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QUITY UPLC TUV 检测器操作员概述和维护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78
仪器维护保养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第一篇:仪器维护保养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仪器维护保养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式对仪器的维护及保养进行有效性控制,是保证仪器的测量精密度和准确性,最终满足使用要求。
㈠.工作内容:1.统计公司所有的仪器并对其分类(尺寸类.普通仪器类.特殊仪器类等),并将数量和存放或使用地点做详细记录。
2.对统计出来的仪器进行校正(内校):①合格:对校正合格的测量仪器,将校正结果及测量数据登记在<<仪器校正履历卡>>上,并贴上校正合格标签。
②不合格:对校正不合格的测量仪器,先贴上暂停使用标签,然后通知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或委外维修,如有确认不能维修的测量仪器依据报废程序办理,并做好记录。
③把校正合格的测量仪器记录在<<仪器设备总览表>>中,以便日后查找或追踪。
㈡.工作方式:1.仪器的统计,可以以部门(如:品质,生产,工程等)为单位,或者以拉别(如:成品A拉.成品B拉等)为单位逐步的去统计,便于出错。
2.校正方式分为两种:①内校;测量仪器可用标准件自行在公司内进行完成.②外校:测量仪器无法使用标准件在公司内进行完成。
第二篇:仪器的维护与保养仪器的维护与保养仪器是检测的重要物质条件,为加强仪器的维护工作,保证仪器正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要做到:一、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是检测人员的职责,各检测人员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仪器。
二、仪器要进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
例行保养要求:每次实验开机前和停机后要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整,例行保养工作由该仪器使用人员负责进行。
定期保养要求:仪器运行到规定的时间周期(保养周期),不管其技术状况如何,都必须按规定的范围和要求进行保养工作,保养周期要根据各类仪器的运行条件、操作维护水平因素确定。
仪器出厂说明书中规定有保养周期的,按说明书规定执行;无规定周期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lc维护保养简明手册一、lc设备概述 (1)1.1 lc设备的基本结构 (1)1.2 lc设备的工作原理 (2)二、日常检查 (2)2.1 外观检查 (2)2.2 系统压力检查 (2)三、流动相管理 (2)3.1 流动相的选择 (3)3.2 流动相的制备与储存 (3)四、色谱柱维护 (3)4.1 色谱柱的安装与拆卸 (3)4.2 色谱柱的清洗与保存 (3)五、进样器维护 (4)5.1 进样针的维护 (4)5.2 进样器的整体清洁 (4)六、检测系统维护 (4)6.1 检测器的清洁 (4)6.2 检测信号的校准 (5)七、数据处理系统维护 (5)7.1 数据备份 (5)7.2 软件更新与维护 (5)八、故障排除 (6)8.1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6)8.2 故障解决方法 (6)lc维护保养简明手册一、lc设备概述1.1 lc设备的基本结构lc设备由多个重要部件组成,包括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
进样系统负责将样品准确引入设备,其结构设计保证了样品的定量和稳定注入。
分离系统中的色谱柱是核心部件,不同类型的色谱柱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样品分离。
检测系统能够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检测,常见的有紫外检测器等,其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数据处理系统则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存储,为用户提供直观的结果呈现。
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lc设备能够有效地对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
1.2 lc设备的工作原理lc设备基于液相色谱原理工作。
当样品被注入流动相后,流动相带着样品通过色谱柱。
由于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例如,极性较强的组分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较强,在柱中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而极性较弱的组分则更容易流动相快速移动。
