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资料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ABB机器人操作培训资料一、ABB 机器人简介ABB 机器人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自动化设备,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等优点。
它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搬运、焊接、装配、喷涂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机器人的组成部分1、机械本体ABB 机器人的机械本体包括基座、手臂、手腕和末端执行器。
基座提供了机器人的支撑和稳定性,手臂和手腕负责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末端执行器则用于执行具体的操作任务,如抓取、焊接等。
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指挥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
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如控制器、驱动器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等。
3、示教器示教器是操作人员与机器人进行交互的工具,通过示教器可以对机器人进行编程、调试和监控。
4、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和工作状态,如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为机器人的精确操作提供信息支持。
三、机器人的操作安全1、安全防护装置在机器人工作区域周围应设置安全围栏、光幕等防护装置,以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2、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在机器人运行时进入其工作区域。
3、紧急停止按钮机器人系统应配备紧急停止按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停止机器人的运动。
四、机器人的基本操作1、开机与关机开机时,应先检查机器人系统的电源、气源等是否正常,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开启控制器、驱动器等设备。
关机时,则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操作。
2、手动操作通过示教器可以对机器人进行手动操作,包括关节运动、直线运动等。
在手动操作时,应注意速度的控制,避免机器人发生碰撞。
3、坐标系的选择ABB 机器人常用的坐标系有基坐标系、工具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坐标系。
五、机器人的编程1、编程指令ABB 机器人的编程指令包括运动指令、逻辑指令、输入输出指令等。
运动指令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逻辑指令用于实现程序的流程控制,输入输出指令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机器人介绍1. 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和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机器人系统和技术集机械、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之大成,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机器人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拓宽,一般可以归结机器人特征大致有以下三方面:(1)像人或人的上肢,能模拟人的动作。
(2)具有智能控制。
(3)机械或电子装置。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2. 机器人的发展作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和成果。
机器人的发展代表着国家综合实力和水平。
目前,许多先进工业发达国家将机器人技术列为本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纲要,足以看出大力发展机器人的重要性。
机器人近年来发展呈现两种趋势:在横向上,应用领域不断由传统制造领域向人类工作生活等社会方向延伸,种类逐渐增多。
另一方面是纵向上,随着智能化及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的完善,机器人需要范围不断地扩展,应用扩大,遍布于工业、科技、国防等各部门,大部分机器人水平将提高到更智能的水平。
在传统生产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经过诞生、成长、成熟期后,成为了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自动化装备,现在约有百万台工业机器人活跃在各个生产现场。
在非传统制造领域,特种机器人由于其独特特征,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纷纷问世,并且正在向实用性迈进。
机构学,自控理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机器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机器人由欠自由度操作臂发展到冗余度操作臂、行走机器人、拟人机器人、多机器人系统等多种形式。
生产技术从大批量生产自动化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自动化的转变。
由于工业机器人能大大的提高生产的柔性而广泛渗透到各行业,逐渐形成了工业机器人产业。
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机器人定义:由各种外部传感器引导的,带有一个或多个末端执行器,通过可编程运动,在其工作空间内对真实物体进行操作的,软件可控制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由三大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用于实现各种动作);∙传感部分(用于感知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控制部分(控制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
∙机械结构系统由机身、手臂、末端执行器三大件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机械结构系统和驱动系统。
∙它和人的手臂相似,由一系列刚性连杆通过一系列柔性关节交替连接而成的开式链。
∙常用驱动源有三种:o液压传动o气动传动o电气传动常用传动方式有o直接驱动间接驱动(1)由人工导引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或由人工操作导引机械模拟装置,或用示教盒来使机器人完成预期的动作;(2)机器人记忆有关作业程序、位置及其他信息;(3)然后按照再现指令,逐条取出解读,在一定精度范围重复被示教的程序,完成工作任务。
但工业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一般应有自由度、精度、工作范围、最大工作速度和承载能力等。
工作空间工作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到达的所有点的集合,也叫做工作区域。
