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工原理25第五章传热
- 格式:doc
- 大小:926.00 KB
- 文档页数:23
化工原理传热传热是化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许多工艺过程和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在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不仅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直接关系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因此,对于化工原理传热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化工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传热的基本原理包括传热方式、传热系数、传热表达式等。
传热方式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而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
传热系数是描述传热效果的物理量,它与传热介质的性质、流体状态、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
传热表达式则是用来描述传热过程的数学表达式,可以通过传热方程和传热系数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通常涉及到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
换热器是用来实现不同流体之间热量交换的设备,它包括了许多种类,如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蒸发器是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物质的设备,它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
而冷凝器则是将气态物质转化为液态物质的设备,也是化工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传热过程中,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是相互作用的。
热传导是传热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它在许多设备和工艺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对流传热则是流体在传热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受到流体的流动状态、速度、流体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而辐射传热则是在高温条件下的一种重要传热方式,它在许多高温工艺和设备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总的来说,化工原理传热是化工工程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设备和传热过程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化工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能为化工工程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第五章传热一、基本知识1. 下列关于传热与温度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①绝热物系温度不发生变化②恒温物体与外界(环境)无热能交换③温度变化物体的焓值一定改变④物体的焓值改变,其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2. 下列关于温度梯度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①温度梯度决定于温度场中的温度分布②温度场中存在温度梯度就一定存在热量的传递③热量传递会引起温度梯度的变化④热量是沿温度梯度的方向传递的3. 传热的目的为。
①加热或冷却②换热,以回收利用热量③保温④萃取4. 根据冷、热两流体的接触方式的不同,换热器包括()等类型。
①直接混合式②蓄热式③间壁式④沉降式5.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为。
①热传导(简称导热)②对流传热③热辐射④相变传热6. 下列有关导热系数论断中正确的是——。
①导热系数入是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②导热系数入的大小是当导热温差为「C、导热距离为1m导热面积为lm2 时的导热量,故入的大小表示了该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入愈大,导热越快③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数值最大,固体非金属次之,液体较小,气体最小④大多数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大多数非金属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⑤金属液体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液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液体中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般情况下,溶液的导热系数低于纯液体的导热系数⑥气体的导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通常压力下,导热系数与压力变化的关系很小,故工程计算中可不考虑压力的影响7. 气体的导热系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
