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细粒土粗粒土划分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3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适用于各类公路工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它路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的分类漂石块石卵石小块石砾角砾砂粉土粘土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有机质土(一)巨粒土漂石,为冲洪积成因,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漂石、漂石夹土、漂石质土。
漂石:粒径>20cm者超过总质量的75%漂石夹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50%~75%漂石质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15%~50%。
应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定名。
块石与漂石的不同,在于其形状。
块石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也可细分为块石、块石夹土、块石质土。
卵石: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卵石、卵石夹土、卵石质土。
卵石与漂石的区别唯粒径大小而已。
(漂石之界限为20cm,卵石之界限为2cm)类似地,小块石也分为小块石、小块石夹土、小块石质土。
(二)粗粒土〔定义〕试样中巨粒组土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15%,且巨粒组与粗粒土土粒质量之和大于总质量50%的土。
粗粒土分为砾类土、砂类土二种。
砾类土按其中细粒土(粒径界限0.075mm)的含量(F)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F≤5%含细粒土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5%<F≤15%细粒土质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且15%<F≤50%类似地,砂类土(粒径大于2mm者≤50%,粒径大于0.075mm者>50%)亦分为砂、含细粒土砂、细粒土质砂。
砂:F≤5%含细粒土砂:5%<F≤15%细粒土质砂:15%<F≤50%(二)细粒土(粒径小于0.075mm者>50%)细粒土新老土名对照表。
1路基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土依据上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特殊土主要包括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盐渍土。
巨粒土(包括漂石和卵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良好的填筑路基的材料。
砂性土,集配适宜强度和稳定性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路基病害,如果用它填筑路基则必须采用改良措施,加强排水,采取隔离水等措施。
粘性土,干燥时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能力小,因此粘性土在适当含水量的情况下,充分压实和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修筑而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重粘土,工程性质和粘性土相似,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特强,塑性很大,干燥时很坚硬,施工时难以挖掘与破碎,因此不能做路基的填筑材料。
总之,土作为路基的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重粘土为不良的路基土,还有一些特殊土,根据其特殊的性质在筑路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国公路区划的划分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羌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义有主导作用的原则3什么是潮湿系数?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4什么是冻胀与翻浆?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降赵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冒出,形成了翻浆。
5路基的干湿类型分那几种?如何划分?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四种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Wc1、wc2和wc3来划分,干燥wc>wc1 中湿:wc1>=wc>wc2 潮湿:wc2>=wc>wc3 过湿:wc<=wc36什么叫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6Z与路基十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M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仪为1/10—1/5时,该深度2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公路土的粒组划分
在公路工程中,土的粒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土的工程性质和施工处理方式。
根据粒径和形状的差异,土的粒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粗粒土
粗粒土是指粒径大于0.075毫米的土粒所占比例超过50%的土。
这类土主要包括砂、砾和碎石等,其特点是透水性好,强度高,压缩性低。
在公路工程中,粗粒土通常被用作基层或底基层的材料。
2. 中粒土
中粒土是指粒径在0.075毫米到0.002毫米之间的土粒所占比例超过50%的土。
这类土主要包括粉砂、粉质砂和砂质粉等,其特点是透水性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中等。
在公路工程中,中粒土通常被用作路面表层的材料。
3. 细粒土
细粒土是指粒径小于0.002毫米的土粒所占比例超过50%的土。
这类土主要包括粘土、有机质和泥炭等,其特点是透水性差,强度低,压缩性高。
在公路工程中,细粒土通常被用作底基层或路基填筑的材料。
4. 特殊土
特殊土是指具有特殊性质的土类,如软土、膨胀土、红粘土等。
这些土具有不同于常规土的工程性质,因此在施工和处理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
在公路工程中,特殊土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总之,公路土的粒组划分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性质。