(一般不包括手爪或工具本身所能到达的区域)旋转矩阵的几何意义:1) 可以表示固定于刚体上的坐标系{B}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姿态.2) 可作为坐标变换矩阵.它使得坐标系{B}中的点的坐标变换成{A}中点的坐标 .3) 可作为算子,将{B}中的矢量或物体变换到{A}中.齐次坐标概念:将一个n维空间的点用n+1维坐标表示,则该n+1维坐标即为n维坐标的齐次坐标。
齐次变换矩阵的数学意义:(1)同一点在不同坐标系{B}和{A}中的变换;(2)描述坐标系{B}相对于坐标系{A}的位置和方位;(3)点的运动算子。
①算子左乘: 表示点的平移是相对固定坐标系进行的坐标变换。
②算子右乘: 表示点的平移是相对动坐标系进行的坐标变换。
③该公式亦适用于坐标系的平移变换、物体的平移变换, 如机器人手部的平移变换。
这是因为绕固定轴旋转的顺序与绕运动轴旋转的顺序相反,且旋转的角度也对应相等时,所得到的变换矩阵是相同的。
机器人资料1. 简介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执行各种任务的自动化设备。
它们通常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模拟人类的行为或执行一些重复性的任务。
机器人通常具有感知、计算、决策和执行等能力,并且可以根据环境中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人类对于自动化以及提高效率的需求。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领域、军事、娱乐等各个行业。
它们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承担一些危险或重复性劳动,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2. 机器人分类根据功能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机器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操作。
它们可以完成装配、焊接、喷漆、搬运等一系列工作,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业机器人通常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2.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提供各种服务,如家庭清洁、导航、照料老人、送餐等。
它们可以与人类进行交互,并且能够感知人类的需求和情感。
服务机器人通常具有语音、视觉和触觉等感知能力,能够准确理解人类的指令,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2.3. 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农田的耕作、喷洒农药、收割等作业。
它们可以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机器人通常具有定位导航、图像识别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能够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中进行精确的操作。
2.4. 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的手术操作、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
它们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创伤和恢复时间。
医疗机器人通常具有高精度、高敏感度和远程操作等特点,能够完成一些精密的医疗任务。
2.5. 军事机器人军事机器人主要用于军事任务,如侦察、排雷、战场支援等。
它们可以在危险和高风险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减少士兵的伤亡。
军事机器人通常具有高机动性、自主决策和远程操控等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战场环境。
3.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
关于机器人的资料1. 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是指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
机器人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序或者人工智能算法来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动作。
机器人可以具备一定的自主性,能够在没有人类直接控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农业等。
2. 机器人的分类根据机器人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将机器人分为以下几类:2.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用于完成一些重复性、繁琐、危险的工作。
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物体的搬运、装配、焊接等任务。
它们通常具备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稳定性。
2.2 服务型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是指用于提供各种服务的机器人,如餐厅服务员机器人、医院护理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
服务型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任务,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
2.3 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可以帮助农民完成种植、施肥、除虫等任务。
农业机器人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
2.4 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是指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提供紧急救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医疗机器人可以提高医疗水平,减少手术风险。
2.5 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是指用于教育领域的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机器人常见的应用领域:•工业制造:机器人能够在工厂中完成各种物体的组装、搬运、焊接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农业机器人可以帮助农民完成种植、农作物保护等任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医疗:医疗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提供紧急救治,减少手术风险,提高医疗水平。
•服务业:服务型机器人可以在餐厅、酒店、商场等场所提供服务,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教育:教育机器人可以与学生互动,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一章1机器人组成系统的4大部分: 机构部分、传感器组、控制部分、信息处理部分 2机器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机器人的控制与被处理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3机器人的驱动方式:液压、气动、电动4机器人行走机构的基本形式:足式、蛇形式、轮式、履带式5机器人的定义:由各种外部传感器引导的、带有一个或多个末端执行器、通过可编程运动,在其工作空间内对真实物体进行操作的软件可控的机械装置6机器人的分类:1工业机器人2极限环境作业机器人3医疗福利机器人7操作臂工作空间形式:1直角坐标式机器人2圆柱坐标式机器人3球坐标式机器人 4 scara 机器人5关节式机器人 8机器人三原则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
