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现代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86.00 KB
- 文档页数:6
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发展的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的国际化带动了经济的繁荣,设计也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发达国家相继走出了自己独特的设计之路。
通过对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成功因素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从制造大国转为设计大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一)经济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沃土”日本现代设计是从第二次世界之后开始的,为了促进本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生产,战后的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本国的设计。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占领了经济萧条和工业萎缩的日本,一方面日本成为了美军的制造业和后勤补给的服务部门,另一方面美国又希望日本的经济能够迅速发展起来,有利于抗衡西方和亚洲的共产主义国家。
于是美国在经济上扶植日本,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援助,向日本分享了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成果,并对日本的商品开放了美国的市场。
特别是美国政府派遣在美国颇有声望的工业设计罗维赴日讲学,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设计人才。
由于得到了美国的扶植,1953年到1960年间日本的经济和工业迅速发展,设计产品包含了日用品、包装、电子、耐用消费品和汽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家一流水准,到了80年代已经是世界上最瞩目的设计大国之一了。
(二)政府的重视是设计发展的保障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和设计的发展与政府对设计的重视是分不开的,由于日本的商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好的设计和好的质量是日本赢得国际商业竞争的唯一途径,设计在贸易与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日本对于设计的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日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美学教育与培养,在四年级时就开始了设计教育类课程,形成了设计教育体制,所以在日本几乎人人都具备一些设计能力。
设计教育为设计的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也奠定了设计能够一时间飞速发展。
日本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了一个良好健康的国内市场与环境,对外又有贸易与经济的支撑,从而使日本现代设计日趋成熟。
(三)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的道路日本在亚洲的最东部,四面环海,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死亡有着深刻体会形成了日本民族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
日本设计理念日本设计理念以简约、精致和实用性为主要特点。
在设计中,日本人注重细节,并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
以下将从简约、精致和实用性三个方面来介绍日本设计理念。
首先,简约是日本设计理念的核心特点之一。
日本人喜欢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追求极简主义,将设计元素降到最低限度。
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减少浮躁的感觉。
一些著名的日本设计师,在产品和建筑设计中常常运用简洁的线条和纯净的色彩,给人一种简单而不失优雅的感觉。
其次,精致是日本设计理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日本人注重细节,追求精致的工艺和材料,使得产品和建筑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例如,传统的日本陶瓷和和服,都注重工艺的精细和材料的选择,以此展现出自然美和独特的风格。
第三,实用性是日本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
日本人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追求实用、便捷和高效。
他们常常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并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功能和设计。
例如,在日本的家居设计中,常见的折叠家具和嵌入式收纳设计,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方便使用。
日本设计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与日本独特的文化和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日本人有着崇尚自然、注重细节和追求实用的传统美学观念,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设计理念。
与此同时,日本社会的高度竞争和有限的资源也促使他们在设计中更加注重效率和便捷性。
总之,日本设计理念以简约、精致和实用性为主要特点,通过细致入微的处理和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雅和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日本本土的设计行业,也深受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日本设计是指使用当代日本元素和东方传统元素融入西方文化,以色彩、线条、形状为重
要表现手法来展示日本设计理念的设计语言,其特色是结合日本艺术文化加以表现化。
日本设计的精神正如日本人所说的“探索真美”之意,他们一直努力在“节制”之下,让
每一件艺术作品体现出极致的美感,进而表达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当今的日本设计仍然延续着日本艺术和文化的传统,注重细节,以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剪纸、和绘画来营造某种空间和心理气氛,表达出日本设计标志性的“节制大致美”风格和秩序感。
此外,日本设计能极大程度地表达出风格独特:创造多样性、简练性、人文意识性等有利
于心理舒适。
日本设计更加注重精细型,配色拿捏的恰到好处,巧妙的运用多种层次的色彩,使空间充满立体感和活力度;日本设计追求用材和产品外观的柔性,且注重细微差别,使作品充满细腻美感。
总而言之,日本设计所表达的是对美感与探索的热情,它所体现出的是精致大方、节制适
宜与简洁实用的特点,其多样性,丰富性,和灵动性,使得它成为当今年轻一代追求务实性,并体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选择。
浅析日本现代设计及其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启示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代设计的认识与了解,及对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研究,着重对中国与日本设计发展的差异展开讨论,通过分析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对于中国现代设计所产生的启示,反思中国设计发展的限制因素,并努力探索出利于中国设计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现代设计;日本设计;中国设计;启示现代主义设计,即以现代主义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
