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书目
- 格式:docx
- 大小:15.10 KB
- 文档页数:2
国学入门书籍_国学入门应该看哪些书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小编整理了国学入门书籍_国学入门应该看哪些书,希望能帮助到您。
国学入门书籍_国学入门应该看哪些书(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〇《论语》、《孟子》《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
《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
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
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
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
但其中有堕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
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
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
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
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
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须一读。
最好是于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举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澧《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梳,最为精切。
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宜于修养亦有益。
〇《易经》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
孔子为这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
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抄出,随时省览。
后世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
其所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
关于国学入门要读哪些书从我国进入现代以来,几位著名的导师都为初学国学的人开列过必读书目,如梁启超先生、胡适先生等。
鲁迅先生不肯开。
书目其实就是入学的门径。
下面是小编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部《论语》(先读何晏《论语集解》、朱子《论语集注》)、《孟子》(先读赵岐注、朱子《孟子集注》)、《周易》(先读魏王弼与晋韩康伯之《周易注》、朱子《周易本义》)、《尚书》(伏生所传之二十九篇宜熟读,注解用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诗经》(先读毛传、郑笺及朱子《诗集传》)、《周礼》(先读郑玄注,可参阅孙诒让《周礼正义》)、《礼记》(汉郑玄注)、《春秋左传》(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孝经》(唐玄宗注)、《尔雅》(郭璞注)、《说文解字》(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近人周予同注)子部《荀子》(周荀况撰。
初学宜读清王先谦《荀子集解》)、《韩非子》(周韩非子撰。
初学可读近人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墨子》(旧题周墨翟撰。
初学可读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吕氏春秋》(旧题秦吕不韦撰。
初学可读今人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老子》(旧题周李耳撰。
初学宜读魏王弼注)、《列子》(旧题周列御寇撰。
初学宜读晋张湛注》、《庄子》(旧题周庄周撰。
晋郭象注,初学可读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史部《史记》(汉司马迁撰。
可读三家注本,日本学人泷川龟太郎之《史记会注考证》最宜初学)、《汉书》(汉班固撰,其妹班昭续成之。
初学可读唐颜师古注及清王先谦补注)、《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
初学可读清王先谦集解)、《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明史纪事本末》(题清谷应泰撰)、《国语》(旧题周左丘明撰,吴韦昭注)、《战国策》(汉刘向编集,汉高诱注)、《宋元学案》(清黄宗羲撰)、《明儒学案》(清黄宗羲撰)、《考信录》(清崔述撰) 集部《楚辞》(汉刘向编集。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国学入门》书籍以及读法介绍如下:
一、《论语》:建议从论语的篇章里入手,仔细阅读,尝试从句式的结构、历史背景中去搜索思想的内涵,以及临场受过的智慧启发。
二、《大学》:尝试从古典文字中提炼出古人对道德、政治、学习、文字、思考等多个主题概念的知识和思辨,重视著作的基本形式。
三、《孟子》:可以从孟子的篇章开端,运用孟子本人或孟子弟子书写这篇篇章中有关政治、制度、礼仪、言语,以及政治、道德、社会和人物等话语主题的知识来理解孟子的思想和智慧。
四、《四书五经》:从经典的文字和历史背景中去探寻思想的深度,了解古代思想发展的前因后果,提炼出国学的基本思想,把握古典文学的风格和形式。
六、其他:可以看看唐诗宋词等古代文艺作品,理解古典文学的抒情风格,学习古典文学的文字应用,开拓古典文学的文学思想,还可以看看古代哲学作品,从中学习哲学的思维逻辑,探索古人思考的种种境界。
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经典一生必读的50部国学XXX《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XXX《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
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明景泰年间的进士XXX、清朝的嘉庆年间由XXX、民国时人费有容、XXX和XXX等进行了增补。
《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XXX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XXX、XXX竭力尊崇,南宋XXX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XXX《中庸》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XXX:“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
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XXX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XXX或汉代的学者所作。
12本有关国学入门的书籍1.《三字经》: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蒙学经典,蒙学经典之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采用三个字一句的形式,对自然、社会、历史、古代经典、学习的重要性等展开全面的介绍,意思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且易于背诵。
童声初啼,便是向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延伸阅读(其他蒙学经典5种):(1)《千字文》:中国古代历时最久的蒙学经典,一千四百年前编写的书法教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中华五千年文明,天地宇宙、日月星辰,不过孩童朱唇开合间。
(2)《弟子规》:1080字的蒙学经典,弟子有规,家风之始。