经过一定的柱长后,各组分依次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系统,检测系统根据不同组分的特性产生相应的信号,进而完成整个分析过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的操作规程,使检验员正确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人员使用高效液相色谱。
3.操作规程3.1开机:按下输液泵和检测器模块电源开关,蜂鸣器短暂鸣响,进入自检界面,然后进入程序主界面。
打开柱温箱,设置柱温。
3.2排液:将进液管及过滤头放入相应流动相,将排液阀旋钮以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以打开排液阀。
开启purge键,以9mL/min的流速开始排空,3min后自动停止排空。
3.3流量设定:在输液泵模块,按“Func”光标在“流量设定”字段中闪烁,按照标准要求,输入0.8或1.0mL,按“Enter”确认。
开始走基线,以低流速运行30min左右。
3.4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模块,按“Func”键,光标闪烁,根据国标输入标准中要求的Ex和Em波长,按“Enter”确认。
按“CE”回到初始界面。
按“zero”基线归零。
3.5登录在线用户:电脑开机,打开色谱工作站软件“N2000+在线”,点击仪器1登陆,阶层:管理员,密码:123456。
3.6设置实验方法:点击“实验信息”编辑项目、单位、简介,设置保存路径,勾选是否扣除背景。
点击“方法”设置仪器配置、组分表、计算、谱图显示、报告编辑。
在“仪器配置”菜单下的“仪器描述1”模块中设置波长、流速、柱温等仪器信息,在“进样阀”模块下设置进样体积、结束时间和标题格式(样品批号),点击“采用”,保存方法。
下次可直接调用方法。
3.7设置积分方法:在“采集数据”模块下,点击“零点校正”下方的按钮,可显示隐藏菜单,在“方法:全局参数”的积分参数表中设置峰宽、峰高、最小面积、锁定时间、漂移、负峰阈值、扣除背景,点击“采用”完成设置并保存。
在“方法:手动积分”模块下,可以对谱图进行手动积分。
在“结果”模块下,可以查看谱图积分结果。
3.8数据采集:在进样信息模块下输入样品批号后,点击“采集数据”,进入采集界面,点击“查看基线”,待基线走稳后,点击“零点校正”,并在检测器上按“zero”按钮,使基线归零。
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_XEVO TQD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安全、规范、正确使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二、范围:仅适用于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
三、环境要求:温度20 ~25℃,相对湿度低于65% ,最好是恒温、恒湿,远离高电干扰、高振动设备。
四、操作步骤:1.完整开机顺序:开氩气、氮气→开电脑主机→自动进样器→泵→柱温箱→检测器→质谱(注:开电脑主机后等待2~3分钟,开自动进样器后需要开机自检通过后再打开其他模块,质谱开启后需要等待3~5分钟使得自检通过)2.抽真空:桌面上双击Masslynx图标,打开Masslynx软件,点击Mass Tune ,选择Vacuum项下pump开始抽真空。
(注:观察Diagnostics 界面下Turbo Speed 抽真空速度要达到80%以上,压力在1.30-e-5左右。
抽真空的状态至少4小时以上。
)3.日常开机顺序:液相:灌注流动相和洗针液质谱:开气(开氮气)、电(开高压 operate)、流动相(设置流动相流速和比例)五、软件操作规范流程:工作软件操作流程概述:5.1调用已有项目选择C:\Mass Data\*****.PRO项目5.2准备液相一般流程为:准备流动相>准备样品>灌注二元泵>灌注自动进样器>建立液相方法>平衡系统5.3准备质谱一般流程为:计算化合物单同位素质量数>用Intellistart开始调谐>查看Intellistart中自动生成的质谱方法5.4建立液相方法在液相方法编辑窗口(Inlet Method),单击Inlet,编辑参数,单击OK, 选择File > Save As 保存方法。
单击 Load Method ,平衡液相系统。
5.5建立样品列表5.5.1. 在Masslynx 主窗口,选择 File > New 建立一个空白的样品表Sample list或打开一个已有的SAMPLE LIST。
ACQUITY UPLC TM操作规程Waters 中国有限公司ACQUITY UPLC TM 操作规程一.开机程序1.首先制备新鲜流动相和清洗液(详见细则)2.打开网络集线器电源3.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4.打开BSM和SM电源,待通过自检后5.登录Empower软件,进入运行样品界面6.打开控制台界面(图标在SM界面右下角)7.进行仪器的Start up 操作(详见细则)8.设定0.1ml/min-0.2ml/min流速,冲洗检测池9.当检测池出口有液体流出后,打开TUV(PDA)检测器电源10.待检测器通过自检以后,在控制台界面RESET检测器11.编制仪器方法,监测基线,准备开始UPLC 分析实验二.开机细则1. 制备新鲜流动相和清洗液A.UPLC对流动相的要求●有机溶剂要求用色谱纯(进口名牌最好)●水或缓冲盐溶液要用超纯水(18.2MΩ),当天制备B.UPLC对洗针液的要求●强洗针液用较高比例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例如:80/20)●弱洗针液用纯水或含少量甲醇或乙腈的水溶液(例如:10%甲醇溶液)C.清洗柱塞密封垫(Seal Wash)的溶液●含5%-10%甲醇的超纯水*特别提示: 以上溶剂或溶液均需:●用0.22μm的膜过滤并脱气●用洁净的玻璃容器盛放,避免污染2. UPLC Start Up 操作A. 