它基于现代生活的内容,其决定因素包括现代社会标准、现代经济和市场、现代人的需求,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技术美学、现代技术科学等因素的约束,具有高度的应用性,也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以及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种积极地活动。
一、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发展,到90年代进入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在很多国家及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日本设计可谓后来者居上。
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日本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从明治维新(1868-1912)到1945年。
2、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确立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5-1952年。
3、工业设计的成长期:1952-1960年。
4、走向世界的日本现代设计:20世纪60年代之后。
二、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形成因素战前40年,日本设计的主体为传统手工业,现代设计仍处于模仿阶段。
日本早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手工业之中,并受中国的影响较大。
随后,设计院校相继成立,同时,日本创办了多种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的杂志。
20世纪5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设计开路”的国策,大力发展工业设计。
还建立了一系列机构,为日本政府及企业提供有关产品设计的情报及建议,利用国家政策和法规协助设计水平的提高。
1960年,东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设计研讨会。
一方面,使日本设计界与世界设计界开始接触,同时又能了解到世界设计界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把一些具有潜质的日本设计家推向国际。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简洁、精致、实用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传统的美学价值观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形成了独特而令人称奇的设计哲学。
在本文中,将探讨日本现代设计的几个主要特点,并解释这些特点在设计领域中的意义和影响。
自然与简约日本现代设计注重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强调将自然元素与设计融合。
这一特点表现为简约、谦逊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们将不必要的细节去除,追求和谐的整体感。
这种自然与简约的风格使得设计更加纯粹,让人感受到自然生活的平静与宁静。
借鉴传统日本现代设计在借鉴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将古老的技术和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木工、陶瓷和纺织工艺等被重新解构和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古老的韵味与现代的创新。
通过这种方式,日本现代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对未来的奇思妙想。
美的追求日本现代设计追求美的独特性和极致的细节处理。
它注重物件的功能和造型,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平衡。
设计师们精益求精,将每个设计元素都精雕细琢,使其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精神享受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创新与实用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独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赞誉。
设计师们注重在功能性与美学之间寻找平衡,使得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他们不断追求创新,将科技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文关怀日本现代设计强调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它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方式,致力于创造出令人感动和与人产生共鸣的设计作品。
这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使得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
总结日本现代设计以其自然与简约、借鉴传统、追求美和实用创新的特点而著名。
这种设计风格既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又注重了人们的需求和情感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日本现代设计与功能主义美学分析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在整个设计史中,功能与形式的重视程度,一直是以波形来回摇摆:水晶宫开始的机器世界最后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受日本设计风格的影响,形式被推崇到及至之后又是反对多余形式,认为装饰是罪恶的现代主义设计。
流线型设计开始把功能和形式做了某种程度的统一:为了功能的实现,形式上必须有所改变。
而形式上的改变恰恰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功能。
以日本现代设计为例——功能主义的产品,设计之美成为技术之美的核心。
标签:功能主义;现代设计;美学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人类抗衡自然得以生存的方式。
十八世纪,功能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随着工业革命开始了,为了“炫耀”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1851 年,英国伦敦举办的“水晶宫”博览会,反向刺激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出现。
将工艺手工业生产转向大机器生产,当时展品中工业产品占很大比例,外型粗陋。
缺乏统一设计。
在整个设计史中,功能与形式的重视程度,一直是波形来回摇摆的。
功能主义在现代设计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功能主义理论奠定了现代设计新美学观的基础。
对于现代设计而言,1919年包豪斯成立并提出三大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
在功能主义设计领域进行了广泛尝试并取得成功,包豪斯在工业生产上设计和制造了适于大机器生产的日用品,在建筑方面讲求功能完整且形式简洁,即后来的“形式追随功能”。
当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之后,机械生产已经可以生产出功能较好又具审美价值的产品时,“完美而纯粹的使用价值”和“从适用性和简洁性而来的干干净净的优美和雅致”1这种产品美学的存在不得不让人们去重新思考艺术与生活、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也是受到了日本艺术的影响有关。
日本简约注重功能设计,追求简约的美学。
更注重的是意境。
将人置于其中,纯朴、清雅、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
日本现代设计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864年开始的明治维新,逐步促成了日本人对工业标准的认识,奠定了现代设计的一个认识、制度化的基础,到1924年前后,开始探索现代设计,这个时期内,有日本人开始前去参观包豪斯。
日本的设计理念日本的设计理念源自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哲学观念。
