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政策与现金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646.85 KB
- 文档页数:24
营运资金管理现金管理简介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合理安排和管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以实现资金的充分利用和最优配置。
现金管理是营运资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现金的收集、管理和利用等方面。
现金的重要性现金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良好的现金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日常运营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现金管理的目标1.保持适当的现金储备:合理掌握现金的储备量,既避免资金短缺造成的经营困难,又避免过多闲置资金造成资源浪费。
2.降低财务风险:通过合理的现金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资金链断裂和资金安全风险。
3.最优化利润利用:通过合理的现金管理,可以使企业的资金充分利用,最大化利润。
现金管理的原则1.现金有效利用原则:合理规划资金流动,确保资金的高效使用。
2.风险控制原则:加强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3.长短期平衡原则:兼顾长期运营和短期流动性,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现金管理的具体措施1.收款管理:建立有效的收款制度和流程,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减少坏账风险。
及时回收账款,提高收款效率。
2.付款管理:建立合理的付款制度和流程,控制付款权限,减少资金浪费。
同时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延长付款期限,提升现金流入速度。
3.现金预测和预算:建立准确的现金预测和预算体系,预测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资金紧张。
4.资金投资管理:合理配置闲置资金,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工具,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现金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资金短缺的挑战: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时,可以考虑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短期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
2.资金利用不充分的挑战:当企业现金利用不充分时,可以优化资金运作流程,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延长付款期限,使资金充分利用并最大化利润。
3.资金安全的挑战:企业在现金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和控制系统,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三)、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1。
概念也称司库制度,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资金集中(基础)、内部结算、融资管理、外汇管理、支付管理等.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包括:统收统支模式(规模较小)、拨付备用金模式(规模较小)、结算中心模式(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内部银行模式(较多责任中心)、财务公司模式(四)、现金收支管理1、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其中: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2、收款管理收款浮动期:从支付开始到企业收到资金的时间间隔。
(1)邮寄浮动期;(2)处理浮动期;(3)结算浮动期。
【提示】以现金支票为例来理解。
【提示】还可以采取电子支付方式.3、付款管理(1)使用现金浮游量(指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2)推迟应付款的支付(3)汇票代替支票(4)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5)透支(6)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7)使用零余额账户三、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是求得利润.)(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1、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2、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3、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商业竞争、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二)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 (: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1、5C信用评价系统: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2、信用条件: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间、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要素组成。
【提示】如果企业执行的信用标准过于宽松,可能会对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风险标准的客户提供赊销,因此会增加随后还款的风险并增加坏账费用。
(三)信用政策的选择【★】本质:收益与成本的博弈。
涉及到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因素一】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现金流与营运资金的管理企业现金流与营运资金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
企业需要合理管理自己的现金流和营运资金,才能保证持续发展和生存。
本文将重点介绍企业现金流和营运资金的概念和管理方法。
一、现金流的概念和作用现金流是企业现金流动的状况和变化情况的具体表现。
它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流入和支付的现金流出之差。
现金流可以分为正现金流和负现金流,正现金流表示企业获得的现金大于支出的现金,负现金流则相反。
现金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用于经营资本金的支出。
2. 用于投资活动。
3. 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4. 用于发放股息和支付税费。
二、营运资金的概念和作用营运资金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所需的资金,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等。
营运资金是企业短期现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营运资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运转。
2. 保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能够保持正常。
3. 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偿还债务。
三、企业现金流和营运资金的管理方法1. 管理现金流①加强收款管理。
企业应该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及时对超期未付款的客户进行催款和回访,以减少应收账款。
②控制账期。
企业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账期,避免给客户过长的账期,防止企业现金流面临风险。
③加强库存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
④优化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该加强对供应商的合作管理,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企业需要及时供货。
2. 管理营运资金①尽量减少应收账款。
