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 格式:docx
- 大小:25.04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行政管理学综合》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综合代码:837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行政管理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与技术。
注重考察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卷时间:180分钟3.题型比例:满分150分,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各约占1/3。
三、考查要点1.行政管理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在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
2.公共政策分析基本框架与方法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问题界定,目标、目标和标准,备选方案,未来预测,方案比较与择优,政策执行与监测,结果评估,政策变迁。
3.基本行政职能管理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
4.要素与行政管理人事行政,公共预算,行政信息。
5.行政管理方法与合法性基础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伦理,行政法治,行政监督。
6.行政绩效与改革公共危机管理,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与发展。
四、参考资料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4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温馨提示-专业文档供参考,请仔细阅读后下载,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
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注:未列出参考书的考试科目请参照相应的硕士专业通用教材。
业务课2:高级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六小题每题5分):(1)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
(2)韦伯理性五要素;
(3)梅奥的“社会人假设”;
(4)德鲁克“对人的管理”思想;
(5)管理程序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6)“真正的学习”的含义。
二、阅读理解(共1小题,满分20分)
三、故事分析(共1小题,满分20分)
四、综述题()共2小题,没小题15分):
(1)怎样理解“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所提出的“科学地对待工作”之观点。
举例说明其在当今中国工商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2)试讨论专制式人制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思想意识,它的残余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存在怎样的消极作用?
(发此样卷,想看看有多少朋友对此感兴趣,借此认识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的朋友)
(黑驴评论、考博博客)
2007-12-2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秋季博士研究生课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2012秋)校历课节及上课时间2012秋季博士研究生公共课课表注:博士英语上课从第2周至第17周。
英语听说10个班,英语写阅5个班,即听说班的人数合并为写阅的班,英语写阅A班(听说1, 2),英语写阅B班(听说3, 4),英语写阅C班(听说5, 6),英语写阅D班(听说7, 8),英语写阅E班(听说9, 10)。
日语、俄语一外等开学后再定。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班为地学院博士生上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班为水环+能源+思政博士生上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班为其他学院博士生上课。
2012级博士研究生“地球科学进展”教学日历上课时间:每周周三、五5-8节上课地点:综-101备注:(1)博士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研究方向,任意选择专题,但所选专题学时总数至少为48学时;(2)要求博士生认真选择专题上课,研究生院将进行课堂出勤检查,并凭检查结果进行课程成绩登记,如出勤率不满足48学时,将取消考试资格,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2012秋季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上课起止时间:2012年9月10日-2013年1月11日(共18周)2012秋季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地质工程综合分析/工程岩土体力学/可靠性理论)2012秋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2012秋季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2012秋季水环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上课起止时间:2012年9月10日-2013年1月11日(共18周)2012秋季能源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上课起止时间:2012年9月10日-2013年1月11日(共18周)2012秋季人文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上课起止时间:2012年9月10日-2013年1月11日(共18周)2012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专业课——《近代地球物理理论方法和应用》课表2012秋季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2012秋季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课表上课起止时间:2012年9月10日-2013年1月11日(共18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考试大纲:陶瓷材料学导读:本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考试大纲:陶瓷材料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学术性、应用型、复合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具备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术素质和培养潜能,本考试大纲考试测试考生的“陶瓷材料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
主要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或选择题;简答题或讨论题;主要反应机理;综合论述题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陶瓷材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和技术方法。
重点是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性能、应用及其控制的相互关系;掌握结构缺陷、表面、界面及晶界、相平衡及相变动力学、烧结机理及模型等陶瓷材料的理论基础;掌握陶瓷材料的热、光、形变、强度、热应力、电导、介电、磁等物理和力学性能。
常用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关的化学反应和机理。
具备综合运用“陶瓷材料学”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叙述陶瓷工业、陶瓷工艺过程及陶瓷制品;论述陶瓷材料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论述陶瓷材料的热、光、形变、强度、热应力、电导、介电、磁等物理、力学性能。
粘土的主要工艺性能;洁净燃料;熔化和相关的热工设备;玻璃分相的实质和多孔玻璃的制造原理;触变性和在无机材料工艺中的重要作用;玻璃的退火作用;煅烧;烧成;“三传”过程;熔体中析出晶体的过程;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预分解窑技术;陶瓷材料常用烧结或烧成方法;无机胶凝材料;石膏的硬化机理;石灰的硬化机理;水玻璃的硬化机理;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常用外加剂种类和主要作用;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耐火材料定义;硅砖和高铝砖等耐火材料制备技术要点;玻璃配合料在浮法平板玻璃熔池内的反应过程;回转窑系统中悬浮预热器技术产生的原因和应用的意义;水泥熟料中矿物的水化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常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再利用的技术途径;常见工业矿物与岩石的性质和利用技术等。
