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模板
- 格式:xls
- 大小:484.50 KB
- 文档页数:1
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作业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为热处理车间的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确保热处理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接受了必要的培训,并熟悉热处理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
2. 检查所需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准备所需的热处理介质和冷却介质,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 检查工作区域的清洁度和整洁度,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三、作业流程1. 根据工艺要求,将待处理材料放置在炉子或其他热处理设备中。
2. 启动炉子或其他热处理设备,并设置适当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3. 监控炉子或其他热处理设备的温度和时间,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4. 在加热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搅拌或搬动材料,以确保均匀加热。
5. 当达到指定的加热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将材料转移到冷却介质中进行冷却。
6. 监控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7. 当材料完全冷却后,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量。
8. 根据检测和测量结果,判断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相关数据。
9. 对于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包装和标记,以便后续使用。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2. 在进行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靠近炉子或其他热处理设备,以免烫伤。
3. 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严禁将其他材料或物品放置在炉子或其他热处理设备上。
4. 使用热处理介质和冷却介质时,要注意其温度和性质,避免烫伤和化学伤害。
5. 在热处理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作业记录与数据管理1. 每次热处理作业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作业日期、材料信息、工艺参数、加热和冷却时间、检测结果等。
2. 所有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后,机组的部分管道会因为常时间运行发生泄露或需要修改,为保证焊接的性能,消除焊接的残余应力,《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中的规定,需要对部分焊接管道进行热处理。
2适用范围:
大X托电一期2X600MW机组所有在检修焊接中需要热处理的管道。
3
7作业工器具及消耗材料
8作业程序、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点
8.1作业流程图:
热处理前准一>固定热电一>绑扎加热器_,焊前预热tx|但7⅞ZS■。
旦∙H∙徐Ll
< -----
注:1、当采用鸨极氮弧焊打底时,可按下限温度降低50C
2、当管子外径大于219πm或壁厚大于20πun(含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法预热。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对应的流程/规范1.目的制定热处理操作指导规范,明确热处理正确作业要求。
2. 概述范围:模具铣磨课。
职责:热处理操作员:按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铣床组长: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组组员是否按本指导书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工操作和机床保养。
3. 术语4. 操作说明4.1. 热处理炉操作方法。
炉额定电压380V,操作方法,打开电源开关,电压指针指到380V处,调节温度按︿键温度上升,按V键降低温度,温控表上PV值为炉内实际温度,SV值为设定的额定温度,当PV值到SV值的温度时电炉自动断电,PV值低于SV值的温度时电炉自动通电加热,加工时先调试好温度,放入工件在打开电源,工件完成后关闭电源,取出工件。
4.2. 温控面板上的说明4.2.1. 上显示窗显示测量值PV,参数名称等。
4.2.2. 下显示窗显示额定值SV,报警代号,参数值等.4.2.3. 设置键,用于进入参数设置状态,确认参数修改等(下面四个键的第一个键).4.2.4. 数据移位键(下面四个按键的第二个键(<A/M)键,兼定点控制操作。
4.2.5. 数据减少键(下面四个键的第三个(V/RUN)键兼运行操作。
4.2.6. 数据增加键(下面四个键的第四个(︿/STOP)兼停止操作。
4.2.7. 功能指示灯,RUN灯亮表示处于程式运行状态,仪表通电后进入基本显示状态,此时仪表上,下显示窗口,分别显示测量值PV和额定值SV,显示窗口还可以交替显示字符表示状态。
4.3. 温控仪表程序设定4.3.1. 程序编排,程序编排采用温度-时间-温度的格式,(意思是:从当前设定的温度)经过该段的设置时间到达下一温度为一段.4.3.2. “SP”为温度“T”为时间“SP几”就是第几段温度“T几”就是第几段时间.4.3.3. “乙”键一次设定每段时间和温度,接触时”t”设为“-121”。
4.3.4. 举例:从室温升到30分钟升到200度,然后保温一小时,接着20分升温到400度,保温一小时后自动结束,温度-时间-温度,为一个完整的温度段。
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的工艺,用于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用性。
热处理车间是进行热处理工艺的关键部门,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热处理车间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确保热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包括炉子、加热元件、冷却系统等。
b. 准备材料:根据作业需求准备好待处理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表面处理。
c. 安全检查: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设施,确保消防设备齐全,并提醒作业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加热处理a. 装载材料:根据炉子容量和材料尺寸,合理安排材料的装载方式,确保炉子内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b. 加热参数设置: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设置合适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并确保温度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c. 加热过程监控: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炉温,并及时调整加热功率,确保温度曲线符合要求。
d. 冷却处理:根据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以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 检验和质量控制a. 取样检测:在热处理完成后,从材料中取样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检测,如硬度、拉伸强度、冲击韧性等。
b.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c. 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记录在热处理作业记录表中,并及时生成检验报告,以备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4. 设备维护和清洁a. 停机维护:在作业结束后,对热处理设备进行停机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更换耗损部件等。
