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特殊土地基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57
几种常见特殊地基土及处理方法摘要: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全国各地的工程概况,给出了基础工程中几种典型的特殊地基土,分析了其成因,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对类似的地基处理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盐渍土;处理措施特殊地基是指土层的性质不同于一般常见地基土,而应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才能作为地基使用。
对特殊土地基的处理,应在做好地质勘察的基础上,根据土的性质及工程规模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湿陷性黄土1)、现象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建(构)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水(雨水,生产、生活废水)不同程度的侵蚀后,地基常产生大量不均匀下沉(陷),造成建(构)筑物裂缝、倾斜甚至倒塌。
2)、原因分析:湿陷性黄土又称大孔土,与其他黄土同属于粘性土,但性质有所不同,它在天然状态下,具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并常夹有由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管状孔隙,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具有一定抵抗移动和压密的能力。
它在干燥状态下,由于土质具有垂直方向分布的小管道,几乎能保持竖直的边坡。
但它受水浸湿后,土的骨架结构迅速崩解破坏产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陷,因此使建筑物也随之产生变形甚至破坏。
3)、预防措施(1)换土法:将湿陷性黄土挖去一层(厚约1.0-3.0m),用原土或灰土再分层回填夯实,夯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夯实后,土的孔隙减小,湿陷性降低。
(2)重锤夯实法:采用重锤夯实回填土地基时,应分层进行,每层虚铺土厚度一般相当于锤底直径,夯击遍数应通过试夯确定,试夯层数不宜少于二层,土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相当于塑限含水量±2%较合适。
(3)强夯法:用8-16t的重锤,从6-20m高自由落下夯击土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适于消除5-8m厚的土层湿陷性。
(4)灰土挤密桩法:基底设灰土挤密桩,处理宽度每边超出基础宽0.5m,桩顶设不小于0.5m厚的灰土垫层,可挤密地基土,提高承载力,消除5-l0m厚土层的湿陷性。
岩土知识:特殊土地基有哪些
1.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
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
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这里所说的黄土泛指黄土和黄土状土。
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也有的老黄土不具湿陷性)。
2.冻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地球上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冻土
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
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3.盐渍土: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
盐土是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达到对作物生长有显著危害的土类。
盐分含量指标因不同盐分组成而异。
碱土是指土壤中含有危害植物生长和改变土壤性质的多量交换性钠。
盐渍土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滨海地区也有分布。
全世界盐渍土面积计约897.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占干旱区总面积的39%.中国盐渍土面积约有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1%。
特殊土地基的特点特殊土地基有地区性特点,包括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士和冻土等组合而成的混和地基。
(1)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属于特殊土。
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石质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楼板时,必须综合考虑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出现造成的危害,应选择适宜的地基墙体处理方法。
(2)膨胀土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蒙脱石,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时体积膨胀,失水时体积收缩。
这种胀缩变形难免很大,非常容易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中国范围很广,如广西、云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中均有膨胀土存在。
膨胀土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土性改良、预浸水,以及防止地基土含水量变化等。
(3)多年冻土多年冻土是指温度指于已连续3年或3年以上保持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土层。
多年冻土开放性的强度和变形有其特殊性。
例如,冰帽中因有冰和冰水存在,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将会发生下能强烈的流变性。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多年冻土可能产生融化。
因此,多年冻土作为建筑物地基时需慎重考虑,需要采取一些处理措施方可使用。
(5)垃圾的土地基垃圾填埋土地基其性质取决于填埋填埋垃圾类别和性质。
垃圾填埋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之一是防止其对环境影响,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之二白苞是垃圾填土土地基自身的利用。
(6)岩溶、石穴和山区地基岩溶又称"喀斯特",它是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大理石、岩盐、石膏等可溶性岩层受水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溶洞、溶沟、裂隙,以及因溶洞的顶板塌落使地表诱发陷穴、价值洼地等现象的总称。
土洞是岩溶地区上覆土层被地下水冲蚀或被地下水潜蚀所形成的洞穴。
浅析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和措施摘要:本文从特殊土地的分类、工程危害、以及特殊土地基的常用工程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对工程施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殊土地工程危害工程处理一、特殊土地的种类特殊土地是指与一般土地工程性质有显著差异的土类,即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具有特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