在日本,设计被视为一种综合性和细节化的艺术形式,旨在创造优雅、实用和美感的作品。
以下将介绍几个日本设计理念。
首先,简约与极简主义是日本设计理念的核心之一。
日本人追求精益求精,注重于清晰明了的设计,以及物品的纯粹与实用。
简约的设计帮助人们专注于事物的本质,避免复杂与杂乱。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日本的庭院利用了极简的元素和空间布置,营造出静谧、均衡的氛围。
其次,自然与可持续性是日本设计理念的重要方面。
自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灵感源泉,日本人尊重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处。
因此,许多日本设计强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例如,传统的日式建筑架构中通常融合了自然元素,比如庭院、自然光、温暖的木材等。
此外,日本设计注重人类体验和情感连接。
设计师关注人们与设计作品的互动,并追求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在产品设计中,日本设计师常常考虑人们的使用习惯、文化差异和个人感受,从而创造出用户友好的产品。
这种关注用户体验的设计哲学被称为“人本主义设计”。
最后,日本的设计还强调精细和精确。
日本人倾向于追求层次分明的细节和完美的工艺。
无论是建筑、陶瓷、家具还是服装设计,日本人注重材料的质地、色彩的和谐以及工艺的独特性。
这种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体现在日本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如和纸、木雕、陶瓷等。
总之,日本的设计理念强调简约、自然、人本、精细等多个方面。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源自日本独特的文化和哲学观念,也适应了现代社会对美感、实用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通过运用这些设计理念,日本的设计师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愉悦且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1.浅析日本现代设计By lisco此时多难之邦:日本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浪头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海啸。
日本堪称是一个地理环境上多灾多难的国家,灾难也几乎一直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灾难又在考验日本人的坚强。
我们只能祈祷日本尽快的恢复过来。
从最后一张灾民排队取水的图片可以看出日本人团队精神和个人素养是很高的。
在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依然能表现的这么井然有序。
这是一种早已形成的习惯在发挥作用。
而日本除了是一个礼仪之邦,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大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设计文化: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确立了“设计兴国”的战略,为日本设计师提供一个个可以大胆挥洒灵感的舞台,经过短短的10多年的努力,日本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管是普通的日用品,包装,还是汽车、电子产品…日本人都做到了国际水平。
这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日本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人的设计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其简洁、细腻、天马行空而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迅速推广着日本的设计实力,影响力日益深远。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但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并整理自己的民族特性,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而且只用了短短1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和优异成绩,不得不令人侧目。
>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先从日本人身上说起:日本人对于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简朴、单纯、自然的文化。
日本人传统的神道信仰(对于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形成日本人对于自然风格的高度喜爱)–形成了干净、整洁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
禅宗对日本人的另一种影响就是极简,朴素,低调。
这使得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虚和礼让。
以下来看看日本人的一些和生活环境和家居用品:可以说“简洁”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色。
再看日本人的其它方面的设计作品:以上不管是网页、平面还是产品设计,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清爽、舒适、平静的视觉感。
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日本出品,这已经成为日本人很独特的设计风格。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约而高效:日本设计师倾向于追求简约、功能性和高效性。
他们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希望设计能够解决问题并提供便利。
日本设计师通常使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避免过多的装饰。
2. 自然与人文:日本设计师深受自然和人文的影响,他们希望设计能与自然环境融合,营造舒适自然的空间。
他们倾向于使用自然材料,如木、竹、石头等,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和谐与平衡:日本设计追求和谐与平衡,注重整体的统一性。
他们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追求流动感和灵活性,通常采用开放式布局和简化的空间划分,使整个空间显得开阔且通透。
4. 技艺与传统:日本设计师对传统工艺和技艺十分尊重,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他们传承和发扬了日本古老的传统工艺,如陶瓷、木工、纺织等,并在其中加入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日本风格。
5. 美学与细节:日本设计师注重细节和美学的追求。
他们注重每个细节的精致和完美,倡导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空间变得美观、实用和舒适。
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
6. 创新与实验:尽管日本设计师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和文化影响,但他们也非常开放于实验和创新。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
技术和方法,并致力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特的设计作品。
总体而言,日本设计师的风格和理念特点可以概括为简约、高效、自然、人文、和谐、平衡、传统、美学、细节、创新和实验。
这些特点使得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品质,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赏。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分析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世界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本文旨在探讨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的影响因素、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明治时期、太平洋战争时期、冷战时期和21世纪初。