因此,在进行公路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对土的粒组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
路基填筑施工一、填料选择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要求1.1、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分为A、B、C、D组。
填料分组见“附表1”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
A、B组填料中,细粒土含量小于10%、渗水系数大于10-3cm/s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1.2、我项目部填料选择定名按照“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表”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进行一级定名,再根据细粒含量进行二级定名。
对选定填料进行以下分组:①块石土B组料:对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包括易风化,尖棱状为主)的弱风化软块石定名为块石土;再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的不易风化的软块石定名为B组;②软块石土C组料:对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包括易风化,尖棱状为主)的强风化软块石定名为块石土;再对易风化的软块石定名为C组;③碎石土B组料:对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在15%~30%的土质碎石定名为B组;④碎石土C组料:对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碎石定名为C组;⑤粗角砾土B组料:对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在15%~30%的土质粗角砾定名为B组;⑥粗角砾土C组料:对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粗角砾定名为C组;2、兰渝路施专-01-2/3、兰渝路施专-03-1~2/8的相关要求2.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⑴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宜选用A、B组、C组填料,不宜采用粉砂、细砂作填料。
路基填筑施工一、填料选择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要求1.1、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分为A、B、C、D组。
填料分组见“附表1”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
A、B组填料中,细粒土含量小于10%、渗水系数大于10-3cm/s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1.2、我项目部填料选择定名按照“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表”根据粒径分组,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进行一级定名,再根据细粒含量进行二级定名。
对选定填料进行以下分组:①块石土B组料:对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包括易风化,尖棱状为主)的弱风化软块石定名为块石土;再对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的不易风化的软块石定名为B组;②软块石土C组料:对粒径大于20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包括易风化,尖棱状为主)的强风化软块石定名为块石土;再对易风化的软块石定名为C组;③碎石土B组料:对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在15%~30%的土质碎石定名为B组;④碎石土C组料:对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碎石定名为C组;⑤粗角砾土B组料:对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在15%~30%的土质粗角砾定名为B组;⑥粗角砾土C组料:对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尖棱状为主)的定名为块石土;再对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粗角砾定名为C组;2、兰渝路施专-01-2/3、兰渝路施专-03-1~2/8的相关要求2.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⑴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填料,宜选用A、B组、C组填料,不宜采用粉砂、细砂作填料。
1.土的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2.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沙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土,重粘土,特别是蒙脱土也是不良的路基土。
3.路基干湿类型可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四类。
以分界稠度来划分4.稠度定义为土的含水量与土的液限之差与土的塑限与液限之差的比值,即Wc=5.临界高度是指在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和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最小高度Ho。
6.我国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在各一级区划内以潮湿系数为主的一个标志体系,二级区划以气候和地形为主导因素,分成33个二级区和于此相当的19个副区,共52个二级自然区。
7.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少,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8.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自然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土的类别。
9.路基的主要病害:1路基沉陷2边坡滑塌(溜方,滑坡)3碎落和崩塌4路基沿山坡滑动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6季节性冰冻地区的冻胀与翻浆。
10.路基的强度和指标:1回弹模量2加州承载比CBR值3土的抗剪强度4地基反应模量11.回弹模量: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
