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7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包括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等。
2. 护理人员培训情况:包括护理人员年培训率、护理人员年考核合格率等。
3. 护理技术操作: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护士三基平均达标率等。
4. 护理单元设施: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5. 仪器设备:器械设备应齐全、性能良好。
6. 规章制度:需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7. 护理活动结果:即终末质量评价,评价每个病人最后的护理结果、成批病人的护理结果质量。
这些标准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多个方面,可以帮助全面评价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核心指标(2016年版)一、床护比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
根据护理服务的类型,可分为全院床护比、病区床护比等。
基本公式:同期全院护士执业人数全院床护比= 1:统计周期内全院开放床位数同期病区护士执业人数病区床护比= 1:统计周期内全院开放床位数指标意义:床护比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结构指标。
床护比过低时表明护理人力不足,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可能超负荷,在影响护理质量、患者结局的同时,将进一步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二、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护士在各种途径给药过程中的差错例次数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注:给药差错指在各种途径给药过程中与给药过程相关的异常事件。
如给病人错误的药品、错误的剂量、错误的浓度、错误的途径等。
基本公式:同期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例次数给药差错发生率=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意义:给药是治疗性操作,也是高风险、高频次操作,其执行过程须遵循查对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通过对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查找护士在执行给药操作规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环节,从系统层面加以改进,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三、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的)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注:跌倒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有或不伴有损伤。
患者从病床、诊床、椅子等掉到地上应一同上报。
基本公式: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例次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意义: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院或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业思维。
护理质量核心指标(2016年版)一、床护比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所配备的执业护士人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数之比。
根据护理服务的类型,可分为全院床护比、病区床护比等。
基本公式:同期全院护士执业人数全院床护比= 1:统计周期内全院开放床位数同期病区护士执业人数病区床护比= 1:统计周期内全院开放床位数指标意义:床护比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结构指标。
床护比过低时表明护理人力不足,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可能超负荷,在影响护理质量、患者结局的同时,将进一步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二、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护士在各种途径给药过程中的差错例次数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注:给药差错指在各种途径给药过程中与给药过程相关的异常事件。
如给病人错误的药品、错误的剂量、错误的浓度、错误的途径等。
基本公式:同期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例次数给药差错发生率=×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意义:给药是治疗性操作,也是高风险、高频次操作,其执行过程须遵循查对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通过对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查找护士在执行给药操作规程中存在问题的重要环节,从系统层面加以改进,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三、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的)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注:跌倒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有或不伴有损伤。
患者从病床、诊床、椅子等掉到地上应一同上报。
基本公式: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例次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意义: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院或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
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业思维。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指标与变量13个指标与62个变量1指标名称:床护比指标类型:结构指标指标的意义:床护比反应开放床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
计算床护比,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开放床位所匹配的护理人力状况,进而建立一种以开放床位为导向的护理人力匹配管理模式,保障一定梳理开放床位护理单元的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单元护2指标名称:患护比指标类型:结构指标指标的意义:患护比反映护理服务需求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
计算患护比,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护理人力配备状况,进而建立一种以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科学调配护理人力的管理模式,让需要照护3指标名称: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指标类型:结构质量指标指标的意义: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反应患者平均每天实际得到的护理时数,护理时数包括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和相关护理时数。