地质大学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科目代码及名称参考书目085217地质工程870程序设计1.《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2.《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818Z3地学信息工程964综合勘查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713生态学652普通生物学指定教材:《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普通生物学》周永红、丁春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生物学》顾德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基础生命科学》(英文版),徐建平、吴庆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生命科学导论》(影印版),CampbellN.,Reece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Biology》(6thed),RavenP.H.,JohnsonG.B.,McGraw-Hill,Companies,Inc.或其译本(谢莉萍,张荣庆,张贵友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44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尚玉昌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生态学(精要速览系列,影印版)AulayMackenzie,etal科学出版社生态学概论曹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0703化学868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85216化学工程940大学化学《大学化学》,金继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学化学实验》安黛宗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0708地球物理学851 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1、王家映编著,地球物理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2、傅承义、陈运泰等编著,地球物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53、曾融生编著,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8 44、史謌编著,地球物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25、滕吉文编著,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地震出版社,200 30401教育学636教育学综合(300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进
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如下:
一、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成绩为≥60分。
二、报考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的考生,理工科英语分数线为≥61分;经济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英语分数线为≥71分。
三、报考国家计划外(委培、自筹)的考生,理工科英语分数线为≥58分;经济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英语分数线为≥68分。
四、本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违纪行为的考生不予进入复试。
五、经遴选,另有88名本校2010级、2011级硕士研究生免初试硕博贯通直接进入博士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阶段,复试合格占本年度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内规模数直接录取。
六、本校教工(年龄小于45周岁)按计划内分数线要求进入复试。
七、小语种考生进入复试分数线依英语考生进入复试同比例而定。
八、内蒙地矿局博士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黄金部队博士班进入复试分数线按照双方合作协议及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执行。
九、本说明未尽事宜,由研究生院全权负责解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招办
2012-05-24。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本《地质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研究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质学基础是地质学各专业的最基础理论课程,介绍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描述地球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古生物演化概况等地质学基本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时空概念,即地球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动态演化特征,牢固掌握地质学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一定的地学野外与室内研究方法。
一、考试主要内容(一)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2. 地质学的任务3.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4. 地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5. 我国地学研究的若干地域优势(二)矿物1. 矿物的概念2. 矿物手标本的鉴定特征3. 常见矿物(三)岩浆作用与火成岩1.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2.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3.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4. 火成岩的分类及其野外识别5. 火成岩的成因(四)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1.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2. 沉积岩的特征3. 常见的沉积岩(五)变质作用与变质岩1. 变质作用概述2. 变质作用中原岩的变化3. 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4. 岩石的演变(六)地质年代1. 相对年代的确定2.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3. 地质年代表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爆发与灭绝(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1. 地震的基本概念2. 地震波与地震仪3. 地震的强度4. 地震的分布5. 地震预报与预防6. 地球的内部构造(八)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1. 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2. 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3. 地层的接触关系4. 构造期与构造事件(九)板块构造1. 大陆漂移2. 海底扩张3. 板块构造(十)风化作用1. 风化作用的类型2. 制约岩石风化性质与特征的因素3. 风化作用的产物(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 河流概述2. 河流的侵蚀作用3. 河流的搬运作用4. 河流的沉积作用5. 河流的均夷化与去均夷化6. 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7. 准平原(十二)冰川及其地质作用1.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2. 