①T升高,入增大②T升高,入减小③T升高,入可能增大或减小④T变化,入不变8. 空气、水、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分别为入l、入2、入3,其大小顺序。
①入l >入2>入3 ②入l <入2<入3 ③入2>入3>入l ④入2<入3<入l9. 水银、水、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入l、入2、入3其大小顺序为。
①入l>入2>入3 ②入l<入2<入3 ③入l>入3>入2 ④入3>入l>入210. 下列比较铜、铁、熔化的铁水三种物质导热系数的大小论断中正确的是。
第五章 传热Key Words: Heat transfer, Conduction, Convection, Rediation, Fourier Law第一节 概述化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气一液,液-液,气-固,液-固的换热过程 加热冷却 过程强化 保温――削弱过程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传导 分子振动 无质点位移对流传热 流体质点相对移动 强制对流、自然对流 电磁波形式传播 热辐射 放热→辐射能→吸收无需中间介质、能量转换,T 高时的主要方式 传热方式相互依存,并不独立存在 二、冷热流体接触方式: 直接接触式 间壁式 蓄热式 三、传热速率:(传热速率)热流量Q :J/s热流密度(热通量) q=dQ/ds J/m 2s 四、稳态传热和不稳态传热Q 、q 、及有关物理量(进出口T , t ) 不随时间变化稳态 sQ qds =⎰q : 不随变化(沿管长变化)不稳定:夹套加热T Q Qd θθ=⎰第二节 热传导一、温度场和温度梯度:在θ时刻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分布 t = f (x,y,z,) 若与θ无关→稳定温度场相同t 连结组成等温面 等温面不相交等温面上无热量传递温度梯度:0lim n t t n n∆→∂∆=∂∆ n :法线方向 二、Fourier 定律t dQ dsnλ∂=-∂ (与牛顿粘性定律相似) λ:导热系数,负号:热流方向是温度降方向。
三、导热系数λ与物质组成、结构、温度、密度、压强等有关。
单位:/w mK金属 101~102T建材 10-1~100w/mK T绝缘材料 10-2~10-1液体 10-1T (水、甘油除外)气体 10-2~10-1固体:=o (1+KT) λ0:0℃导热系数,金属K<0,非金属K>0 液体:T λ(水、甘油除外)气体:T λ。
高于2000atm ,低于20mmHg ,p λ四、平壁稳定热传导:一平板,长宽与厚比无限大。
dt const Q sdxλλ==- 积分:()121212/s t t t t t t Q bb s Rλλ---===温度分布 11Qx q t t t x s λλ=-=- 直线o o a t λλλ'=+()()()()2212121212122(1)()12o o o o m a s Q t t t t b t t S sa t t a t t tb bλλλλ'⎡⎤=-+-⎢⎥⎣⎦+''=+-=+-多层:n 层 不同 ,b 不同存在n 个温度差(接触面良好) Q 相同(通过各层)()()()31212233412314312123isssQ t t t t t t b b b t t t Q b b b R s s sλλλλλλ=-=-=--∆==++∑由总温差和i,求Q ,由21~i i n QR t t t -=∆,求五、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2s rL π=、Q 相同、q 不同()12122122ln(/)L t t dt dtt t Q s rL Q dr dr r r Rπλλπλ--=-=-==21212m m b r r r rR s Lr s λλπλ--=== 2121ln(/)m r r r r r -= 对数平均值 当r 2 / r 1<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计算,误差小于4%多层: ()23141433122412311223312111ln ln ln m m m L t t t t Q b r b b r r s s s r r r πλλλλλλ--==++++ 六、具有内热源的热传导:半径为r o 、长度为L 圆柱体(径向传热)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产生热'q '2'22dt q rL r Lq dt rdr drλππλ-=∴=-若r =r o 时,t =t w2'2'2'2maxmax 124014w o tro w t r o o ww w o q r q r dt rdrt t r q r t t r r t t t t r λλλ⎡⎤⎛⎫⎢⎥=-=+- ⎪⎢⎥⎝⎭⎣⎦⎛⎫-==+∴=- ⎪-⎝⎭⎰⎰时温度沿半径方向呈抛物线分布。
