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叩诊评价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1994年第九次修订。
①心脏功能Ⅰ级: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为心功能代偿期);②心功能Ⅱ级(轻度):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感觉舒适,但一般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Ⅰ。
心力衰竭);③心功能Ⅲ级(中度):患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尚感舒适,但一般轻微体力活动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
心力衰竭);④心功能Ⅳ级(重度):患有心脏病,体力能力完全丧失,休息时仍可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或心绞痛,即呼吸困难和疲乏,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重。
即轻微活动能使呼吸困难和疲乏加重(Ⅲ。
心力衰竭)。
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
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基本病因是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
在我国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瓣膜疾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其诱因主要是: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重、环境气候急剧变化及妊娠、分娩并发其他疾病等。
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肺循环。
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
老年人多存在其它脏器的老化和疾病,因此可以干扰一些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不少老年人即使有心功能不全存在,活动时并不感到明显气急,而表现为极度疲倦和咳嗽,常出现不寻常的大汗淋漓。
左心功能不全不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等区别。
心功能不全有多种分类标准,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发作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竭;按发生的基本原理可分为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等。
第一部分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平静呼吸时胸(肺)部间接叩诊、肺下界叩诊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体格检查考试项目:1平静呼吸时胸(肺)部间接叩诊检查的方法和顺序(须向考官报告叩诊检查结果)。
2肺下界叩诊检查(须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存在问题扣分检查前准备5分21)自身准备:衣帽整洁(带灰色底纹的计分值于“职业素质”项,下面相同),洗手。
22)招呼患者,自我介绍。
至少采用2种方式确认患者。
告知检查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13)床帘遮挡。
平静呼吸时胸部间接叩诊检查35分2.51)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
152)间接叩诊方法: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5分)。
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2.5分)。
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逐个肋间进行叩诊(2.5分)。
叩肩胛间区时,板指应与脊柱平行(2.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2.5分)。
同一部位应连续叩击2~3下(2.5分)。
12.53)胸(肺)部叩诊顺序:叩诊由锁骨上窝开始,然后沿锁骨中线、腋前线自第1肋间隙从上到下逐一肋间进行叩诊(2.5分)。
先检查前胸(胸部稍向前挺),其次检查侧胸,最后为背部(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5分)。
叩诊时应遵循左右、上下、内外对比的原则(5分)。
53)口述肺部相应区域叩诊音检查结果正确。
肺下界叩诊检查35分2.51)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胸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捡者前面或后面)。
152)间接叩诊方法: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5分)。
心脏视诊6要点考核标准心脏视诊方法必须正确,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①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
②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③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心脏触诊手法要正确,在触诊中确认心尖搏动,要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心脏触诊三要点考核标准(1)触诊手法正确;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
(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
动。
心脏听诊3要点评分标准(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2)听诊顺序正确;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
心脏叩诊三项考核标准(1)心脏叩诊的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心脏叩诊评价标准
项目总分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
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
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
前面或右侧(10分)。
1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
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80分
1.叩诊方法: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
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
起,勿于体表接触(5分)。
右手
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
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
指骨远端(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
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
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
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
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
响对叩诊音的判断(5分)。
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
(5分)。
2.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
被检者取坐位时,考生扳指
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仰
卧位检查时,考生扳指与肋间平
行(10分)(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
种)。
8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
分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Ⅱ 2 ~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考生描述正常范围:一处不符合扣2分。
心脏叩诊的原则
心脏叩诊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叩击部位:一般在心脏区域叩击,即左锁骨中线第2至第4肋间或心脏右缘第2至第4肋间。
2. 叩诊顺序:通常按照左侧肺上叶、心脏、右侧肺上叶的次序进行叩诊。
3. 叩击手法:使用中指或拇指敲击胸部,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4. 叩击音响:根据叩诊所得音响进行判断,正常情况下应听到清晰的共鸣音。
5. 比较叩击:将相同部位的两侧进行对比叩击,以便发现异常区域。
6. 结合其他检查:心脏叩诊通常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如听诊、心脏彩超等。
总之,心脏叩诊原则是根据叩击部位、叩诊顺序、叩击手法、叩击音响等进行判断,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发现心脏相关的异常情况。
一、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操作时间10分钟)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评分标准三、无菌技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5分钟)无菌技术操作一、无菌持物钳(镊)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
(二)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镊)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条、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移至物品旁进行操作;3、无菌钳(镊)使用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后的干持物筒、持物钳使用的有效期≤4小时。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二)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容器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打开后,须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期为24小时。
三、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以供实施治疗时放置无菌物品使用。
(二)注意事项1、操作区域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使用的有效期为4小时。
四、戴无菌手套(一)目的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
(二)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须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四、胸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五、腰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六、换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七、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操作时间5分钟)八、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操作时间6分钟)。
健康评估心脏评估-叩诊心脏的评估评估的内容视诊i n s p e c t i o n 触诊p a l p a t i o n叩诊p e r c u s s i o n听诊a u s c u l t a t i on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正常心脏浊音界心率、心律心尖搏动震颤异常心脏浊音界心音、额外心音其他部位搏动心包摩擦感杂音、心包摩擦音用物准备✓记录本、笔✓直尺✓彩笔✓治疗车目的通过叩诊确定心脏的大小、形状、位置。
心脏边界构成◆心脏右侧边界✓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心脏边界构成◆心脏左侧边界✓肺动脉段✓左心耳✓左心室心脏边界构成◆心脏下边界✓右心室✓少部分左心室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沿肋间轻叩✓仰卧位✓坐位叩诊方法☐顺序(移动距离<1cm)✓先叩左界,后叩右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从清音到浊音(相对浊音界)叩诊方法☐标记出前正中线、左右锁骨中线☐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 m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清音变浊音,做标记;☐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在右锁骨中线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做好标记;☐逐一肋间向上叩至第2肋间。
☐测量,做好记录。
正常心界及记录格式右(cm)肋间左(cm)2~3 II 2~32~3 III 3.5~4.53~4 IV 5~6V 7~9 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为8~10cm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左心室扩大(靴型心或主动脉型心脏)☐右心室扩大: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左心房与肺动脉段扩大:左第2.3肋间向外扩大,心腰饱满(梨形心或二尖瓣型心脏)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双侧心室扩大☐心包积液:✓坐位:三角形烧瓶样;✓仰卧位:心底部浊音区增宽呈球形——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心外因素的影响✓肺实变、肺肿瘤;✓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物。
胸腔积液小结☐心脏的叩诊内容及方法☐心脏叩诊常见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