首先灌注柱塞杆清洗液(Prime Seal wash)●选择Control>Prime Sealwash,点击之●至出口管有液体滴出即可停止灌注*提示:为避免污染,请勿循环使用Seal wash清洗液B. 第二步湿灌注(Wet Priming)BSM(二元溶剂管理器)●选择Control>Prime A/B Solvents,点击之●选择A1(或A2)、B1 (或B2) ,时间设定为3分钟,点击start●Prime时的流速已设定为:A泵和B泵各4ml/min,总流速为8mL/min,无需改动C. 做过BSM的wet prime之后,要准备SM样品管理器●灌注SM注射器和进样针操作●选择Sample Manager,单击Control > Prime syringes ●选择“ Sample syringe and wash syringes”●在Number of cycles中输入要作灌注的次数(默认值为1)(建议: 如果更换溶剂,做5-7次灌注)●单击OK. 当系统状态是“Idle(待机),” 就表示灌注做完了●接下来做冲洗进样针●在控制台的Sample Manager窗口,单击Control > WashNeedle,出现Wash Needle对话框●输入需要的强洗针液的体积. 默认为: 0.0 μL●在弱洗针框中输入弱洗针液的体积, 默认值: 200.0μL,建议值:200 到500 μL●单击OK. 开始洗针过程●当洗针过程完成时, 回到“Idle”状态提示: 不要使用缓冲盐作为洗针液D. 样品制备⏹用流动相溶样⏹用0.22um样品过滤膜过滤⏹放入Waters UPLC 适用的样品瓶提示: 不要使用非Waters指定的样品瓶,以免损坏进样针三.关机操作●用超纯水置换缓冲盐流动相,清洗色谱柱及系统(100倍柱体积) ●待系统中缓冲盐冲洗干净,用乙腈/水冲洗系统●用纯有机溶剂(乙腈或甲醇)充满系统●缓慢降低流速至零,关闭TUV/PDA检测器电源,关闭SM,BSM电源●关闭网络集线器电源●退出Empower软件,关计算机。
检测仪原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检测仪原理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来检测物质成分、质量等参数的仪器。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检测要求,检测仪可以有不同的原理和结构。
1.1 光谱分析原理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特征谱线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原理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
光谱分析原理的基本思路是,先把要分析的样品转换成气态、液态或固态,并把样品与能量源(如激光、光源等)作用,使得样品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发生能级转移,从而产生一定频率或波长的辐射能量。
检测仪对这些光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就可以得到一定成分或质量参数的结果。
1.2 色谱分析原理色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相、液相或气相中的分离和纯化特性进行的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原理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色谱分析原理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固相、液相或气相中不同物质的分离系数差异,从而把要检测的样品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
对分离后的物质逐一进行检测,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成分或质量参数的结果。
二、检测仪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检测仪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2.1 操作前的准备1.检查检测仪的设备和配件是否完整、无损坏。
2.将检测仪放置于平稳的工作台面上,保证仪器平衡稳定,避免震动和倾斜。
3.操作人员需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口罩等。
4.开始操作前,需对检测仪的相关说明书进行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书操作。
2.2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需保持仪器周围的清洁卫生,避免产生各种杂质、灰尘等影响检测的因素。
2.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调整检测仪的参数和设定。
3.检测仪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和热量等有害因素,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仪器并远离仪器。