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
第二章1、什么是位姿:刚体参考点的位置和姿态2、RPY 角与欧拉角的共同点:绕固定轴旋转的顺序与绕运动轴旋转的顺序相反并且旋转角度相同,能得到相同的变换矩阵,都是用三个变量描述。
欧拉角为左乘RPY 角为右乘。
RPY 中绕x 旋转为偏转绕y 旋转为俯仰绕z 旋转为回转3 、矩阵的左乘与右乘:左乘(变换从右向左)—指明运动相对于固定坐标系 右乘(变换从左向右)—指明运动相对于运动坐标系 4、齐次变换TA B:表示同一点相对于不同坐标系{B}和{A}的变换,描述{B}相对于{A}的位姿5、自由矢量:完全由他的维数、大小、方向,三要素所规定的矢量6、线矢量:由维数、大小、方向、作用线,四要素所规定的矢量7、齐次变换矩阵⎥⎦⎤⎢⎣⎡=10000B AA B A BP R T 8、其次坐标变换⎥⎦⎤⎢⎣⎡⎥⎦⎤⎢⎣⎡=⎥⎦⎤⎢⎣⎡1100010P P RP B B AAB A R AB 为旋转矩阵0B A P 为{B}的原点相对{A}的位置矢量9、旋转矩阵:绕x 轴⎥⎥⎥⎦⎤⎢⎢⎢⎣⎡-a a a a cos sin 0sin cos 0001y 轴⎥⎥⎥⎦⎤⎢⎢⎢⎣⎡-a a a a cos 0sin 010sin 0cos z 轴⎥⎥⎥⎦⎤⎢⎢⎢⎣⎡-1000cos sin 0sin cos a a a a 10、变换矩阵求逆:⎥⎦⎤⎢⎣⎡-=100B A T A B TA B B AP R R T 已知B 相对于A 的描述求A 相对于B 的描述11、⎥⎦⎤⎢⎣⎡+==1000B A C B A BB C A B B CA BA CP P R RR T T T12、运动学方程T T T P Rp p p o o o a a a nn n p o a n n n nn z y x z y x z y x z yx 112010..101001000-=⎥⎦⎤⎢⎣⎡=⎥⎥⎥⎥⎥⎦⎤⎢⎢⎢⎢⎢⎣⎡=⎥⎦⎤⎢⎣⎡ 第三章1、操作臂运动学研究的是手臂各连杆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关系 3、运动学反解方法:反变换法、几何法、pieper 解法 4、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满足封闭解的两个充分条件之一 三个相邻关节轴,1交于一点2相互平行 5、连杆参数:1、()的距离公法线沿(连杆的关节轴)到从111x z z ---=i i i i a2、旋转的角度绕到从111x z z ---=i i i i α3、的距离沿到从i i i i d z x x 1-=4、旋转的角度绕到从i i i iz x x 1-=θ6、连杆变换通式:⎥⎥⎥⎥⎦⎤⎢⎢⎢⎢⎣⎡---=----------100001111111111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i i c d c s c s s s d s c c c s a s c T αααθαθαααθαθθθ 7、灵活空间:机器人手抓能以任意方位到达的目标点的集合 8、可达空间:机器人手抓至少一个方位到达的目标点的集合 工作空间:反解存在的区域就是工作空间9、机器人操作臂运动学反解数决定于:关节数、连杆参数、关节的活动范围 10、操作臂运动学反解方法有1封闭解法(获得封闭解的方法有代数解、几何解) 2数值解法。
contents •机器人基础知识•安川机器人产品介绍•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维护与保养•机器人应用案例分享•培训总结与展望目录01机器人基础知识机器人定义与分类机器人定义机器人分类机器人发展历程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主要由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通过人工示教的方式让机器人学习并重复执行特定任务。
第二代机器人带感觉的机器人,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如视觉、触觉、力觉等,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作出相应反应。
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具有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提高自身性能。
服务行业机器人在服务行业的应用包括餐饮服务、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等。
它们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各个环节。
它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改善工作环境。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包括手术协助、康复训练、患者照护等。
它们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军事安全机器人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侦察、排雷、反恐等。
它们能够在危险环境下执行任务,保障人员的安全。
机器人应用领域02安川机器人产品介绍安川机器人系列MOTOMAN系列高性能、高效率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装配等领域。
GP系列通用型工业机器人,适用于搬运、码垛、上下料等任务。
HC系列协作型机器人,可与人协同工作,适用于柔性生产线和智能制造场景。
安川机器人特点与优势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动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重复定位。
优化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采用高品质材料和严格的生产工艺,确保机器人长期稳定运行。
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编程环境,降低用户使用难度。
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易用性安川机器人应用领域01020304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塑料橡胶食品饮料03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主界面配置界面监控界面调试界面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编程语言与指令系统使用专用的编程软件,通过拖拽、配置参数等方式编写机器人程序。
机器人相关资料机器人是一种由人工智能技术控制的机械设备,能够模拟人类的一些动作和行为,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和交互能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就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机器人是一类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物理实体,其动作行为由外界的传感器信号和内部的程序控制。
根据机器人的外观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社交机器人等几个主要类型。
1. 工业机器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机器人,常见于生产线上,主要用于物料搬运、焊接、装配等重复性任务。