我国幅员辽阔,在土的堆积形成过,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地质历史、物质成分和次生变化对土的性质有重大影响,形成种类很多各不同的特殊土,其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我国主要区域特殊土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红粘土、膨胀土等。
这些特殊性土的工程性质差异很大且对工程的危害极大。
因此,特殊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以及处理方法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土的工程危害软土地基强度低,地基沉降量大且不均匀,沉降速率高、沉降稳定时间长。
而位于倾斜基岩或其他倾斜坚硬地层上的软土,当倾斜坡度较大时,除造成不均匀沉降外,还可能发生倾斜上软土的蠕变滑移。
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土地崩解,结构破坏,强度下降,产生湿陷。
红粘土地区岩溶现象较为发育,红粘土下常有石芽、溶沟存在,且红粘土厚度分布不均,自上而下软硬变化明显,地基稳定性差、不均匀沉降大。
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建筑物随季节性变化反复不断地不均匀升降,对低层尤其轻型建筑物危害严重等。
建在这些地基上的建筑物,常常由于不良的地质病害,危及建筑物安全,造成建筑物开裂、滑移、倾倒、塌陷。
由于特殊土的的不良地质现象。
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由于对其性质认识不足,出现许多工程事故,有的被迫搬迁,有的耗费大量整治费用,有的工程遭受彻底的破坏,造成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
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关于特殊土地基的工程处理措施,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下面将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三.特殊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措施特殊土地基由于其特殊性在工程施工中有特殊要求,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情况。
(一)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措施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是造成建筑物开裂损坏或严重影响使用等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
特殊土地基有哪些特殊性前面我们说过要选择在地质条件良好可以选择的场地从事工程建设,但是,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地质各异。
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较好不仅事先要选择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场地从事建设,而且有时也不得不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场地上进行建设。
例如软土就广泛分布在我国灰化土东南沿海、内陆平原和山区,如上海、天津、广州、昆明和武汉等,而这些城市的工程建设尤其是摩天大楼发展是相当快的。
特殊土是指在生存环境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沉积形成的土类。
特殊土地基和一般而言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土、膨胀土、填土、红粘土和冻土等地基,特殊土地基的性状一般均不稳定,用作建筑场地,在设计与施工中应做特殊的地基处理。
(1)软土软土指的是天然晶粒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它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基压缩系数一般大于0.5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Pa。
软土是在静水或非常沉积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
其成因类型有海岸沉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和沼泽沉积,因此,分布很广,广泛分布在当前东南沿海、内陆平原和山区,但以沿海地区为主,特别是江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平原地带的盐碱土层面广而深厚。
软土的特性可归纳为"三高三低,即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密实度、低强度、低渗透性。
在岩土工程领域中,软土是备受关注的对象,其"三高三低"的特性在工程实践中最令工程感到不安。
尤其是一方面软土在外荷载作用下(或因基坑填埋而卸载时),地层结构受到扰动,软土强度会有很大降低,地层变形大且变形稳定时间阔,这给深基坑施工窘迫增加了很多困难。
工程实践业已说明,软土工程的水平加速度较之竖直压缩(沉降)更具威胁,所以软土中的深基坑工程的支护、降水和筑成的设计和施工也因其力学性状的特质而增大了难度,此类问题我们在后面的阐述再进一步讨论。
(2)填土填土是指由人类移去活动而堆填的土,按其物质组成和炭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第一类。
浅谈几种特殊土地基及地基处理摘要城市化的建设拓展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范围。
施工空间的拓展就带来复杂地质结构的对工程基础施工的干扰。
在不同的区域技术人员将面对的是不同力学、微观特性的地质结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土质和岩层的作业区域,给基础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面对不同物理性质的特殊地基的时候。
必须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采用最佳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特殊土质;地基;处理1特殊土及特殊土地基1.1特殊土概述特殊土是指特定地理环境或人为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土,例如软弱性粘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液化土、这些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或者本来强度高,但是遇水后,强度显著降低的特点。
这些土在工程中是会形成危险土基,造成上部结构物的损坏。
1.2良好地基对房屋建筑的重要性房屋建筑必须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尤其是近年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平地而起,高层建筑楼层高,重量大,巨大的重量都压在高层建筑的地基上,因此要求高层建筑地基必须要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及抗压性。
同时高层建筑过高的高度使其承受着一定强度的风压力,因此要求高层建筑地基可以为高层建筑提供良好的抗横力作用。
同时,高层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以便为高层建筑提供良好的抗震能力。
而不良的地基,如软土地基、液化地基、膨胀土地基等,在不良地基上建筑房屋会造成房屋由于沉降量不均匀发生倾斜、或者沉降量过大造成房屋下沉、塌陷。
所以,良好的地基对于房屋建筑是非常重要的。
2几种特殊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2.1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应根据软土地区的特点、场地具体条件,并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对地基的要求等,按有关方法、原则进行。
软土地区经常出现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暗滨、暗塘、墓穴、古河道的处理a、当范围不大时,一般采用基础加深或换垫处理;b、当宽度不大时,一般采用基础梁跨越处理;c、当范围较大时,一般采用短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