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介电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625.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二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作业一第一部分填空题(10个空共10分,每空一分)1.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结构与成份和合成与加工。
2.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强度可以用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比例极限等来表征。
4.结构材料三类主要的失效形式分别是:断裂、磨损和腐蚀。
5.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6.晶体结构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
7.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8.材料的强韧化手段主要有固溶强化、加工强化、弥散强化、第二相强化和相变增韧。
第二部分判断题(10题共20分,每题2分)1.材料性质是功能特性和效用的描述符,是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
(√)2.疲劳强度是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3.硬度是指材料在表面上的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错)4.性能是包括材料在内的整个系统特征的体现;性质则是材料本身特征的体现。
(√)5.晶体是指原子排列短程有序,有周期。
(错)6.材料的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
(√)7.材料表面工程包括表面改性和表面保护两个方面。
(错)8.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
(√)9.材料合成与加工过程是在一个不限定的空间,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错)10.材料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的研究是微观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1.材料性能的定义是什么?答:在某种环境或条件作用下,为描述材料的行为或结果,按照特定的规范所获得的表征参量。
2.金属材料的尺寸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工程强度值不再恒定,而是迅速增大,原因有哪两点?答:1)按统计学原理计算单位面积上的位错缺陷数目,由于截面减小而不能满足大样本空间时,这个数值不再恒定;2)晶体结构越来越接近无缺陷理想晶体,强度值也就越接近于理论强度值。
【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物理】【姚熹、张良莹】【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第二章变化电场中的电介质2-1 什么是瞬时极化、缓慢极化,它们所对应的微观机制代表什么,极化对电场响应的各种情况分别对何种极化有贡献,答案略2-2 何谓缓慢极化电流,研究它有何意义,在实验中如何区分自由电荷、束缚电荷随产生的传到电流,答案略2-3 何谓时域响应、频域响应,两者的关系如何,对材料研究而言,时域、频域的分析各由什么优缺点,答案略1,t/,2-4 已知某材料的极化弛豫函数,同时材料有自由电荷传ft,e(),导,其电导率为,求该材料的介质损耗角正切。
,tg,1,t/, 解 :由弛豫函数可知德拜模型 ft,e(),极化损耗,漏导损耗 tg,tg,GP如果交变电场的频率为 ; ,,,,,,()s, 则= tg,P22,,,,,s,,,,,1s, = ,tg,()G22,,,,,,10,该材料的介质损耗正切为:=+ tg,tg,tg,GP2-5 在一平板介质(厚度为d,面积为S)上加一恒定电压V,得,Vt 到通过介质的总电流为,已知介质的光频介电常数为 I,,,,e,求单位体积内的介质损耗、自由电子的电导损耗、极化 ,,弛豫与时间的关系。
若施加频率为的交变电场,其值又为多 , 23少,并求出介质极化弛豫函数f(t)。
解 :在电场的作用下(恒场)介质中的功率损耗即为介质损耗电功 dA,Vdq,VI(t)dtttVtVt,, A,VI(t)dt,(,,,e)Vdt,,Vt,,(1,e),,00,A,Vt W,,,V,,Ve,I(t)V,tW1,Vt 单位体积中的介电损耗 : w,,(,V,,Ve)dsdsV, 自由电子电导损耗 : w,1dsV,,Vt 极化弛豫损耗 : w,e,dsdVsV,,RI 电导率 :,,,,, , 0sR,d,Vt 电流 : I,,,,e其中为传导电流 I,,R,Vt 为极化电流 I,,erdQdsdP(),rrrIs 另一方面 ,,,rdtdtdt,,,EdP(,),t/,s,00r e,,dt,,,,E(),t/,,Vts,00 故 I,e,,er,1V2 有 ,,,E,,(,,,),sV,,ds,0Vd,d,, ,,s,2,sV0因而,加交变电场时 : w,,(,)s,,,,,, r,221,,,,,,,(,)s,,,,, 极化损耗 : 1r221,,,24,,d,,, 电导损耗 : ,,2r,,,,sV0022,,,,,(,)V120s,,,,,, 单位体积中的极化损耗功率 :W,E,01rr22222d(1,,,)V, 单位体积中的电导损耗功率 : W,GdsW,W,WrG1,t/,,Vt 弛豫函数 :f,e,Ve,1,t/,2-6 若介质极化弛豫函数,电导率为,其上施加电场 ,ft,e(), E(t)=0 (t<0);E(t)=at (t>0 , a为常数)求通过介质的电流密度。
