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97
机器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一、机器能守恒定律:1.机器能守恒定律内容表述:①表述一: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产生相互转化,但总的机器能保持稳定.这个结论叫做机器能守恒定律.不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器能保持稳定,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历程中,如果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机器能也是保持稳定的.②表述二: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机器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又是更普遍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2.怎样理解机器能守恒定律:①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重力势能是相对的,表达式为Ep = mgh,式中的h是物体的重心到参考平面(零重力势能面)的高度.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上,则重力势能为正;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则重力势能为负.通常,选择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革量与零重力势能的选取无关.重力对物体做几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淘汰几多;重力对物体做几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增加几多.即W重= -ΔE重.②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形:一个物体由于外力的作用产生形变,如果撤去外力后形变会消失,这种形变就叫做弹性形变.物体因产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和重力势能一样,弹性势能也是相对的.对付弹簧的弹性势能一般取其为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弹力对物体做了几多负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增加几多.即W弹= -ΔE弹.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均和途径无关.重力势能的巨细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容易理解.以下就弹性势能的巨细与哪些因素有关做出说明:一个物体在A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如图1所示.我们对物体从A→B→C→B→A的历程进行阐发.当物体到B位置时,弹CC回到B,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淘汰.再将物体从B回到A,弹力继承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继承淘汰.从这个例子,我们注意到:(Ⅰ)和重力势能一样,物体的弹性势能和弹力做(外力克服弹力做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增加几多;弹力做几多正功(弹力克服外力做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淘汰几多.(ⅡB到C弹力做的负功和C到B弹力做的正功相互抵消,因此物体从A直接到B跟物体从A到C再回到B做的功是一样多的.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物体在同一个位置的弹力相同,在B、C间靠着很近的两个点之间,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经过这两个点做的功,巨细相同,标记相反如图1所示.而力在一段位移对物体做功的总量是力对每一小段位移做功的累加.所以,物体从B到C弹力做的负功和C到B弹力做的正功相互抵消(图1中,为了清楚的表现物理量的干系,把B、C间靠着很近的两个点的间距放大了).不难想象,在压缩弹簧中的历程,弹力做的功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另一个是压缩的距离.因此对同一根弹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两根弹簧产生同样的形变,劲度系数大的弹簧弹性势能大.由于弹簧从平衡位置拉伸和压缩相同的长度时的力相同,所以同一根弹簧,从平衡位置拉伸和压缩相同的长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两个因素有关.③机器能守恒定律1F 2F2F1F 位移方向位移方向2图1图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器能.一种形式的机器能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机器能相互转化.下面我们看一些例子.物体自由下落或沿平滑斜面滑下的时候,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淘汰;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原来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在竖直上升或沿平滑斜面上升的历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速度越来越小,物体动能淘汰了;而随着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却增加了.这时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也可以和动能相互转化.放开一个被压缩的弹簧,它可以把一个与它打仗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就淘汰;同时小球得到一定的速度,动能增加.放开被拉开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弹性势能淘汰,箭的动能增加.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机器能的相互转化是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来实现的.重力或弹力做功的历程,也就是机器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历程.那么在种种机器能相互转化的历程中有什么纪律呢?我们用一个最简朴的例子来看一下.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从1位置下落到2位置,设小球在位置1和2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1位置和2位置离地的高度分别为h 1和h 2(如图3).凭据落体运动的纪律可知:)(2212122h h g v v -=-等式两边都乘以0.5m ,得22211211m v m v mg h mg h 22⋅-⋅=⋅-⋅ 由此可知,在小球从1位置落到2位置的历程中,它重力势能的淘汰量即是它动能的增加量,也就是说它在下落历程中机器能总量保持稳定.机器能守恒定律干系式的推导,我们还可以通过下列要领来创建:我们照旧用图3给出的情形研究.小球从1位置下落到2位置的历程中,重力做功W G =mg (h 1-h 2);运用动能定理,21222121mv mv W G -=,得: 2122212121mv mv mgh mgh -=-,即:2222112121mv mgh mv mgh +=+. 3.机器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典范:【例1】 以10m/s 的速度将质量m 的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求(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2)上升历程中那边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解:(1)以地面为参考面,设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机器能守恒得E 1=E 2,即mgh mv +=+002120, 所以m m g v h 5102102220=⨯== (2)在地面有E 1=2021mv 在高h 1处有E k =E p ,即12112221mgh mv mgh E =+= 3图由机器能守恒定律得21E E =,即120221mgh mv = 解得m m g v h 5.21041004201=⨯== 【例2】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见图4),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小球从A 处释放运动到最低位置O 时的速度是多大?解:在小球运动的历程中,小球共受到重力和绳对小球的拉力共2个力的作用.由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偏向始终与速度偏向垂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小球的机器能守恒.