4.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仪器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检测,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2.3 操作后的处理1.操作人员需要及时关闭检测仪,并进行必要的清洁、预防性维护等工作。
液相色谱检测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检测器是液相色谱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检测分离出来的化合物。
液相色谱检测器的操作和维护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实验安全和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在使用液相色谱检测器前,确认设备已经连接到气源、水源和电源。
检测器的前、后端已安装连接装置,并连接好管路。
2.确认溶剂的配制和储存情况。
使用前检查溶剂瓶标签,确认溶剂品质和容量,并检查是否正确配置。
3.确认样品运输和储存情况。
避免样品的受污染和氧化。
2. 操作步骤1.开机前应先紧密关闭系统中的阀门,并将检测器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
2.检查所有管路的连接情况,特别是液相进出口连接的 O 型圈是否正确安装、气路管道的泄漏情况。
检测器关闭时,通常应将管路从电池式密封器中取出以避免连接管绳发生损坏。
3.将检测器电源开关置于“on”状态,等待检测器启动。
检测器启动成功后,再将其他仪器设备通电打开,进行系统的联动。
4.调整气源压力和氧气参考电压。
根据系统要求调整流量计、压力表、氢气参考电压或氧气参考电压等,确保单元通气和灵敏度正常。
5.开始样品检测,设置分离检测条件,按照样品管路和检测器的参数要求,进行分析检测。
注: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还根据不同厂家的设备和实验要求有所差异,导入操作前请务必先阅读液相色谱检测器的操作说明书或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
3. 停机操作在使用完毕后,应按以下顺序逐个关闭各管道和仪器: 1. 停止检测器数据采集,将电源关闭,在关闭检测器之前,应惯性使进采样管路的液相流洗空,使流道内不含有任何系统残留物。
2. 关闭气源管理阀,切断气源。
3. 断开检测器与其他实验室设备的联动,逐个关闭仪器设备的电源,并关闭气源、水源、电源管路,切断接口连接器的电源。
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操作规程一、日常开机步骤1.制备流动相和清洗液—用0.22µm的滤膜过滤缓冲液,所有的缓冲液和超纯水(18.2MΩ)都要新配制,超纯水和缓冲液使用不得超过二天。
缓冲盐一定要是可挥发的,而且浓度不要大于10mM。
—有机相要使用原装进口的色谱纯。
—UPLC对洗针液的要求:强洗针液用较高比例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例如:80/20);弱洗针液用纯水或含少量甲醇或乙腈的水溶液(例如:10%甲醇溶液)。
—清洗柱塞密封垫(seal wash)的溶液含5%~10%甲醇的超纯水(一般放在弱洗溶液中)。
2.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7操作系统3.依次打开SM-FIN样品管理器,QSM四元溶剂管理器电源,待各部件通过自检完成(Power状态灯右边Run状态由红色变为熄灭)4.双击桌面Empower图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Empower3QuickStart界面(默认用户名:system密码:manager)5.打开UPLC控制台(图标在运行样品界面,样品管理器SampleManager-FTN控制面板右下角)6.QSM泵和SM-FTN样品管理器启动准备操作UPLC H-Class系统启动准备操作1)四元溶剂管理器QSM启动准备操作注意:先选中UPLC控制台左边竖列中四元溶剂管理器Quaternary Solvent ManagerA.灌注柱塞杆清洗液(Prime Seal wash)点击菜单控制Control>灌注柱塞杆清洗Prime Seal wash时间可设为3分钟*注意:为避免污染,请勿循环使用Seal wash清洗液B.溶剂管路灌注(Prime Solvents)点击菜单控制Control>灌注溶剂Prime Solvents,勾选需要灌注的溶剂管路A、B、C或D,通常灌注时间可设定为3分钟;如果长时间停机,如超过7天,可适当延长灌注时间,如5分钟,点击开始Start。
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_XEVO TQD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 操作规程一、 目的:为了安全、规范、正确使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二、 范围:仅适用于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
三、 环境要求:温度20 ~25℃,相对湿度低于65% ,最好是恒温、恒湿,远离高电干扰、高振动设备。
四、操作步骤:1.完整开机顺序:开氩气、氮气→开电脑主机→自动进样器→泵→柱温箱→检测器→质谱(注:开电脑主机后等待2~3分钟,开自动进样器后需要开机自检通过后再打开其他模块,质谱开启后需要等待3~5分钟使得自检通过)2.抽真空:桌面上双击Masslynx 图标,打开Masslynx 软件,点击Mass Tune ,选择Vacuum 项下pump 开始抽真空。