b. 保养计划: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热处理设备,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c. 作业区域清洁:定期清洁作业区域,清除杂物和油污,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三、操作规范1. 个人防护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安全鞋、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b. 防火安全:禁止在作业区域吸烟和使用明火,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区域。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工艺。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生产中,以提高其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为了确保热处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热处理作业指导书是非常重要的。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区: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和灰尘进入热处理设备。
1.2 检查设备:检查热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温度控制准确。
1.3 准备工件:对待热处理的工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油污和杂质,以确保热处理的效果。
二、热处理工艺2.1 加热阶段: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确保工件均匀受热。
2.2 保温阶段: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工件内部温度均匀。
2.3 冷却阶段: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水冷或油冷,以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三、质量控制3.1 温度控制: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要时刻监控加热设备的温度,确保温度稳定。
3.2 工件质量检验:热处理后的工件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以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3 记录数据:对每一次热处理作业进行记录,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以便追溯和分析。
四、安全注意事项4.1 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耐高温的防护服、手套和眼镜,确保人身安全。
4.2 防火防爆措施: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高温和火花,必须保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4.3 避免中毒:某些热处理工艺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操作人员要注意防护,避免中毒。
五、设备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2 清洁保养:保持热处理设备的清洁,避免油污和杂质影响热处理效果。
5.3 更新升级: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热处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指导,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类型、要求性能和工艺规范,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2. 材料准备:清洁材料表面,去除油污和其他污染物,以确保热处理效果。
3. 设备检查:检查热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加热炉、冷却设备和控制系统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工艺参数设定: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
三、作业流程1. 材料装夹:根据材料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当的装夹方法,确保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 加热过程:a. 将材料放入预热炉中,按照设定的温度曲线进行加热。
b. 控制加热速率,确保材料温度均匀上升,避免温度梯度过大引起应力集中。
c. 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使材料达到所需的组织状态。
3. 冷却过程:a. 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水淬、油淬或空冷等。
b. 控制冷却速率,避免快速冷却引起材料的裂纹和变形。
4. 温度监控: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和调节材料的温度,确保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作业记录:记录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和材料性能等,以备后续分析和追溯。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等。
3. 遵守操作规程,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个人行为,如吸烟、饮食等。
4. 注意热处理设备和材料的温度,避免烫伤和热飞溅。
5.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五、质量控制1. 检验方法:根据热处理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微观结构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为热处理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认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种类和要求,确定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2. 检查设备和工具:确保热处理设备完好无损,工具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3. 检查材料:仔细检查待处理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要求。
三、作业流程1. 材料准备a. 清洁材料: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将待处理材料表面的污垢和油脂彻底清除。
b. 标记材料:在材料上进行清晰可见的标记,以便追踪和识别。
2. 加热处理a. 材料装夹:根据工艺要求,将材料进行适当的装夹,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均匀加热。
b. 加热设定:根据工艺要求,将热处理设备设置到指定的加热温度,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c. 加热操作:将装夹好的材料放入热处理设备中,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热操作,控制保温时间和温度。
d. 监控和记录:在加热过程中,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验证。
3. 冷却处理a. 冷却方式: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水淬、油淬或空冷等。
b. 冷却操作:将加热处理后的材料放入冷却介质中,控制冷却速度和时间,确保材料的均匀冷却。
c. 监控和记录:在冷却过程中,对冷却介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验证。
四、作业安全1. 人员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2. 设备安全:确保热处理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设备的接地、电气线路的绝缘和设备的稳定性等。