(3)《幼学琼林》:系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极佳读物,堪称“国学琼林”。
(4)《增广贤文》:一部古代格言警句集。
(5)《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部讲授对仗、用韵知识的启蒙读物。
现代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启蒙读物。
2.《论语》:“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不仅中国人,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作为周传统的守护人,他们亦成为中华文明的捍卫者。
……儒学将它的所有一般观念根植于对已存的习俗、学问和历史先例的缜密的研究之中,它独自许诺将个体完全一体化于它的文化、社会和宇宙之中,这一定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秘密之一。
——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推荐读物:(1)《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钱穆)(2)《论语初级读本》(钱逊等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组编)(3)《儿童论语一百句(拼音插图本)》(钱逊等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组编)(4)《论语(中日文对照)》刘德润刘淙淙编注(5) 《孟子初级读本》(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3.《周易》:中国古典哲学的源头中国典籍中,世界各国学界翻译和解释《周易》的数量仅次于老子。
推荐版本:(1)《周易今注今译》(简体版)(陈鼓应)(2)《周易》(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冯国超译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国学入门课外书
想了解国学的,可以选几本入门国学书读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国学入门课外书,一起来看看。
国学入门课外书:《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顾名思义,这是一部治国的参考书。
他介绍说,毛主席就非常看重这本书,把它放在床头桌上,朝夕不离手。
中华书局把这部书编为20本,量非常大,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读。
国学入门课外书:《古文观止今译》和《新编千家诗》
齐鲁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今译》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千家诗》。
他认为读这两本书不仅能接触到一批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文,而且对培养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以及启迪人生智慧都有重要意义。
国学入门课外书:《论语》
《论语》,人们都把它说成是孔子与弟子们的问答记录,我认为不仅如此,《论语》应是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语。
读《论语》不但能提高个人修养,对治国、治家都有用。
”他认为一般人最好看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译注》本。
国学入门课外书:《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这是先人的哲学著作,也是一本充满智慧之作,非常了不起。
可能有些人拿来直接读,文字有些障碍,可以先看济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道德经新解》,这是一本个人研究议论的心得。
国学入门课外书:《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家喻户晓。
《史记》“述往事,思来者”,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成败得失,从中能得到许多启发和借鉴。
对于这部“大部头”书,安先生建议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列传部分进行通读。
国学启蒙教育三本书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根基。
国学启蒙教育是指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在当今社会,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为了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国学启蒙教育,我整理了三本书籍,分别从国学经典、启蒙教育方法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第一本书《国学经典故事》是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国学启蒙读物。
书中精选了中国古代经典故事,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向儿童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这些经典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认同感。
此外,书中还配有丰富的插图和注释,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这些经典故事的内涵。
第二本书《国学启蒙教育方法论》则是一本专门为家长和教育者准备的国学启蒙教育指南。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国学启蒙教育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国学经典、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渗透和引导、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培养儿童对国学的兴趣等。
此外,书中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对一些成功的国学启蒙教育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第三本书《国学启蒙教育实践案例》则是一本以实际案例为主的国学启蒙教育读物。
书中收录了一些家长和教育者在国学启蒙教育方面的成功实践案例,包括他们如何选择适合儿童的国学经典、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如何培养儿童对国学的兴趣和认同等。
这些案例不仅可以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还可以激励更多的家庭和学校加入到国学启蒙教育的行列中来,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国学启蒙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对培养儿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希望通过这三本书籍的整理和推荐,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国学启蒙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有关国学的书籍
有关国学的书籍有:
1.《大学》。
规定了古人读书、做学问、为官应从哪里开始,遵循什么步骤,秉持何种心态,达到何种境界,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初步的治学基础。
2.《三字经》。
一本浓缩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3.《千字文》。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让人在王羲之碑文中拓下了1000个字,由周兴嗣编撰成文,供皇子读书。
4.《百家姓》。
