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超静定梁,提高梁的强度刚度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8
结构力学答案《结构力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 BA、单根杆件B、杆件结构C、板壳结构D、实体结构2、对结构进行强度计算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构AA、既经济又安全B、不致发生过大的变形C、美观实用D、不发生刚体运动3、对结构进行刚度计算,是为了保证结构 CA、不发生刚体运动B、美观实用C、不致发生过大的变形D、既经济又安全4、固定铰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 B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5、可动铰支座有几个约束反力分量A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结构的稳定性是指DEA、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B、不发生刚体运动的能力C、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D、结构抵抗失稳的能力E、结构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2、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平面结构BCDEA、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荷载也作用在该平面内B、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荷载与该平面垂直C、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荷载与该平面平行D、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不位于同一平面内E、荷载不作用在结构的平面内3、下列哪种情况应按空间结构处理ABDEA、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荷载与该平面垂直B、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不位于同一平面内C、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荷载也作用在该平面内D、所有杆件的轴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荷载与该平面平行E、荷载不作用在结构的平面内4、为了保证结构既经济又安全,要计算结构B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内力E、位移5、刚结点的约束特点是ABA、约束各杆端不能相对移动B、约束各杆端不能相对转动C、约束的各杆端可沿一个方向相对移动D、约束各杆端可相对转动E、约束各杆端可相对移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板壳结构的厚度远远小于其它两个尺度。
正确2、实体结构的厚度与其它两个尺度是同一量级。
正确3、为了保证结构既经济又安全,要对结构进行刚度计算。
房屋大梁加固报告1. 背景介绍在房屋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大梁是承担着重要荷载的结构元素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的大梁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使用磨损等,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老旧房屋或者需要加固的房屋,进行大梁加固变得至关重要。
2. 加固方法选择针对房屋大梁的加固,存在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固方法:2.1 钢结构加固钢结构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大梁加固方法,通过在大梁上添加钢材或者钢板来增加其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可使大梁更加坚固,并提高其抗震性能。
2.2 碳纤维加固碳纤维加固是一种新型的大梁加固方法,通过在大梁表面粘贴碳纤维布,再进行预应力处理,可有效增加大梁的强度和刚度。
此方法具有施工便捷、不占用室内空间等优点。
2.3 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加固是一种传统的大梁加固方式,通过在大梁表面涂抹混凝土,形成增强层,从而提高大梁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需要施工周期较长,但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3. 加固方案实施在选择了适当的加固方法后,需要进行具体的加固方案实施。
以下是一般的加固方案实施步骤:3.1 方案设计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结合加固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加固方案。
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大梁的材料、尺寸、加固方式等因素。
3.2 材料准备根据加固方案,准备所需的加固材料。
例如,钢结构加固需要准备相应规格的钢材、螺栓等;碳纤维加固需要准备碳纤维布、环氧树脂等。
3.3 施工准备在进行加固之前,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组织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加固方案和操作流程。
3.4 加固实施按照加固方案进行具体的加固实施。
根据不同的加固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会有所不同。
例如,钢结构加固需要将钢材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到大梁上;碳纤维加固需要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大梁表面,并进行预应力处理。
3.5 施工质量检验加固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质量检验。
杆件的变形 简单超静定问题一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计算2.熟练掌握圆轴扭转变形计算与刚度条件 3.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4.熟练掌握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与梁的刚度计算5.理解超静定概念,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了解弹性体的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基本变形的应变能计算二、 内容提要1.拉(压)杆的轴向变形、胡克定律拉(压)杆的轴向变形为l ∆,l l l -=∆1,式中l 、1l 分别为变形前、后杆的长度。
当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以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杆的轴向变形,即EAlF l N ⋅=∆ (4.1) 图 4.1式中,EA 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显然,轴力F N 为正时,△l 为正,即伸长变形;轴力F N 为负时,△l 为负,即缩短变形。
公式(4.1)的适用条件:(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即p σσ≤;(2) 在长度l 内,F N ,E ,A 均为应力常量。
当以上参数沿杆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变形,然后求代数和得总变形。
即∑==∆ni ii i N A E l F l i 1(4.2)当F N ,A 沿杆轴线连续变化时,式(4.2)化为 ()()⎰=∆lN x EA dxx F l 0 (4.3)2.拉压超静定问题定义 杆系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
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变形与协调关系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带入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到全部未知力。
解题步骤: (1) 画出杆件或节点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次数; (2) 根据结构的约束条件画出变形位移图,建立变形几何方程; (3) 将力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补充方程; (4)联立静力平衡方程及补充方程,求出全部未知力。
超静定结构的特点:(1) 各杆的内力按其刚度分配;(2) 温度变化,制造不准确与支座沉陷等都可能使杆内产生初应力。
材料力学第一章复习题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内力是应力的代数和B,应力是内力的平均值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2. 一对自平衡的外载产生杆件的哪种基本变形只对杆件的某一局部存在影响。
( )A 拉伸与压缩B 剪切C扭转D弯曲3,已设计好的构件,若制造时仅对其材料进行更换通常不会影响其( )A稳定性 B 强度C几何尺寸D刚度4.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各量中的( )在各点处都相同A屈服极限B材料的弹性常数C应力D应变第二章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1.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A屈服极限B强度极限c比例极限D弹性极限2.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
A屈服极限B比例极限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3.受轴向拉压的杆件内最大切应力为80 Mpa,则杆内最大正应力等于A160Mpa B 80Mpa C40Mpa D20Mpa4.在低碳钢Q235的拉伸试验中,材料暂时失去了抵抗变形能力是发生在哪个阶段A弹性B屈服C强化D缩颈断裂5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卸载,在室温中放置几天再重新加载可以获得更高的()。