3. 灭火设备:在作业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并确保操作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4. 废气排放:合理安排废气排放系统,确保废气排放达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作业质量控制1. 温度控制:确保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准确,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材料性能不稳定。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的材料和要求,包括材料类型、尺寸、形状、硬度要求等。
2. 检查热处理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3.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炉子、温度计、冷却介质等。
4. 确定热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
三、热处理步骤1. 清洁材料:将待处理材料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2. 加热:将清洁后的材料放入预热炉中,逐渐升温至所需的加热温度。
确保加热速率适中,避免材料的过热或热应力。
3. 保温:在达到加热温度后,将材料保持在该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以确保热处理效果的达到。
4. 冷却:根据热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法,如水淬、油淬或空冷。
确保冷却速率符合要求,避免材料的过冷或不均匀冷却。
5. 清理和检查:将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残留物。
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以评估热处理效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热处理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接触加热设备和热处理材料,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3. 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4. 在使用冷却介质时,要防止溅入眼睛和皮肤,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5. 在热处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材料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五、质量控制和记录1. 对于每次热处理作业,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对材料硬度、显微组织等进行检测和评估。
2. 在热处理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关键参数,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法等。
3. 对于热处理后的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4. 所有的热处理作业记录和质量检验报告要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阅和追溯。
天钢板厂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简介
天钢板厂热处理作业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本作业指导书主要介绍热处理岗位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确保热处理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二、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确认热处理设备准备就绪
•根据作业要求调整设备参数
•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清洁整洁
•佩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加热操作
•将待处理材料放入热处理设备
•启动设备并设定加热时间及温度
•监控加热过程,确保温度均匀
•根据工艺要求及时调整参数
3. 冷却操作
•加热完成后,停止加热设备
•安全取出处理好的材料
•将材料放入合适的冷却介质中
•等待冷却完成后进行后续处理
三、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掌握热处理操作技术,确保操作规范、安
全。
2.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装备,严禁穿戴松散衣物。
3.加热设备操作时,周围工作人员禁止靠近,确保安全距离。
4.对加热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6.确保作业现场清洁整洁,避免杂物干扰操作。
四、总结
热处理作业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
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热处理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上为《天钢板厂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摘要,希望每位操作人员能认真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热处理作业顺利进行,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第一篇:作业指导书(热处理)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产生期望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变化。
热处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保温和冷却。
加热过程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组织发生相变。
保温过程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稳定,并使其达到均匀性。
冷却过程是将金属材料迅速冷却,使其组织结构固定下来。
热处理的常见方法之一是退火。
退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退火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并降低其硬度。
退火适用于处理冷加工后的金属材料,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改善金属的可加工性。
淬火是热处理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淬火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产生马氏体组织,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金属材料通常呈脆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回火来提高其韧性。
回火是淬火的后续处理步骤,通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回火可以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韧性和抗冲击性。
回火的温度和时间选择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期望的性能。
除了退火、淬火和回火,热处理还包括正火、间歇淬火、表面淬火等多种方法。
正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以较慢的速度冷却的过程。
正火可使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细化,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间歇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表面淬火是将金属材料表面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冷却。