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cos 1(-mgL θ),动能的增加量为0212-mv ,凭据机器能守恒得:221)cos 1(mv mgL =-θ,即)cos 1(2θ-=gL v . 【例3】如图5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个小球, 用长为2L 的轻杆相连接,在竖直平面内,绕牢固轴O 沿顺时针偏向自由转动(转轴在杆的中点),不计一切摩擦. (1)某时刻A 、B 球恰幸亏如图所示的位置,A 、B 球的线速度巨细均为v .试判断A 、B 球以后的运动是否为匀速圆周运动,请说明理由!(2)若gL v =,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B 球从杆上脱落,求B 球落地时的速度巨细.解:(1)在图示位置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由多少干系可得,A 球下降的高度和B 球上升的高度相同,A 、B 球系统的重力势能稳定,由于系统的机器能守恒,所以A 、B 球的动能稳定,所以A 、B 球以后的运动是为匀速圆周运动.(2) B 球速度巨细与A 球相同,做平抛运动,满足机器能守恒条件设球落地时速度巨细是v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运用机器能守恒定律:22212121mv L mg v m +=' 得: 小球落地的速度巨细为gL v 2='.对付一个物体系来说,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又没有耗散力做功,而只有守旧力做功,那么系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但总机器能保持稳定.【例2】给出的情景就是系统机器能守恒的实例.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杆对A 球和B 球都做功,A 球和B 球的机器能均不守恒,但在A 球向下转动的历程中,杆对A 球做正功,杆对B 球做负功,杆对A 、B 球做功的总量为零,所以系统的机器能守恒.vv O A B L L L 5.2地面5图6图4图。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系统,至少包括地球在内。
通常我们说“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其实一定也就包括地球在内,因为重力势能就是小球和地球所共有的。
另外小球的动能中所用的v,也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2)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只有一个物体时,往往根据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当研究对象(除地球以外)由多个物体组成时,往往根据是否“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来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
(3)“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就可以认为是“只有重力做功”。
【例1】如图物块和斜面都是光滑的,物块从静止沿斜面下滑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是否守恒?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3.解题步骤⑴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⑶选定一种表达式,列式求解。
4.应用举例【例2】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上有两个小球B A 、,质量分别为M m 和,由细线挂着,今由静止开始无初速度自由释放,求小球A 升至最高点C 时B A 、两球的速度?【例3】如图所示,均匀铁链长为L ,平放在距离地面高为L2的光滑水平面上,其长度的51悬垂于桌面下,从静止开始释放铁链,求铁链下端刚要着地时的速度?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例4】 质量为0.02 kg 的小球,用细线拴着吊在沿直线行驶着的汽车顶棚上,在汽车 距车站15 m 处开始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拴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保持不变,如图所示,汽车到车站恰好停住.求:(1)开始刹车时汽车的速度;(2)汽车在到站停住以后,拴小球细线的最大拉力。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与功能原理主要内容:一、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机械运动范围内,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如:自由下落的物体,由于重力做功,所以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势能转化为动能;竖直上抛的物体,由于要克服重力做功,所以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动能转化为势能。
下面从动能定理出发,推证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选某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能定理,有:ΣW=ΔE k可写成:W重+W弹+W其它=ΔE k,其中W弹为弹簧弹力的功。
又根据重力、弹簧弹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有:W重=-ΔE P重,W弹=-ΔE P弹-ΔE P重-ΔE P弹+W其它=ΔE k,如果W其它=0,即其它力不做功,则:-ΔE P重-ΔE P弹=ΔE k,即ΔE k+ΔE P重+ΔE P弹=0即ΔE=0 (机械能的增量为零)从上面推证可以看出,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为:除了重力、弹簧弹力以外无其它力对物体做功。
2)实际上,物质运动的形式不仅是机械运动,另外,热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核运动等也是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形式的能量,物质各种形式的运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不同形式的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且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总的能量守恒。
因此,系统机械能守恒条件的严格表述为:物体系(系统)内只有重力、弹力做功,而其它一切力都不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二、功能原理(或称功能关系)1)由动能定理可以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可表示为:ΣW=ΔE k 这里说的外力包括作用于物体上的全部做功的力,可分为三部分:(1)系统内的重力、弹力;(2)系统内的摩擦力;(3)系统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则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可写成W重+W弹+W摩擦+W外=ΔE k,又因为:W重=-ΔE P重,W弹=-ΔE P弹,所以有:W摩擦+W外=ΔE k+ΔE P重+ΔE P弹等式的右边为动能的增量跟势能增量的和,即为物体机械能的增量,即:W摩擦+W外=ΔE表述为:除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1)222121v m h mg mv mgh '+'=+,即k p k p E E E E '+'=+; (2)0=∆+∆k P E E ;021=∆+∆E E ;K P E E ∆=∆-点评:用(1)时,需要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用(2)时则不必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因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没有关系。
尤其是用K P E E ∆=∆-,只要把增加的机械能和减少的机械能都写出来,方程自然就列出来了。
2.应用举例【例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 m 和3m 的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直角尺的两端A 、B ,直角尺的顶点O 处有光滑的固定转动轴。
AO 、BO 的长分别为2L和L 。
开始时直角尺的AO 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而B 在O 的正下方。
让该系统由静止开始自由转动,求:⑴当A 到达最低点时,A 小球的速度大小v ;⑵ B 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例2】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上有两个小球B A 、,质量分别为M m 和,由细线挂着,今由静止开始无初速度自由释放,求小球A 升至最高点C 时B A 、两球的速度?【例3】如图所示,游乐列车由许多节车厢组成。
