化 4.计划生育 人 体 的 营 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主要营养物质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维生 素 有机物 糖类 蛋白质 脂 肪 (2)各营养物质的功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 道和消化腺 (2)食物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征 长度、皱襞和小肠绒毛 3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平衡膳食、 合理用餐 (2)食品安全: 绿色食品 管 收营养物质的有 是 ,2 号试管 。
。
是因为 。
结论是 。
若再设置一个 3 号试管,探究温度对消化的影响,该怎么做? 是 3.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4.不含消化酶消化夜是 5.各消化道中,对食物有消化作用的是 。
。
能吸 。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有 细胞的修复、更新离不开 2.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 提供能量,但对人体非常重要的是 1.食物的各营养成分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 ,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 。
既不构成细胞,也不能 。
。
引起的。
佝偻病引起的原因 中 1.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 她是生活在距今 2.地质学家 3.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4.受精的场所是 万年前的化石。
先生被称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女性的是 。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人口日。
,其 。
。
。
供给。
。
复习要点 复习题点
5.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母体通过 6.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 7.2005 年 1 月 1 日是我国的 8. 9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被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如右图所示,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经过系列处理后,滴碘检验,现象是:1 号试
人 体 的
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 道和肺
1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的器官是 2 气管内表面的纤毛能不停的摆动,将外来的 和。
、 。
一起送到咽部,形成
呼 吸
(2)呼吸道的功能 温暖湿 润清洁吸入空气 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 换 呼吸运动→胸腔容积→肺内 气压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 空气质量与健康 (1)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 当肋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 气体 肺。
,肺
,肺内气压
,
4 图一表示 ,图二表示 。
1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浆的成分 三种血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列表比较) 2 血流的管道——血管 人 体 内 物 质 的 运 输 血管 名称 动脉 静脉 毛细 血管 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和肺循环 4 输血与血型 (1)血量与失血 约占体重的 7℅—8℅。
失血 超过 30℅,有生命危险。
若 不超过 400ml,短时间可恢 复。
(2)血型 (3)输血 ABO 血型 同型输血 结构特 点 功能
1 加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 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它的主要功能是 2 血细胞包括 白,能运输氧的是 、 速凝血的是 3 在显微镜下识别毛细血管的主要特征是 。
它是进 行 用 的功能是 ,进入 是 体循环途径 是 8 血液经肺后,血液中 含量增多,称为 。
循环相适应的。
的小鱼。
。
4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必须选 5 四肢静脉中的血液之所以不会倒流,是因为四肢静脉中有 。
6 心脏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这是与它射血入 7 肺循环途径 、 。
,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的是
现象, 。
三种,其中含血红蛋 ,能止血和加
,它
, 。
看图回答 1 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叫 1 尿的形成和排出 人 体 内 废 物 的 CO2、水——————气体 少量水、无机盐、尿素—— (1) 排泄的三条途径 (呼气、 出汗、排尿) 2 图示过程 a 表示 示 ⑤中的液体经过程 b 后,形成 4①和②中流的都是 含 。
成的。
,过程 b 表 。
, 。
,②中不 ,它是由图中标号组
3 血液流经④③后,血液中的一些物质过滤入⑤形成
排 出
汗液 大量水、无机盐、尿素—— 尿液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形成:肾小球的滤过、肾小 管的重吸收 2 人粪尿的处理(无害化处 理) 生产沼气、高温堆肥
5⑥中的液体与⑤中的相比,不含。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
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眼与视觉: 眼球的结构, 视网膜成象, 近视与预防 耳与视觉:耳的结构,声 音的传导 其他:嗅觉、味觉、触觉 2 神经系统的组成 (1)结构和功能单位——神 经元 (2)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 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 和脊神经 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概念 (2)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类型: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 (4)人类特有的反射:与语 言文字有关 4 激素调节 (1) (2)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 腺的区别 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垂体、甲状腺、胸 腺、肾上腺、胰岛、 卵巢、睾丸 (3) 几种激素及功能: 生长激素、 甲状腺 激素、胰岛素
1 眼球的各部分结构中,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是 是 ,相当于照相机暗箱壁的是 是 2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 3 晶状体凸度 膜的 ,甚至眼球的前后径 正。
方,这种眼睛看不清 处物体,叫 。
,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的 ,相当于照相机胶卷的 。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就落在视网 眼。
应带 透镜纠 。
。
4 人体的五官中,从外界接受的信息量,居第二位的是 5 若某人突然听觉丧失,经检查耳的结构完好无损,则可能 是 6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由 个部分构成的。
7 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于 。
人类特有的反射与 8 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腺体是 9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 起 。
糖尿病是由于 于 10 若食物中长期缺 ,其结构基础是
,它是 五
,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 有关。
,它的分泌物是 ,成年时分泌过多则会引 分泌不足而引起的。
呆小症是由 。
,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