热处理在金属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然而,不同的金属材料对热处理的响应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实验,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总结起来,热处理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在材料制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作业,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二、作业准备1. 准备工作在进行热处理作业之前,必须确保车间环境整洁、安全设施完善,并检查热处理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态。
同时,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设备:- 待处理的工件- 热处理炉- 热处理介质(如油、水、气体等)- 温度计和计时器- 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2. 工件准备将待处理的工件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没有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可以使用溶剂、机械清洗或酸洗等方法进行清洗。
清洗后,对于某些特殊材料,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去应力退火或淬火。
三、热处理操作1. 工艺选择根据不同的工件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
可以参考热处理手册或咨询热处理工程师来确定最佳工艺。
2. 加热将清洁的工件放置在热处理炉中,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合适的加热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控制加热速度,避免温度梯度过大引起应力集中。
- 使用合适的加热介质,如气体、油或盐浴等。
- 监测加热温度,确保达到设定温度。
3. 保温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工件在热处理炉内一定时间,以保证材料内部达到均匀的温度。
保温时间根据工件材料和尺寸来确定,可以参考热处理工艺表或热处理手册。
4. 冷却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水、油和空气等。
在冷却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控制冷却速度,避免产生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
- 监测冷却速度,确保达到工艺要求。
- 避免冷却介质的污染,定期更换冷却介质。
四、作业安全1. 防护设备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耐高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和耳塞等。
热处理车间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及背景热处理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过程,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热处理车间是进行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场所,为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作业环境及设备1. 作业环境:热处理车间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无明火和易燃物品。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装,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设备:热处理车间应配备热处理炉、淬火槽、保温炉、冷却设备等必要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待处理的金属材料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污物、油脂等。
b. 检查热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c. 准备所需的热处理介质、冷却介质等。
2. 加热处理:a. 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放置在热处理炉中,并按照工艺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参数。
b. 观察炉内温度的变化情况,确保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c. 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加热方式,如均匀加热、局部加热等。
3. 保温处理:a. 在金属材料达到设定温度后,将其转移到保温炉中进行保温处理。
b. 根据具体工艺要求,设置保温时间和温度,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4. 淬火处理:a. 将保温处理后的金属材料迅速放入淬火槽中,并确保金属材料完全浸入淬火介质中。
b. 控制淬火介质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金属材料的淬火效果。
5. 冷却处理:a. 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进行冷却处理,采用适当的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
b. 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控制冷却时间和温度,以达到所需的金属材料性能。
四、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热处理工艺和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在加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设备温度的控制和检测,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金属材料的质量问题。
3. 淬火处理时,应确保淬火介质的温度和搅拌速度适宜,避免产生过快或过慢的淬火速度。
车 间共14页文件编号第 2 页材料重量材料牌号技术要求检验设备辅助工具机动时间辅助时间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描图介质温度(℃)时间(秒)首检自检1装筐67070空气描校底图号装订号标准化会签批准工步内容工艺装备检验规范特殊特性材料零件名称检验方法工时设备控制方法设计审核将毛坯轴间隙装筐铁筐单层入炉,按操作规程天车退火吊钩井式炉RJJ-60-97操 作 要 求冷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分)保温时间(分)装炉方式40Cr注:①特殊特性▲:重要特性△:关键特性②自检全:全数检1/N:N件检1件③首检A:开始工作时B:修磨刀具时C:调修设备/工 装时D:换工序时E:换操作者时F:换代用材料时G:以上六种请况④控制方法 ⊕:记录 ○:不记录X-R:控制图⑤应急计划: 出现异常,立刻停机、上报主管、记录现象并对缺陷产品进行隔离、标识。
热处理加工作业指导书工序名称零件图号工序号工步号装炉温度(℃)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车 间热处理共14页文件编号第 8 页材料重量材料牌号技术要求检验设备辅助工具机动时间辅助时间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描图介质温度(℃)时间(秒)首检自检1装筐85060油20-40℃G⊕描校50090空气3/炉○底图号装订号标准化会签批准工步内容检验规范工艺装备工时设备控制方法材料检验方法零件名称工序名称设计审核硬度HRC22-27将毛坯轴间隙装筐铁筐单层入炉,按操作规程天车淬火,回火吊钩井式炉RJJ-60-97操 作 要 求冷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分)保温时间(分)特殊特性40Cr 22-27HRC 洛氏硬度计调质零件图号工序号35注:①特殊特性▲:重要特性△:关键特性②自检全:全数检1/N:N件检1件③首检A:开始工作时B:修磨刀具时C:调修设备/工 装时D:换工序时E:换操作者时F:换代用材料时G:以上六种请况④控制方法 ⊕:记录 ○:不记录X-R:控制图⑤应急计划: 出现异常,立刻停机、上报主管、记录现象并对缺陷产品进行隔离、标识。
1.项目工程概况及工程量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项目安装工程的钢制焊件的热处理工作。