计算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患者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总时数,进而可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及患者所需护理服务时数,更合理地配备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时数在直接护理时数和间接时数之间的分布,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将4指标名称: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指标类型:结构指标指标的意义:不同级别的护士的配置反映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护士的结构配置情况,通过检测此指标,能够了解护士队伍结构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并研究护士结构配置与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系,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提供依据,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100%5指标名称:护士离职率指标类型:结构指标指标的意义:护士离职率是用于衡量组织内部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检测医疗机构或护理单元内护士的离职率,了解护士离职现状,并将现状与本院常态及其他同级医疗机构护士离职现状进行比较,针对异常情况,对护士离职原因,由于离职造成的护士结构变化及由于护士离职对护理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管理*100%6指标名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类型:结果指标指标的意义: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精心整理住院病人护理质量考核标准(200分)(讨论稿)
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产房护理质量考核表(100分)(讨论稿)
新生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介入导管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护士长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临床护理教学老师工作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护理部工作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工作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科护士长工作质量考核标准(100分)(讨论稿)。
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考核办法一、患者满意度≥95%科护士长每月进行调查,调查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上报信息科。
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人数/被调查总人数×100%二、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80%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登记,每月由科主任进行统计汇总上报信息科。
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次数/危重患者抢救总次数×100%三、入院三日确诊率≥95%医生填写病历首页,每月由信息科进行统计,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反馈给科室。
入院三日确诊率=入院三日内确诊病例数/当月出院总人数×100%四、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医生填写病历首页,每月由信息科进行统计,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反馈给科室。
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患者诊断符合人数/出院患者数×100%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有病理科每月根据病理申请单和报告单进行统计,将结果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反馈给科室。
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人数/病理诊断人数×100%六、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病案中有书面记录,有患者或委托人签字方视为有效告知.由病案质控医师通过抽查病历进行统计(抽查病历数不少于当月出院病历总数的50%),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的统计结果报医务科。
告知率=有效告知次数/应履行告知义务的人数×100%七、甲级病历书写率≥90%由病案质控医师每月对所抽查病案进行统计考核,结果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反馈给科室.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当月合格病历数/当月出院患者病历数×100%八、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0%对无菌手术切口愈合进行登记,每月由科主任进行统计汇总上报统计室.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甲级愈合人数/当月无菌手术人数×100%九、护理文书合格率≥98%护理文书包括医嘱单、体温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四种,实施百分制考核办法,90分为合格,各病区每月自查一次,每季度接受护理部检查一次。
2016年2月护理质量检查评价分析为了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的监控,根据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及护理工作计划,质控小组于2月23日对我院6个临床科室和5个重点科室进行护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区质量管理、重点科室管理、各种仪器操作、引流管类的护理、护理理论操作考核,并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打分。
发放满意度调查表72,共1120项,总体满意度92.5%。
病人提名表扬的护士4名,分别为。
一、各科室得分情况如下:科别科室质量得分平均分各种仪器操作病区管理引流管类护理护理理论操作考核满意度儿科 94.5 99 —— 90 87 92.6 产科 95 97 99.5 95 91.3 95.5 妇科 98 99 98.5 90 90.8 95.2 内科 93 97 —— 87 96.2 93.3 新生儿 98 98 —— 75 83.6 88.65 眼科—— 82 96 89产房 98 —— 95.2 96.6 手术室 98 —— 98 98供应室 99 —— 100 99.5 门输 100 90 87.8 92.6 妇保 97 90 ——93.5二、存在的问题:(一)病区管理儿科:九病室吊顶漏水,未及时维修。
产科:摇床柄未及时归位;办公室桌面欠整洁。
妇科:摇床柄未及时归位。
内科:摇床柄未及时归位;办公室桌面不整洁。
新生儿:办公室桌面不整洁。
(二)重点科室管理新生儿:患儿指甲过长,未及时修剪。
产房:治疗台面欠整洁;负压吸引连接管用后未及时处理。
手术室:止血带未一人一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张玲口罩未规范佩戴。
妇保:无菌包未按顺序放置。
(三)各种仪器操作儿科:抽考护士安辉芬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熟练,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回答不完整。
产科:抽考护士冯婷“输液泵”的使用,操作流程不熟悉。
妇科:抽考护士殷娇“输液泵”使用流程熟悉,但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回答不完整。
内科:抽考护士李艳艳“心电图”操作,流程不太熟悉。
新生儿:抽考护士杨小思“注射微量泵”使用流程熟悉,但使用前未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