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常用技术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9.30 MB
- 文档页数:141
2023《【医学课件】介入放射学》CATALOGUE目录•介入放射学概述•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的优势与局限•介入放射学病例分享与讨论01介入放射学概述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利用影像诊断和影像导向的各类诊疗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介入放射学定义介入放射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历史与发展定义与历史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血管性疾病非血管性疾病Array如胆道梗阻、胰腺炎等。
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
肿瘤性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如肝癌、肺癌等。
如椎间盘突出、骨折等。
1介入放射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23介入放射学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部分外科手术,如经导管血管栓塞术可以用于治疗肝、肾、脾等器官的出血。
与外科学的联系介入放射学可用于治疗部分内科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与内科学的联系介入放射学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可用于治疗肝癌等。
与肿瘤学的联系02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血管造影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通过计算机处理,去除背景影像,仅保留血管影像,提高图像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通过旋转照射角度,获取多角度的血管影像,更全面地评估血管病变。
介入放射学在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动脉瘤、狭窄、血栓等,为医生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通过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
血管内介入技术球囊扩张技术在血管内植入金属支架,支撑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保持血流畅通。
支架植入技术通过介入手段将血栓溶解、吸出或排出体外,恢复血管通畅。
血栓消融技术经皮穿刺活检技术通过穿刺获取病变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
非血管介入技术经皮穿刺引流技术通过穿刺将积液、脓液等引流出来,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粒子植入技术通过介入手段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进行局部放疗,杀伤肿瘤细胞。
03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通过介入手术进行局部化疗,以抑制肿瘤生长并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