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491.50 KB
  • 文档页数:13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精编)

第一单元教案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包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学情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了解邓稼先的丰功伟绩。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杨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毛泽东同志说过:“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耻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实力的强弱决定国家的地位,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绝不敢胡作非为。今天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无数优秀的科学家为了祖国奉献了他们的一切,才赢得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在安享生活的同时,能忘了为之贡献青春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文学常识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三、关于作者

1、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2、杨振宁与邓稼先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两人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3、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会速度课文,提取关键语句。

(2)用简明的语言概况每个小标题下具体内容。

第一标题: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第二标题: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第三标题: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第四标题: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第五标题: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六标题: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2.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意义。

邓稼.先(jià)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ì)

选聘.(pìn)无垠.(yín)殷.红(yān)彷徨.(huáng)

鲜.为人知(xiǎn)锋芒毕露.(lù)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四、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跟文章中心内容的关系并不紧密,能否去掉?

(1)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背景,把邓稼先放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来写,既让读者更清楚了解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所做的巨大贡献;也是作者“大手笔”的体现。

(2)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更是邓稼先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与邓稼先友谊的写照。

【课堂小结】

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归纳: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

【作业布置】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

【板书设计】

邓稼先

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创设背景

两弹元勋——总述生平事迹(总)鞠躬尽瘁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忠厚朴实死而后已

民族感情?友情?——严谨求实(分)

我不能走————默默奉献

永恒的骄傲——无比赞颂(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2.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