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无线传输技术基础1
- 格式:ppt
- 大小:973.00 KB
- 文档页数:29
无线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无线通信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主要包括调制解调、信道传输、多址接入和信号处理等基本原理。
2. 信道分类无线通信信道主要分为广播信道、点对点信道和多址信道。
广播信道是一种辐射传输方式,只能由一个发射端向多个接收端传输信息;点对点信道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两个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多址信道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频率,采用复杂的多址接入技术。
3.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解调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
常见的调制解调技术有AM(幅度调制)、FM(频率调制)和PM(相位调制)。
4. 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信号编码、信号调制和解调、信道编码等技术,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和高质量的接收。
二、无线通信系统1. 无线网络结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蜂窝网络、Wi-Fi网络和蓝牙网络等不同的无线网络结构,每种网络结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用于监测环境数据、物体位置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
3.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够支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
4. 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是指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入和传输数据的技术,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5.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系统,主要用于区域覆盖范围广、通信可靠性高的应用场景。
三、无线通信技术1. 无线信道传输技术无线信道传输技术主要包括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多天线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等,用于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通信距离。
2. 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接入技术是一种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频率进行通信的技术,主要包括FDMA、TDMA、CDMA和OFDMA等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
复习:1.我们要访问某个网站,必须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相关信息,这是由哪个层的哪个协议规定的?2.OSI模型中,为传输层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有哪几个层?3.一个主机与一个中继系统能否称为一对对等实体?4.只有两个端系统的通信系统中数据的封装与拆封过程如何?增加一个或多个中继系统之后呢?5.每个中继系统都需要对数据进行拆封之后再封装,这句话如何理解?6.会话层中设置的同步控制用于完成什么功能?7.一次传输连接可以对应多个会话连接,这句话如何理解?反过来,一次会话连接也能对应多次传输连接,如何理解?1.http协议2.网络层直接为传输层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间接为传输层提供服务3.不能,两者从网络体系结构上包含的层是不同的,完成的功能也完全不同4.数据在发送端由上到下进行封装,在接收端由下到上进行拆封;每个中继系统都会完成数据的自下而上的拆封和自上而下的封装5.中继系统中总是由一个端口接收数据,从物理接口接收开始向上逐层拆封,向外转发时则由上向下逐层封装,到物理接口发送6.当传输连接的意外中断引起会话过程的意外中断之后,只要新的传输连接建立起来,会话过程即可由断点之前最近的同步点处继续进行下去7.一次传输连接建立起来之后,完成一个会话连接后可以不断掉传输连接而继续进行下一次会话连接;从时间顺序上,多个会话连接必须是前后按顺序进行。
一个会话连接可以因为传输连接的中断而建立在多个传输连接的基础上来完成,也可以将一次会话内容分解到多个并行的传输连接中完成。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基本知识传输媒体信号调制技术复用技术差错控制技术拥塞控制技术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2.1.1 通信系统模型2.1.2 通信方式数据通信中,按信号在传输介质中的传输方向,可分三种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如图所示2.1.3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传输系统的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指离散的电信号,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二进制的0和1,又称基带信号)模拟通信:传输系统的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连续的载波信号)要表示路口红灯的变化过程,要使用什么信号?要表示24小时天气温度的变化过程,要使用什么信号呢?信号传输过程的失真由于物理链路存在电阻、电感和电抗,导致信号经过物理链路时会衰减,衰减程度与物理链路的长度成正比,衰减后的信号会产生失真,失真是指组成信号的不同频率的波形的不同程度的衰减所造成的信号形状发生变化,而不仅仅是指信号幅度等比例降低。
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使用步骤无线传输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无线传输技术可以使设备之间实现无线互联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下面将从基础的使用步骤开始,逐步介绍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和操作。
1. 确保设备连接正常首先,确保你所要使用的设备已经正确连接到了电源,并且设备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无线连接。
通常情况下,设备会配备一个无线网卡或者无线模块,使用者需将其连接到电源并打开。
2. 连接无线网络下一步,你需要连接到一个无线网络。
在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上,打开无线网络设置界面,扫描附近的无线网络。
选择你要连接的无线网络,并输入正确的密码,点击连接即可。
3. 配对设备如果你要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传输,比如手机与蓝牙音箱进行音乐播放,你需要将两者进行蓝牙配对。
首先,确保蓝牙功能已经打开,然后在设备中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
当你找到要连接的蓝牙设备时,点击配对按钮,通常需要输入配对码(密码)来确认配对。
4. 文件传输在实际应用中,无线传输技术经常用于文件传输。
例如,你想将手机中的照片传输到电脑,或是将音乐文件发送给朋友。
首先,在设备上打开文件管理器或是相关应用程序,选择要发送的文件。
然后,选择通过无线传输进行发送,选择要接收文件的设备,点击发送即可。
通常,接收方设备需要确认接收并保存相关文件。
5. 视频和音频传输无线传输技术还可以用于音视频的传输和共享。
例如,你想通过手机将照片或视频分享到智能电视上观看。
打开手机上的推送投屏功能,并选择电视作为接收设备,即可将手机上的媒体内容无线传输到电视上。
类似地,你还可以通过蓝牙将手机的音乐发送到蓝牙音箱进行播放。
6. 远程控制无线传输技术还可以用于远程控制设备。
例如,你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比如打开灯光、调节温度和控制家电。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智能家居控制应用程序。
然后,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连接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在应用程序中设置相应的控制参数即可。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无线通信技术1.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
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频率范围波长表示符号传输介质典型应用3Hz-30Hz 108-104m VLF 长波电台30Hz-300kHz 104-103m LF 有线电话通信长波电台300kHz-3MHz 103-102m MF 调幅广播电台3MHz-30MHz 102-104m HF 有限电视网30MHz-300MHz 10-1m VHF 调频广播电台300MHz-3GHz 100-10cm UHF 各类移动通信3GHz-30GHz 10-1cm SHF 无线局域网、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30GHz-300GHz 10-1um EHF 卫星通信、超宽带通信105-107GHZ 300-3um 光纤通信、短距红外通信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
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
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
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
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
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