列车全长为L ,圆形轨道半径为R ,(R 远大于一节车厢的高度h 和长度l ,但L >2πR ).已知列车的车轮是卡在导轨上的光滑槽中只能使列车沿着圆周运动,在轨道的任何地方都不能脱轨。
试问:在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应具有多大初速度v 0,才能使列车通过圆形轨道而运动到右边的水平轨道上?AB O【例4】如图所示,均匀铁链长为L ,平放在距离地面高为L 2的光滑水平面上,其长度的51悬垂于桌面下,从静止开始释放铁链,求铁链下端刚要着地时的速度?【例5】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m 1,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的细杆AB ,已知m OB m OA 4.0;6.0==,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分别固定在杆的B A 、端,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例6】 小球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 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 点时消除外力。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应用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应用机械能守恒是动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无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机械能将保持不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一、机械能守恒的原理机械能守恒是基于动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在理想条件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和势能之和。
动能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而势能则由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决定。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只有重力作用的物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其总量保持不变。
例如,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其势能逐渐减小,而动能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值。
2. 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一种涉及机械能转化的系统。
当弹簧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时,它具有势能;当它通过振动重新回到平衡位置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3. 动能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也适用于动能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
例如,当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其势能减少,而动能增加,保持总机械能不变。
同样地,当一个物体沿反方向上升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机械能仍然保持不变。
4. 能量利用和设计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工程设计和能量利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水力发电利用水的下落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再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高效的机械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减少能量浪费。
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动力学中的重要定律,描述了一个系统中机械能保持不变的原理。
通过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可以解释自由落体运动、弹簧振子等物理现象,并在工程设计和能量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理解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一、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容表述:①表述一: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不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中,如果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机械能也是保持不变的.②表述二: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又是更普遍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2.怎样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①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重力势能是相对的,表达式为Ep = mgh ,式中的h 是物体的重心到参考平面(零重力势能面)的高度.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上,则重力势能为正;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则重力势能为负.通常,选择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重力势能的选取无关.重力对物体做多少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重力对物体做多少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即W 重= -ΔE 重.②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形:一个物体由于外力的作用发生形变,如果撤去外力后形变会消失,这种形变就叫做弹性形变.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和重力势能一样,弹性势能也是相对的.对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一般取其为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弹力对物体做了多少负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即W 弹= -ΔE 弹.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均和途径无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容易理解.以下就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出说明:一个物体在A 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如图1所示.我们对物体从A →B →C →B→A 的过程进行分析.当物体到B 位置时,弹簧的弹力做了负功,弹簧具有了弹性势能.再将物体推到C 处,弹力又做了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进一步增加.当物体从C 回到B,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再将物体从B 回到A ,弹力继续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继续减少.从这个例子,我们注意到:(Ⅰ)和重力势能一样,物体的弹性势能和弹力做功密切相关.弹力做多少负功(外力克服弹力做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弹力做多少正功(弹力克服外力做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就减少多少. (Ⅱ)和重力一样,弹力做功也和途径无关.物体从B 到C 弹力做的负功和C 到B 弹力做的正功相互抵消,因此物体从A 直接到B 跟物体从A 到C 再回到B 做的功是一样多的.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物体在同一个位置的弹力相同,在B 、C 间靠着很近的两个点之间,向左移动和向右移动经过这两个点做的功,大小相同,符号相反如图1所示.