(注:观察Diagnostics 界面下Turbo Speed 抽真空速度要达到80%以上,压力在左右。
抽真空的状态至少4小时以上。
)3.日常开机顺序:液相:灌注流动相和洗针液质谱:开气(开氮气)、电(开高压 operate )、流动相(设置流动相流速和比例)五、软件操作规范流程:工作软件操作流程概述:调用已有项目 选择C:\Mass Data\*****.PRO 项目准备液相 一般流程为:准备流动相>准备样品>灌注二元泵>灌注自动进样器>建立液相方法>平衡系统准备质谱 一般流程为:计算化合物单同位素质量数>用Intellistart 开始调谐>查看Intellistart 中自动生成的质谱方法建立液相方法 在液相方法编辑窗口(Inlet Method ),单击Inlet,编辑参数,单击OK, 选择File > SaveAs 保存方法。
单击 Load Method ,平衡液相系统。
建立样品列表在Masslynx 主窗口,选择 File > New 建立一个空白的样品表Sample list或打开一个已有的SAMPLE LIST。
ACQUITY UPLC TM操作规程Waters 中国有限公司ACQUITY UPLC TM 操作规程一.开机程序1.首先制备新鲜流动相和清洗液(详见细则)2.打开网络集线器电源3.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4.打开BSM和SM电源,待通过自检后5.登录Empower软件,进入运行样品界面6.打开控制台界面(图标在SM界面右下角)7.进行仪器的Start up 操作(详见细则)8.设定0.1ml/min-0.2ml/min流速,冲洗检测池9.当检测池出口有液体流出后,打开TUV(PDA)检测器电源10.待检测器通过自检以后,在控制台界面RESET检测器11.编制仪器方法,监测基线,准备开始UPLC 分析实验二.开机细则1. 制备新鲜流动相和清洗液A.UPLC对流动相的要求●有机溶剂要求用色谱纯(进口名牌最好)●水或缓冲盐溶液要用超纯水(18.2MΩ),当天制备B.UPLC对洗针液的要求●强洗针液用较高比例的甲醇/水或乙腈/水(例如:80/20)●弱洗针液用纯水或含少量甲醇或乙腈的水溶液(例如:10%甲醇溶液)C.清洗柱塞密封垫(Seal Wash)的溶液●含5%-10%甲醇的超纯水*特别提示: 以上溶剂或溶液均需:●用0.22μm的膜过滤并脱气●用洁净的玻璃容器盛放,避免污染2. UPLC Start Up 操作A. 首先灌注柱塞杆清洗液(Prime Seal wash)●选择Control>Prime Sealwash,点击之●至出口管有液体滴出即可停止灌注*提示:为避免污染,请勿循环使用Seal wash清洗液B. 第二步湿灌注(Wet Priming)BSM(二元溶剂管理器)●选择Control>Prime A/B Solvents,点击之●选择A1(或A2)、B1 (或B2) ,时间设定为3分钟,点击start●Prime时的流速已设定为:A泵和B泵各4ml/min,总流速为8mL/min,无需改动C. 做过BSM的wet prime之后,要准备SM样品管理器●灌注SM注射器和进样针操作●选择Sample Manager,单击Control > Prime syringes ●选择“ Sample syringe and wash syringes”●在Number of cycles中输入要作灌注的次数(默认值为1)(建议: 如果更换溶剂,做5-7次灌注)●单击OK. 当系统状态是“Idle(待机),” 就表示灌注做完了●接下来做冲洗进样针●在控制台的Sample Manager窗口,单击Control > WashNeedle,出现Wash Needle对话框●输入需要的强洗针液的体积. 默认为: 0.0 μL●在弱洗针框中输入弱洗针液的体积, 默认值: 200.0μL,建议值:200 到500 μL●单击OK. 开始洗针过程●当洗针过程完成时, 回到“Idle”状态提示: 不要使用缓冲盐作为洗针液D. 样品制备⏹用流动相溶样⏹用0.22um样品过滤膜过滤⏹放入Waters UPLC 适用的样品瓶提示: 不要使用非Waters指定的样品瓶,以免损坏进样针三.关机操作●用超纯水置换缓冲盐流动相,清洗色谱柱及系统(100倍柱体积) ●待系统中缓冲盐冲洗干净,用乙腈/水冲洗系统●用纯有机溶剂(乙腈或甲醇)充满系统●缓慢降低流速至零,关闭TUV/PDA检测器电源,关闭SM,BSM电源●关闭网络集线器电源●退出Empower软件,关计算机。
一体式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体式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是一种常用的测试仪器,适用于对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
为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延长检测仪使用寿命,特制定以下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主机及配件是否齐全,并确认设备工作电源符合电源要求。
2.确认仪器操作面板及连接线路已正常连接,如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使用1.操作前请确认手部干燥,禁止进行全身湿漉漉的检测操作。
2.操作时应戴上相应隔音降噪、电磁辐射防护等个人防护用品。
3.使用前请将待测设备断电并拔掉电源插头,待检测前方可插上检测仪相关插头。
4.插头插入时,请根据相关规定确定是否应用固定夹,固定夹的使用及固定位置应符合规定方法。
5.操作人员应根据待测设备的电流及电压大小进行合理设置,避免输入超过规定电流及电压,造成仪器及设备损害。