不建议读,推荐换成《增广贤文》,390句民间常用谚语,既可以当诗词,也可以积累处世哲学。
5.《论语》。
20章15900字,《论语》价值只有亲身读过才能体会。
6.《道德经》。
八十一章,八十一段话,每天读一章,如此往复,理解越来越深。
7.《易经》。
作为群经之首,要一辈子研读。
8.《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典籍。
9.《六祖坛经》。
被称为禅宗心学。
10.《了凡四训》。
核心是告诉人命由己造,福自己求。
11.《俞静意公遇灶神记》。
让人反思自身,消除欲望。
12.《曾国藩家书》。
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
国学经典阅读书目一、梁启超《国学必读书及其读法》这是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梁氏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所拟定的书目。
分五大类,所举图书约一百六十种,每一种说明其内容、重要的注本及读法等,切合今日青年学生的需要。
兹列举其书目于下:(一)修养、应用思想史关系书类《论语》、《孟子》、《易经》、《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朱子年谱》、《朱子论学要语》、《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明夷待访录》、《思问录》、《颜氏学记》、《东原集》、《雕菰楼集》、《文史通义》、《大同书》、《国故论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二}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战国策》、《周礼》、《考信录》(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毕玩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国朝先正事略》、《读史方舆纪要》、《史通》、《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三)韵文书类《诗经》、《楚辞》、《文选》、《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韦苏州集》、《高常侍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李义山集》、《王临川集》(诗宜用李壁注本)、《苏东坡集》、《元遗山集》、《陆放翁集》、《唐百家诗选》(王安石选)、《宋诗钞》(吕留良钞)、《清真词》(周美成)、《醉翁琴趣》(欧阳修)、《东坡乐府》(苏轼)、《屯田集》(柳永)、《淮海词》(秦观一)、《樵歌》(朱敦儒)、《稼轩词》(辛弃疾)、《后村词》(刘克庄)、《白石道人歌曲》(姜夔)、《碧山词》(王沂孙)、《梦窗词》(吴文英)、《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国学入门书目一、启蒙阶段:推荐六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家诗》、《千字文》、《朱子家训》。
这些读物的特点是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短期内阅读,认真领悟,会有很显著的成效。
1、《三字经》:实际上是高度浓缩的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2、《百家姓》:诵读之后,读者会对中国姓氏有一定的了解。
3、《幼学琼林》对于培养读者的音律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千家诗》:收集了唐、宋以来诗人作品接近千首,对于普及古典诗歌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很有益处。
5、《千字文》:对仗韵文,可培养读者的音律感。
6、《朱子家训》:可以作为读者进业修身的指南,对于读者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进智慧的作用。
二、攻读阶段1、经部经部就是指四书五经,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
学国学之人,必须以此为根本。
总计九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其中,大学、中庸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地位却很重要。
应该经常阅读,反复温习。
《论语》是核心,微言大义,尽在其中。
此书最为关键,应作为重点篇目反复阅读。
《孟子》之中,饱蓄民本思想,千百年以来,无数忠臣烈士的家国情怀、爱民思想,无不本于此。
②节选阅读的:《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最好能够背诵乾、坤二卦的爻辞。
熟读《系辞》。
《诗经》应以国风为重点。
《国风》里面的著名篇章应该会背诵。
《尚书》、《礼记》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春秋》:《公羊》、《谷梁》、《左氏》对照并读,内容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2、史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最低标准是五部。
学有余力的可加《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
总计五部至十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史记》、《汉书》。
其中内容相同的篇目,应参照对比阅读,比较分析班马之间的异同。
有条件的学友,可找《班马异同》、《廿二史考异》参考阅读。
国学入门读什么书_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小编整理了国学入门读什么书_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希望能帮助到您。
国学入门必读8本书近代以来,我国现代化,主要从西方吸收新思想。
然而吸收到达某个阶段,还要反过来研究我们的文化。
用现代话来说,国学包括中国文化的各类学问,大致可以分成三类:1、义理之学2、辞章之学3、考据之学这三者大体对应今天的哲学、文学、史学。
对大多数爱好者来说,国学入门最好从义理入手。
而如今大家的时间都非常的宝贵,如何以最少的阅读量通达义理呢?我们的看法是,至少要阅读以下三类书籍:1、中国哲学史2、四书3、其它重要典籍在这三类书里,中哲史是今人的总结,后面两类是古人的原典。
古人的原典又分两类:四书及其它。
四书是宋元明清科考的标准教材《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中庸因篇幅较少,通常合成一本使用。
而其它重要典籍则选取了《老子》(又名道德经)、《周易》、《孙子兵法》、《传习录》4本。
这就构成了国学入门书单最少的8本书。
下面我们看看这8本书的介绍吧!第1本中哲史类《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一本好的中哲史是国学入门的基石。
中国的哲学家大多是文人,不愿意细致而条理分明地将一套学说整理并剖析给你看。
他们宇宙论里夹带点人生论,人生论里夹带点致知论。
总之要玄而又玄,才能让你取乎中。
好像你如果确实得出个什么结论,他们就嫌你落了下乘。
当然,上乘的中哲史好书仍有很多:比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中哲史。
胡适作为学贯中西的近代名家,白话文运动倡导者,首开中哲史风气之先。
全书采用白话文写成,行文平实,结构细致,给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展示了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
可惜的是,胡适只写了上半部。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也很好,特别是下半部的《宋明理学片论》公认极佳,与胡适书的上半部倒是可以搭成一部较完美的中哲通史。
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则是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中哲史。