而力在一段位移对物体做功的总量是力对每一小段位移做功的累加.所以,物体从B 到C 弹力做的负功和C 到B 弹力做的正功相互抵消(图1中,为了清楚的表示物理量的关系,把B 、C 间靠着很近的两个点的间距放大了).不难想象,在压缩弹簧中的过程,弹力做的功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另一个是压缩的距离.因此对同一根弹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两根弹簧发生同样的形变,位移方向2图1图劲度系数大的弹簧弹性势能大.由于弹簧从平衡位置拉伸和压缩相同的长度时的力相同,所以同一根弹簧,从平衡位置拉伸和压缩相同的长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两个因素有关.③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机械能相互转化.下面我们看一些例子.物体自由下落或沿光滑斜面滑下的时候,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而物体速度越来越大,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这时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原来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在竖直上升或沿光滑斜面上升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速度越来越小,物体动能减少了;而随着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却增加了.这时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也可以和动能相互转化.放开一个被压缩的弹簧,它可以把一个与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就减少;同时小球得到一定的速度,动能增加.放开被拉开的弓把箭射出去,这时弓的弹性势能减少,箭的动能增加.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是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来实现的.重力或弹力做功的过程,也就是机械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那么在各种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看一下.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从1位置下落到2位置,设小球在位置1和2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1位置和2位置离地的高度分别为h 1和h 2(如图3).根据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2212122h h g v v -=-等式两边都乘以0.5m,得22211211m v m v mg h mg h 22⋅-⋅=⋅-⋅ 由此可知,在小球从1位置落到2位置的过程中,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它动能的增加量,也就是说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定律关系式的推导,我们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建立:我们还是用图3给出的情形研究.小球从1位置下落到2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 G =mg (h 1-h 2);运用动能定理,21222121mv mv W G -=,得: 2122212121mv mv mgh mgh -=-,即:2222112121mv mgh mv mgh +=+. 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例:【例1】 以10m/s 的速度将质量m 的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求(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2)上升过程中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解:(1)以地面为参考面,设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E 1=E 2,即mgh mv +=+002120, 所以m m g v h 5102102220=⨯== 3图(2)在地面有E 1=2021mv 在高h 1处有E k =E p ,即12112221mgh mv mgh E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E E =,即120221mgh mv = 解得m m g v h 5.21041004201=⨯== 【例2】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见图4),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小球从A 处释放运动到最低位置O 时的速度是多大?解: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共受到重力和绳对小球的拉力共2个力的作用.由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cos 1(-mgL θ),动能的增加量为0212-mv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221)cos 1(mv mgL =-θ,即)cos 1(2θ-=gL v . 【例3】如图5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个小球, 用长为2L 的轻杆相连接,在竖直平面,绕固定轴O 沿顺时针方向自由转动(转轴在杆的中点),不计一切摩擦. (1)某时刻A 、B 球恰好在如图所示的位置,A 、B 球的线速度大小均为v .试判断A 、B 球以后的运动是否为匀速圆周运动,请说明理由!(2)若gL v =,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B 球从杆上脱落,求B 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解:(1)在图示位置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由几何关系可得,A 球下降的高度和B 球上升的高度相同,A 、B 球系统的重力势能不变,由于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A 、B 球的动能不变,所以A 、B 球以后的运动是为匀速圆周运动.(2) B 球速度大小与A 球相同,做平抛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设球落地时速度大小是v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22212121mv L mg v m +=' 得: 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为gL v 2='.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又没有耗散力做功,而只有保守力做功,那么系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例2】给出的情景就是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实例.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杆对A 球和B 球都做功,A 球和B 球的机械能均不守恒,但在A 球向下转动的过程中,杆对A 球做正功,杆对B 球做负功,杆对A 、B 球做功的总量为零,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vv O A B L L L 5.2地面5图6图4图。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与应用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1.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或者外力做的功为零,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将保持不变。
2.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E_k + E_p =constant,其中E_k表示动能,E_p表示势能,constant表示常数。
3.条件: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或者外力做的功为零。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需要忽略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因素。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判断能量转化:在分析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