本工程的热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委托单位委托的钢制焊件进行的焊前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
1.1编制依据1.1.1《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1.1.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1.4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 819-20101.1.5《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1.1.6《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 752-2010。
1.1.7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2.项目作业进度的安排热处理工作的进度要求是满足现场热处理工作的需要,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3.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3.1 作业人员的质量3.1.1 热处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1.2 热处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1.3 热处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 819-2010等标准规范;熟练掌握常用钢材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3.1.4 熟练掌握控温设备、焊炬、测温仪等的使用与维护。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的要求3.2.1 热处理控温柜、焊炬等的使用性能必须能满足工艺要求,安全、可靠。
3.2.2 温度记录仪、热电偶等计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2.3 控温柜、测温仪等要由专人负责保养、使用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2.4 配备钳子、扳手、验电笔等工具。
3.2.5 准备相应数量、规格、性能符合标准要求的柔性陶瓷电阻加热器、硅酸铝保温材料、Κ分度的铠装热电偶、焊炬、氧气、乙炔、细铁丝、绝缘胶布等。
4.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4.1热处理作业流程图(见图1)4.2加热方法的选择本工程采用的加热方法主要有柔性陶瓷电阻加热法和火焰(氧-乙炔)加热法两种。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金属材料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热处理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二、作业准备1. 确定热处理工艺:根据材料类型、要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2. 准备设备和工具:确保热处理设备完好无损,并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如温度计、时钟等。
3. 确定作业区域:选择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作业区域,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4.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三、作业步骤1. 清洁材料: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必须确保材料表面干净,无油污和杂质。
可以使用溶剂或机械方法进行清洁。
2. 加热:根据选定的热处理工艺,将材料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确保材料均匀受热,避免过热或过冷。
3. 保温:在达到所需温度后,保持材料在设备中的一定时间,以确保热量充分传递和吸收,使材料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冷却:根据热处理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
可以是自然冷却、水冷却或气体冷却。
确保冷却速度适当,以避免材料产生应力和变形。
5. 检测和评估:在完成热处理后,对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可以使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设备进行检测。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热处理设备和工具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3. 严禁在热处理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4. 在进行热处理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和意外发生。
5. 在热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温度和冷却速度,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材料表面出现氧化:可以使用酸洗或其他表面处理方法去除氧化层。
2. 材料硬度不符合要求:可以重新进行热处理,调整加热温度和时间,或者选择其他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质的工艺。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热处理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热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热处理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加热元件、温度控制系统和冷却装置等。
2. 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标记和记录。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热处理炉、夹具、传感器和测量工具等。
4.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等。
三、作业步骤1. 根据热处理要求,将材料放置在热处理炉中,并确保夹具的稳固性和正确性。
2. 启动热处理炉,根据所需温度和时间设定合适的参数,并确保温度控制系统的准确性。
3. 监测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及时调整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在所需范围内稳定。
4. 在热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记录,如温度、时间、压力温和氛等。
5. 确保热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6. 热处理结束后,关闭热处理炉,等待冷却到安全温度后,将材料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7. 根据热处理结果,对材料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分类,以便后续使用和追溯。
四、作业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热处理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超过材料的最大温度和时间限制。
2. 在热处理过程中,注意炉内的温度均匀性,避免产生过渡热应力和变形等问题。
3. 在热处理过程中,避免与热处理炉内的加热元件和高温表面直接接触,以免造成烫伤和损坏。
4. 在热处理过程中,注意气氛控制,避免氧化和腐蚀等问题,可使用适当的保护气体和包装材料。
5. 在热处理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热处理炉内的烟尘吸入等。
6. 在热处理过程中,及时处理可能浮现的异常情况,如温度偏差、设备故障和材料损坏等,确保作业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五、作业记录和追溯1. 对每次热处理作业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的标识、热处理参数、测量数据和操作人员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