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课件 第六章 失业保险
- 格式:ppt
- 大小:848.50 KB
- 文档页数:16
汇报人:2023-11-30contents •失业保险基本概念与原则•失业保险参保与缴费•失业保险待遇申领与发放•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企业员工失业保险权益保障•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目录01失业保险基本概念与原则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定义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
作用失业保险定义及作用03其他相关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对失业保险制度有补充和完善作用。
0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待遇标准等。
02《失业保险条例》详细规定失业保险的实施细则,包括参保登记、缴费标准、待遇申领等。
失业保险法律法规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失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
强制性失业保险基金由社会集中建立,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风险共担。
共济性失业保险待遇是对失业人员因失业而中断收入的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补偿性失业保险制度不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通过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措施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预防性失业保险制度特点02失业保险参保与缴费等。
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如工会、妇联、残联等。
0102其他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人员:如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等。
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
参保条件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
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参保条件。
. 具备缴费能力,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
01020304根据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比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
缴费标准缴费方式缴费时间由用人单位按月代扣代缴,职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每月的缴费时间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缴纳。
第六章失业保险第六章失业保险第一节失业保险概述一、失业保险定义及特点1.失业保险定义失业保险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规,对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者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一般都要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波动、行业竞争、产业转型、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等原因,对每个就业者来说失业风险是时刻存在的,一旦失业就会失去经济生活来源,后果严重,对雇主来说辞退雇员也要承受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常常造成劳动关系紧张。
这就需要由政府负责建立一种制度,要求雇主与雇员居安思危,为防范可能的失业风险,在平时缴纳失业保险金,由政府负责建立和管理,一旦失业事件发生,失业者就可以从政府有关部门获得失业保险金,有基本生活保障,这种制度就是失业保险制度。
2.失业保险特点与其他险种相比,失业保险有如下特点:(1)失业保险的对象是失去工作机会而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失业保险兼有保护失业者劳动能力的责任。
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对象都因为丧失劳动能力而失去工资收入,失业保险的对象是因为失去了工作机会而失去工资收入,而不是因为失去劳动能力。
因此,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获得者与在职职工没有竞争关系,而失业保险的获得者与在职职工之间依然有竞争关系。
(2)失业保险有支付期限。
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等其他险种,只要受保原因没有消除(比如劳动能力没有恢复),保险就会延续。
而对于失业保险来说,即使依旧失业,当初受保原因没有变化,只要支付期限已满,失业保险就会停止支付。
(3)失业保险一般完全由政府承办。
养老、医疗、工伤等险种除了政府负责以外,往往还有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作为补充保险。
二、失业及失业率的概念1.失业的概念失业是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却找不到工作的这么一种个人状态(或这么一种社会现象)。
从这个定义来看,失业者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比如16—67周岁(我国是16—60周岁)被称为劳动年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