2.解决动力学问题:在解决动力学问题时,如果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或者外力做的功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直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求解物体的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3.设计机械装置:在设计和分析机械装置(如摆钟、滑轮组等)的工作原理时,可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释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4.航天工程:在航天工程中,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在太空中运动时,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可以近似认为机械能守恒。
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航天器的轨道计算、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5.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例如跳水、跳高等项目,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来分析运动员的速度、高度等参数。
6.生活中的例子:如滚摆运动、电梯运动等,可以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释和预测物体在不同位置、不同速度下的状态。
综上所述,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要掌握其原理和条件,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场景中。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从地面上方以5m/s的速度竖直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和落地时的高度。
方法: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即 mgh = 1/2 mv^2,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v为速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了在没有外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在系统内部始终保持恒定的规律。
这个定律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况,从解释物体的运动到优化工程设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E = K + U其中,E表示系统总机械能,K表示系统的动能,U表示系统的势能。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的总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
当没有外力和摩擦力作用于系统时,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内部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能量保持不变。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1. 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
当物体落地时,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这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2. 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另一个常见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例子。
当一个物体通过振动来回移动时,它的动能和势能会交替转化,但它们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当物体通过均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为零;当物体达到最大偏离位置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3. 能源利用与工程设计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能源利用和工程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优化机械系统的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水力发电站中,水通过水轮机转动,水的势能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总结: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描述了在没有外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机械能在系统内部保持恒定的规律。
这一定律在自由落体运动、弹簧振子、能源利用与工程设计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优化工程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了许多便利,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重力势能1.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竖直高度差有关,当重力为的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无论走过怎样的路径,只要A 、B 两点间竖直高度差为h ,重力mg 所做的功均为 mgh W G =2.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其表达式为:mgh E P =,其中h 为物体所在处相对于所选取的零势面的竖直高度,而零势面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是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
由于零势面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所以一个物体在某一状态下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值将随零势面的选取而不同,但物体经历的某一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却与零势面的选取无关。
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重力做的功总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a.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 ΔE P = W Gb. 克服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ΔE P = - W G二、弹性势能1.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2.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E P ′= 1/2×kx 23. 弹性势能的变化与弹力做功的关系: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 W 弹= - ΔE P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机械能。
而势能中除了重力势能外还有弹性势能。
所谓弹性势能批量的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机械能守恒守律:只有重力做功和弹力做功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间相互转换,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对单个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2)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 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如没有内能产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3)定律既适用于一个物体(实为一个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又适用于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但前提必须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要点名师精解】【例1】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