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电阻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2.理解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3.掌握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4.掌握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理解阻抗感抗和容抗的实质.(重点、难点)电阻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先填空]1.电阻对交流电的影响电阻器对直流和交变电流的影响是相同的.2.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电感既能让直流电通过又能让交变电流通过,但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1)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也越大.(2)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也越大.3.感抗(1)定义:电感器对交变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叫感抗.(2)公式:XL=2πfL,单位:欧姆,国际代号:Ω.(3)规律:遵循欧姆定律,表达形式:I=.[再判断]1.电阻器对直流和交流都有阻碍作用,但对交流电阻碍作用更大.(×)2.电感器对交流电阻碍作用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大.(√)3.电感器对恒定电流没有阻碍作用.(×)[后思考]1.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吗?【提示】有关.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感器的阻碍作用就越大.2.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怎样理解频率越高,感抗越大?【提示】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中就要产生自感电动势,而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磁通量变化率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阻碍作用越大.[合作探讨]如图231所示,把线圈L与白炽灯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图231①构造:它的线圈有的是绕在圆柱形的铁氧体芯上或空心.②特点:匝数少,自感系数L小.它只对频率很高的交流电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而对低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较小.故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1.交变电流通过一段长直导线时,电流为I,如果把这根长直导线绕成线圈,接入原电路,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则( ) A.I′>I B.I′<IC.I′=I D.无法比较【解析】长直导线的自感系数很小,其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看做是纯电阻,流经它的交变电流只受到导线电阻的阻碍作用.当导线绕成线圈后,电阻值未变,但自感系数增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仅有电阻,而且有线圈的阻碍作用(感抗),阻碍作用增大,电流减小,即I′<I,故B对.【答案】B2.(多选)如图232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R为灯泡,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100πt V,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改为100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32A.电流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示数增大C.灯泡变暗D.灯泡变亮【解析】由u=220sin 100πt V可得电源原来的频率为f= Hz =50 Hz.当电源频率由原来的50 Hz增为100 Hz时,线圈的感抗增大;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选项B正确;在总电压的有效值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减少,选项A错.灯泡的电阻R是一定的,电流减小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减小,灯泡变暗,选项C正确,D错.【答案】BC3.(多选)如图233所示实验电路中,若直流电压和交变电压的有效值相等,S为双刀双掷开关,下面哪些叙述正确( )图233A.当S掷向a、b时灯较亮,掷向c、d时灯较暗B.当S掷向a、b时灯较暗,掷向c、d时灯较亮C.S掷向c、d,把电感线圈中的铁芯抽出来时灯变亮D.S掷向c、d,电源电压不变,而使频率减小时,灯变暗【解析】线圈对恒定电流无感抗,对交变电流有感抗,当交流电频率减小时,感抗变小,灯变亮,并且是有铁芯时感抗更大,故铁芯抽出时灯变亮.【答案】AC对电感器的认识感抗随交变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自感系数越大,感抗也越大,而感抗在电路中所起作用与电阻的阻碍作用相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先填空]1.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电容器不能让直流“通过”但能让交变电流“通过”,但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1)电容器的电容越大,阻碍作用越小.(2)交流电的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小.2.容抗(1)定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所起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容抗.(2)公式:XC=,单位:欧姆,国际代号:Ω.(3)规律:遵循欧姆定律,表达形式:I=.[再判断]1.电容器两极板间是绝缘的,因而任何情况下电容支路上都没有电流通过.(×)2.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本质是不同的.(√)3.电容器交替进行充放电,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后思考]1.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影响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因素一样吗?【提示】不完全一样.