12.加州承载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或其他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来表征,并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基准以他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13.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堤,路堑,填挖结合14.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的技术等级及交通量,路基高度取决于地形和公路纵断面设计15.路基工程有关的附属设施:1取土坑2弃土坑3护坡道和碎落台4堆料坪和错车道16.4.5H法:课本52页17.分析边坡稳定性的步骤:1用方格纸以1::50比例绘出路堤横断面2换算土柱高3按4.5H 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4绘出三条不同位置的滑动曲线5确定滑动圆弧中心6将圆弧范围土体分成8~10段7算出滑动曲线每一分段中点与圆心竖线之间的偏角8计算每一段滑动弧曲线的面积9以路堤纵向长度1m计算出各分段的重力Gi 10将每一段的重力Gi化为两个分力11算出滑动曲线弧长L 12计算稳定系数18.地面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蒸发池,到虹吸与渡水槽19.地下排水设施:盲沟,渗沟,渗井20.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浅层处治法(垫层法,置换法)2排水固结法(降水预压法,真空排水法)3振冲法4挤密桩法5深层搅拌桩法6强夯法21.排水系统的综合设计:在综合设计中,对于地面水的排除,可利用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备,将流向路基的山坡水和路基表面水分段截留,引入自然沟谷,荒地,取土坑或低洼地,排出路基范围之外。
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基与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结构的承载力包括刚度与强度两方面。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土的分类: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2种土。
粒组划分表:巨粒组分界线60mm 粗粒组分界线0.075mm 细粒组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温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暖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路基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公式)在设计新建道路时如何确定路基临界高度值:再设计路基时,要求路基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路槽底距地下水或地表水的距离,要大于或小于干燥、中湿状态所对应的临界高度。
设计阶段如何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对于新建道路,路基尚未建成,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当路基的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一定的情况下,路基的湿度由下而上逐渐减小。
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①面层——要求: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功能:承载。
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
②基层——要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功能:承重,扩散荷载;材料: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砾、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第一章总论1、路基土分类方法我国公路用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1种。
2、路基填筑材料①巨粒土:包括漂石(块石)和卵石(块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是良好的材料,也可用于砌筑边坡。
②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和水稳定性均良好,毛细管水上升高度很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
③砂性土: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等都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④粉性土:含有较多的粉土颗粒,干时虽有粘性,但易于破碎,浸水容易成为流动状态,毛细现象严重,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常引起冻胀和翻浆等危害。
粉性土属于不良的公路路基用土。
如果不得已使用时,宜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同时必须加强排水和隔离水等措施。
⑤黏性土: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粘聚力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的可塑性。
在给予充分压实和良好排水的条件下,粘性土可作路堤填筑材料。
⑥重黏土:工程性质与黏性土相似,受粘土矿物成分影响较大,粘土矿物主要包括蒙脱土、伊里土、高岭土。
几乎不透水,粘结力特强,湿时膨胀性和塑性都很大。
重粘土不宜用来填筑路堤。
总之,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危害。
重黏土特别是蒙脱石也是不良的路基土。
3、公路自然区域的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7个大区:I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II区:东部温润季冻区 III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IV区:东南湿热区V区:西南潮暖区 VI区:西北干旱区 VII区:青藏高寒区潮汐系数K为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即K=R/Z4、路基干湿类型路基按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铁路路基填料区分填料分类细粒⼟含量在15%~30%的漂⽯⼟、卵⽯⼟、碎⽯⼟、圆砾⼟、⾓砾⼟和细砂、黏砂、砂粉⼟、砂黏⼟。
C组-⼀般填料。
包括易风化的软块⽯(胶结物为泥质),细粒⼟含量在30%以上的漂⽯⼟、卵⽯⼟、碎⽯⼟、圆砾⼟、⾓砾⼟和粉砂、粉⼟、黏粉⼟。
D组-不易使⽤的差质填料。
包括强风化及全风化的软块⽯、黏粉⼟和黏⼟。
详见《铁路路基施⼯规范》附录B 填料分类、野外鉴别与室内试验A B组填料的区别在与细粒⼟的含量,细粒⼟⼩于15%为A组15%~30%之间为B组,⼤于30%为C 组。