冰川的类型3.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4.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5.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6.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十三)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1. 地下水概述2. 地下水的类型3. 地下热水4.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十四)海洋及其地质作用1. 海洋概况2.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3. 海底沉积物4. 海水的进退(十五)湖沼及其地质作用1. 湖泊概述2. 湖泊的地质作用3.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十六)荒漠特征与风的地质作用1. 荒漠概述2. 风的地质作用3. 黄土4. 黄土的成因(十七)块体运动1. 影响块体运动的主要因素2. 块体运动的类型3. 相关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十八)行星地质概述1.太阳系及其起源2.类地行星3.类木行星及其卫星(十九)地球形成与生物演化1.地球的天文时期2.太古宙-元古宙时期(二十)人类社会与地质坏境1. 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2. 城市兴衰与地质环境3. 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4. 废物处置的地质环境5. 人为地质作用二、考试要求(一)绪论l. 较好地把握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质学的任务、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地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考试大纲:硅酸盐物理化学导读:本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博考试大纲:硅酸盐物理化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课程各个章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材料的结构、物性和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和相互联系,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绪论了解本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在材料的研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无机材料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各种物性、合成工艺间的基本关系;懂得无机材料制造过程中许多化学和物理变化可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晶体结构及缺陷1、熟悉晶体化学的基本原理。
2、了解离子半径、球体紧密堆积、配位数、离子极化和鲍林规则等对晶体结构与性质的意义。
3、熟悉有代表性的氧化物、化合物和硅酸盐晶体结构,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晶体类型。
4、了解实际晶体中点缺陷分类、缺陷符号与反应平衡、固溶体的分类和实例、固溶体的性质及应用、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类型和形成条件。
第二章熔体和玻璃体1、了解熔体的结构和性质,能够用熔体的聚合物理论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液-固相变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3、熟悉材料的析晶过程及影响因素。
4、熟悉玻璃的通性和玻璃的结构,知道玻璃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晶化学观点。
第四章表面与界面1、了解固体的表面力场与表面能,了解离子晶体在表面力场作用下离子极化与重排的过程。
2、了解多相体系的界面化学,如弯曲表面效应、润湿与粘附及表面改性。
第五章胶体1、了解粘土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因(如高岭石)。
2、熟悉粘土-水系统的动电性质(动电电位及影响因素)。
3、熟悉粘土胶粒带电与水化等一系列表面效应而引起的胶体化学性质,如泥浆的流动性和触变性、泥团的可塑性等。
第六章相平衡1、了解吉布斯相律及其中相、组分和自由度的含义。
2、熟悉单元、二元、三元相图的基本原理和相平衡的特点,能写出其中的熔体冷却过程中的析晶路线,并结合实际了解相图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与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经济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经济学
代码:2025
一、考试性质
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解释、政府经济政策的分析评价。
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能否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180分钟
3.题型比例:满分100分。
题型全为论述题,要求从5道题目中选择4道题目作答,
每题25分。
三、考查要点
1.经济学基本理论
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
2.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解释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经济周期、结构转型、地方债务、民间融资、产业发展等各类现实问题。
3.政府经济政策的分析评价
对政府解决各类现实经济问题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评价。
四、参考资料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7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报刊:《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等财经类报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GIS(地理信息系统)2013-2014 总结基本概念1、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按网格单元的行与列排列、具有不同灰度或颜色的阵列数据。
每一个单元(象素)的位置由它的行列号定义,所表示的实体位置隐含在栅格行列位置中,数据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或指向其属性的指针。
4、元数据: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
5、叠加分析:是GIS 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
是指在统一空间参考系统下,通过对两个数据进行的一系列集合运算,产生新数据的过程。
6、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分析、显示的系统,它由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库、分析应用模型和图形用户界面及系统人员组成。
7、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指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然后建立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叠加,进行分析而得到所需结果。
它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
8、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X、Y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的数据。
矢量数据一般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尽可能将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表现的准确无误。
9、TIN: 为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10、泰森多边形:一种根据离散分布的气象站的降雨量来计算平均降雨量的方法,即将所有相邻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这些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于是每个气象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