A比例极限B强度极限C弹性变形D塑性变形6直径为d的圆截面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已知其纵向线应变为e,弹性模量为E,杆轴力大小为()。
填空题(5.0分)7.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于外力方向8.连接件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中去,许用切应力是由( )9.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在其下端受拉力F作用。
该插销的剪切面面积和挤压面面积分别等于( a)。
填空题(5.0分)10.低碳钢拉伸试验中滑移线是( )造成的。
11.外力消失后,变形也消失,这种变形为( )12.当延伸率小于( )时为脆性材料,当延伸率大于( )时为塑性材料13.一个结构中有三根拉压杆,设由这三根杆的强度条件确定的结构许用载荷分别为F1、F2、F3,且F1<F2<F3,则该结构的实际许可载荷[F]为判断题(5.0分)14低碳钢的抗拉能力小于抗剪能力()A对 B 错15. 试求图中1-1,2-2,3-3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2023工程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工程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著)课后答案下载工程力学简明教程图书详细信息:印次:1-1装帧:平装印刷日期:-12-17工程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著):图书信息点击此处下载工程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著)课后答案工程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著):目录第1篇静力学第1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51.1 静力学基本概念51.2 静力学公理61.3 约束和约束反力91.4 物体的受力分析13__小结18思考题19习题20第2章平面力系222.1 平面汇交力系22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2 2.1.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5 2.2 力对点之矩282.3 平面力偶系292.4 平面任意力系352.4.1 力线平移定理352.4.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362.4.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392.5 物体系统的平衡432.6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452.7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482.7.1 滑动摩擦492.7.2 摩擦角与自锁现象512.7.3 考虑滑动摩擦的物体平衡问题52 __小结55思考题56习题58习题答案63第3章空间力系663.1 空间汇交力系663.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693.3 空间力偶系723.4 空间任意力系743.5 重心78__小结83思考题84习题85习题答案87第2篇材料力学第4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914.1 材料力学的任务914.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924.3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934.4 位移与应变的概念964.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97__小结100思考题101习题101习题答案103第5章拉伸、压缩与剪切1045.1 轴力及轴力图1055.2 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应力1075.2.1 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107 5.2.2 轴向拉伸、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110 5.3 轴向拉伸、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25.3.1 轴向拉伸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25.3.2 轴向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165.4 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强度计算1175.5 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变形1215.6 拉伸、压缩超静定问题1245.7 应力集中的概念1285.8 连接件的实用强度计算1295.8.1 剪切实用强度计算1305.8.2 挤压实用强度计算132__小结135思考题137习题138习题答案144第6章扭转1466.1 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及扭矩图147 6.2 薄壁圆筒的扭转1506.2.1 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1506.2.2 切应力互等定理1526.2.3 剪切胡克定律1526.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153 6.3.1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153 6.3.2 圆轴扭转时强度计算1566.4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159 6.4.1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1596.4.2 圆轴扭转时的刚度计算1596.5 圆轴扭转时的超静定问题162__小结163思考题165习题165习题答案167第7章弯曲1697.1 平面弯曲梁的.计算简图1717.2 梁的剪力与弯矩剪力图与弯矩图1727.2.1 剪力与弯矩1727.2.2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1767.2.3 剪力、弯矩和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181 7.2.4 按叠加原理作梁的弯矩图1877.2.5 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1897.3 梁的正应力和强度计算1917.3.1 梁的正应力1917.3.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1967.4 梁的切应力和强度计算2007.4.1 梁的切应力2007.4.2 梁的切应力强度计算2047.5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2077.6 梁的变形和刚度计算2117.6.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2117.6.2 用积分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2137.6.3 用叠加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2197.6.4 梁的刚度计算和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223 7.7 简单超静定梁224__小结227思考题229习题229习题答案238第8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2408.1 应力状态的概念2408.2 二向应力状态2428.2.1 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2428.2.2 二向应力状态的图解法2488.3 三向应力状态2528.4 广义胡克定律2548.5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2568.5.1 材料的破坏形式2568.5.2 常用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257__小结261思考题262习题263习题答案265第9章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2679.1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2689.2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2729.3 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275__小结279思考题280习题281习题答案285第10章压杆稳定28610.1 压杆稳定的概念28610.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8810.2.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8810.2.2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8910.3 压杆的临界应力及临界应力总图291 10.3.1 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29110.3.2 临界应力总图29210.4 压杆的稳定计算29510.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298__小结298思考题299习题300习题答案302附录A 截面的几何性质303A.1 形心与静矩303A.2 惯性矩和惯性积305A.3 平行移轴公式307A.4 主轴与主惯性矩的概念309思考题311习题311习题答案312附录B 梁在简单荷载作用下的变形314附录C 型钢表317表C-1 热轧等边角钢(GB 9787-1988)317 表C-2 热轧不等边角钢(GB 9788-1988)323 表C-3 热轧槽钢(GB 707-1988)328表C-4 热轧工字钢(GB 706-198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