南怀瑾推荐的国学入门书籍南怀瑾推荐的国学入门书籍(一)《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二)《文字画研究》(吕佛庭)《御定康熙字典》《新修康熙字典》《远东国语词典》(三)《幼学琼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四)《增广诗韵合璧》《古诗源》《宋元诗评注》《清诗评注》《随园诗话》(五)《古文辞类纂》《续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六)《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儿童西方文化导读》(老古文化公司编辑)(七)《古今图书集成》(八)《纲鉴易知录》1、“三百千千”。
台湾老古出版的《国学初基入门》,收录有:四体三字经、四体百家姓、四体千字文、千家诗注释、增广昔时贤文、二十四孝、日记故事。
《国学初基入门》应为影印本。
2、《龙文鞭影》。
原名《蒙养故事》,编撰者萧良有,湖北汉阳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
最高学府的校长亲自撰写蒙书,古代对教育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后来,杨臣铮认为《蒙养故事》比较简略,于是加以补充订正,书名改为《龙文鞭影》。
“龙文”是指古代良马,良马无须鞭打,见到鞭影就会疾驰。
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
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
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龙文鞭影》原文/doc/c85660675.html,/view/99108.htm3、《文字画研究》,吕佛庭著。
台湾华正书局1975年出版。
该书的简介和目录可看:/doc/c85660675.html,/book_show.asp?seq =1884、《远东国语辞典》,张北海主编,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
1259页,有13x18.5公分和10.5x15公分两种开本。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四书》《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
《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2《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
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3《传习录》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
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
《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
《传习录》后来风靡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4《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
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达出来。
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
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五种遗规》这本书是清朝名相陈宏谋所编辑,是清朝时期社会教育的教材。
编者感慨于世上多有弊端,在业余时间,采录前人在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和事迹,分门别类为《养正遗规》(教育儿童)、《教女遗规》(教育女童)、《训俗遗规》(移风易俗、处理乡亲邻里矛盾纠纷之类)、《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
国学入门参考书推荐“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小编整理了国学入门参考书推荐,希望能帮助到您。
国学入门参考书推荐1、《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建议用朱熹《四书集注》本,辅之于杨伯峻《四书译注》本。
2、《老子》、《庄子》,建议用陈鼓应注本,中华书局出版社。
3、《诗经》,精读《小雅》,通读《大雅》、《周颂》,版本自选。
4、《离骚》,尽量通背。
5、《史记》,精读“列传”、“本纪”部分,中华书局标点本。
6、《文心雕龙》,建议用周振甫译注本,多家出版社有出版。
7、《文选》选读(十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文选》六册本,标点清楚,购置一套,一生有用。
○司马长卿长门赋○向子期思旧赋○曹子建洛神赋○李斯上书秦始皇○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孔安国尚书序○班孟坚公孙弘传赞○东方曼倩(东方朔) 答客难○贾谊吊屈原文。
8、韩愈文选读○原道○师说○论佛骨表9.苏轼文选读○韩愈论○司马温公行状○太息一章送秦少章秀才。
10、《朱子近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9。
11、王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2000年版,与《象山语录》合编。
12、章学诚《文史通义》上册,叶瑛校注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刘梦溪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有载,亦有单行本。
1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有单行本,比如人民大学出版社等。
16、王国维《古史新证》,清华大学出版社。
17、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精读第一章“缘起”,三联书店版。
18、钱钟书《谈艺录》,三联版。
19、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有载,亦有单行本。
20、熊十力《论六经》,有人民大学出版社单行本。
21、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
2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学相关的书籍推荐10本国学相关的书籍推荐1、《诗经》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而《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始,中国第一部诗歌的集合,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西周及春秋前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同时《诗经》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绝对是国学经典必读书目之一。
2、《道德经》对于国学经典书籍推荐,Maigoo小编力荐《道德经》。
这本书又称《老子》、《五千言》,为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它可以说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能够贯穿人生的始终,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理解和感悟。
它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论语》《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也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
这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可以说是了解儒家思想首选必读书。
4、《史记》说起国学经典有哪些?《史记》必须榜上有名。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才撰写完成的,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并且《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历史著作中有着开创和标杆式的伟大地位。