铁路路基填料采⽤原则本线路基填料应尽量利⽤路堑挖⽅及隧道弃碴之A、B、C组填料⽤于路基相应的各部位填筑,当选⽤C组填料中的细粒⼟、粉砂和软块⽯时应采取隔⽔或加强边坡防护等措施。
限制使⽤D组填料中的⾼液限黏性⼟,当必须使⽤时,应进⾏改良;不得使⽤D组填料中的风化软块⽯。
严禁采⽤E组填料。
当缺乏合格的移挖作填填料时,应在利⽤路堑弃⽅就近改良与远运合格填料进⾏经济⽐较的基础上确定。
膨胀⼟不能直接⽤于路基填筑,当附近⽆合格的填料必须⽤膨胀⼟时,应采⽤弱膨胀⼟进⾏改良,且改良后填筑⾼度不宜超过8m。
严禁使⽤中~强膨胀⼟做路基填料。
浸⽔路基设计填料采⽤的渗⽔⼟要求:采⽤不易风化的块⽯⼟A组填料、碎⽯⼟、砂卵砾⽯⼟A组填料,细粒含量⼩于5%。
粗颗粒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15MPa,且不易风化,不易软化。
Ⅶ度设防地震烈度区优先采⽤不易风化的块⽯⼟和C组细粒⼟等抗震稳定性较好的填料,严禁采⽤粉砂、细砂作填料,当条件限制必须使⽤时应采取⼟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路堤浸⽔部位,采⽤渗⽔⼟填料填筑,严禁采⽤粉砂、细砂、中砂作填料。
软⼟地基上的路堤基底的垫层填料采⽤碎⽯或粗砂夹碎⽯(砾卵⽯),严禁采⽤细砂。
在可液化地区不宜在路堤附近集中取⼟,取⼟坑应远离线路。
1、主要填料的改良措施D组黏性⼟填料和弱膨胀⼟的改良措施:掺5~8%⽣⽯灰,具体掺⼊⽐可据现场试验确定。
1.路基土的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2.路基土的工程性质:①巨粒土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是良好的材料。
②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容易引起路基病害,重黏土,特别是蒙脱土也是不良的路基土。
3.填料选择:应选择强度高,水稳性好,强度高、压缩性小,且运输便利、施工方便的天然土源。
最好的填料选择是砂类土、砾类土,粉质土最差。
4.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X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X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5.路基土的受力特性:研究方法①压入承载板试验②三轴压缩试验也可得到路基土应力-应变的非线性特效。
应变特效:①强度②刚度③应力④应变⑤弹性变形⑥塑性变形6.路基土的强度指标:①土基的回弹模量②路基反应模量③加州承载比④抗剪强度指标7.路基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①温度预估法②现场实测法③查表法④室内试验及换算法8.路基的构造: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
9.路基附属设施:①取土坑与弃土堆②护坡道与碎落台③堆料坪与错车道10.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①路基沦陷原因:路基填料选择不当,路基压实不足。
填筑方法不合理,原地面比较软弱。
②路基边坡塌方③路基沿坡面滑动原因:①路基下的地基为不稳定的天然滑动体。
②边坡过陡③土过于潮湿,降低了粘聚力和内摩擦力。
④坡脚被水冲刷。
11.路基排水设施:地面排水设施分为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蒸发池。
地下设施可分为盲沟,渗沟,渗水隧洞和渗井。
12.路基典型横断面组成:行车道,路肩,中间带。
13.一般路基设计要点:①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高度。
②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
③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④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14.路基边坡防护可分为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与工程防护(抹面、喷漆、勾缝)15.路基冲刷防护可分为直接防护(植物、铺石、抛石、石笼)与间接防护(丁坝、顺坝、防洪堤、拦水坝)16.挡土墙①.用途:可用于稳定路基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塌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土的粒组划分一、土的粒组概述土是地壳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同粒组成。
土的粒组划分是对土壤中颗粒状物质的分类和描述,通常按照颗粒大小和形状进行划分。
二、粗颗粒组1. 砾石:砾石是一种直径大于2毫米的颗粒,主要由石块和石渣组成,常见于河床、滩涂等地区。
2. 砂粒:砂粒是一种直径介于0.05毫米到2毫米之间的颗粒,通常由石英矿物组成,常见于沙漠、河岸、海滩等地方。
3. 粉砂:粉砂是一种直径介于0.002毫米到0.05毫米之间的颗粒,通常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常见于河流、湖泊等地区。
三、中颗粒组1. 粉粒:粉粒是一种直径介于0.002毫米到0.05毫米之间的颗粒,通常由黏土矿物组成,常见于河流冲积层、湖泊沉积层等地方。
2. 粉土:粉土是一种直径介于0.05毫米到0.002毫米之间的颗粒,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常见于湿地、河流冲积层等地区。
四、细颗粒组1. 粘土:粘土是一种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具有很强的黏性和塑性,常见于湿地、河流冲积层等地区。
2. 膨润土:膨润土是一种特殊的粘土,具有吸湿膨胀的性质,常用于土工材料、油田钻井等领域。
3. 有机质: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成分,主要由植物残体和动物遗骸分解而成,对土壤肥力和保水性起着重要作用。
五、土的粒组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 颗粒大小:颗粒越大,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好,但保水能力较差;颗粒越小,土壤保水能力越好,但通气性和透水性较差。
2. 颗粒形状:颗粒形状影响土壤的孔隙结构,不同形状的颗粒对土壤的水分保持和根系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3. 粘土含量:粘土含量高的土壤比例土壤更容易吸附养分和保持水分,但通气性较差,容易产生水涝。
4.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肥力较高,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六、土的粒组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1. 砂石混凝土:利用砂石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常用于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
2. 粘土石膏壤:利用粘土和石膏的黏结性和保水性,改良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常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