直流电路中影响电压和电流关系的是电阻;而交流电路中影响电压和电流关系的不仅有电阻,还有线圈的感抗与电容器的容抗,它们对交变电流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存在着不同的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2.交变电流是真的通过了电容器吗?【提示】不是.交变电流反复给电容器充电、放电,在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形成了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可以对外做功,如使灯泡发光,好象是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质上没有通过.[合作探讨]如图234所示,白炽灯L与电容器C串联后接在A、B两点,A、B两点再连接在电压为U的直流或交流电源上.图234探讨1:在A、B两点连在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白炽灯L的发光情况如何?【提示】在A、B两点连在直流电源上时,白炽灯L不发光,连在交流电源上时,白炽灯L发光.探讨2:增大交变电流的频率,白炽灯的亮度如何变化?【提示】白炽灯L变亮.[核心点击]1.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的实质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是相互绝缘的,不论是恒定电流还是交变电流,自由电荷都不能通过两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通常所说的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并不是自由电荷穿过了电容器,而是在交流电源作用下,当电压升高时电容器充电,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加,形成充电电流,如图235甲;当电压降低时电容器放电,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少,形成放电电流,如图235乙.由于电容器反复不断地充电和放电,使电路中有持续的交变电流.甲:充电乙:放电图2352.电容器对交变电流产生阻碍作用的实质(1)在电容器充电与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间形成跟原电压相反的电压,这就对电流产生了阻碍作用,即容抗XC.(2)电容越大,在同样电压下电容器聚集的电荷就越多,因此容抗就越小;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充电和放电就进行得越快,因此容抗就越小.电容器的容抗XC跟它的电容C和交变电流频率f间关系:XC =.3.电阻、感抗、容抗的区别电阻感抗容抗产生的原因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与不动的离子间的碰撞电感器的自感现象阻碍电流的变化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对向这个方向定向移动的电荷的反抗作用在电路中特点对直流、交流均有阻碍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决定因素由导体本身(长短、粗细、材料)决定,与温度有关由电感器本身的自感系数和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由电容的大小和交流电的频率决定电能的转化与做功电流通过电阻做功,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能和磁场能往复转化电流的能与电场的能往复转化4.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分别与两个相同的电容器C1和C2连接,如图236所示.图中甲电路两端加恒定电压U1,乙电路两端加最大值为1.2U1的正弦交变电压U2,则此两灯的发光情况是( )甲乙图236A.L1灯比L2灯亮B.L1灯发光,L2灯不发光C.L1灯不发光,L2灯发光D.两灯亮度相同【解析】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所以L1灯不发光.【答案】C5.(多选)如图237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 V,频率f=50 Hz时,3只灯L1、L2、L3的亮度相同(L无直流电阻),若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 Hz,则( )图237A.L1灯比原来亮B.L2灯比原来亮C.L3灯和原来一样亮D.L3灯比原来亮【解析】电容的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容抗越小,即对高频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小,所以A项对;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随频率升高而增加,所以B项错;电阻R中电流只与交流电有效值及R值有关,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AC6.如图238所示的电路,F为一交流发电机,C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使电流表A的示数增加,可行的办法是( )图238A.使发电机F的转速增加B.使发电机F的转速减小C.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D.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解析】当发电机转速增加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容抗减小,电流表A的读数增大,A项正确,B项错误;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容也减小,当电容减小时,容抗增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电流表A示数减小,C,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电容器的充放电(1)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接通的瞬间因电容器充电产生瞬时电流.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电路中没有电流.(2)当电容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时,由于交流电压不断变化,所以电容器不断充电、放电,形成充、放电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