七、导热微分方程: Q -Q 出+Q 热源=Q 积累X 向 tQ dydzx t Q t dx dydzx x λλλ∂=-∂∂∂⎛⎫=-+ ⎪∂∂⎝⎭出 净热量:222222tttdxdydzdxdydz dxdydz x y zλλλ∂∂∂∂∂∂ Q 热源:(),,,F x y z dxdydz θ Q 积累:p t c dxdydz ρθ∂∂()222222,,,pt t t t F x y z c x y z λθρθ⎛⎫∂∂∂∂+++= ⎪∂∂∂∂⎝⎭()22222211,,,t t t t F x y z xy z θλαθ⎛⎫∂∂∂∂+++=⎪∂∂∂∂⎝⎭()2//pc m s αλρ=导温系数一维.无热源:22t txαθ∂∂=∂∂第三节 对流传热Key Words: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ilm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verall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Natural Convection, Forced Convection 一、对流传热的机理:对流传热较多发生在固体壁面和流体之间。
强制对流 液体沸腾 无相变 有相变自然对流 蒸汽冷凝 以无相变,强制对流为例对流是由于质点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交换,它与流体流动状况有密切关系。
流体边界层传热边界层层流底层,无y 向速度梯度,热传导 dt Q S dyλ=-过渡层:开始出现y 向速度梯度 热传导(有温度差就存在) 对流 dt e S dy '湍流主体:e λ'dt Q e S dy'=- 由于Q 相同:()()()dtdt dt dy dy dy >>滞过湍 形成了热边界层二、对流传热速率与传热膜系数(对流传热系数) 一般采用牛顿冷却公式: ()w dQ dS t t α=-t w 壁温,t 流体主体温度(同一截面),传热膜系数,dS 微元面积 不同壁面温度差不同-局部性质 使用dS 的关联式 冷热流体的S 不同,()()i w i o w oQ T T dS Q t t dS αα=-=-:单位面积壁面,单位温差下传热速率W/m 2K 理论上的求取:边界层: ()d dS ww w wdt dydtQ dS t t dyt tλλαα-=-=-=-壁面附近温度梯度与t w - t ,求出第四节 两流体间的传热一、传热基本方程和传热系数 热衡算实际过程的传热计算主要依靠几个关系 传热速率方程 传热膜系数关联式 若无热损失()()()i w io w o w w mdQ T T dS t t dS T t dS αλαδ=-=-=-S m 平均传热面积。
111i i m o o iT tdQ dS dS dS T t T t R KdS δαλα*-=++--==∑ ()dQ KdS T t *=- dS *有基准问题,取dS o若存在污垢:12312i S S R R R R R R =++++∑ 二、传热系数K :w/m 2KK 与一定的表面积相关联(取基准) 平壁o i m dS dS dS ==圆筒壁: 11o o i i m o dS dS K dS dS δαλα=++阻力为各部分的加和:1i R K=∑K 代表局部性质(,i o αα局部性质)dS 一般的处理方法为:定性温度物性参数平均o m Q KS t =∆,i o K αα与有关:i o K K αα<<,,K 接近较小的一个强化传热中的K :从热阻大的一方入手。
问题归结为求取K ()和m t ∆K 值范围:水-水 850-1700 气-水 17-280 气-气 12-35冷凝汽-水 1420-4250 三、平均温度差m t ∆ 1、恒温差传热:()Q KS T t =- 液体在恒定沸腾温度t 蒸发饱和蒸汽加热,T 下冷凝 2、变温差传热:t ∆随位置改变热流体质量流量W S1,比热C p1 C P 为均值 冷流体质量流量W S2,比热C P2 条 W S 为常数 件 K 为常数(无热损失) 按热流方向 1112221211222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并流,,逆流逆流:1212S p S p dQ W c dT W c dt =-=- 并流:1212S p S p dQ W c dT W c dt =-= 逆流:()221111S p S p d t dT dt dQ W c W c ⎛⎫∆=-=- ⎪ ⎪⎝⎭并流:()112211S p S p d t dT dt dQ W c W c ⎛⎫∆=-=-+ ⎪ ⎪⎝⎭()()21.d t d t t t const dQ Q KdS t∆∆∆-∆∴===∆K const =()2121212121211ln(/)ln(/)t St o mm d t t t dSKt Q t t t t Q KS KS t t t t t t ∆∆∆∆-∆=∆∆-∆∆-∆∴==∆∆=∆∆∆∆⎰⎰对于并流()120,d t t t ∆<∆>∆对于逆流 ()1122120,S p S p W c W c d t t t >∆>∆<∆()1122120,S p S p W c W c d t t t <∆<∆>∆K a b t =+∆ a ,b 为常数。
()()22112121221122112ln(/)t St t o t d t d t t t t t dS SK tQ a t b t Q K t K t Q S K t K t ∆∆∆∆∆∆∆-∆∆-∆==⋅∆∆+∆∆-∆∴=⋅∆∆⎰⎰⎰K 为变数: ()()1211ST S p o T dQ dT S dS w c K T t K T t ===--⎰⎰⎰ 3、错流与折流:()m m t t ϕ∆=∆逆 :温差修正系数 2111t t P T t -=-冷流体温升=最初温差 1221T T R t t -=-热流体温降=冷流体温升 (),f P R ϕ= 查图 图解积分 (习题5-59)第五节 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一、影响传热膜系数的因素:1、流体流动状态:层流:忽略自然对流时,层流膜层=r湍流:主要热阻在层流层,Re ,边界层减薄,αα层湍(注意管件、内构件影响,Re =2000?)2、引起流动的原因:自然对流时,近壁面处温度t >主流t 1 膨胀公式:()()111111t t t t g g t βρρρβρρ=+∆∆=-∴-=∆体积膨胀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