5、《周易》《周易》即《易经》,被誉为“大道之源”,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具有至高无上的位置,是国学经典书籍之一。
这本著作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周易》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维高度、广度及深度的经典,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国学启蒙教育必读书籍国学启蒙教育是指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当今社会,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而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启蒙书籍,是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国学启蒙教育必读的书籍。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了孝道、友谊、礼仪等方面的教诲。
这本书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通过故事和格言的形式,教导孩子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
《弟子规》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品德,还能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地理、伦理、道德等内容。
这本书适合6-9岁的孩子阅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引导孩子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同时,通过《三字经》的阅读,孩子们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本书适合9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内容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论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孔子的思想,了解仁义道德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一部古代文言文选集,内容包括了古代文学名篇和名家的散文、诗歌等。
这本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篇,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总结。
国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而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启蒙书籍,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上述推荐的几本书籍,既能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国学启蒙教育不可或缺的读物。
希望家长和教育者能够重视国学启蒙教育,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启蒙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生必看的国学书目“中学”、“汉学”又是一个隐去主题立场、缺乏情感的科学名称,“国学”则寄寓中国人的爱国情感,因此被更多人所采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生必看的国学书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必看的国学书目1.《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2.《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3.《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国学经典推荐《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后由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国学入门书目
一、启蒙阶段:
推荐六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家诗》、《千字文》、《朱子家训》。
这些读物的特点是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短期内阅读,认真领悟,会有很显著的成效。
1、《三字经》:实际上是高度浓缩的中国历史、文化介绍资料。
2、《百家姓》:诵读之后,读者会对中国姓氏有一定的了解。
3、《幼学琼林》对于培养读者的音律感,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千家诗》:收集了唐、宋以来诗人作品接近千首,对于普及古典诗歌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很有益处。
5、《千字文》:对仗韵文,可培养读者的音律感。
6、《朱子家训》:可以作为读者进业修身的指南,对于读者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进智慧的作用。
二、攻读阶段
1、经部
经部就是指四书五经,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
学国学之人,必须以此为根本。
总计九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其中,大学、中庸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地位却很重要。
应该经常阅读,反复温习。
《论语》是核心,微言大义,尽在其中。
此书最为关键,应作为重点篇目反复阅读。
《孟子》之中,饱蓄民本思想,千百年以来,无数忠臣烈士的家国情怀、爱民思想,无不本于此。
②节选阅读的:《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易经》:最好能够背诵乾、坤二卦的爻辞。
熟读《系辞》。
《诗经》应以国风为重点。
《国风》里面的著名篇章应该会背诵。
《尚书》、《礼记》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春秋》:《公羊》、《谷梁》、《左氏》对照并读,内容可根据个人爱好以及学力情况节选。
2、史部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最低标准是五部。
学有余力的可加《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
总计五部至十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史记》、《汉书》。
其中内容相同的篇目,应参照对比阅读,比较分析班固、司马迁之间的异同。
有条件的学友,可找《班马异同》、《廿二史考异》参考阅读。
其中,《史记》、《汉书》中的列传部分必须精读。
这是重点中的重点。
熟读这些传记,可以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可以确立是非观念。
②节选阅读的:《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③参考阅读的:《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明史》。
特别说明,《明史》之中,除了后期关于与清朝有关的部分以外,大致上说,是不错的。
3、子部
《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总计五部。
①必须全部通读的:《老子》。
阅读时,应注意与《庄子》参照阅读。
也要留心与《论语》联系阅读。
②节选阅读的:《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4、集部
《古文观止》。
总计一部。
建议全文通读。
其他的数目不定,学友可根据爱好选择。
节选阅读的有:
①四大名著类:《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
②启迪智慧类:《菜根谈》、《容斋随笔》、《智囊》。
③笔记小说:唐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