在这四个阶段中,日本现代景观设计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到形成自身独特风格的演变过程。
其中,明治时期的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主要受到欧美的影响;太平洋战争时期则出现了“超级景观”的思潮;冷战时期,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开始空间和功能的规划;21世纪初,日本景观设计界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强调创新和个性。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文化:日本传统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师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风格。
例如,东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便将日本传统园林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例如,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使得设计师们在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户外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设计师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创造了众多富有日本特色的优秀景观作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设计师们需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求,为世界园林设计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建议方面,我们应当鼓励设计师们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法,同时保持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和研究。
学号:2009012143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浅析日本现代设计的传统与现代学生刘竹指导教师刘剑虹教授年级2009级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系别环境艺术系学院美术学院浅析日本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摘要:传统与现代是一对看上去相互对立的词语在当今的中国,设计包装中加入的西方元素越来越多,西方的奢侈品什么的在中国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宝却通常只能作为一种久远的文化在展厅和台面上短暂的展示,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现代生活中。
然而日本的设计却能在短短五十年内奋起跻身于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得益于其对传统文化的留存和发扬。
关键词:日本设计传统文化欧洲文化现代设计浅析日本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是一对看上去相互对立的词语,正如林间小榭之于摩天大楼,烛光摇曳之于霓虹闪烁,旗袍汉服之于T恤热裤一样,呈现出的不仅是时间上的鸿沟,也是从古到今人类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
在当今的中国,设计包装中加入的西方元素越来越多,西方的奢侈品什么的在中国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宝却通常只能作为一种久远的文化在展厅和台面上短暂的展示,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现代生活中。
然而日本的设计却能在短短五十年内奋起跻身于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得益于其对传统文化的留存和发扬。
在日本传统设计中,江户时代的设计是日本设计的原典。
由于日本是个人口密集而资源田地相对来说较缺乏的岛国,传统的日本人都很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
据设计大师田中一光的回忆,撇开众多的工艺不谈,光说住这一方面,一旦搬家甚至连家具,榻榻米,建筑工具等都可以一并拿走;和服也是这样,重复的清洗过很多次以后,最后变成了被子,尿布,抹布等,算是最节约资源的衣服了。
而也正是江户时期开始,日本就有了相当浓厚的庶民文化。
浮世绘与是十八世纪欧洲王侯贵族们创造的文化不同,当时的画的演员像相当于现在的明星照,安腾广重创作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则类似于明信片,当时是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发行的。
解读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日本经济没有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这让日本设计的发展产生阻碍。
二战结束后,为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设计界努力向西方现代设计学习,经常邀请欧美著名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举办欧美设计作品展,这为日本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日本设计的转折期,海报设计虽然受到了西方风格的影响,但日本海报设计并没有失去自我,坚持强调其平面性、注重余白、追求平淡内敛的和式风格,这个时期对于日本海报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酝酿准备阶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出现了第一代优秀的平面设计师龟仓雄策,他凭借着其在1964年为东京奥运会设计的海报系列,使得日本海报设计开始在世界平面设计舞台上崭露头角。
龟仓雄策(1915~1997)出生于日本新泻,他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毕业后,便参与组建日本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并于1960(45岁)年成为该公司总经理。
龟仓雄策还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担任《Creation》(创作)杂志主编。
1961(46岁)年,他被授予“每日艺术奖”,1962(47岁)年脱离公司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家。
龟仓雄策是日本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平面设计师,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他的海报作品中透露出极强的现代性,但又不失日本传统美学的象征性与简洁性。
他一生获得了很多大奖包括:1982年紫绶褒章、1988年勋三等瑞宝奖、1991年个人文化勋章、在1960年至1992年期间的华沙国际招贴广告双年展中获金奖、银奖、艺术奖、特别奖,布尔诺国际平面艺术双年展中曾获银奖、铜奖,在拉赫蒂招贴广告双年展获大奖。
龟仓雄策的主要作品有:第十八届奥运会招贴、日本大阪博览会招贴广告,为日本电话电报公司设计标识语、标志等。
龟仓雄策创作的领域非常广泛,除设计海报、标志、摄影、书籍装帧之外,也涉及雕塑、公共艺术等其他设计领域。
由于龟仓雄策是日本海报设计的先行者,在后来的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中还专门以龟仓的名义设立了龟仓雄策国际设计大奖。
设计与理论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09论日本现代设计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启示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JAPANESE DESIG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DESIGN景德镇陶瓷大学 吴潼 郭雅坤业产品,追求自然、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与其传统的民族美学、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具有自然、淡雅的传统美学意义;而现代设计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批量化、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产品,如汽车、电器、电子数码产品等高科技产品,体现出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