三、异常情况处理1.当仪器及时出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发送操作终止指令,再进行诊断处理。
2.如发现设备发生高温、短路等危险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操作仪器的紧急停止开关进行停止操作,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3.操作期间如发生较大声响、异味或者完全失去输出信号等符合异常情况的操作,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禁止私自进行解决。
保养规程一、仪器日常保养工作1.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及各个插孔,禁止使用大液量及腐蚀性强的清洁剂。
2.对待测设备及仪器的整体保管制定规范程序,包括对仪器的各种操作、维护、运行记录等。
3.周期性对设备进行一次大型检修,确保设备整体性能正常。
二、存储及保管1.在保管期间,设备应处于暴露于阳光照射及高温中的环境中,以免设备老化及损坏。
2.当设备暂时不用时,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密封、包装和保香处理,以确保仪器设备及配件的存活性。
3.仪器配件的存储库房及保管区域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受潮、交叉污染等污染形式的损坏。
其它液相色谱检测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引言液相色谱检测器是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化学分析中广泛使用的重要仪器。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和定期保养。
本文将介绍其它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指南,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安全操作规程1.熟悉设备:在使用前,确保充分了解所使用的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和相关技术参数。
仔细阅读设备的用户手册,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2.提前准备样品:在使用液相色谱检测器之前,应先正确准备样品并保证其质量。
严禁使用有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的样品,如具有腐蚀性、毒性或易燃性等危险特性的样品。
3.使用合适的溶剂: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并确保其纯度符合要求。
严禁使用过期或有异物的溶剂,以免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4.正确连接设备:在使用前,确保设备的所有连接接口都正确连接紧密,并检查是否有松动或漏气的情况。
特别注意检查进样口、出样口和进气口等关键部位。
5.避免超负荷操作:严禁超过设备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进行操作。
超负荷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发生事故。
6.稳定操作条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恒定的操作条件,例如温度、流速和波长等参数。
避免频繁调整和变动操作参数,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或结果不准确。
7.定期维护和校准:定期对液相色谱检测器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及时更换液相色谱柱、检测器灯管和其他易损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保养指南1.清洁外部部件:定期清洁液相色谱检测器的外部部件,如面板、键盘、显示屏等。
使用柔软的布料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有腐蚀性或磨损性的清洁剂。
2.清洗进样口和出样口: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定期清洗进样口和出样口,避免样品残留物的堆积和污染。
使用相应的溶剂轻轻冲洗,并使用气流将残留的溶剂吹干。
3.更换柱和灯管:根据使用情况和设备要求的周期,及时更换液相色谱柱和检测器灯管。
选择合适的柱和灯管,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更换,以保证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
总有机卤素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总有机卤素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环境中有机卤素污染物的仪器。