它们具备高度精准性和作业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
2. 服务机器人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而设计的机器人。
比如家庭扫地机器人、医疗护理机器人、教育辅助机器人等。
这类机器人在助力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那些需要特殊照顾和关注的人群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3. 社交机器人是一类能够与人类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机器人,通常拥有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
社交机器人可以在商业场合、旅游景区、家庭等各种环境中提供信息咨询、导引、娱乐等服务,增强人机交互的体验。
二、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以下将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其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特点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医疗护理:医疗机器人在手术、康复、造影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操作,它们能够帮助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并提供更好的康复疗效。
3. 农业领域:农业机器人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种植、采摘、除草等工作。
其高效率、精准性和自动化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4. 物流仓储:机器人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自动化分拣、货物搬运和库存管理等方面。
机器人机械结构指其机体结构和机械传动系统,也是机器人的支承基础和执行机构。
直角坐标机器人:结构特点:在直角坐标空间内解耦,空间轨迹易于求解;易于实现高定位精度;当具有相同的工作空间时,本体所占空间体积较大。
圆柱坐标机器人:结构特点:在圆柱坐标空间内解耦;能够伸入型腔式空间;相同工作空间,本体所占空间体积比直角坐标式要小;直线驱动部分密封、防尘较难。
极坐标机器人:结构特点:所占空间体积小,机构紧凑;往往需要将极坐标转化成我们习惯的直角坐标,轨迹求解较难;直线驱动同样存在密封、防尘问题。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结构特点:机构紧凑,动作灵活,工作空间大;能绕过基座周围的一些障碍物;适合电机驱动,关节密封、防尘比较容易水平多关节机器人(SCARA ):结构特点:作业空间与占地面积比很大,使用起来方便,沿升降方向刚性好,尤其适合平面装配作业。
1、三相异步电动机:220V2、单相交流电动机:220V3、直流电动机:24V 调速:变频器调速器舵机主要是由外壳、电路板、无核心马达、齿轮与位置检测器所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机发出讯号给舵机,经由电路板上的IC判断转动方向,再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透过减速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同时由位置检测器送回讯号,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定位。
直线电机是把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机械运动能量的装置。
电机是一种执行装置,是执行器的一种。
蜗轮蜗杆减速器:发热磨损---润滑减速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蜗杆头数越多,传动效率越高,但加工会更加困难。
若要求自锁,应选择单头。
行星减速器:当太阳轮旋转时,带动行星齿轮旋转,由于齿圈被固定,所以行星齿轮除作自转外,还将绕中心旋转轴线作行星运动-低速公转运动,通过行星轮轴,将行星齿轮的低速公转运动传至输出轴,这样便完成了减速运动。
谐波减速器:由谐波发生器(椭圆形凸轮及薄壁轴承)、柔轮(在柔性材料上切制齿形)以及与它们啮合的钢轮构成的传动机构。
谐波减速器原理:柔轮的齿数比钢轮的齿数少两个齿。
智能机器人资料智能机器人,又被称为智能机械人,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控制和操作的机器人系统。
它具备感知、决策、学习和执行等能力,可以模拟人类的智力行为,完成各种任务。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其研发和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入。
一、发展历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当时,科学家计算出了第一个电子大脑,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也逐渐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例如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主导航等领域的进步。
如今,智能机器人已成为现实,广泛应用于工厂、医疗、教育、家庭等领域。
二、分类及应用领域智能机器人根据功能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事机器人等几大类。
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工厂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焊接、喷涂等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通过与机械臂、传感器、视觉系统等技术的结合,工业机器人能够高度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生产风险。
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机器人,包括家庭助理机器人、医疗辅助机器人、导览机器人等。
它们可以代替人类从事一些重复性、劳动强度大或危险性高的工作,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3. 军事机器人军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情报搜集、侦察、勘探、作战等任务。
它们可以在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减少军人伤亡风险,提高作战效率。
三、技术特点和挑战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离不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突破。
目前,智能机器人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
它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可以不断学习和适应环境,提高自身的智能水平。
2.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智能机器人的基础。
它包括机械结构、运动控制、传感器等方面的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动作和更灵敏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