因此,日本设计文化中并存着东方与西方、质朴与现代的折中主义特征,极大的丰富了其生活乐趣与文化内涵。
1.2重视“集团特性”日本现代设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采用集团式的工作方式,与西方设计特有的个人主义设计不同,日本设计大多以集体的形式命名,如无印良品、索尼等知名设计品牌,都十分强调集体凝聚力与荣誉感,这与其民族精神和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是紧密相关的,在这种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背景下,设计过程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不会因为自己马虎设计不合格的产品,而让公司蒙羞,因此,日本设计界不追逐个人得失,以集体的成就为主,这种敏感、好胜,维护本民族与团队荣誉的强烈意识,促使日本设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
1.3重视绿色设计日本设计十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绿色设计是其设计风格的主要内容,这与日本匮乏的自然资源,狭小的国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方面十分关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率的问题。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设计出大量资源消耗低,且经济耐用的工业产品,在造型上强调设计品体量“轻、薄、短、小”,恰好与日本崇尚纤细娇小的设计风格相吻合,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情感化设计思想。
2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原因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后日本开始逐渐步入工业化时代,其工业革命虽晚于西方100多年,却在短短20年内发展出了具有世界竞争力水平的现代一流设计,其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浅析日本现代设计
By lisco
此时多难之邦:日本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浪头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海啸。
日本堪称是一个地理环境上多灾多难的国家,灾难也几乎一直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灾难又在考验日本人的坚强。
我们只能祈祷日本尽快的恢复过来。
从最后一张灾民排队取水的图片可以看出日本人团队精神和个人素养是很高的。
在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依然能表现的这么井然有序。
这是一种早已形成的习惯在发挥作用。
而日本除了是一个礼仪之邦,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大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设计文化: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确立了“设计兴国”的战略,为日本设计师提供一个个可以大胆挥洒灵感的舞台,经过短短的10多年的努力,日本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管是普通的日用品,包装,还是汽车、电子产品…日本人都做到了国际水平。
这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日本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人的设计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
其简洁、细腻、天马行空而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迅速推广着日本的设计实力,影响力日益深远。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但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并整理自己的民族特性,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而且只用了短短1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和优异成绩,不得不令人侧目。
>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
先从日本人身上说起:
日本人对于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简朴、单纯、自然的文化。
日本人传统的神道信仰(对于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形成日本人对于自然风格的高度喜爱)–形成了干净、整洁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
禅宗对日本人的另一种影响就是极简,朴素,低调。
这使得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虚和礼让。
以下来看看日本人的一些和生活环境和家居用品:
可以说“简洁”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色。
再看日本人的其它方面的设计作品:
以上不管是网页、平面还是产品设计,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清爽、舒适、平静的视觉感。
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日本出品,这已经成为日本人很独特的设计风格。
没有多余的东西,不复杂不张扬,内敛,简洁。
让你看惯了花花绿绿的设计时总会想起去翻翻日本的设计。
细细品尝那种舒适感,找回那一份安详和宁静… … 这也许即是我中意日本设计的一个原因吧。
日本国民生活水平很高,但由于国土狭小,人口众多,地价昂贵,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日本住宅在设计上讲究“小、巧、精(致)、(舒)适”的实用主义。
另外森林土地资源也是相当宝贵。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人是怎样用设计去保护森林土地资源和完善自己的居住条件的。
日本人喜欢动脑子去做设计,而这些创意产品也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大到建筑、家具、广告和时装,小到一面镜子、一个闹钟、一瓶烧酒、一件漆器、一个CD 播放器…创意都无处不在。
短短的10年间涌现了原研哉、隈研吾、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可以说日本人这种创新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同时日本人这种用创意使废弃资源再利用的做法,可以很好的保护森林资源。
和纸技术(他们将中国传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良,造出厚薄均匀而且坚韧的和纸,
用来做各种屏风、纸门等家居用品)也很好的利用到了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产品出来后既环保又耐用,而木造的环境可以使人平静,纯木制的家具更有品质感并能带来更多自然居家感觉和安全感。
而回过头来,我们国内的很多产品设计,仅在设计过程中就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潮流跟风。
从长远利益来看,产品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在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
在这方面,日本人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推荐几本日本设计相关的书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