正确的操作和保养能够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和分析精度,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本规程详细介绍总有机卤素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要点。
操作前注意事项在使用总有机卤素分析仪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员工需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仪器需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照不强烈、离火源和腐蚀性化学品远离的环境中。
3.确保仪器地面平整、稳定,电缆及电源安全可靠。
4.仪器电源需符合国家标准,接重地,避免电源波动影响仪器工作。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在使用总有机卤素分析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实验室防护设备(实验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仪器中有机卤素产生的毒气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
2.开机前应确保气路、液路、电路等连接无误,消除任何障碍。
3.定期检查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更换废气箱内活性炭,避免活性炭饱和引起废气外溢。
4.分析样品前需先进行实验室空气的调节和空白样的检测,确保仪器工作参数正确无误。
5.分析结果需要在规定的工作人员下进行复核和确认。
保养维护在使用总有机卤素分析仪过程中,保养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良好的保养维护能够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保养不当可能造成仪器故障,影响分析结果。
以下是总有机卤素分析仪保养维护的注意事项:1.定期清理仪器表面灰尘,保持仪器清洁整洁。
2.监测和清理仪器光源和探测器,保证它们的工作性能。
3.定期清洗分析柱和样品瓶,避免污物积累引发分析结果的偏差。
4.定期清洗和维修仪器气路、液路,避免管道堵塞或泄漏,并定期更换损坏的管道和接头。
5.定期更换废气处理设备中的活性炭,并同时温和清洗废气处理设备。
总结总有机卤素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至关重要,能够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和分析精度,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有机卤素暴露在空气中,对有机卤素进行正确的储存和处理,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钨铼热电偶检定炉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确认检定炉内放置的检测仪器与被测温度计的型号、规格、数量、编号等信息,并与实际检测情况核对。
1.2 确认检定炉的电源插头、电气线路(电源线、输出线)是否有损伤,连接是否牢固,电源线是否有接地。
1.3 检查,清理检定炉内外、电路接线端子表面污垢及裸露的电线。
1.4 检查温度控制仪的测量范围、控制范围,比较仪的测量范围、分辨力、稳定性与反应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1.5 检查检定炉内外气密性、加热元件和保温层是否有损伤。
1.6 检查待检测的钨铼热电偶或比较表、标准温度计、对比试验装置、电子计时器、焊接装置等是否完好、合适。
1.7 妥善安置待检测测量仪器和细心确认独立装表、交联表、小型升降滑台等工具和装置的可用性及安全性。
1.8 进入工作场地后,在检定炉周围设置标志牌,设置禁止靠近或触碰的警示牌,对检定炉范围进行即时监控,确保人员安全。
2. 操作过程2.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静电服、防酸碱手套、无尘鞋、护目镜等防护物品。
同时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熟知安全操作规程。
2.2 检定炉内加热元件温度不宜过高,不要将待检测的测量仪器与其他铁制物品靠近。
2.3 检测仪器和细节仪器必须平行摆放在检定炉内,相应焊点位置不应靠近检定炉的加热部位。
2.4 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涂酒精、酒或其他易燃液体在检定炉内及其周围,禁止吸烟。
2.5 操作过程中,禁止检定炉出现温度过高或突然加热等异常状况。
2.6 若发现焊接处变黑、熔断、蒸汽或异味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
2.7 禁止使用高温工具,如钳子、镊子、吸气管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8 操作过程中,如遇停电,应立即关闭检定炉内加热元件的电源,待恢复电力后方可继续工作。
3. 操作后的保养3.1 操作人员应妥善保管检定炉内的检测仪器和工具,完成操作后,应及时清理检定炉内外。
3.2 对检定炉的加热元件和保温层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持其正常状态,防止老化、腐蚀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