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采取预收账款的方式,以此减少应收账款的金额。
②控制存货的水平。
企业应该采取科学的库存管理,减少存货积压和库存物品损耗,把存货转变为现金流。
③适当的负债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负债管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增加现金流量。
④优化付款管理。
企业应当把应付账款的期限尽量拉长,从而增加企业现金流,减少负担。
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现金管理——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使用情况: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适用于所有企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测算【两条控制线,一条回归线】最高控制线——H 回归线——R 最低控制线——L(1)最低控制线L的确定: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其数额是由现金管理部经理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公司借款能力、公司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2)回归线的确定: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变动);δ——delta,公司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
【注】R的影响因素:同向:L,b,δ;反向:i(3)最高控制线的确定H=3R-2L 变形成:H-R=2(R-L)【例·计算题】设某公司现金部经理决定L值应为10000元,估计公司现金流量标准差δ为1000元,持有现金的年机会成本为14%,换算为i值是0.00039(14%/360),b=15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确定随机模型的回归线和最高控制线H=3×16607-2×10000=29821(元)该公司目标现金余额为16 607元。
若现金持有额达到29 821元,则买进13 214元的证券;若现金持有额降至10 000元,则卖出6 607元的证券。
【例·单选题】某公司持有有价证券的平均年利率为5%,公司的现金最低控制线为1500元,现金余额的回归线为8000元。
如果公司现有现金20000元,根据米勒—奥尔模型,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是()元。
A.0B.6500C.12000D.18500【答案】A【解析】R-L=8000-1500=6500元,H=8000+2×6500=21000元。
根据现金管理的米勒-奥尔模型,如果现金量在控制上下限之间,不必进行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附件4.png(1.08K)。
财务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营运资金就如同企业运行的血液,它的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那么,什么是营运资金管理?它又包括哪些方面呢?简单来说,营运资金是指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也就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以确保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同时尽量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营运资金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以及应付账款管理等。
现金管理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首要任务。
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持有过多的现金会导致资金的闲置,增加机会成本;而持有过少的现金则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支付到期债务,影响企业的信誉。
因此,企业需要合理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这通常需要考虑企业的现金收支规律、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因素。
比如,一些季节性经营的企业,在旺季时需要准备更多的现金以应对增加的业务支出;而一些业务稳定的企业,则可以相对减少现金储备,将多余的资金用于投资或偿还债务。
应收账款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
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坏账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应收账款,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限、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等。
在确定信用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市场竞争情况以及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催收,及时发现潜在的坏账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存货管理同样不可忽视。
存货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储备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存货过多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增加存储成本和跌价风险;存货过少则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无法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
因此,企业需要合理确定存货的最佳持有量。
现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现金管理,依据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财务部负责本制度的贯彻实施,并设专职稽核员负责现金的收支计划和审核管理工作。
第二章现金收入、支出范围第三条现金收入包括公司经济业务范围内的所有现金收入,以及支用款项的退回现金等。
第四条现金支出范围包括: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包括稿费和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的报酬。
3.支付给个人的奖金,包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退职、退休费等个人其他支出。
5.出差人员需要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6.向个人购买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支付的价款。
7.支付各单位间在转账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9.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业务,除上述规定的范围可进行现金结算外,都要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第三章库存现金管理第五条库存现金按国家规定实行限额管理,限额一般为三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
第六条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超过部分必须当日存入银行,每日下班前结余现金须放入保险箱。
库存限额不足时从银行存款账户提取。
第四章现金收支业务的日常管理第七条现金收支由出纳人员负责,经出纳人员仔细核对合法凭证后方可办理。
对于违反规定的收支,出纳人员有权拒绝办理。
对于内容不详、手续不全、数字有误的凭证,出纳人员应当予以退回,要求补办手续、更正错误;遇有伪造、涂改凭证等虚报冒领的,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
第八条现金收付完毕,出纳人员应在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戳记。
第九条现金收入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按开户银行确定的时间送存。
第十条不得坐支现金。
公司支付现金,只能从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公司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收支的现金必须及时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